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評論1+1:別讓胡鑫宇式悲劇重演

由 正觀新聞黃河評論 發表于 音樂2023-02-05
簡介北京青年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補弱會上通報,胡鑫宇2022年9月到致遠中學就讀後,因學習成績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際關係、青春期衝動帶來的壓力,造成了胡某宇失蹤前心理狀態失衡,存在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困難等認知功能障礙,存在內疚自責、

坦誠一點不好嗎

不要讓任何一個孩子成為下一個“胡鑫宇”,警鐘當長鳴!

2月2日上午10點,胡鑫宇事件新聞釋出會在江西省鉛山縣召開,向社會發布了最新調查情況,一系列公眾關心的事實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新聞釋出會披露,警方認定胡鑫宇系自縊死亡,遺體發現地系原始第一現場;錄音筆中兩段錄音清晰表達了其自殺意願,錄音內容不存在人為合成、篡改情況。至此,在網路上流傳的 “熊貓血”“雙腳平行地面”“胡鑫宇被老師殺死”等不實說法和謠言,不攻自破。

評論1+1:別讓胡鑫宇式悲劇重演

澎湃新聞:唯有真相可以平息爭議、撫慰人心

大家關心胡鑫宇事件,是因為最樸素的同理心,因為人性的公約數,也因為公眾對一個生命發自內心的重視和惻隱之心。但是,唯有真相可以平息爭議、撫慰人心。在沒有權威結論的時候,也不妨保持理智、冷靜,別把悲劇當偵探劇,別給家屬傷口撒鹽。西哲盧梭有言,“正義本身就存在於事物的真相之中”。還原真相,是給胡鑫宇和他家人的交代,也是對法律權威與社會正義的捍衛。然而,很多時候真相不會自動浮現,而需要艱苦的努力、耐心的等候。真相就像一個複雜的拼圖,需要一塊一塊紮實的證據去填補,因此我們常常說,要“給真相一點時間”。

北京晚報:公開坦誠迴應各方質疑,值得肯定

胡鑫宇因對學校新環境不適應、學習成績不好、心理落差、溝通不暢等問題而自殺,讓人痛心;相關部門召開新聞釋出會並回答記者提問,從刑偵等角度一一回應公眾各種質疑,並坦承在尋找工作中的各種不足和缺點,公開坦誠、勇氣擔當,都值得肯定。沒有什麼陰謀詭計,沒有荒誕離奇,也沒有遮遮掩掩,真相大於一切,事實最有力量。家屬的擔心、公眾的關心、輿論的關注,決定了警方等部門必須盡最大努力尋找胡鑫宇,以最大的公開公正還原事情的真相。事實也證明,雖然工作中有排查不細等問題,但沒有一個部門不盡力,更沒有任何一個部門敢在眾目睽睽之下造假。

齊魯晚報:一句句“沒有意義”,是沉重拷問

這個結果讓人非常痛惜。一個花季少年的非正常死亡,給家人帶來了無盡的傷痛,也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拷問——我們該如何教育和保護身邊的“胡鑫宇”。胡鑫宇儲存在錄音筆中的兩段音訊清晰表達了自殺意願。其中,不斷重複的“沒有意義”讓人感到心驚。這個厭世表現和輕生傾向的根源應該是,因學習成績不佳造成的心理落差。加之人際關係、青春期衝動帶來的壓力,最終使得失蹤前的胡鑫宇心理狀態失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學習成績一旦壓倒一切,必然會給眾多不能在學習上“出類拔萃”的學生帶來不能承受的壓力。心理疏導只是緩解痛苦的“外用藥”,教育改革的繼續深化才是真正的“降壓藥”。如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花季中綻放生命的光彩,而不是整日深陷於“沒有意義”的痛苦中,警方的通報給不了答案,教育主管部門可以。

北京青年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補弱

會上通報,胡鑫宇2022年9月到致遠中學就讀後,因學習成績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際關係、青春期衝動帶來的壓力,造成了胡某宇失蹤前心理狀態失衡,存在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困難等認知功能障礙,存在內疚自責、痛苦無力無助無望感、無意義感等情緒問題,進食出現異常,有明確的厭世表現和輕生傾向。可以說,心理健康問題是導致胡鑫宇選擇自殺的重要原因,可遺憾的是,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忽視了他的心理健康問題,沒有采取有針對性的疏導、救治措施。如果學校和家庭關注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那麼,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會及時被發現,並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避免學生走極端。此案給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教訓是,不能再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要把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浙江日報:不讓悲劇重演,警鐘當長鳴

胡鑫宇的逝去再次提醒,這些“生命中不承受之輕”,絕不是無病呻吟,不是一代人的矯情,而是真正會壓垮一個花季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反常行為,無疑是一個處於深淵中的少年發出的 “求救訊號”。如果這些訊號能夠早一些被接收到,有關方面給予足夠的幫助,第一時間提供心理支援,這個悲劇能否避免?關心關注青少年群體心理健康,一方面要聚焦內因,提高孩子的心理彈性;另一方面更要從提高父母教師的心理學素養、改造功利化教育、倡導多元價值觀,不斷改良社會評價體系等外因方面多管齊下,為孩子創造更有利的成長環境。嗚呼哀哉,悲兮痛兮。不要讓任何一個孩子成為下一個“胡鑫宇”,警鐘當長鳴!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編輯:梁冰

統籌: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