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工程監理——土建施工工序質量控制要點

由 自熱米飯 發表于 音樂2021-08-27
簡介8-7 模板工程施工質量及驗收要求8-7-1 基本規定1.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裝置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

灰縫厚度一般是多少

基坑控制要點

一、基坑圍護施工:(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建議採用相應的圍護形式)

1、請有關專家共同會審認可施工單位編制的基坑圍護施工組織設計,保證圍護結構安全牢固,隔水幕質量良好,不滲水、漏水;同時控制圍護投資費用。

2、對測量施工放樣成果進審查和複核,做好樁位、樁徑、樁長及樁機架垂直度等質量控制。

3、水泥摻量應按監理批准的配比加入,以保證單樁摻量。

4、樁與樁的搭接時間不應大於24小時。如間歇時間過長,應嚴格按規範和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處理。若與後續樁無法搭接,應在監理工程師和設計認可後,採取區域性補樁或注漿措施,保證成樁搭接長度和深度,嚴防出現滲漏水。

5、施工作業中,現場監理應對施工全過程進行巡視和旁站監理。監理隨時檢查漿液質量、樁徑及樁位偏差、機架垂直度、樁深、水泥摻量、插入型鋼的規格和長度等到資料的真實性及準確性。監督控制施工人員施工記錄的及時性、真實性、完整性。

二、基坑降水的監控:

1、降水應在攪拌樁完成後方可開始。降水深度在基坑開挖面以下0。5-1。0方可土方開挖。監理嚴格控制降水和挖土的開始時間。

2、井點降水必須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後方可撤除,基坑中部管井必須繼續降水。管井封井時間應控制在地下車庫頂層覆土完成之後。

3、督促施工單位做好井點、管井降水的監測與維護。密切關注降水全過程的效

果和對周邊建築物、管線、管道的影響。

4、嚴格控制井點管、管井的長度(深度)和埋設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核查

數量和平面定位是否與施工組織設計一致。

井點降水監理控制目標值:(1)降水效果滿足施工組織設計和基礎施工的需要。(2)施工質量符合降水與排水施工質量檢驗標準的要求

三、基坑開挖:

1、基坑土方開挖時,稽核施工單位開挖方案,基坑圍護和圍護支撐符合設計要求,並保證開挖施工中圍護結構位移在許可範圍。

2、基坑開挖前圍護結構四周應做好位移和沉降觀測點,配合業主委託的監測單位進行沉降和位移監測,發現情況及時糾偏,保證開挖和基坑施工及周圍建築的安全。

3、深基坑開挖總原則:分層開挖,先撐後挖,邊撐邊挖,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每個層面深度,在各處挖土面支撐體系全部施工完畢,並達到設計和規範要求強度後方可進行下一階段土方施工,先挖圍檁支撐範圍內土體,並及時進行圍檁支撐施工;

4、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工況相一致,除設計允許外,挖土機械和車輛不得直接在支撐上行走操作。嚴禁挖土機械碰撞支井點管和工程樁。採用機械挖土,坑底應保留200~300mm厚基土,用人工挖除整平,並防止坑底土擾動。

5、棄土應及時運出,如需堆土或留作回填土用堆土坡腳至坑邊距離及堆土高度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執行。

6、施工監測工作中監理人員控制的重點:一是監測方案的稽核,包括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測量佈置是否合理,測量頻率是否恰當,選用手段是否適用等。二是控制好測試工作是否正常、有序開展及施工中的妥善保護。三是根據設計要求,合同各方確定合理的警戒值,加強控制。四是隨時掌握、分析監測資料,研究、控制變化趨勢。會同各方分析基坑及周圍環境的狀況,分析、評價基坑工程的安全度,分析問題原因,提出相應對策。

土方工程控制要點

1、場地平整

2、工測量放線

2。1、做好施工測量前的準備工作,閱讀與校核圖紙,校測儀器及測量工具。

2。2、驗線的精度應符合規範要求。

2。3、必須獨立驗線,驗線工作儘量與放線工作不相關。

3、報驗與驗線

3。1、承包單位應向專案監理部報送《施工測量方案》,只有當監理部審批認可後,方能按該方案施工。

3。2、基礎驗線時的偏差應符合規範要求。

長度L、寬度B的尺寸(m) 允許偏差(mm)

L(B)≤30 ±5

30 < L(B)≤60 ±10

60< L(B)≤90 ±15

4、基槽開挖與回填

4。1、填土前,應對填方基底和已完成的隱蔽工程進行檢查和中間驗收合格。

4。2、在組織土方工程施工前,承包單位應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圖紙編制施工方案,並報專案監理部。定位放線後,方可施工。

4。3、應根據“土方開挖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施工。

4。4、填土前,應對填方基底和已完成的隱蔽工程進行檢查和中間驗收合格。回填土料應符合規範要求。

4。5、當挖方或填方施工完畢,承包單位應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後,應按要求填寫“分項/分部工程報驗表”報送監理籤認,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4。6、應分層、分段回填,每層接縫處應作成斜坡,碾跡重疊0。5—1。0米,上下層接縫應錯開不小於1米。

4。7、當挖方或填方施工完畢,承包單位應進行自檢後,應按要求填寫“分項/分部工程施工報驗表”報送監理籤認,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鑽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鑽孔灌注樁屬於隱蔽工程,成樁環節多,施工過程容易出現質量事故,監理人員必須重視施工全過程質量監控。現著重就鑽孔灌注樁施工準備工作、成孔過程、灌注水下混凝土以及事故處理等環節的質量監理程式和關鍵點質量控制方法進行討論和分析,提出了保證鑽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的監控措施。

  

1、質量控制依據和質量控制目標

1。1質量控制依據

鑽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依據下列檔案進行:

①合同檔案;

②設計圖紙及技術要求;

③工業與民用建築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

④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94-94);

⑤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J7-89和GB50007-2002)。當某一技術指標在上述各檔案中相互不一致時,要確定一種作為工程的執行標準,一般來說,應優先考慮合同檔案的規定。

1。2質量控制目標

鑽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必須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①成樁過程各項指標,包括樁位、樁長、樁徑、孔底沉渣、終孔垂直度及成樁材料質量等能滿足設計要求;

②預留混凝土試塊強度滿足規範要求;

③樁身完整、勻質,連續性好,無夾泥、斷樁等缺陷;

④樁極限承載力滿足規範規定的驗收指標。

2、施工工藝流程和施工準備

2。1施工工藝流程

鑽孔灌注樁由於使用鑽孔裝置不同施工工藝流程也不一樣,現以衝擊鑽或迴圈鑽機成孔為例來展開討論。其主要施工工藝流程為:平整場地→測定孔位→埋設護筒→鑽機就位→鑽進成孔→提鑽→第一次清孔→檢孔→製作鋼筋籠→吊放鋼筋籠→下導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起拔導管→成樁。

2。2施工準備

2。2。1施工準備階段的監理程式

鑽孔灌注樁樁基工程,首先要作試樁試驗報告,其監理應包括下列內容:

①審批試樁申請報告;

②審批試驗工藝;

③施工階段驗證詳細勘探;

④試驗核定指標;

⑤監理旁站,檢查試樁施工;

⑥施工單位編寫試樁結果報告。

其次應審批施工單位的樁基分項工程開工報告,其監理應包括下列內容:

①人、材料自檢記錄、機械裝置稽核;

②試樁總結報告稽核;

③設計、圖紙對比試驗的稽核;

④監理材料抽檢試驗。

再者應做好現場開工前的準備,其監理包括下列內容:

①施工單位進行測量定位自檢,監理稽核;

②護筒埋設檢查、測量複核、監理旁站;

③泥漿池、沉澱池的檢查;

④檢查水泥、骨料、水質及其它新增劑數量,其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與規範要求,是否與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試驗報告的材料相一致;

⑤檢查製作鋼筋籠的鋼筋型號、種類、數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鋼筋加工各部位尺寸、焊接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與規範要求,有無埋聲管等。

2。2。2幾項主要施工準備工作質量控制

(1)做好施工組織設計稽核工作

施工組織設計是鑽孔灌注樁施工中必須要做的工作,在開工前,施工單位應向監理方報送施工組織檔案,監理人員稽核並幫助施工單位完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應重點指出工程的特殊性、施工方法等,應把設計引數換算成施

(2)測量定位控制

測量定位,這是關係到孔位的準確性、鑽孔的垂直度以及控制基準面標高準確與否的關鍵環節,在具體操作中,要採取施工單位自檢及監理人員複檢、驗收相結合的措施,嚴格控制其偏差在設計或規範允許的範圍內(一般控制在±5cm範圍內)。在測量放線中應選用適宜精度的經緯儀及鐳射測距儀採用極座標定位法,充分發揮經緯儀對角度和鐳射測距儀對距離控制上的優勢;樁位測量後,還要用鋼尺和相鄰的樁位進行校正,看所測距離與計算值是否一致,以杜絕錯誤的發生;樁位確定後,用長約300mm的鋼筋釘入地下,用油漆註明以便識別,並做好保護。

3、施工過程質量監控

優良的產品是在生產過程中透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形成的,而不是單純依靠檢驗來獲得,須將事後檢驗轉變為事前預防;施工過程的質量監控是關鍵,應抓住其質量控制點,對影響施工質量的有關環節和施工引數進行嚴格控制。

3。1成孔過程質量監控

3。1。1成孔過程質量監理程式

①檢查孔徑、偏位、垂直度、泥漿效能並記錄籤認;

②鑽進時檢查地質情況是否與設計相符,與柱狀圖進行對比,檢查是否入巖,並對入巖深度及時籤認;

③終孔檢查孔深、孔徑、標高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④清孔檢查泥漿指標、沉渣厚度是否滿足規範設計要求。

3。1。2成孔過程關鍵點質量控制

(1)孔底沉渣控制

  孔底沉渣是影響樁承載能力的重要因素,有關規範規定,水下灌注樁樁底沉渣厚度對端承樁不得超過100mm(浙江要求為50mm)、磨

擦樁為300mm,但在施工過程中,常有不少樁的樁底沉渣仍滿足不了此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泥漿效能不符合要求,影響鑽孔灌注樁成樁質量的泥漿的效能指標主要是比重和粘度,若泥漿過稀,則洩渣能力不夠,若泥漿過稠,則孔壁會形成一層厚厚的泥皮,無形之中減少了樁徑。泥漿的比重、粘度應根據地下水位高低和地層穩定情況等進行確定,如地下水位較高,容易坍塌,泥漿比重、粘度可大些,但不宜過大,比重以1。1~1。2、粘度為18~25s為宜。鑽孔結束後,監理人員應要求施工單位在進行一次清孔的同時必須不斷地補充新鮮泥漿,將孔內含砂量大、效能差的泥漿置換出來;二次清孔時宜採用泵吸反迴圈清孔,若採用正迴圈清孔,要排出巖渣和泥團,須加大泥漿比重和粘度,且清孔的速度要慢。鑽孔完畢後監理人員必須對終孔進行驗收,根據鑽桿和鑽頭或測繩的總長度和上部剩餘長度檢查終孔深度;要嚴格檢測鑽桿和鑽頭或測繩長度的準確性,杜絕以超深來抵消孔底淤積。

(2)孔壁坍塌控制

孔壁坍塌一般是因預先未料到的複雜的不良地質情況、鋼護筒未按規定埋設、泥漿粘度不夠、護壁效果不佳、孔口周圍排水不良或下鋼筋籠及升降機具時碰撞孔壁等因素造成的,易造成埋、卡鑽事故,應高度重視並採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監理人員首先應認真審閱場地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對地層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擴徑和縮徑控制

必須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規定埋設鋼護筒,保證孔口排水良好,下設鋼筋籠及升降機具要防止偏斜;再者,在特殊地層鑽進應要求採用優質沖洗液護壁,同時也可採用正迴圈鑽進、反迴圈排渣的作法來抑制不穩定段地層的坍塌;最後,在不穩定地層中,換漿不要過早,可在下完鋼筋籠後進行二次清孔時替換掉高比重泥漿後,要督促施工單位及時灌注混凝土,減少沉渣時間,以保證樁身質量。

擴徑、縮徑都是由於成孔直徑不規則出現擴孔或縮孔及其它不良地質現象引起的,擴孔一般是由鑽頭振動過大、偏位或孔壁坍塌造成的,縮孔是由於鑽頭磨損過甚、焊接不及時或地層中有遇水膨脹的軟土、粘土泥岩造成的。縮徑會減少樁的豎向承載力,而擴徑會增加成本,必須採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為避免擴徑的出現,監理人員應檢查鑽機是否固定、平穩,要求減壓鑽進,防止鑽頭擺動或偏位,在成孔過程中還應要求徐徐鑽進,以便形成良好的孔壁,要始終保持適當的泥漿比重和足夠的孔內水位,確保孔內泥漿對孔壁有足夠的壓力,成孔尤其是清孔後應督促施工單位儘快灌注水下混凝土,儘可能減少孔壁在小比重泥漿中的浸泡時間;為避免縮徑的出現,鑽孔前監理人員應詳細瞭解地質資料,判別有無遇水膨脹等不良地質條件的土層,如有應要求施工單位採用失水率<3~5ml/30min的優質泥漿進行護壁,經常對鑽頭的直徑進行校正,鑽頭直徑一般比所需成孔直徑小20~25mm為宜。

鋼筋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1、鋼筋工程的質量要求

1。1、鋼筋加工、安裝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範》的規定。

2、鋼筋工程原材的質量控制

2。1、審查承包單位報送的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檢驗報告,如為影印件,應加蓋原件存放單位的公章,註明原件存放處,並有經辦人簽字和時間。

2。2、鋼筋進入現場後,監理工程師應進行外觀檢查。外觀檢查不符合要求的,應勒令承包單位將其清退出場。

2。3、鋼筋加工過程中,如發現脆斷、焊接效能不良或力學效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應要求承包單位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

2。4、監理工程師對單位工程用於承重結構的鋼筋和連線接頭試件必須實行有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次數不得少於實驗總次數得30% 。

3、鋼筋工程質量控制

3。1、監理工程師在巡檢過程中,應要求焊工持證上崗,並進行抽查,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正式鋼筋焊接。

3。2、監理工程師必須充分熟悉圖紙,對有關配筋變化涉及到的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通知單和工程洽商記錄,應及時標註在相應的結構施工圖上。

3。3、對鋼筋焊接進行外觀檢驗,不合格的要求返工。審查承包單位報送的鋼筋焊接接頭的試驗報告單,對於不符合規範要求的應責令承包單位進行返工處理。

3。4、在鋼筋綁紮過程中,監理工程師應到現場巡視,發現問題,及時以“監理通知單”形式通知承包單位改正。

3。5、在承包單位質檢合格的基礎上,對承包單位報驗的部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

3。6、懸挑結構負彎矩鋼筋應保證到位,採取措施防止踩壓錯位。

3。7、鋼筋保護層的墊塊品種、規格、數量、位置應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

3。8、預埋件、預留孔洞的位置應正確、固定可靠,孔洞周圍邊筋加固符合設計要求。

3。9、澆築混凝土前,監理工程師應二次驗筋,如有問題,及時通知承包單位,修整合格後澆築混凝土。

模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模板工程的質量要求

1。1、模板安裝與拆除工程的質量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範》的規定。

2、模板工程質量控制模板

2。1、稽核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

2。2、對進場模板規格、質量進行檢查。

2。3、牆、柱支模前應先在基底彈線,以矯正鋼筋位置,併為合模後檢查位置提供準確的依據。

2。4、為防止脹模、跑模、錯位,造成結構斷面尺寸超差、位置偏離;漏漿造成蜂窩、麻面,模板支撐應符合模板設計要求及施工方案規定。

2。5、對模板拼縫、節點位置、模板支搭及加固情況,應認真檢查,防止漏漿及縮頸現象。

2。6、予埋件、予留孔洞的位置、標高、尺寸應複核;予埋件固定方法應可靠,防止位移。

2。7、模板在下列情況下要開洞:一次支模過高,澆搗困難;有大的予留洞口,洞口下難以澆築;有暗梁或梁穿過;鋼筋密集,下部不易澆築。

2。8、合模前鋼筋隱檢已合格,模內已清理乾淨,應剔鑿部位已剔鑿合格;合模後核驗模板位置、尺寸及鋼筋位置,墊塊位置與數量,符合要求才能澆築混凝土。

2。9、混凝土澆築前模板應澆水潤溼,但並不能存水。

2。10、混凝土整體結構的拆模控制:

(1)整體式結構承重模板,應控制與結構同條件養護試件達到規範規定的強度時方可拆除;

(2)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其稜角不因拆模而損傷;

(3)在模板的拆除過程中,如發現混凝土有影響結構安全的質量問題,應暫停拆除,經過處理後方可繼續;

8-7 模板工程施工質量及驗收要求

8-7-1 基本規定

1.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裝置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築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

2.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對模板工程進行驗收。

模板安裝和澆築混凝土時,應對模板及其支架進行觀察和維護。發生異常情況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進行處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及安全措施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

8-7-2 模板安裝

8-7-2-1 主控專案

1.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並鋪設墊板。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對照模板設計檔案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

2.在塗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汙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8-7-2-2 一般專案

1.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築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溼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2)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乾淨並塗刷隔離劑,但不得采用影響結構效能或妨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

(3)澆築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乾淨;

(4)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裝飾混凝土工程,應使用能達到設計效果的模板。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應平整光潔,不得產生影響構件質量的下沉、裂縫、起砂或起鼓。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3.對跨度不小於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表8-79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 表8-79

專案 允許偏差(mm)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 3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 3

插筋 中心線位置 5

外露長度 +10,0

預埋螺栓 中心線位置 2

外露長度 +10,0

預留洞 中心線位置 10

尺寸 +10,0

注:檢查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取其中的較大值。

5.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表8-80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表8-80

專案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軸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底模上表面標高 ±5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截面內部尺寸 基礎 ±10 鋼尺檢查

柱、牆、梁 +4,-5 鋼尺檢查

層高垂直度 不大於5m 6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大於5m 8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2 鋼尺檢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檢查

注:檢查軸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取其中的較大值。

6.預製構件模板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表8-81的規定。

檢查數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後的模板應全數檢查;使用中的模板應定期檢查,並根據使用情況不定期抽查。

預製構件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表8-81

專案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長度 板、梁 ±5 鋼尺量兩角邊,取其中較大值

薄腹梁、桁架 ±10

柱 0,-10

牆板 0,-5

寬度 板、牆板 0,-5 鋼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較大值

梁、薄腹梁、桁架、柱 +2,-5

高(厚)度 板 +2,-3 鋼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較大值

牆板 0,-5

梁、薄腹板、桁架、柱 +2,-5

側向彎曲 梁、板、柱 l/1000且≤15 拉線、鋼尺量最大彎曲處

牆板、薄腹梁、桁架 l/1500且≤15

板的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檢查

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1 鋼尺檢查

對角線差 板 7 鋼尺量兩個對角線

牆板 5

翹楚 板、牆板 l/1500 調平尺在兩端量測

設計起拱 薄腹梁、桁架、梁 ±3 拉線、鋼尺量跨中

注:l為構件長度(mm)。

8-7-3 模板拆除

8-7-3-1 主控專案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表8-82的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檢查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

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表8-82

構件型別 構件跨度(m) 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殼 ≤8 ≥75

>8 ≥100

懸臂構件 - ≥100

2.對後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側模宜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當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前拆除。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3.後澆帶模板的拆除和支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8-7-3-2 一般專案

1.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受損傷。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2.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衝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並及時清運。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監理實施細則

1、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要求

1。1、水泥進場檢驗,應對其品種、級別、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並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效能指標進行復驗,並按複驗結果使用,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定。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時,應進行復驗,並按複驗結果使用。

1。2、混凝土中氯化物和鹼的總含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和設計的要求。

1。3、混凝土所用粗、細骨料的質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的規定。

1。4、拌制混凝土宜採用飲用水。

1。5、首次使用的配合比應進行開盤鑑定,其工作性應滿足設計配合比的要求。開始生產時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作為驗證配合比的依據。

1。6、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出砂、石含水率並根據測試結果調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1。7、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於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築地點隨機抽取。

1。8、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每次取樣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1。9、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偏差:水泥、摻合料±2% ;粗、細骨料±3% ;水、外加劑±2% 。

1。10、混凝土的運輸、澆築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築,並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築完畢。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後澆築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

1。11、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築前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方案確定。施工縫的處理應按施工方案執行。

1。12、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按施工方案及時採取有效的養護措施,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在澆築完畢後的12小時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並保溼養護;

(2)澆水養護的時間,普通混凝土不得少於7天。

(3)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於溼潤狀態;混凝土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

(4)混凝土強度達到1。2兆帕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和支架。

2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控制

2。1、審查承包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應特別注意混凝土的生產、運輸、澆築順序、施工縫的設定。

2。2、對混凝土生產裝置及施工機具進行檢查。原材料必須過磅,計量裝置應校核準確。

2。3、按照原材料的質量要求及標準對原材料分批進行檢查,並稽核承包單位報送的水泥複試報驗單。

2。4、審查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應送取現場的水泥、砂、石試驗,應委託有資質的試驗室計算試配合格的正式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

2。5、監理工程師在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水電暖通專業及混凝土澆築準備驗收認可後,承包單位方可開機攪拌,澆築混凝土。

2。6、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監理工程師對混凝土的拌制過程,要進行不定期的抽查,抽查內容有原材料計量及加水量控制應準確。

2。7、加料順序及攪拌時間應符合規範要求,隨機取樣製作試塊。

2。8、混凝土的澆築順序和方法,事先應周密考慮。

2。9、對配筋密集和予埋件較多的部位,應認真操作,振搗密實,並避免碰動鋼筋及予埋件。

2。10、以混凝土同條件試塊強度,作為檢查混凝土拆模強度的標準。

2。11、對拆模後的混凝土結構,檢查其偏差是否超過規範要求。

2。12、當發現混凝土結構存在蜂窩、麻面、漏筋甚至孔洞時,承包單位不得自行修整,要作好詳細記錄,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然後根據缺陷的嚴重程度,區別對待,進行修整。對於影響結構效能的缺陷,必須會同設計單位共同研究處理。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磚砌體工程的質量要求

1。1、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應規格一致、邊角整齊、色澤均勻。

1。2、每一生產廠家的磚進場後,按燒結磚XXX萬塊、多孔磚XXX萬塊、灰砂磚及粉煤灰磚XXX萬塊各為一驗收批(以實際情況為準),抽檢數量為一組。

1。3、紅磚需經試驗室複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1。4、在砌磚前一天,應將磚澆水潤溼。以免在砌築時因幹磚吸收砂漿中大量的水分,使砂漿流動性降低,砌築困難,並影響砂漿的粘結力和強度。但也要注意不能將紅磚澆得過溼而使磚不能吸收砂漿中多餘的水分,影響砂漿的密實性、強度和粘結力。而且還會產生墮灰和磚塊滑動現象,是牆面不潔淨、灰縫不平整、牆面不平直。施工中可將磚砍斷,看其斷面四周的吸水深度達到10—20毫米即認為合格。

1。5、紅磚不得在腳手架上澆水,如砌築時磚塊乾燥,操作有困難時,可用噴壺適當補充澆水。

1。6、做好配製砂漿的材料準備和砂漿的拌制。

1。7、做好塔吊、攪拌機的除錯工作,準備好砌築工具(皮數杆、託線板、靠尺、垂球)等。

1。8、牆的組砌形式,採用一順一丁砌法。為了使牆的轉角處各皮間豎縫相互錯開,必須在外角處砌七分頭磚。七分頭的順面方向依次砌順磚,丁面依次砌丁磚。磚牆的丁字接頭處,應分皮相互砌通,內角相交處豎縫應錯開1/4磚長。並在橫牆端頭處加砌七分頭磚。磚牆的十字接頭處,應分皮相互砌通。交角處的豎縫相互錯開1/4磚長。

1。9、全部磚牆應平行砌起,磚層必須水平,磚層正確位置用皮數杆控制,等樓房砌完後,必須校對一次水平,軸線和標高在允許偏差範圍內,其偏差值應在樓板頂面調整。

1。10、磚牆的水平灰縫厚度和豎縫一般為10毫米,但不小於8毫米,也不大於12毫米,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低於80% 。豎向灰縫宜用擠漿或加漿方法,使其砂漿飽滿。

1。11、在牆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牆面不應小於500毫米,洞口淨寬度不應超過1米,臨時施工洞口應做好補砌。

1。12、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牆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築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於高度的2/3;本工程抗震設防為6度,當臨時間斷處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留直槎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毫米牆厚放置1¢6拉結鋼筋(120毫米厚牆放置2¢6拉結鋼筋),間距沿牆高不應超過500毫米,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於1000毫米;末端應有900 彎鉤。磚砌體施工臨時間斷處補砌時,必須將接茬處表面處理乾淨,澆水溼潤。並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

1。13、磚砌體每天砌築高度不得超過1。8米,雨天不能超過1。2米。工作段的分段位置設在伸縮縫。

1。14、設計要求的洞口、管道、溝槽應於砌築時正確留出或予埋,未經設計同意,不得打鑿牆體和在牆體上開鑿水平溝槽。寬度超過300毫米的洞口上部,應設定過樑。

1。15、磚砌體工程檢驗批驗收時,其主控專案應全部符合規定的要求,一般專案應有80%及以上的抽檢處符合規定要求。或偏差值在偏差允許範圍內。

2 、磚砌體工程常見的質量通病

2。1砂漿強度不穩定,通常是砂漿強度低於設計強度標準值; 有時砂漿強度波動大,均勻性差,其主要原因有:材料計量不準確,砂漿攪拌不均;加料順序顛倒;使塑化材料未散開,水泥分佈不均勻。

2。2、砂漿的使用時間超過規定等。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拌成後3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完畢,若施工期間最高溫度超過30℃時,必須分別在拌成後2小時和3小時內使用完畢。

3 、砌築工程的安全技術

4。1、砌築操作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後方可施工。

4。2、砌築高度超過地坪1。2米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架上堆放材料不得超過荷載標準值,堆磚高度不得超過三皮側磚,同一塊腳手板上的人員不得超過兩人,按規定搭設安全網。

4。3、不準站在牆頂上做劃線、刮縫及清掃牆面或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不準用不穩固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板上墊高操作。

4。4、砍磚時應面向內打,注意碎磚跳出傷人。已砌好的山牆,應用臨時聯絡杆放置在各跨山牆上,使其聯絡穩定,或採用其他有效的加固措施。

4。5、雨天或每天下班時,應做好防雨準備,以防雨水沖走砂漿致使砌體倒塌。

電氣工程施工質量監理實施細則

1、電氣工程監理予控措施

1。1、電氣專業監理工程師首先應該熟悉電氣安裝工程設計圖紙及說明書,參加圖紙會審並做好記錄,全面瞭解設計要求和使用要求。

1。2、設計檔案的組成內容是否符合標準、規範。

1。3、室內外裝置的佈置和線路路線,是否符合規範規定和現場實際。

1。4、電氣安裝施工企業的資格審查。

1。5、採用的裝置及器材均應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的認定,稽核出廠證明,技術合格證或質量保證書。

2、電氣安裝工程施工質量監理要點

2。1、監理工程師要堅持每道工序不驗收認可,不準轉入下道工序的原則。

2。2、執行持證上崗制度,電氣技術管理人員、操作人員,應有相應的技術職稱和有效合格的崗位操作證,並登記備案。

2。3、電氣安裝施工與其它專業施工配合及協調。

2。4、基礎施工階段,督促土建專業施工人員按土建圖註明的穿過基礎的管線位置予留孔洞,電氣專業人員配合土建施工,予留土建圖中註明的應予留孔洞及需埋入基礎墊層的管線、接地裝置。

2。5、結構施工階段,督促電氣專業人員與土建專業人員密切配合,對防雷設施及引下線的施工,對距地面1。8米處引出斷鏈檢查點,每三層設定一個均壓帶,均應提前備好予埋件,土建施工到位時及時埋入。

2。6、抹灰階段,督促檢查電氣工程的箱、盒、管卡、套管是否齊全完好,不合格及時補救、修理。

2。7、箱、盒口要規矩平整,不允許留大喇叭口,應與牆面一致。

2。8、電氣施工人員必須將箱、盒封堵(用紙或其他物)保護箱體,防止汙染,掉進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