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由 興時態 發表于 音樂2022-12-23
簡介四、曼陀羅從分析心理學角度看曼陀羅,它認為曼陀羅是自性的象徵,與佛教中的自性不同,榮格的自性是一種原型,把各種先天的心理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體感,成為潛意識個人化中的核心,類似於人格結構中的凝結核

精神客體的物質性是什麼意思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一、自由聯想

精神分析臨床治療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就是自由聯想,這一技術在探索潛意識中佔據重要的位置。所以對自由聯想內涵的理解和應用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精神分析的必經之路。從自由聯想的由來,到自由聯想在臨床中的應用,都揭示了自由聯想的自主性以及其中的轉化意味。

自由聯想技術是弗洛伊德在透過治療他的病人安娜·O的時候,由他的病人提出、並由弗洛伊德本人發展出來的技術。1880年至1882年期間,弗洛伊德的摯友布洛伊爾對安娜·O進行治療,布洛伊爾第一次接觸這個女病人的時候,她的臨床症狀非常複雜,但偶然在一次觀察中,布洛伊爾發現,如果能使她用言語表達出她在病症發作時的那些幻想,就能祛除她錯亂的意識狀態。後來布洛伊爾由於種種原因將安娜·O轉介給了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沿用了這個被安娜·O稱為的“掃煙囪”的技術,最後發展為自由聯想技術。

弗洛伊德認為過去的經歷導致壓抑,所以需要透過自由聯想的方式,繞過意識,開啟無意識的大門。不過弗洛伊德對自由聯想在釋夢中的應用,更容易接近一個人的情結,而不一定圍繞夢來進行。

自由聯想是讓來訪者在一個比較安靜和光線適當的房間內,躺在沙發床上隨意進行聯想。心理治療師則坐在來訪者身後,傾聽他的講話。

事前要讓來訪者打消一切顧慮,想到什麼就講什麼,治療師對談話內容保證為他保密。鼓勵來訪者按原始的想法講出來,不要怕難為情或怕人們感到荒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講出來的東西,越是最有意義的,同時也對治療方面的價值最大。

在進行自由聯想時要以來訪者為主,治療師不要隨意打斷他的話,當然在必要時,治療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一般來說,治療師往往鼓勵來訪者回憶從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經歷或精神創傷與挫折,從中發現那些與病情有關的心理因素。自由聯想法的最終目的,是發掘來訪者壓抑在潛意識內的致病情結或矛盾衝突,把他們帶到意識層面,使來訪者對此有所領悟,並重新建立現實性的健康心理。

自由聯想法的療程很長,一般要進行幾十次,持續時間約幾個月或半年以上(每週1至2次),不能只進行幾次就完全解決問題。因此事先應向來訪者說明這點而取得較好的合作。在治療過程中,也可能會發生阻抗、移情或反覆現象。要鼓勵來訪者堅定信心,以達到徹底解決其心理癥結而痊癒的目的。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二、釋夢

歷古至今,學者們對夢的詮釋不盡相同。而弗洛伊德的夢理論是他全部學說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這一學說對於反對封建迷信,對於人類認識自我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願望的滿足”。他嘗試透過潛意識來解決各部分的衝突。不過,由於潛意識中的資訊不受拘束,通常讓人難堪,潛意識中的“稽察者”不允許它未經改變就進入意識。在夢中,潛意識比清醒時放鬆了此項職責,但是仍然在關注,於是潛意識被扭曲其意義,以透過審查。同樣,夢中的形象通常並非它們顯現的樣子,需要用潛意識的結構進行更深的解釋。

首先,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心理現象,是有其生理基礎和物質動因的,是人自身本能慾望的一種滿足。他把夢作為科學研究的物件,並卓有成就。透過夢,透視人們無意識心靈深處的精神病源。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過程分成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他說在夢中原發性心理佔據主要部分。這時候,在正常狀況下抑制著原發性心理的“自我”處於相對沉寂狀態,所以原發性心理才得以衝破“自我”的監督而自由自在地活動起來。可是,“自我的相對沉寂”不同於“完全沉寂”。如果“自我”真的處於完全沉寂狀態,睡眠時將不會有夢。他說,往往是在“自我”處於渾渾噩噩狀態下,就是既要休息又得不到休息的時候,被“自我”壓抑的原發性心理,即“潛意識”才開始活動。

在弗洛伊德看來,夢是一種願望的滿足,往往是毫無掩飾,極為明顯的。例如,一個人吃了鹹菜或者吃了很鹹的食物,就有可能夢見口渴,或正在喝著一大碗水。而當他驚醒時,發現他確實很渴;又如在夢中看見自己不停地尋找廁所,從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確實很想去廁所。這都是比較明顯的例子。但是,夢有時並不這樣明顯呈現人某種願望的滿足,而是非常隱晦的,同時多數夢表達的是無意識中的某些願望,這就比較複雜了。有時是透過象徵物表達出來的。為了搞清楚是怎樣表達某種本能願望的,弗洛伊德啟用了兩個概念:即“內隱的夢”和“外顯的夢”。那些只有對夢的意念進行分析才能得到和揭示出的內容叫做“內隱的夢”,把夢本身直接表達的內容叫“外顯的夢”。弗洛伊德認為,一旦人的意識對夢所表達的願望有所諱忌時,夢也就有可能採取偽裝的形式來滿足無意識本能的願望。他說,我們每個人心靈裡,都有兩種心理機制:第一種是在夢中出現的內容;第二種則扮演檢查者的角色,而形成夢的“改頭換面”。凡是我們意識到的內容,都是經過檢查機制認可的,否則,無法轉化為意識的內容。因此,如果第一個心理機制的內容不能透過第二道檢查機制,就必須“偽裝”而成為其所能接受的東西。精神分析把這樣的東西稱為“內隱的夢”。它需要透過精神分析,才能揭示出它究竟隱含什麼樣的本能慾望的滿足。

弗洛伊德對夢的解釋不是就其對夢的表面內容作解釋,而是探查夢裡面所隱藏的思想內容。在弗洛伊德看來,我們用釋夢的方法來發現內隱的夢的內容,這種內容就其重要性來說,遠遠超過外顯的夢的內容。因為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夢也是和無意識聯絡在一起的,它是一種被壓抑到無意識深處的願望的滿足,在它透過夢表現出來時常常是經過偽裝的。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三、客體

客體這一概念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精神動力學理論的歷史長河,無論是精神分析運動的早期、中期、還是晚期,不同的精神分析理論家都對這一概念依據自己理論的需要做了非常詳實的闡述。當然,這裡面後來出現的主體間性的理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客體關係的變種,只是換了一個說法而已,其精髓還是有著精神動力學理論的味道。

像其他重要的精神分析術語一樣,“客體”這個詞彙也來自弗洛伊德。他可以被稱為客體關係理論之父。到了後來梅蘭妮·克萊因又在弗洛伊德對客體這一概念闡述的基礎上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所以說,在理論界也有一種說法,就是克萊因可以被稱為是客體關係之母。因為她的客體關係理論,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加以審視,最為重要的是她通曉了費倫奇和亞布拉罕的理論,巧妙地繼承和嫁接了過來,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的客體關係理論。

弗洛伊德所說的客體是一個技術上的術語,用來描述力比多投注期望得到滿足的場所。這與客體關係理論是不同的,客體關係理論關注的是依戀的客體。所以說,客體關係著重針對的是客體在依戀關係的環境下,早年客體的缺失給個體帶來的諸多方面的不適。

弗洛伊德起初在使用客體一詞,對嬰兒而言,客體指滿足需求的事物,對兒童而言,客體一詞可與他人互換。客體關係則強調的是指人際關係和人際間的互動。而這種人際關係是塑造個體當前與人們之間的互動情形,不論是真實的或者是幻想的。

客體並不意味著無生命的物體,而是指愛、恨及渴望等帶有感情的人性客體,客體關係中的“客體”指的更多的是人類。弗洛伊德的客體指的既是人,也是物。當然,這裡面沒有一個絕對的界定,只是概念上的劃分。

從更深層次來剖析的話,客體這個詞,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所引用的一個技術性字眼,單純指的是可以去滿足某種需求(的東西)。客體關係理論中的客體指的是慾望或行動所指向的某人,一個與“主體”相關聯的東西。克萊因同意弗洛伊德所說的人有天生的驅力和本能,包括死本能,而特定的驅力則會有特定的客體。她相信從嬰兒的早期起,兒童由於自我心智化程度的不成熟是同時在幻想上以及現實上和外在客體連結著的。嬰兒最初的客體關係是與母親的乳房,之後隨著他的心智化程度的提高和逐漸成熟才發展到的是母親的臉和手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在嬰兒的主動幻想中,他們將這些外在的客體,如母親的臉、手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內射或帶入到了他們的精神結構中,從而形成了他日後和外部世界建立連結關係的雛形,這或許是適當的,也可能是不適當的,這裡需要關注的是主體與客體互動中使客體感受到了什麼?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四、曼陀羅

從分析心理學角度看曼陀羅,它認為曼陀羅是自性的象徵,與佛教中的自性不同,榮格的自性是一種原型,把各種先天的心理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體感,成為潛意識個人化中的核心,類似於人格結構中的凝結核。

從榮格角度上看,曼陀羅是人格核心,是人格發展總的框架,只有自性的種子成熟之後才是曼陀羅。

曼陀羅類似磁化的過程,但是它是朝四個方向的,類似儒家中的“格物致知”,各就各位,擺在合適的位置。如果沒有各就各位,就很容易起衝突,例如現實生活中有人會“失眠”,就是因為他們不能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情。

曼陀羅就是整體在自性的框架下,有一箇中心,有時候表現出來,有時候不表現出來,統合成一個很好的結構,這就是從分析心理學角度理解的曼陀羅。

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後的榮格遭遇了生命的瓶頸期,於是他辭去教職,全心專注於內在的修持。每天他都將自己的夢境、思想及所繪製的圖加以記錄,並順著內心的衝動,在日記中描繪成圓形圖。榮格發現,他所繪的圓形圖原來就叫“ManDaLa”(梵語,曼陀羅,亦稱輪圓)。

如他所發現的那樣,原來我們每一個人的原型都是分裂的,以至於我們需要用“曼陀羅”讓它整合起來。而曼陀羅的圓圈和中心的關係,暗示了一種超驗的核心。這個核心在各種智慧傳承中都體現為完整自性的象徵,但不是單個的自我,而是所有具有類似心理或命運、被凝聚在一起的自我。

曼陀羅的能量來自圓滿具足而無所欠缺的自然力。透過精密的圖騰、壇場能量、幾何中的結構奧秘,並且利用色彩的力量,連結內在的圓滿力,共同創造強有力的能量圈,將其導引入生命的本體。

榮格在沒有了解密宗之前自己也畫了曼陀羅的圖。可見,曼陀羅是原始意象及原型,屬於集體潛意識層面,是人類共同的心理要素,是先天就有的精神的遺傳。曼陀羅屬於其中一個要素,一種原型。

據榮格自述,大概在1918-1919年,他每天早上都會在記事本中畫出一個小的圖形,即曼陀羅。榮格認為曼陀羅可以對應自己的內心狀態,透過這些圖形的幫助可以體察自己心靈的轉變,因此曼陀羅的意義是:“開成、轉變,內心世界的恆久反應”。換言之,在繪製曼陀羅的過程中,繪製者可以覺察自己內心的變化,進而可以促進心靈的轉化和改變。

1927年,榮格做了一個夢,受到這個夢的啟迪,他繪製了一個自稱為“永恆之窗”的曼陀羅。一年後,他又繪畫了一個曼陀羅,其中心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城堡,這幅曼陀羅很有中國的風格。此後不久,榮格收到了威爾海姆的信,並獲得了道家煉丹術的抄本。1928年,榮格在他的這個第二張曼陀羅下面寫到:“1928年我作此畫時,呈現出金色的堅強城堡——威爾海姆寄給我千年以上的中文原文,那金黃的城堡,即不滅身軀的根源。”

正是在曼陀羅的幫助下,榮格才徹底從與弗洛伊德分手之後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五、鍊金術

鍊金術是中世紀的一種化學哲學的思想和始祖,是化學的雛形。其目標是透過化學方法將一些基本金屬轉變為黃金,製造萬靈藥及製備長生不老藥。現在的科學表明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但是直到19世紀之前,鍊金術尚未被科學證據所否定。包括牛頓在內的一些著名科學家都曾進行過鍊金術嘗試。現代化學的出現才使人們對鍊金術的可能性產生了懷疑。鍊金術曾存在於古巴比倫、古埃及、波斯、古印度、中國、古希臘和古羅馬,以及穆斯林文明,然後在歐洲存在直至19世紀——在一個複雜的網路之下跨越了至少2500年。

鍊金術心理學或者心理鍊金術,是榮格分析心理學最終和最完滿的總結與表達。

榮格的鍊金術心理學研究,開始於中國道教內丹學的啟發。道教內丹學著作《太乙金華養生秘旨》經衛禮賢翻譯成《金花的秘密》一書後,為榮格最初理解鍊金術開啟了大門。榮格藉此開始意識到,鍊金術或鍊金術神秘語言外表下,隱藏了一種深層心理轉化過程。榮格開始把自己後半生的主要研究精力都放在了鍊金術上。經過三十年的研究,榮格發現的各種體驗,所曾經歷過的過程,正對應於那些文獻所描述的鍊金術的變化過程。鍊金術士們的體驗在一定意義上便是榮格自己的體驗,他們的世界便是自己的世界。鍊金術與榮格的分析性心理學以獨特的方式不謀而合。

榮格認為:更重要的是鍊金術士是一位原始的心理學家。根據這種觀點,鍊金術的工作所追求的是自性化的象徵性黃金,而不是具有世俗價值的金屬。據榮格的觀點來看,鍊金術是一種將無意識的內容提升到有意識中來的努力。

出現在夢中的自性化過程的象徵性是一種原型本質的意象,它描述了一個新的人格中心的集體化過程或其形成過程。

夢既有鍊金術的象徵又有曼陀羅的象徵。

如果鍊金術思想核心因素是無意識的投射和自性化的歷程以及自性的完成,那麼我們可以說榮格自從獨立思考開始,即與鍊金術密法難分難解。我們對他“投射”的夢境、幻境的分析,也當從他的嬰兒時期入手。然而,這樣的後見之明未免將線拉得太長了。由於榮格總喜歡將一切文化現象拉到分析心理學的顯微鏡下識別,所以線太長最後一定會亂成一團,分解不開。

所以既然鍊金術思想在他生命晚期才告成熟,從務實的角度入手,我們最好還是從他開始意識到鍊金術思想與他的心理分析可能密切相關的時期入手。榮格的自傳《回憶·夢·思考》提供給了我們需要的材料,他這本著作雖然是私人性的,其內容卻處處閃耀著他與偉大概念間的鬥爭、妥協、和解。像鍊金術這種詭異、不登大雅之堂的議題,他的自傳卻相應地、詳盡地提供了開啟秘道的鑰匙。

榮格借用鍊金術的比喻,表達過這樣一種觀點:“心理學家一旦成功地讓自我意識從無意識的汙染中解脫出來的話,他要盡力聯合的就是靈魂。”

榮格把他對於鍊金術的研究與移情結合了起來,描述從移情到轉化的過程。這樣,移情就不僅僅是一種心理分析的解釋方法,而且它具有呈現或接受無意識的滋養,溝通意識與無意識以及結合、整合與轉化的功能和作用。從集體無意識和原型的角度,也能賦予移情更多的臨床治療的意義。

沙盤遊戲是在榮格分析心理學為基礎的框架下應用發展起來的,也把榮格的“鍊金術”作為了它的方法論。榮格發現鍊金術對於描繪沙遊治療的自性化過程很有幫助,沙盤治療和鍊金術極為雷同。在沙盤治療剛開始時,許多沙具紊亂地擺放在沙盤中,場景猶如鍊金術中的基本元素,“它讓我們發現理性創作執行之前的混亂與模糊”。

我們常用“沙裡淘金”來形容沙盤遊戲治療。對於我們來說,沙盤中的粒粒沙子,便是我們心理分析鍊金術的“原始物質”,而沙子中所包含的心性意義,也正是沙盤遊戲治療的追求。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六、自我(意識)

榮格筆下的自我,被賦予了某種社會價值。他認識到,對於自我的研究是心理學研究的必備要素。他在嘗試著對自我的功能作出解釋外認識到了自我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價值。因此,自我便成為貫徹榮格理論系統的重要線索,同時起著工具性的作用。

從1907年開始,榮格從他的著作《早發性痴呆的心理學》開始提出了有關自我的本質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榮格同時代的精神分析師當中是無人問津的。思考這個“我”的本質與精髓,涉及到深刻的心理學問題,自我的根本是什麼?我是誰?榮格說,自我就是意識的中心。

自我是意識的核心,也就是把意識各個方面聯絡起來的心理部分。意識自我並不是與生俱來的,甚至於整個意識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我們出生後,在社會的影響之下,尤其是我們個人的努力之下才逐漸培養出來的。這個似乎不難理解,我們各種各樣的覺知能力、豐富的情感、高度的邏輯思維以及那些所謂的良好的、文明的習慣行為,都是需要我們付出辛苦才能培養起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習是一個培養意識的過程,所以也是辛苦的,不要指望有所謂的快樂學習,那些快樂學習也不過只是減輕了辛苦而已。

個體最初是沒有意識自我的,所以嬰兒、幼兒幾乎並沒有什麼自己的觀點和思考,尤其是嬰兒期,個體並沒有“我”的觀念。那麼是什麼時候意識自我開始形成的呢?榮格說,當我們受到生活的傷害時,意識自我就開始形成(並不是完成)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事情是這樣的,嬰兒時期,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讓孩子不需要自己去努力安撫自己的內心,隨著孩子成長,媽媽對孩子不再那麼百依百順的時候,孩子受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傷害使得內心不愉快時,孩子獨自要撫平自己的心靈,那這個時候他的自我就萌芽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應該抱怨父母帶給我們的一些煩惱,正是這些煩惱才讓我們開始成長。

有人學習精神分析,學完之後對父母仇恨有加,認為自己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傷害造成的。其實事物要辯證地看,只要不是變態的傷害,一般意義上的打打罵罵不僅不是傷害,反而可以促進我們自我意識的發展。其實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是如此。如果父母非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沒有任何傷害的環境,那麼結果就會是孩子自我永遠不能成長、成熟。

“自我”不成長的表現是什麼呢?那就是沒有思想。而“自我”成長得比較好,到了大概三十歲的年齡,也就是孔子所說的“而立”之年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有主見,有自己的思想,不輕易受別人的影響。這就是自性化的表現。

意識自我的形成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稍不努力,它就會有分裂的可能。所謂的精神分裂其實是“自我”的分裂。當然,我們多數人自我一旦形成都是比較強大而穩定的,因此也使得我們的人格顯得比較穩定。此外,如果我們任由無意識自由宣洩,意識自我也會受到壓抑甚至分裂。所以說,我們促進心理成長,探索無意識雖然必要,但是要慢慢地、逐步深入,就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往外冒,而且冒出一點,意識自我去消化一點,這樣才會更健康。否則,一下子都擠出來了,意識自我被淹沒了,自我就隨之崩潰了。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9)

丁俊貴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