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湘伴|產業升級如何一路“通關”?邵東的“作業”可以抄抄

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音樂2022-12-03
簡介當前,《邵東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2022-2026年發展規劃》已經出爐,計劃基於“立足邵東-面向湖南-輻射全國”的新定位,持續深入串聯產業鏈上下游,將研究院打造成為全省新型研發機構的標杆、對接大灣區的產業賦能平臺

一路湘伴運政版怎麼登入

湘伴導讀

提起邵東市,大家會想到什麼?叱吒東盟的邵商?賣遍全球的小商品?

湘伴君先來——“百工之鄉”!邵東生產的打火機、箱包、小五金、印刷等小商品在全國乃至世界“火出圈”。有人估算過,邵東每年生產的打火機連起來,能繞赤道20圈。

另一方面,在許多人印象中,曾經的邵東“頂天立地”的企業少,“鋪天蓋地”的工廠多,同質化、附加值低的產品多,產業發展方式比較粗放。

湘伴|產業升級如何一路“通關”?邵東的“作業”可以抄抄

(邵東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

2017年,邵東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成立,給產業發展疊“buff”(加強增益效果)。五年來,在這個智慧製造領域公共服務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的加持下,這座湘中小城產業改頭換面,升級之路如同“開了外掛”。

這次,湘伴君來和大家嘮嘮邵東的這篇“作業”妙在哪。想學習的小夥伴,可要做好筆記。

創新平臺“牽線搭橋”

2016年,邵東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招商時,發現邵東籍老鄉楊海東教授在佛山創辦的廣工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取得明顯成效。

能否在邵東打造類似的平臺,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懷著迫切的期待,邵東方面與楊海東教授團隊溝通,最終達成合作意向。

邵東市政府佔股70%、楊海東技術佔股30%,邵東市分5年給予7500萬建設經費和1。2萬平方米免租金的場地,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應運而生。

湘伴|產業升級如何一路“通關”?邵東的“作業”可以抄抄

(邵東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共享工廠。)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牽線搭橋”的問題:企業的技術需求“嗷嗷待哺”,高校科研技術卻仍“待字閨中”。過去,由於資訊不對稱等原因,雙方合作進展緩慢,如何讓它們更加了解彼此,迅速“牽手”?

研究院的做法是,搭建線下成果轉化和線上技術眾包平臺,讓高校與企業交流更順暢——

一方面,要先線上下“碰頭”,建立往來。

研究院摸清企業技術需求,急需什麼,就有針對性地對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實施“一企一博士”工程,將博士人才資源引入本地企業,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湘伴君瞭解到,目前已梳理企業技術需求100餘項,成立了以鑫星凌金剛石、勇信耐磨材料、農利峰五金為代表的25個“一企業一博士”技術協同攻關專案組,部分專案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企業對接高校沒有門路?研究院就“出面”與高校簽訂了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共建等協議。到現在為止,湖南大學、中南大學、邵陽學院、湖南工程學院、廣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省內外多所高校,都已經進入合作名單。

另一方面,要做到常聯絡,線上交流是最迅速便捷的。

湘伴|產業升級如何一路“通關”?邵東的“作業”可以抄抄

(研究院重點打造“智湘匯”技術眾包線上平臺,在這裡探索推廣“揭榜掛帥”制度。)

也就是說,企業提出技術升級需求,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發出“邀請函”:你行你請上!科研團隊“揭了榜”,就要拿出實實在在的技術解決方案。

目前,“智湘匯”平臺實現成果庫科研成果累計30餘萬項,積累企業客戶100餘家、平臺使用者3200餘個,形成技術需求近500項,聯絡高校院所320餘家。

有了兩大平臺作為紐帶,企業和高校常來常往。邵東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朝著“高精尖”的畫風奔去。

特色產業“脫胎換骨”

科技資源有了,接下來就是針對產業發展需要,“量身定製”技術解決方案。

製造業存在小而散的問題?那就整合創新鏈和供應鏈,打造智慧製造加工聯盟體系。目前,研究院建立了涵蓋30餘家企業的共享工廠,區域製造資源集聚、整合、共享更方便,效率噌噌地上來了。

自動化程度低,生產線改造成本高?那就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的服務力度。3個省級研發平臺、2個與邵東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共建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由此建立。

針對不同行業的“痛點”,研究院精準發力、逐個擊破,讓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強筋健骨”。

湘伴|產業升級如何一路“通關”?邵東的“作業”可以抄抄

(邵東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自動化裝置。)

以打火機行業為例。歐美是邵東打火機出口的重要市場,但對火焰高度的要求嚴苛。個別打火機焰苗不達標,會導致整批退貨。

研究院應用人工智慧視覺檢測技術,增加火焰高度智慧檢測、氣量自適應調節等兩道工序,解決了焰苗高度不穩定的技術難題。

行業龍頭企業湖南東億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過去專門組建驗火車間,招聘了35個人,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檢驗打火機能不能冒火。現在好了,在4臺驗火機器旁配4個人值守,就可以把原來35個人的活都幹完,既安全又高效。

此外,研究院還助力該企業實現生產線智慧化升級,帶動打火機行業邁向價值鏈中高階。

再看看五金行業。此前,湖南龍霸五金工具製造有限公司車間實行總表制,20餘臺高耗能裝置有效能耗比不明確,用電費用居高不下。

研究院給出“定製方案”:對每臺高能耗生產裝置安裝監測表,透過高精度智慧感測器,實時採集能耗資料,為企業最佳化資源配置、降本節能提供資料支撐。

公司負責人開心地告訴湘伴君,現在公司每月用電量下降近20%,成本節省近10萬元。

湘伴|產業升級如何一路“通關”?邵東的“作業”可以抄抄

(邵東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研發的貫穿式數控鉗子拋光機。)

為五金行業定向研發的活口扳手自動化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工人由13人降低至3人以內,良品率由85%提升至98%;為建材行業研發的自動折彎焊接機,生產效率提高2倍,所需人工從8人降至1人,年節約成本35萬元/臺套……目前,研究院已申請各類智慧財產權500多件。

當前,研究院正與邵東五金、箱包、中藥材、農業等行業龍頭企業共建企業研究院,將邀請更多專家走進企業,深度參與產品開發、技術研究、工藝裝置改造。

同時,積極推廣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連續3年進入湖南省中小企業深度“上雲上平臺”服務產品推薦目錄,數字化轉型服務能力堪稱“硬核”。

科技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這事,研究院算是“玩”明白了。

企業人才“雙向奔赴”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在研究院的“牽線搭橋”下,更多企業引入了“新鮮血液”,也讓更多年輕人才投入智慧化轉型升級的浪潮。

離邵東最近的邵陽學院,過去學生不瞭解傳統產業,認為小五金沒有大前景,願意留在邵東企業的寥寥無幾。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研究院和邵陽學院攜手,從2018年開始創辦起產業學院,聯合培養機械設計、自動化等專業的學生。

產業學院的學生到了大三,半年在研究院,跟工程師學習電氣控制、工業機器人等課程;半年深入企業,實際操作研究院和企業合作的專案。

邵陽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有關負責人說,學生們還沒畢業,就能“真刀真槍”幹活,為企業創造實際效益,大家積極性都很高。不少學生回來後反饋,原來傳統產業也大有可為,也可以實現自身價值。

有了實戰經驗後,以往多用虛擬模型做畢業設計的學生,開始為企業生產“操碎了心”。如今,邵東的企業每年都能從學生的畢業設計中找到可為企業所用的好點子、好方案。

湘伴|產業升級如何一路“通關”?邵東的“作業”可以抄抄

(邵東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與九六智慧農業共同打造的“智慧菜園”。)

在邵東市周官橋鄉聯合村的“智慧菜園”內,每畝成方的菜地裡,西紅柿、黃瓜、茄子及其它時令果蔬在工人照料下生長正旺。遠在北上廣深的城裡人,透過遠端監控,也能身臨其境地見到同樣場景。

湖南省九六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黎告訴湘伴君,這是研究院及湘潭大學朱科軍博士為公司量身打造的。每塊菜地安裝有攝像頭,客戶可線上操作,選擇菜地、品種,隨時監控菜品長勢及管理,吃得放心。公司的智慧農業之路,也邁進了一大步。

促進高校“人才鏈”和企業“產業鏈”有機結合,是研究院促進企業與人才雙向奔赴的“秘訣”。

湘伴|產業升級如何一路“通關”?邵東的“作業”可以抄抄

(邵東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承辦邵東市工業設計大賽。)

一方面,積極打造高校人才聯合培養基地,與18所高校合作開展協同育人專案,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本科生234人,另接收本科實訓人員共16批954人,並以現代學徒制培養中高職學生424人。

另一方面,與企業共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開辦3D列印、機器人專業教學,累計培訓企業職工5000多人次。

“大招”一出,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

一家縣級研究院,何以攪動一方產業?

伴粉們看到這應該明白了,靠的是在“聚智力、育人才”“攻技術、強創新”“搭平臺、興產業”“建模式、優生態”等方面久久為功、持續發力。

當前,《邵東智慧製造技術研究院2022-2026年發展規劃》已經出爐,計劃基於“立足邵東-面向湖南-輻射全國”的新定位,持續深入串聯產業鏈上下游,將研究院打造成為全省新型研發機構的標杆、對接大灣區的產業賦能平臺。

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個五年!

文|蔣劍平 肖洋桂 劉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