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菜根譚:富貴時要知道貧賤時的艱難,年輕時要體諒年老時的辛酸

由 國學鑑 發表于 音樂2021-09-30
簡介當勾踐稱霸時,范蠡做了上將軍,受人尊崇,卻適可而止,激流勇退,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

試問有誰比我窮的下一句是什麼

《菜根譚》說: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

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意思是說:

生活在富貴的環境中,要知道窮困人家的艱難;

年輕力壯時,要想到年老力衰後的悲哀。

菜根譚:富貴時要知道貧賤時的艱難,年輕時要體諒年老時的辛酸

唐代詩人韓愈在《爭臣論》中這樣寫道:“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

人人都向往富貴,並用一生來追逐它,生命中的一切因素都圍繞著富貴在旋轉。當年老力衰回顧一生時,我們會發現,無論如何努力,總是有人比我們富貴,也總是有人比我們貧窮;終其一生,我們嚮往和追逐的富貴總是跑得比我們遠,飛得比我們高。

人人都向往富貴,卻不知道擁有多少財富才是富貴。我們總是不知足,總是在追逐;總是在與人比較中生活,總是感覺我們比別人窮。一個人的一生,無非是在吃喝拉撒睡中度過,如果能保持吃飽喝足穿暖的狀態,那大概就是富貴人生了。因此,不要總是嚮往和追逐富貴,只要不缺食少衣,就在知足中享受人生吧。

那些缺衣少食飢寒交迫的人,才是真正的窮困人家,他們每天都在為生計發愁,日子艱難得讓人無法想象。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幾乎從來不用為吃喝發愁,只是窮於不能在吃喝穿用上變著法兒搗騰,屬於“自窮人”。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折騰自窮中度過,總是那麼哀怨,總是那麼自憐,卻很少知道真正窮困人家的艱難,體諒他們的難處。

我們總是認為一個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懶,不思進取,試問世上又有誰願意在貧窮中度過一生呢?很多時候,一個人貧窮不是因為他懶,而在因為窮其一生無論他如何努力都夠不著“富貴”的邊。貧窮和富貴是相對立的,權勢往往伴隨著富貴。有權勢的人之所以富貴是因為那些無權無勢的人在養活他,而無權無勢的人只能在擺脫貧窮追逐富貴中度過一生。有些幸運的人透過“努力”夠著了富貴的邊,有些倒黴的人卻只能在貧窮中掙扎一生。

菜根譚:富貴時要知道貧賤時的艱難,年輕時要體諒年老時的辛酸

秦末的時候,陳勝在起事前跟同為窮人的夥伴們相約:“苟富貴,勿相忘。”當陳勝稱王沉迷於富且貴的生活時,卻早把曾經的窮夥伴們忘得一乾二淨。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日中國,少數富起來的人,是否還惦記著曾經跟他們一樣貧窮的多數人呢?

古訓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了財富,不要趾高氣揚,驕奢淫逸,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如果不能體諒窮人的難處,即使富貴也不會長久,也談不上自己有多好的人品了。正所謂“少年休笑白頭翁,花開能有幾日紅”,“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每個人都有年老的一天,既要珍惜青春時的每一天,也要顧念年老時的辛酸生活,惜時如金,才不至於一事無成在年老時哀嘆淒涼,不堪回首。

做為一個智者,當“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陶朱公”范蠡便是這樣一個合格的智者。做人臣時,范蠡與越王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於滅了吳國,一雪前恥。當勾踐稱霸時,范蠡做了上將軍,受人尊崇,卻適可而止,激流勇退,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經商時,范蠡積累資金,看準時機大膽買進賣出,很快積累了數百萬的財富,取之於民,還之於民,他又散盡家財給父老鄉親。范蠡深知:“居官至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說,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范蠡全身而退,而與他一起輔佐越王的文仲就沒那麼幸運了。越國滅吳後,文仲自覺功高,不聽范蠡的勸告,留下為勾踐繼續效力,卻為勾踐所不容,受賜劍自刎而死。

菜根譚:富貴時要知道貧賤時的艱難,年輕時要體諒年老時的辛酸

做人要有遠見,在順境中即能預見逆境的來臨,未雨綢繆,及早行動,改變即將到來的不利局面。

做人不能安於順境,不知得寵念辱的道理,自食惡果,自取滅亡。

做人要有危機意識,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掌握事情發展的先機,避免可能發生的不好的事情,保持從容自然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