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自愛自省,療愈隱形創傷,跳出創傷體驗的輪迴

由 小七慢成長 發表于 音樂2023-01-03
簡介02 創傷讓我們像倉鼠跑輪一樣,一次次重複相同的關係模式王嘉悅在《隱形創傷》裡說到:“創傷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它會給人帶來重複的關係體驗和痛苦感受,並且這些重複的模式和症狀可以被追溯到一個早期的痛苦經歷

爬蟲技術指的是什麼

狄更斯的小說《遠大前程》裡刻畫了一個悲情的人物郝薇香,郝薇香是一個貴族小姐,她愛上了一個青年紳士康佩生。但康佩生只是覬覦她的家產,玩弄手段騙取郝薇香的感情和大量的錢財。在婚禮當天的八點四十分,郝薇香收到了康佩生的一封信,康佩生逃婚了。

巨大的情感創傷,讓郝薇香的生命停滯在了被拋棄的那一刻,城堡內牆上的鐘表全部停留在八點四十分,終其一生都穿著新娘禮服,桌子上擺放著婚禮當天的蛋糕,她也再沒有出過家門。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也許不會受到如此巨大的創傷,但各種“隱形創傷”是廣泛存在的:不合理的期待,言語上的打壓,情感上的忽略等。

王嘉悅在《隱形創傷:如何療愈看不見的童年傷痛》中說:

創傷就像大腦裡有了蟲洞一樣,會扭曲自身的時間體驗。現實的時間已經前進了,但自身的體驗還被困在創傷發生的時間裡。

本書的作者擁有國外的心理學教育背景,十多年的心理諮詢經歷,理論知識和實戰讓這本書非常具有可讀性。

作者在書中通俗易懂的講解了創傷形成與大腦結構之間的關係,還選取了一些典型的心理創傷做案例分析,並給出了相應的啟發和指導。

自愛自省,療愈隱形創傷,跳出創傷體驗的輪迴

隱形創傷

01 “三重大腦”,三種創傷型別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保羅·D。麥克裡恩(Paul D。 MacLean)提出了“三重大腦”結構:爬蟲腦、哺乳動物腦和認知腦。

爬蟲腦是最原始的大腦組織,原始社會時人類最大的威脅是生存,當遇到威脅時,爬蟲腦會給出“戰”還是“逃”的指令。與之對應的創傷是“生存焦慮”相關的創傷。

小時候經歷過物資嚴重匱乏的人,會有或重或輕的囤積症,這就是與爬行腦相關的創傷。爬蟲腦在自行工作,並認為自己在進行一項生存必要的本能行為。

處理“生存焦慮”相關的創傷,不僅需要患者在理性層面做出改變,更需要幫助患者建立長期浸泡在更加安全的環境和關係裡的體驗,以逐漸修復這種本能反應

哺乳動物腦在爬蟲腦的外層,它使得我們擁有了覺察感覺和情緒的能力及建立關係的能力,與我們的情感依戀有關係。

家是第一個讓我們感受愛的地方,如果一個兒童沒有得到過家庭的溫暖和支援,那麼他終其一生都在彌補童年缺失的愛。“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對於此類創傷,需要的是

重新整理體驗,找到一個可以給自己接納和愛的安全環境

:原來愛我的人在我生病時,更多的是心疼,而不是嫌我添麻煩;當我犯錯時,給予我的是寬容和鼓勵,而不是責備;能自由的表達自己而不用但系被貶低和鄙視……

認知腦是人類獨有的腦結構,具有發達的認知思考能力,這也是很著名的心理諮詢取向—“認知行為療法”存在的原因。

一個人對外表現是:不敢在公共場合和人打招呼,仔細探索往往是一些層層遞進的認知、思維和信念,比如害怕的是不被認可、沒有價值的感受。

讓人產生焦慮和恐懼感受的,並不是人際交往的事件行為本身,而是一個人對這些事件行為的“翻譯”,即一個人心中的假設和信念。

對於此類創傷,我們要做的就是矯正認知偏差,改變自己的信念系統。

自愛自省,療愈隱形創傷,跳出創傷體驗的輪迴

02 創傷讓我們像倉鼠跑輪一樣,一次次重複相同的關係模式

王嘉悅在《隱形創傷》裡說到:“

創傷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它會給人帶來重複的關係體驗和痛苦感受,並且這些重複的模式和症狀可以被追溯到一個早期的痛苦經歷。”

《再見愛人》第二季裡,易立競採訪張婉婷和宋寧峰時,易立競發現張婉婷總是用故作輕鬆和戲謔的方式來應對溫情的談話

易立競問她:你是不是受不了深情?你為什麼一邊渴望愛,又一邊推開愛?

張婉婷醒悟的講到,張寧峰曾給她寫過一封非常深情的情書,她在看到信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鬼,我只是想玩玩而已。

而在這趟旅程中,張婉婷的所有歇斯底里都在發出一個訊號:我需要你像愛孩子一樣無條件的愛我,包容我,接納我。

可在一次獨採時,張婉婷對著鏡頭說:我覺得我在給張寧峰當媽。

為什麼會這樣呢?張婉婷12歲時失去了父親,是她一個個打電話通知的親朋好友,從那時起她不得不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對張婉婷而言,被照顧被愛的體驗太陌生了,所以潛意識裡會推開愛。

正如書中寫的:“

很多時候,人們以為自己的行動是在追求幸福或者逃離痛苦,實際上卻是在追求熟悉的、重複的、已知的模式

榮格說,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你的意識時,那它就是你的命運。只有我們真正敢於正視深埋在心靈深處的“隱形創傷”,願意用覺察之光去照亮潛意識,命運才有可能出現轉機。

自愛自省,療愈隱形創傷,跳出創傷體驗的輪迴

03 療愈創傷,從自愛自省開始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幾乎沒有人能避免創傷,我們要做地不是自怨自艾、責怪那些給我們造成創傷的人。我們要做的是自愛自審,深入、詳細地瞭解自己的創傷,如此才有治癒的可能。

什麼是自愛?

自愛就是無條件的自我接納,用慈悲的心看到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受到的傷害,從內心深處覺得“我很好,我值得被尊重和愛”

什麼是自審呢?

自省是在自愛的前提下,理解自己在一些關係和事件中為何有那樣的感受、為何做出那樣的選擇,而這些感受和選擇是否還有更好的可能性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人非常擅長批判甚至苛責自己。自己是不是工作沒有做好?那句話是不是說得不太得體?自己是不是就是很失敗、不如別人?自己是不是社交無能?實際上,這樣的自我批判不是自省,而是一種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

真正的自審是建立在自愛的前提下,這樣才不會在自審時陷入自我責怪、自我厭惡的情緒漩渦裡。

自愛自省,療愈隱形創傷,跳出創傷體驗的輪迴

結語:

王嘉悅在《隱形創傷》裡寫到:

過去受到的傷害可以被掩藏,就像瓷器上隱蔽的裂痕,也許平日看起來並不明顯,但是,當瓷器受到強大的外力或是極速的熱脹冷縮時,就會突然裂開

但是中國古代有一種十分高妙的修復瓷器的技術,叫“金繕”。用金繕修復過的器物,不僅可以恢復原來的形狀和功能,還會留下美麗的金色痕跡。

深入細緻地理解和修復自己的創傷,就像用“金繕”修復瓷器,會使得瓷器更加的美麗、獨特且更又富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