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淺談靈性對個人生命及世界之影響

由 楷程之聲 發表于 音樂2021-11-12
簡介神透過這些使其更加認識自己的真相,使我們的靈性生命成長,歷練,成熟,讓我們成為神要我們成為的人

什麼叫靈性健康

淺談靈性對個人生命及世界之影響

...神的靈執行在水面上(創1:2)

淺談靈性對個人生命及世界之影響

文/Andrew

一、靈性如何界定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靈性。通常提到靈性這個詞我們會想到什麼呢?一些動物很通人性,我們可能會說,它很有靈性。一些動物能預測地震,我們也會說,很有靈性。然而,人與動物的一大區別就是人是有靈的。俗語云:“人是萬物之靈。”人之所以比禽獸貴重,原因之一也是因人有靈的活物。若動物亦有靈魂,則動物的靈魂理當與人的靈魂同樣寶貴。動物若有靈魂,人們應當戒殺、像佛教徒所行的。然而上帝造動物的卻是賜給人作食物(創:93)叫人可以感謝領受;新約聖經又指出強制人“戒葷”為誘惑人的道理(提前4:3)。由此可知,通常人們說的動物有“靈性”乃是一種泛泛的主觀的樸素概念。靈性這一概念是一種抽象而又非常主觀的東西,其核心跟靈魂、魂魄等接近。有關靈魂或靈性的問題更是宗教所關注的物件,且宗教一向被視為靈性境界的最佳質量,故談到靈性時,有人往往將其與宗教混淆。下面我來從各個角度來看看大家是怎麼看待『靈性』這一概念的。

1、心理學中的靈性

1954年,人本心理學之父

馬斯洛

出版了《動機與人格》一書,並提出了需求層次論,此一理論由下而上列出了人性各個需求,依次為:生理、安全(X理論)、愛與隸屬、受人尊敬及自我實現等需求(Y理論)。60年代後,

馬斯洛

開始感覺到這一架構不夠完整,自我實現這一說法並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他認為,如果一味強調自我實現的層次,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加重自我中心傾向。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實現更高的層次。因此,

馬斯洛

在去世前發表了Z理論,重新反省了他的需求理論。Z理論既是在原有自我實現層次需求上又加上的最高需求:超越性靈性需求。X、Y、Z三方面恰恰反映了人類身、心、靈三個層次的需求。

2、印度宗教和佛教中的靈性

印度的瑜伽哲學對靈性有一些巧妙的比喻。比如,在

帕坦加利

的《瑜伽經》中這樣解釋『hatha』:ha是太陽的意思,意指身體裡的發光體,靈魂或靈性;tha是月亮,指個人的意識或『心』。Hatha便是兩者的『結合』。用我們的語言來說就是,身與心的結合,心與靈的結合,個人靈魂與宇宙能量的結合。在修行的過程中,個體靈性融入宇宙能量中,達到自身靈性的提升。佛教中也有一些類似的說法。比如,在

慈雲大師

的《普賢行願品講》中這樣說:“人足具靈性,要善於利用這個靈性。那麼靈性是什麼呢?就是覺性。佛法分本覺、始覺、妙覺。就像一顆夜明珠,明珠埋在土中不能放光,明珠的本性卻不會喪失。學習和修行就是把明珠挖掘使之放光。聽聞佛法這個階段是始覺。”可見,佛教與印度宗教哲學均強呼叫修行的方法去發掘人內在的靈性。

3、猶太教和基督宗教中的靈性

在聖經創世記中記載,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上帝在亞當的鼻孔裡吹了口「氣」,這人便成為「有靈的」活人。(在拉丁文中『靈』為『氣』的意思。)可見,正是因為這口氣,人才成為又真又活的人。這口氣便是人靈性的來源也是其生命的來源。不然,他便和行屍走肉或機器並無分別。正是因為這口氣,人才會有尋求神的本能,才會有宗教信仰的本能。也正是因為這口氣,靈性才得以進入個人生命,進而影響世界。在後面的章節中我會詳細討論人的靈性需求和靈性健康的問題。綜合以上學術與宗教說法,我們給靈性的定義為『個人在各種關係中達到平衡的最佳狀態』。而這些周遭關係則包含了自身、自然環境、神、他人等。換言之,這也就是各種靜修所要達到的一種身心境界。

二、靈性與個人生命

靈性對個人生命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個人靈性健康方面。人是由身、心、靈三位一體相互作用,互動組成的生命,而在當今這個物質社會,人的靈性健康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被認識到。

1、靈性健康的重要性

在這部分,我會嘗試探討一些關於靈性健康的話題。關於學生健康的促進以及維護靈性健康的議題,在許多先進國家的期刊及研討會中都有激烈討論,同時靈性也被許多國外學校列為正規課程內容。臺灣和我國內地的一些生命教育課程中也格外把靈性健康列在重要的位置。但目前國內外很多學校由於忽視學生的靈性需求,缺乏相關靈性課程的引導,使得其無所歸依或一味追逐競爭,導致其價值觀崩壞、心靈茫然進而導致許多社會亂象。這些都足見人的靈性之重要性。

2、靈性需求與個人生命

下面以基督教為例,探討如何處理靈性與個人生命的關係。

耶穌

在著名的登山八福篇中曾說過:『靈性匱乏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因為人有靈性,所以有信仰神的本能需求,有追求至善的要求;因為人有靈性,所以才會有靈裡的飢渴。人該如何面對自己靈裡的飢渴呢?

耶穌

說過,他是生命的糧,世上的活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喝這水的,必永遠不渴。』『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凡是屬主耶穌的人,是以及把肉體,連同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可見,如果有人只是考慮自己肉體的需要,單想著食物、裝飾、享樂、以及各種肚腹之需,以此為重,愛惜己命,卻不曉得心靈比肉體重要,忽視自己的靈性需求,反而會失去生命。對基督徒而言,其靈性成長意味著一些足以激勵人生命、幫助人接近超越感受的態度、信仰和行動。基督徒的靈性成長是內在生命與外在行動的經歷與表現,是自身生命的改變──除去『老我』,進入耶穌基督裡的新生命。靈性成長的表現見於生活中,情慾與敗壞的惡行被聖靈所結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溫柔,忍耐,恩慈,信實,節制等)取代。

3、如何達到靈性健康

下面簡單列舉出了一些具體的靈性教育的方法,以期達到靈性的健康。

①放空與敞開

當我們把自己放空,對自己敞開,才能感覺我們的經驗與各種情緒,探尋自己的內在生命。這是面對自己內在的第一步。

②覺察

觀察自己的心,以及裡面的各種情緒。以達到臨在的狀態。造物主就是最偉大的臨在者、觀察者。

③藝術的方法

如戲劇/即興表演、聽音樂、寫作或詩歌等

④屬靈操練(靈脩):例如呼吸、安靜、禱告、默想等

⑤神慰(與神同在的經驗所帶來的喜樂)與神枯(與神慰相對,屬靈的低潮):在基督徒的屬靈成長曆程裡,他們可能帶來極大的快樂和痛苦。神透過這些使其更加認識自己的真相,使我們的靈性生命成長,歷練,成熟,讓我們成為神要我們成為的人。

三、靈性與世界

靈性對世界的影響其實是透過

文化

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出來的。

文化

是人類內心活動的外化,其核心是宗教信仰。人的靈性歸根到底主要反映在宗教信仰方面。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個宗教信仰之間的對話和碰撞也越來越在壓縮和擴充套件的時空關係中展開。而靈性也越來越成為其對話的一個橋樑。這從

全球靈性

這一概念(王志成,2011)中我們可以略見一斑。

全球靈性主要是指基於全球化時代不同文化、信仰的相互交融,並在全球化的推進下,為全球人類提供一種全新的靈性發展的願景。它不取代具體諸宗教的靈性,也不是諸宗教靈性的合併統一,更不是諸宗教靈性的妥協之物,而是在一種新的時空條件下,在諸多信仰資源的滋養下,在化解全球危機的過程中,為全部個體生命提供靈性滋養的新的可能。全球靈性與各個宗教的靈性並不對立,而是以具體宗教為基礎,透過各個具體的宗教來服務於全球靈性。

在如今這個全球化、多元文化、跨傳統的時代,人類正越來越多的關聯在一起,而靈性始終在其中扮演橋樑和中介的角色,靈性將是也將始終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宇宙故事、宇宙精神的核心。

END

參考文獻:

蕭雅竹、黃松元、陳美燕(2007)。宗教與靈性健康、健康促進行為之相關研究。實證護理,3(4),271-279。

吳麗芬(2010):靈性的本質與重要性。護福,3,002﹣003

吳麗芬,杜敏世(2010):靈性與全人照護。護福,3,004﹣006

帕坦加利(2006):瑜伽經。北京,商務印書館

普通高階中學選修科目「生命教育」課程綱要(2014)。擷取日期2014。3。29,取自網址:http://www。edu。tw/

維基百科(2014)。靈性。擷取日期2014。3。29,取自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D%88%E6%80%A7

人民論壇(2011):全球化、宗教共同體及全球靈性。擷取日期2014。3。29,取自網址:http://big5。qstheory。cn/wz/jiangt/201106/t20110617_87802。htm

普通高階中學選修科目「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課程(2010)。擷取日期2014。3。29,取自網址:http://lms。ctl。cyut。edu。tw/1999057/doc/60721

聖經,舊約全書,創世紀二章6節。

聖經,新約全書,馬太福音五章3節。

聖經,新約全書,約翰福音十二章24節。

聖經,新約全書,加拉太書五章22節。

張淑美,生命與教育的雙修並練──靈性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生命教育,118﹣129

淺談靈性對個人生命及世界之影響

掃碼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