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想要幸福感,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你的內心充滿幸福,才感覺幸福

由 如雙 發表于 影視2023-01-17
簡介01 覺察與修正自己的信念,會變得越來越幸福在閨蜜葉闌的眼裡,林曉鳴是一個有能力、有魅力、又有足夠愛心的人,可是卻始終沒有能找到一個懂得珍惜她的人

怎樣都行別不幸福別一路坎坷

文|如雙

亞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以前曾經說過

,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人生的幸福為第一目標。

每個人都渴望幸福,但是到底什麼才是幸福呢?

是不是談戀愛了,男友懂得浪漫、女友體貼漂亮,就是幸福?

或者結婚了,丈夫懂得疼人顧家、妻子溫柔持家,就是幸福?

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可以說是這世上最值得探討的課題之一。

親密關係中的幸福感則是每個人都渴望追求的東西,

不僅僅是因為其中的甜蜜令人魂牽夢縈,更因為其中存在的強烈情緒衝突,讓我們有機會更好地認識自己。

《親密關係就是你與自己的關係:看見愛情更好的樣子》的作者

許深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致力於婚戀情感蛻變的研究,力主透過情感關係療愈成就自我。

《親密關係就是你與自己的關係:看見愛情更好的樣子》是

一本婚戀心理小說,書中講述了女主角林曉鳴經歷了三次失敗的情感後,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透過潛心研習,走出情感誤區,最後收穫甜蜜愛情的故事。

在閱讀的過程中,跟隨主人公的境遇起伏,我看到林曉鳴透過內在成長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親密伴侶,讓我對親密關係中的幸福,有了新的體會和理解。

01 覺察與修正自己的信念,會變得越來越幸福

在閨蜜葉闌的眼裡,林曉鳴是一個有能力、有魅力、又有足夠愛心的人,可是卻始終沒有能找到一個懂得珍惜她的人。

林曉鳴自己在經歷過三段失敗的感情後,也對自己產生了質疑,自己這麼努力付出,怎麼就沒有能夠收穫一段美好的感情?她甚至迷信地去算命,於是就在算命師的“命盤顯示就是婚姻坎坷”中,把感情出現的問題都歸為自己的命不好。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心理師夏宇告訴林曉鳴,這一切其實只是性格使然,一個人的信念決定了她的行為,她的行為決定了習慣,而她的習慣又決定了她的性格,性格又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信念的改變是一個

向內求索的

過程,而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有面對自己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其中一些至關重要的信念,我們甚至需要一生去覺察、去修正。

人的一生最難看懂的就是自己,我們只有透過

學習心理學知識以及自我成長,慢慢看清自己的每個行為和決定,對信念保持清醒的覺察,而不是被自己的潛意識拉扯著向前走。

一個人之所以感覺不幸福,是因為內在的信念導致的。如果自己的信念改變,情感生活狀況也會隨之改變,內心會變得越來越幸福。那麼找到一個自己愛的、也愛自己的人白頭到老也就自然而然了。

那麼怎麼覺察和修正自己的信念呢?書中介紹了三個方法:對自己和他人真誠地道歉;做一些補救防止類似的事情再發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就當是一次修正人生的機會。

想要幸福感,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你的內心充滿幸福,才感覺幸福

02 理清“與一個人白頭偕老”和“你能幸福”,誰是誰的前提

在看到這本書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樣都有這樣的認知,認為與一個人結婚,就會與他白頭偕老了,就能獲得幸福了。就像書中的女主角林曉鳴,她也是覺得只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另一半,生命才能完整,自己才能幸福。

存在這樣觀念的人並不少,一些人會將自己獲得幸福寄託在別人身上。一旦感覺不幸福,就認為是沒有找到另一半的關係,或者是命運的問題。

如果自己沒有理清楚“與一個人白頭偕老”和“你能幸福”的前提關係,那麼即使走進一段新的親密關係,依然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就像不會游泳的人,經常換游泳池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就像在書中,夏宇告訴林曉鳴的那樣。幸福是一個人的內在感受,和是否結婚無關。內心充滿幸福感的人,和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才有可能白頭偕老;而一個缺乏幸福感的人,期待自己的另一半給自己幸福,最終難免失望。

林曉鳴在夏宇的引導之前,一直認為找到另外一半是自己獲得幸福的唯一方法。但是聽到夏宇的話,她曾經的信念的舒適區被被動搖了,在接納新的信念以前,要修正舊的信念。

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風景,沒有必要去和別人的人生做比較,我們唯一應該去比較的,就是今天的自己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有所成長,有沒有更加快樂,有沒有更加幸福。能夠做到這樣,我們就是人生的贏家。

想要幸福感,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你的內心充滿幸福,才感覺幸福

03 女人怎樣才能在親密關係中獲得幸福的能力?

林曉鳴在回憶她和第一任男友的事情時,是帶著“不甘心”的。這份不甘心,是因為林曉鳴在這段感情裡,投入大量的感情、精力以及金錢,當她發現無法再繼續和他在一起之後,她過去投入的一切都成為了泡影。

而林曉鳴在經過夏宇的引導,加上自己的潛心研習後,最後收穫了甜蜜的愛情。經過本書的閱讀,我們可以知道,獲得幸福是一種能力。那麼女人怎樣才能在親密關係中獲得幸福的能力?

1做好自己,把屬於別人的責任歸還他人

佛家有句諺語:我們的眼睛長在外面,我們能看到其他人,卻總是看不到自己。

做好自己,要學會跟自己相處,我們只有跟自己能很好的相處,才能夠很好的與他人相處,才能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相互傳遞快樂,才能收穫幸福。否則,就是一種對生命的消耗。

林曉鳴回顧自己和宋磊的感情,最大的感覺是後悔,後悔嘗試所謂不要結果的感情,可是又始終覺得自己對他很好,心裡想著他應該要為自己改變。所以對於後來兩個人的分離,心裡是不甘心和生氣的。

每一段親密關係,只要不是迫於暴力的威脅,都是基於雙方的意願而形成,因此兩人對這段關係都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決定開始一段關係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這段關係有可能面對終結。

所以當面對分離的時候,我們要能意識到自己的選擇創造了現在的結局。對我們而言如此,對對方而言也是如此。我們在強調自己責任的同時,也要把屬於他人的責任歸還給他人。

想要幸福感,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你的內心充滿幸福,才感覺幸福

2學會表達,而不是暗示需求

《可塑的我——自我發展心理學的35堂課》中指出:我們在表達需求上,都存在問題,不是過於含蓄讓別人猜,就是自己在心裡加一些戲然後以扭曲的方式讓別人滿足自己。有些人甚至會覺得,直接地、主動地表達需求,感覺就像在乞討、乞求。

林曉鳴想要跟男友高朗過一個只有二個人的生日,可是她卻沒有清楚地告訴高朗,而是含糊地暗示。隨口說了一句怎樣都行,兩個人開心就好。於是在高朗花費心思邀請她眾多好友來慶祝的時候,她內心是失望和不開心的,也從驚喜變成了驚嚇。

男人和女人因大腦結構不同,在對同一句話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你認為的“兩人開心就好”,和他理解的“兩人開心就好”並不一樣,而且,“兩人開心就好”也並不等於“我要過二人世界”。

談戀愛不是在談心有靈犀,而是在談懂男女的不同。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清晰地告訴對方我們的訴求。然後試著去體會對方行為背後的意圖,我們就能更理解、包容對方的行為。

我們都習慣以己度人,自己能夠做到的,認為別人理所當然能夠做到。可是需求只有被表達出來,別人才會知道。

學會清楚地、真實地表達自己的需要、渴望、請求、感激和信任,而不是含糊不清地暗示,會讓雙方溝通變得順流、和諧、快樂,也會促進親密關係的提升。

想要幸福感,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你的內心充滿幸福,才感覺幸福

3降低自我期望值,接受一切如其所是

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心存期望。我們愛一個人,當然會期望他也愛我們,當然希望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特別越是親密的人,越容易產生對伴侶以及伴侶相關的期望。

期望本身是沒錯的,只是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期望是出自我們自己內心的選擇,所以需要對期望承擔責任的是我們自己。伴侶可以選擇如我們所期望而行事,也可以堅持他們的想法,這是他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和生命所享有的權利。

在期望產生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它屬於你自己,而不是對方必須遵從的。向對方表達我們的需求,最終允許對方依照他自己的判斷行事,如果一切如我們所期,表達感謝和感恩,如果不如我們所願,尊重對方的決定。

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們都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所以提高幸福從改變自我認知開始。接受一切如其所是,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接受,事情都會如此發生、發展。降低自我期望值,驚喜可能不期而遇。

《親密關係就是你與自己的關係:看見愛情更好的樣子》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親密關係對於我們的幸福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良好的親密關係是可以讓一個人發自內心去成長。顯然,這是一條需要終生修煉的路,在路上,我們還在不斷地經歷覺察、領悟、思考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