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由 明明如月2021 發表于 寵物2022-12-03
簡介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孟浩然過世時,只有王維親赴襄陽,寫下了悼亡詩《哭孟浩然》,在此之前,孟浩然幾番求仕,畢生唯一一次得到向玄宗推薦的機會,是王維向李隆基力求的

陽曆年有什麼說法

一朵女子,風輕雲淡

歡迎關注明月,這裡有最美古詩詞

…。。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 懷古幽思 -

李白為何“抽刀”,杜甫為何“登高”?

這些曾困擾我們的問題,最終都在自己的故事裡找到了答案。

李商隱在他的詩中寫: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是他悼念亡妻時,發自內心地慨嘆。

而杜牧回首往昔,卻寫下了: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可見,生活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版本,每個人於生活都有的詮釋。

際遇不同,對命運的理解也就不同。

經歷了“烏臺詩案”以後,蘇東坡寫下了: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但他終究是風塵中人,擺不脫世俗的桎梏,所以納妾朝雲。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蘇東坡羨慕白居易,同在杭州任職,在他的詩詞中,屢次提到“樊素口,小蠻腰”,他也曾致敬蘇小小。

後來,秦觀又效仿蘇東坡,收養13歲的窮家女,取名朝華,待成人時納為妾室。

可同朝的王安石、司馬光皆是一生只愛一個人。

而你又不能因為這一點,就簡單地評價王安石和司馬光,“熙寧變法”一直是王安石被詬病的地方,褒貶不一,更有甚者說,司馬光誤國,北宋實亡於司馬光。

所以從這,我們就能理解杜牧的自嘲。

人無完人。

對人生的追求不同,造就了對自己苛刻程度的不同。

元稹在韋叢過世後,寫下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但實際上,韋叢過世的同一年,他還在和“蜀中四大才女”的薛濤糾纏不清,而娶韋叢過門之前,他剛拋棄了崔鶯鶯。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李商隱的《錦瑟》感人至深,他對王宴媄的感情也確實濃烈,但後來讓他最懷念的,還是玉陽山道姑宋華陽,也因此寫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歸有光為亡妻寫的悼亡詞,歷經了15載才補完最後一句: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而這一年,他為了納妾,親手砍了庭院裡的枇杷樹。

還有蘇東坡、陸游、溫庭筠等等,李益在霍小玉過世後寫下了: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可傷害霍小玉最深的,反而是李益自己。

倒是王維,他27歲就和妻子隱居淇上,過著“雙宿雙飛”的平淡生活,從此不問世事,白頭偕老。

奈何天妒良緣,三年後王維的妻子過世,給了王維沉重的打擊。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儘管如此,王維也沒有寫一首“悼亡詩”,他把她深深地藏在了心裡,用“餘生不娶”證明了自己的痴情。

因此,我們也從來不知道,“一代天驕”王維的妻子到底叫什麼,只知道她姓崔,為崔興宗的姐姐。

但是這些,又有什麼重要的呢?

正如卓文君所言: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王維的妻子過世後,王維再也忍受不了那種孤獨,不惜求張九齡為自己引薦,二度還朝,屈居

右拾遺。

原本,他21歲中進士後,就任太樂丞,為岐王李範的座上賓,深受玉真公主的青睞,還留下不少緋聞,長安城108坊,坊坊都有王維的大名。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李白做到這一點時,已經43歲了,並且李白只在長安奉翰林留任一年,之後便被賜金放還。

再之後,張九齡被李林甫構陷,王昌齡挺身而出,站在朝堂上大罵李林甫弄權,因為他受過張九齡的恩惠。

此時,王維沒有挺身而出,許多人都說王維不夠仗義,可是在張九齡去往荊州的路上,王維就寄詩《寄荊州張丞相》,並在詩中寫:

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意思就是說,沒有您的栽培,就沒有我的今天,我無以為報,願與您共進退,決定致仕還鄉,還於草野,以報提攜之恩。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王維被譽為“詩佛”,以他的性格,不太可能在朝堂上與李林甫對峙。

但王維有自己的報恩方法:

不能陪你同風起,但可陪你落斜陽。

就像我們常說的:

巔峰留下虛偽的擁護,黃昏見證虔誠的信徒。

儘管如此,王維還是因這首詩被排擠出朝,也因此有了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塞的經歷。在涼州,王維寫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之後,王維開始著手建設輞川別業,為致仕作準備,這是他對張九齡的允諾。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孟浩然過世時,只有王維親赴襄陽,寫下了悼亡詩《哭孟浩然》,在此之前,孟浩然幾番求仕,畢生唯一一次得到向玄宗推薦的機會,是王維向李隆基力求的。

哪怕孟浩然很早就寫下了《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拜謁於宰相張九齡,哪怕他的朋友中有李白、王昌齡等名士。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就在王維要退隱還鄉時,“安史之亂”爆發了,他被安祿山俘於帳下,授以偽職,也差點因此丟掉性命。幸好其胞弟王縉平叛有功,加之自己曾有詩《凝碧-池》,最終只做降職、罰奉處理。

三年後,王維平步青雲,官至尚書右丞,再往前一步就是宰相了,位極人臣。然而,王維卻在人生最高光的時刻,屢次提出歸隱,條件是換自己的弟弟王縉歸朝。

幾番請奏之後,唐肅宗應允了王維的訴求,王維終於實現了對張九齡的諾言。

而這一年,王維已經61歲了。

同年5月,王縉還朝,王維晉謝表;7月,王維給所有的親友都寫了告別信,然後安然離世,不虧不欠。

臨終前,王維寫下了那首著名的《終南別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回顧王維這一生,15歲時他寫下: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別元二時他寫下了: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李龜年從宰相府被逐,流落江南時他寫下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為友人題畫時,他寫下了: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在皇甫嶽所小住時,他寫下了: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送孟浩然歸故里時,王維寫下了:

好是一生事,無勞獻子虛;

“詩佛”王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與知交裴迪對飲時,王維寫下了: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以及: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和:江邊一樹垂垂髮,朝夕催人自白頭;

所以縱觀王維的一生,有兩句詩可以形容: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王維一生禮佛,淡泊名利,大隱於朝,故“詩佛”之名,實至名歸,為人敬仰。

- END -

閱讀更多精彩圖文:

唐詩中,最“豪放、霸氣”的一首,竟是一個和尚所作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才更經典,很多人都不知道出處

作者:明月,舞文弄墨,且看江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明明如月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