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濟南商河縣故事:麥丘老人和許商文化

由 小韓說濟南 發表于 寵物2023-01-01
簡介”齊桓公一聽,感覺麥丘老人說的有道理,就給四個大爺握手合影,然後給麥丘城加微博實名認證:智慧城市,歷史名城,麥丘老人故居

北狄指的是哪裡人

大家好,我是小韓,我在說濟南。

咱們說過濟陽,說過長清,說過章丘,有聽眾發來私信說:小韓,我關注你很久了,你這個節目不錯,但是有一點不足。你這個節目不完整啊。為什麼不說說商河呢?沒有商河的濟南是不完整地!

好,下面咱們就聊聊濟南的商河縣。

濟南商河縣故事:麥丘老人和許商文化

商河是濟南最北邊的一個縣。

華夏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商河得六千年。

你知道商河三千年前叫什麼嗎?叫麥丘城。麥子麥,山丘的丘,城市的城。

為什麼叫這個名,那還得再倒推三千年。

遠古時期,中原地區稱自己為中華,不是牙膏啊,是部落。認為自己的黃河流域是市中心,其他地方都是郊區。

他們還給這些郊區的部落起了外號。

濟南商河縣故事:麥丘老人和許商文化

東邊的叫東夷,南方的叫南蠻,西部的叫西戎,北面的叫北狄。這些鄉巴佬,怎麼說呢,唉,不生火,吃生肉。

當時,山東就屬於東夷,東夷還有分類,有這麼一類叫萊夷。

萊就是上邊一個草字頭,下邊一個來去的來。就是萊蕪的萊,也是萊陽的萊,還是萊州的萊,為什麼山東這麼多帶萊的地名,現在知道了吧,那都是當初萊人聚集的地方。

萊夷這個分組,他們有個巨大的貢獻就是培育出了小麥種子。

可能你一聽,感覺這有什麼,植物種子落在地上就生長,還用培育?

沒這麼簡單,我給你舉個例子吧,你從野外找頭狼,看看可不可以給你看家?

肯定不行,祖先把野狼馴化成看家狗,用了2萬多年時間。小麥也是一樣,雖然用不了幾萬年,但也不是撒到哪裡都生長的。需要一個篩選過程。

萊人就成功地完成了這個篩選過程。

那個年代,給人們提供了糧食,很偉大,所以麥就表示萊,萊也代表麥,你去辭海里查查,它說:小麥名曰來。

濟南商河縣故事:麥丘老人和許商文化

當時,萊人的小麥研發基地就建在現在的商河,後來萊人遷到了膠東半島。商河就留下了這座研究小麥的破城,人們就稱這個地方為麥丘城。

有個成語叫:麥丘之祝。祝是祝福的祝。

這事兒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齊國的老大齊桓公,來麥丘,也就是商河,來打獵。

路上遇到四個老頭,曬太陽。

齊桓公他正在追一隻鹿,追丟了,所以他看什麼東西都瞪大眼睛。

哎,一扭頭就看到這四個老頭,哎呦,這四個老頭年紀可不小了。

古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很短。漢朝人的平均壽命是39,唐朝是42,到清朝也不過45。當然,有活過70的,畢竟少,所以說年過七十古來稀。大多數還是50以內就去世了。

齊桓公一看這四個老頭,白頭髮,白眉毛,白鬍須,身旁立著個崩白的白拐兒棒棍兒。

老頭們在聊天:

左邊老頭說:“我是個臉盲,我和她在一起不是因為她漂亮,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她也沒看上我的錢”。

右邊老頭說:“別提錢,我對錢沒有興趣……”

中間一個老頭一拍大腿:可以先來一個小目標!

“嗯”,齊桓公咳嗽一聲,走過去:大爺們,你們誰年紀最大啊?

“啊~誰最大,老劉,不是,也不是老馬,最大的應該是老王吧”

“哦,那誰是老王吧”

“孩子,別跟大爺逗,我姓王,我年紀最大,今年八十三了”

“哎呀,大爺您好,我叫小白,是咱齊國國君……”

四個老頭一聽,急忙摸柺棍。

齊桓公嚇一跳:大爺們,我是齊國國君,不是秦國國君。

“噢,老弟弟們,是咱們的國君,趕緊起來磕頭”。

齊桓公趕緊攔住:不用了,不用了。王大爺,您八十三了,老神仙啊,您能送我一個祝福嗎?來人,拿酒來!”

王大爺接過酒杯:好啊,我很榮幸。我祝你長壽,祝人民愛你,你愛人民。

“哎呀,謝謝王大爺,大爺說的太好了,再來一句”

王大爺又接過酒杯:啊,還來,返場啊?

“譁~”眾人掌聲不斷。

“好吧,我再祝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賢良的人長陪伴,正直的人在身旁”

“哎呀,謝謝王大爺,越來越好了,這次都押韻了,來,再給大爺滿上”

王大爺端著酒杯:我都沒詞了,還說啊?

“大爺您謙虛了,只要有酒,就有詞兒”

“好吧”,王大爺說:我祝你,臣子不得罪你,你也別得罪臣子。

齊桓公臉上佈滿黑線:大爺,這句可沒有前兩句好,你重新說。

“怎麼不好?”

“臣子不得罪我,是他們不敢。我是國君,他們是我的臣子,我為什麼還不能得罪他們呢?”

王大爺把杯子端起來了:給我滿上!

嘩啦~齊桓公給滿上。

“臣子得罪國君,其他人求求情,國君就原諒臣子了。國君要是得罪了臣子,得罪了百姓,你看看夏桀得罪了商湯,被滅了。商紂王得罪了周武王,被滅了。被滅了還不算,到現在多少年了,你算算,啊,老百姓,還沒原諒這些當國君的呢。”

齊桓公一聽,感覺麥丘老人說的有道理,就給四個大爺握手合影,然後給麥丘城加微博實名認證:智慧城市,歷史名城,麥丘老人故居。

麥丘之祝,也成為一段敢於直言勸諫的佳話。

濟南商河縣故事:麥丘老人和許商文化

說了這麼多,那麼麥丘城怎麼又改叫商河了呢?

這還得倒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

漢朝時候,黃河山東段發大水,三十多個城市被淹,四萬多房屋被毀,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麥丘市民李先生透過微博@漢朝皇帝。當時值班的皇帝叫漢成帝,他收到訊息,一看麥丘城,漢朝時期就有大V認證,這個惹不起,趕緊召開緊急會議,漢成帝任命自己的老師,文學家兼數學家——許商,去山東治理洪水。

許商同志首先來到麥丘調研。

濟南商河縣故事:麥丘老人和許商文化

許商發現,麥丘城治水存在問題。他們透過堆沙袋來阻擋洪水。沙袋堆有兩米高,水進流向的隔壁的城市,百姓很開心,防洪工程做的很堅固。但是過了三天,水又回來了,因為隔壁城市的沙袋又增高了一米。許商說,不要再阻擋洪水了,這是互相傷害,我們一起來排水吧。

許商說:我看附近有條徒駭河,這條河流向渤海。

濟南商河縣故事:麥丘老人和許商文化

我們挖一條河通向它,這樣我們這裡的水也就流向渤海了,那裡是灌不滿的。雖然老百姓並不知道渤海犯了什麼錯,為什麼要灌它,但是沙袋確實是摞不動了。於是,大家根據許商的指揮,挖了一條通向徒駭河和河,很快,麥丘城的洪水就排走了。老百姓都很感激許商,為了紀念許商,就把新挖的這條河起名叫商河。因為河流作為地標比較方便,比如一群人去商河邊上集合,去哪裡?到商河去。所以,商河就代替了麥丘城,成了新的地名,一直沿用到現在。

說起商河,一開口就是兩千年前,三千年前,可見商河的歷史底蘊是很厚重的。今天先說商河地名的來歷吧,商河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時間原因,其他故事以後再說。

小韓說濟南,有點小內涵,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