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4個人際關係交往的處世真相,發人深省!

由 藝境 發表于 音樂2023-01-12
簡介03別過度善良我們常說人活一世要做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好人,但一定不要做沒底線的善人

為什麼進行人際交往

梁實秋說:

“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生一世,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活法。

孩童時的純真無邪,讓我們有對世界的興趣;

少年時的意氣風發,給我們探索未來的勇氣;

青年時的桀驁不馴,帶我們直面生活的戾氣。

無論哪個人生階段,想要行穩致遠,就要懂得以下為人處事的4個真相!

01

別太好面子

亦舒曾說:“面子是這個世界上最不易放下的,同時又是最沒用的東西。”

餘生不長,若總是追求他人對自己的肯定,為了一時的得失,那麼將永遠失去自我。

人不要總活在他人的評價裡,總想聽到他人的溢美之詞,這樣的人必然不會有大的作為。

一個人只有有了裡子,才能有面子。

為人處事有時候不能死心眼,該強硬強硬,該服軟服軟。

只想著做表面功夫,而不肯脫下假大空的面具的人,那麼到最後只能失了裡子又丟了面子。

一個成熟的成年人,都懂得認清現實,不隨意給自己加碼,也不刻意死撐。

有時妥協也是一種智慧,能真正放下面子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不追求徒有其表的虛榮,活得能屈能伸的人才有可能逆風翻盤。

若總是顧及他人的臉色,追求表面的平和體面,都頭來只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有時候就是要學會自尊踩到地裡,把面子撕破,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4個人際關係交往的處世真相,發人深省!

02

別多管閒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不要多管閒事。

無論和你有什麼樣的關係,不要指手畫腳別人的人生。

你的雙腳只能承載你生命的重量,不要再負他人之重而前行。

不多管閒事不是冷漠自私,而是一種處事之道,哪怕再親密無間的關係,都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正如有句話說的好:

“親人之間,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朋友之間,保持一杯水的距離;

愛人之間,保持一張紙的距離。”

人際關係的良性發展其中有邊界有分寸是必要的。

和自己無關的事好奇心不要太重,做任何事之前先掂量下自己的能力。

不要逞強,不要硬撐,不要為了面子打腫臉充胖子,不要用自己的尺丈量別人的生活。

《醒世恆言》裡說:“事非幹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為人處事切忌多管閒事,過盛的參與感有時會好心辦了壞事,最終得不償失。

03

別過度善良

我們常說人活一世要做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好人,但一定不要做沒底線的善人。

一個人如果沒有稜角和獠牙,很難在這個物慾橫流、粗鄙現實的世界中走遠。

善良是一種美德和修養,是發自內心對這個世界的愛。

從小到大,父母老師教育我們,與人相處要友善為先,心中有自己更要有他人。

但長大後,體會了世間險惡,知曉了人情冷暖,才懂得原來善良是有條件的。

無論處於什麼社會層面,都不能做無底線的老好人,別過度善良,否則:

你善意的退讓,會帶來壞人的變本加厲;

你隱忍的妥協,會助長小人的肆無忌憚;

你過度的善良,會激發惡人的得寸進尺。

《奇葩說》裡所講:

“善良是很珍貴的,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

一味的曲意逢迎,刻意討好,過度善良,就會逐漸看不清他人,認不清自己。

人無論到什麼時候都要記住:

行於塵,立於世,要保持善良,但不能肆意揮霍善良,到頭來受傷害的只能是自己。

4個人際關係交往的處世真相,發人深省!

04

別惡言惡語

《增廣賢文》中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語言是一門藝術,運用的好我們可以暢通無阻的進行思想交流,運用的不好則會徒增誤會猜測。

嘴上有分寸,手上有原則,腳下才能行穩致遠。

老話說,會說話,福從口入,不會說話,禍從口出。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是懂得說話之道。

身處困境,我們會因為溫暖的鼓勵而重拾信心;

身處順境,我們會因為直言的苛責而居安思危。

任何時候都不要隨意評價他人的生活。

我們喜歡直言直語的坦誠,但也應該視情況而定。

為人最大的修養就是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人際關係的遠近,不是看你多說少說,而是看你是否會說能說。

在合適的時間說合適的話,不逞口舌之慾,才是最大的修行。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原則一定要記住三原則:

不會說話,不如不說;

看頗不說破,才是真聰明;

適時的學會閉嘴才是一種真本事。

4個人際關係交往的處世真相,發人深省!

歌德說:“人之幸福,全在於心之幸福。”

當歲月和經歷磨平我們的稜角時,內心若能保持最初的純真,就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幸福並不僅僅是獲得物慾的滿足,更多的是在坎坷經歷中,豐盈內在、保持清醒。

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拋卻年齡、處境、階層的不同,而達到一種人生的自洽。

以上4條處事真相,值得好好收藏。(哲學人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