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打破一直以來的誤區!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英語,依舊聽不懂說不好

由 起點英語qdkid 發表于 音樂2021-11-25
簡介我們回想一下我們說英語時的過程:大部分人在說之前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先想一句中文:嗯,我要開始說這一句話了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用英語怎麼翻譯

打破一直以來的誤區!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英語,依舊聽不懂說不好

現代的大多數中國人幾乎就是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很多同學學英語都已經十年以上了,每週的學習英語的時間也至少在6個小時以上,總計幾千個小時的英語學習。但很常見的一個現象是:很多人擁有了還不錯的英語閱讀能力,能看懂簡單的句子文章,但最基本的溝通交流仍舊一團糟,也就是聽不懂,不會說。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現象呢?

理所當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答案。例如,通常說它是“應試教育”的結果。因為一切都是以考試為目的,所以我聽不太懂,更別提會說了,但這其實有明顯的因果關係錯誤。有人會說:這是因為單詞儲備量太少了,所以在說的時候不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所以需要背誦更多的單詞;還有就是說語法不好,不夠熟練的形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因此,我們要多學英語語法知識;當然,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交流少了,如果有大量的機會可以練習口語,口語的提升就太輕鬆了,於是許多人開始在各種場合找外國人聊天。

其實這都是對學習外語的誤解

讓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我說一句英語,請仔細聽:“Six Five Three Six Eight Nine”。你聽到了什麼?

“六個數字,可能是電話號碼。“

“六,五,三……什麼九。”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答案。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為什麼沒聽懂呢?跟你的單詞儲備有關嗎?可是這些單詞你都認識啊。與語法有關?發音不標準嗎?不是,那是為什麼呢?

一些學生回答:你講得太快了。

但我這是正常語速嗎?外國人就是以這種速度告訴別人電話號碼的呀。既然是正常速度,你為什麼聽不懂?

有人回答:這是因為不熟練。

但是這些單詞你應該很早以前就會了啊,每個單詞你也應該聽得懂啊。到底是哪裡聽不明白?

你們似乎都聽懂了,但是怎麼感覺無法做出反應呢?難道是因為你反應遲鈍?

但是你聽中文的時候反應是正常的啊。所以,你聽英文的時候,你在那裡的反應什麼?

這時終於有人醒悟:我剛才在那兒翻譯中文呢。當我剛聽英語時,就在那裡把我腦海中聽到的英文迅速轉換成中文,可以剛轉換一半時英文就已經說完了。

找到原因了。

原來大家都在那裡默默翻譯呢

。但是,沒有人能及時的翻譯過來。為什麼呢?

打破一直以來的誤區!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英語,依舊聽不懂說不好

人在正常講話時速度大概是每分鐘120到180個字左右,英文的速度和中文差不多,一般一句話大概也就兩秒鐘左右,一句連著一句。兩秒長的一句話,即使所有單詞都認識,發音也聽得懂,語法分析沒問題,但如果把所有英文單詞都翻譯成中文,更別提還要分析語法呢,那得花多長時間?至少四、五秒。這就相當於你第二句話沒聽見,別人都已經說到第三句了。在這種情況下,你聽到的就是不完整的,所以就別想著完全聽懂了。對於那些四個單詞以下的短句子還好,比如How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什麼的,再快也沒問題。但是一句話一旦超過四個單詞很多人就跟不上了。科學家做過相關實驗:

如果在聽到外語的時候必須需要在大腦中翻譯的話,正常速度的語言一般人只能翻譯到第三個單詞就跟不上了,

個別人能翻出四個,幾乎沒有人能超過四個。可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句子是超過四個單詞的呀。所以我們很多同學總一直在那裡重複簡單的英語而提不高。

但是,為什麼非要在頭腦中進行翻譯呢?因為當每個人都聽英語時,他們實際上對此完全沒有任何概念。但是他們會每個英語單詞的中文解釋,只要想一下中文的解釋就明白整句話的含義了。因此,他們都在努力嘗試進行“翻譯轉換”,但效果並不好。那能不能不考慮中文,聽到英文就直接理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答案很簡單:

用英文思維就行

,就是你可以用英語進行思考。這個概念在很多年前還比較新,但是現在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會用任何語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須能用這種語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遠不能正常交流。”這就是結論。沒有英文思維,永遠無法以正常的速度聽懂英語,也不會聽懂長句子。關於英文思維的討論,我們會在之後的文章進行進一步的討論。總之,具備英語思維是用英語進行正常交流的前提,這一點已經越來越被人接受和認可了。但是,

為什麼我們從小學習英語十幾年,依舊不具備英語思維呢?

如果我們學習每個英文單詞是靠背誦它的中文解釋學會的,其實就會有問題。還有另一個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有嘗試說幾句英語的時候。我們回想一下我們說英語時的過程:大部分人在說之前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先想一句中文:嗯,我要開始說這一句話了。然後為這句話中的所有中文單詞找到相應的英語。現在可以說了嗎?還不行,還得組織一下句子,想一下語法,時態。使用現在時呢?過去時?還是將來時?單數還是複數?男他還是女她?考慮完這些後,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因此我們發現,即使是從外語學院畢業的學生,在說外語時也常常使用相同的策略:不想語法。找到了幾個對應的單詞後,就趕緊說出來。‘’ 於是就成了很典型的中式英語。難道他們不熟悉語法知識嗎?不是,是因為在對話的過程中根本來不及考慮。但是奇怪的是,當我們說中文的時候,我們並不會提前預設出我們接下來要說什麼。即使我們已經說了一句話的一半,不繼續說下去,我們無法在腦海中清楚地知道句子後半部分的所有單詞。

打破一直以來的誤區!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英語,依舊聽不懂說不好

大量的實驗告訴我們,

語法知識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甚至正確度是沒有絲毫關係的

。即使語法書倒背如流,還是不能正常交流,還是會出現語法錯誤。

原因很簡單,從說話的思維機制上講,人在說話時,大腦是禁止思考語法規則的。

一旦去想規則,人就不能流暢的講話了。想一想我們講中文的時候,會去考慮語法規則嗎?這個是主語,那個來做謂語,然後狀語……完全不可能!英語也是如此。因此,

語法知識不但不能幫助形成英語思維,而且會製造麻煩

所以,

“翻譯”和“語法”不但不幫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礙英文思維。

但是幾乎學過英語的每個人都非常熟悉“翻譯“和“語法”這兩個詞,因為我們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學習英語的。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自學,大家普遍所使用的方法都是

“語法-翻譯法”

,英語中被稱為“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

這種方法最早是在數百年前英國人用來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時研究出來的外語學習方法。他們透過研究目標語言的語法結構和單詞的翻譯來學習這種語言。比如,當學習:

This is a cat。

這是一(只)貓。

主語謂語數量賓語

代詞系動詞不定冠詞名詞

這是一般現在時,陳述句

第三人稱單數,系表結構

……語態

天哪,小時候,父母可不是這麼教我說中文的呀,外國孩子真可憐。後來才發現外國孩子學英文也不這樣學的,是中國孩子學英文才這樣,是我們可憐。

其實很多國家都曾普遍使用這種方法學習過外語,但結果都是:可掌握一定的外語知識,但交流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段時間不用就容易忘記。

所以“語法-翻譯法”是明顯很有問題的。

很多國家已經放棄了這種學習方法,但仍有一些國家,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仍舊是它的忠實使用者。我們也會在之後的文章中具體的深入分析“語法-翻譯法”的問題到底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