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資源整合者思維:怎樣撬動資源

由 晶鑫金哥 發表于 寵物2023-01-25
簡介想了半天,我覺得這件事一定要做,即便沒有資源也要做,於是我開始打電話給我日常接觸最多的採訪物件,也就是明星們,我把我想幫助別人的心願明確地告訴他們

雞是怎樣交匹配的

資源整合者思維:怎樣撬動資源

開始我們寫作思考之路,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要對求人和求自己這兩項進行區分。它們都是有好處的,但是,它們的好處不一樣,它們的邊際收益不一樣。在我個人看來,很多時候求人不如求己。

如果求別人,求社會,整個社會的改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如果求自己,進步是可以一點一點積累的,積累出來的進步,不論是知識、經驗,還是聲譽、產權,它們都是歸自己的,都伴隨著自己。

所以我們說,在考慮個人的進步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花多少時間去討論那些高大上的、自己管不了的事情;花多少時間去考慮那些能夠讓自己取得一點點進步的,能夠積累起來的事情。

人們去選那些大的問題,往往不是因為他們偉大,而是因為這件事很容易就能幫他把打發時間。相反,把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一點點積累,一點點改善,其實是不容易的,但這其中的收益是更大的。

所以,我們在處理社會這個大環境,和個人的生存的小環境的時候,同樣可以把糖果機用上。用邊際的思維做思考,指導我們的行動,指導我們怎麼看待、理解這個社會,指導我們擺脫現在的困境,得到更好的發展。

糖果機的模型有什麼含義呢?

第一個含義是,我們有代幣,這意味著我們有按單位計算的基本資源,就像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資源可以是時間,可以是金錢,也可以是土地、注意力。

第二個含義是,兩臺糖果機代表兩個不同的專案。當你把資源投進專案中,這些專案本身會給你一定的回報,這就是邊際產出。給糖果機一枚硬幣,代表一個單位的投入,這是邊際成本,它對應一個邊際產出,也就是這臺糖果機吐出一顆糖果。

在糖果機裡,糖果上標註的數值的遞減非常重要,它隱含著人類社會甚至整個自然界的一個最基本的原理和約束條件,那就是邊際收益遞減原理。

我們每個人每天追求的學習和認知都是我進步的記錄,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賬本的作用,是管理你的淨資產。知識賬本的作用,是幫你建立每天可以獲取紅利的知識資產銀行。

它能一點點啟用你的知識存量,在知識中尋找見識。它從一個你自以為熟悉的小故事講起,但小故事裡有容易被忽略的歷史細節,有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的商業和文化邏輯。小邏輯反過來或許讓你對熟悉的小故事刮目相看,或許讓你對略有聽說的原理和學說有了真切的感悟。你的資訊和知識存量似乎又有了明顯的增量。

它能日復一日地幫你打理知識資產,把無序變有序。讓聽者把相對碎片化的知識連線起來,完成一個個知識上的“拼圖遊戲”。日積月累,這些拼出來的圖又有可能作為一個個“碎片”,拼成更新、更大的影象。

喬布斯說,創新就是“連點”(Connecting dots)。“點”是存量,是本來就在那兒但只是散散拉拉在那兒,讓我們不以為意、視而不見的資源存量,而創新就是發現一條看不見的線,用這條線將散亂的點連線起來,呈現出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影象。散亂、零碎的點在我們的頭腦中不僅毫不匱乏而且高度過剩。真正匱乏的是“連點”的意識和能力。

一個機緣是有一天我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

我一直有記“知識日記”的習慣。閱讀時遇到有意思的新知識、新感悟,就用簡短的話記下來,一是為備忘,二是為消化。

一年多前,我在翻看自己的知識日記時,發現自己記的內容越來越少。我知道並非自己的閱讀時間少了。習慣於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閱讀後,每天閱讀的總時間反而多了,但為什麼日記會記越記越少了呢?

首先是因為電子閱讀“做筆記”更方便了。看到有意思的內容,可以隨手複製貼上到備忘錄裡,可以收藏起來,留待日後再看。兩年的時間裡,我貼上在“備忘錄”、“印象筆記”裡的文件竟然有2800多個,收藏的內容有900多條。

我尷尬地發現,收藏即封藏,貼上即冷凍,如此多的內容,我當時認真讀過的不多,回頭細讀的更少。每天的隨手收藏和貼上,讓自己產生了一種自欺的獲得感,“多鳥在林”讓自己覺得“一鳥在手”不再重要和必要。

對錯過新知識、新資訊的恐慌,讓我孜孜不倦地貼上、收藏,結果收穫的是一堆與自己無關、完全經不起審計的知識和資訊,而自己的知識賬本上真正靠譜的“淨資產”越來越少。於是,我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慌。

恐慌之中我意識到,智慧手機如同一個“高壓水龍頭”,隨手開啟就有應接不暇的資訊和知識噴湧而出,自己每天都面臨著不斷被大量資訊碎片充斥、知識日見混沌和無序的危險。

這混沌和無序,就是自己知識和資訊的“熵”。在資訊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熵增”更是一種宿命。要想讓自己的頭腦避免持續增加的混沌,不斷增加頭腦中的“點”,不僅無益,而且會讓無序更加無序。

從那一天起,我決定重新認真地寫知識筆記。這其實是在給自己做“知識審計”——今天我到底有沒有、有多少知識增量?為了給自己有一種儀式感,我給自己的知識日記命名為“日知錄”,這顯然是從明末清初大學者顧炎武那裡借來的。

每天作“日知錄”,迫使自己不再去關注大量“或許將來有用”、“撿到籃子裡就是菜”的資訊和知識,迫使自己儘可能減少閒逛式的瀏覽和搜尋,帶著認真思考過的問題去搜尋、識別資訊和知識。

寫日知錄的過程,是持續清除自己知識上的盲點和隱性盲點過程,也是持續發現(雖然同樣也是永無盡頭)自己的思維漏洞和隱性漏洞的過程。

一段時間過後,發現這個方法不僅管用,而且有趣。我似乎找到了“連點”後的樂趣,而且這種樂趣綿綿不斷。

人本主義的羅傑斯認為:每個人都是有發展潛力的,如果給人提供最佳的心理環境或心理氛圍,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的,人會最大限度地進行對自我的理解,改變對自我和對他人的看法,產生自我指導行為,並最終達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行為主義的斯金納結論:人是沒有尊嚴和自由的 ,人是由環境塑造的,人們做出某種行為和不做出某種行為,只取決於一個影響因素,那就是行為的後果。你人不僅有穩定的人格特質,還有自由特質。要成為你選擇的產物,而不是所處的環境的產物。

我們常說:如果你不改變環境,環境就會改變。你的目標、信仰和價值觀是由你所生活的環境塑造的。但人還具有自由的天性,我們並不完全是基因和環境塑造的,個人的動機和計劃能讓我們超越這兩個因素的影響,慢慢成為我們想變成的樣子。人們往往用環境決定論來推卸責任,是命運、基因、環境決定了現狀,讓我無法選擇。人要積極塑造自己的環境,塑造思想和行為。要意識到環境實際上是你作為一個人能夠真正改變的唯一方式。

資源整合者思維:怎樣撬動資源

開始我思維模型正式學習內容:

這節課我們討論的問題是:怎樣撬動資源,來實現目標。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高手還是普通人,在生活中,都必需面對一些依靠個人的體力、知識和技能無法解決的難題。這個時候,如果要解決問題,我們就必然要向外求助、爭取資源。

因此,學會求助,其實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必須具備的一種底層能力。

關於這個能力,大眾往往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認為,求助是求人辦事、處好關係,所以臉皮得厚,要不怕拒絕;還有一種看法是,求助的本質是資源交換,你要發起多大的求助,就要給到等價的回報。

這兩種看法,我覺得都有道理。但我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更高階的求助方式——如何不靠厚臉皮,在自身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還能撬動資源實現自己的目標。

所以今天,我們找到了國內最擅長求助,最擅長整合資源來實現目標的人。她就是前時尚集團總裁,潮尚文化的創始人蘇芒。

蘇芒曾經在時尚集團工作了近25年,你可能聽說過一年一度的“芭莎明星慈善夜”。這就是蘇芒一手創辦,並且一屆一屆親自辦下來的。在每年的這個慈善夜上,中國的一線明星都會聚在一起進行慈善拍賣,把募集到的善款用來幫助需要的人。

這事兒有多難呢?

首先,做慈善已經是很難了,因為你要說服別人獻出自己的資源;其次,說服明星來配合出席一個沒有收益,甚至還要付出的活動,那是更難的。蘇芒年復一年面對這樣的超級難題都做下來了,而且還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這背後真的很厲害。

舉個例子,2017年的時候,是芭莎明星慈善夜的15週年,這場活動特別有代表性,蘇芒把它做到了最輝煌的頂峰。她當時邀約到了102位國內一線明星,而且總共只花不到3個小時,就募集到了1個多億的善款。

比起一般的求助物件,蘇芒的求助物件,都是明星,而她自己,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時尚雜誌編輯。那她是怎麼依靠強大的求助和資源整合能力,把這場盛大的活動一年又一年地辦下來了呢?

這節課,我們就請蘇芒,用2017年芭莎明星慈善夜當案例,給你分享她的這套厲害的資源整合方法。

資源整合者思維:怎樣撬動資源

在我平時的工作中,也常常會遇到有人來找我幫忙,我都會反覆問: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它有那麼重要嗎?你做它的願望足夠強烈嗎?你想要做多大?是非做不可嗎?

經常有朋友被我問住,甚至退縮了。但其實,我並不是用反問來拒絕他,我只是在倒逼他思考。這也是我在整合資源之前,要求自己必須回答的。

明確需求,把需求變成公共願景

我其實是在逼問一個非常關鍵的東西,就是“需求”。禁受不住這些考問的需求,並不是重要的需求,你應該扔掉它,去做更重要的事。

只有明確了你的需求,才能知道應匹配什麼樣的資源,才能知道所需要的資源在哪裡,以及怎樣能夠獲得它。

如果你想學習整合資源,你也要明白這個道理:資源是相對需求而存在的。一個完美的東西在你手邊,但你用不上它,那就不算資源。

這組問題還有一個更大的價值在於,用它們考問過之後,還能存留下來的需求,一定是更堅定、更強大的。這也就讓你擁有了足夠強大的意志力,去完成你想要做的事。

這就引出了我的第一個重要建議:明確你的需求,同時把需求變成公共願景。

那怎樣把需求變成公共願景呢?

拿我自己舉例子。為什麼我當初一定要做芭莎明星慈善夜這件事?就是因為我想要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而做時尚雜誌是幫不到的。不僅我們幫不到,連藝人和奢侈品牌也幫不到,難道大家沒有這份愛心嗎?

2003年“非典”肆虐,全社會都處於恐慌之中。那時,我看到一個個生命不治身亡,很多醫護工作者因公殉職。他們中間,有還在哺乳期的年輕媽媽,有正當年的醫生,還有的家庭從老到小9口人全部被感染。當時我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我想,一定要做點什麼去幫助他們。

但是很無奈,我那時身處一本時尚雜誌,我和我的同事們就是一群時尚編輯。我們沒有富餘的資金,甚至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連做義工的機會都沒有,還能怎麼辦呢?

想了半天,我覺得這件事一定要做,即便沒有資源也要做,於是我開始打電話給我日常接觸最多的採訪物件,也就是明星們,我把我想幫助別人的心願明確地告訴他們。

很神奇,當我把心願講出來的時候,我發現他們的愛心也被喚醒了,也特別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那英跟我說,“蘇芒,我們很多明星,演出服穿過一次就不穿了,我能不能捐出來?”吳若甫為我捐出了自己珍藏的中國第一臺電影放映機。李亞鵬、胡兵等明星也紛紛捐出了自己的珍貴私藏。

於是,2003年,我辦起了第一屆芭莎明星慈善夜,透過12位明星的捐贈、拍賣,募集到了168000元善款。

其實,這次善款的籌集很倉促有限,但大家的熱情很高,都問我,你明年還做不做呀,我們還想參與進來。就這樣,我做慈善的願望也被激活了,我強烈地想要持續地幫助更多人,我想要把芭莎明星慈善夜一年一年地辦下去。

那怎麼辦?

這個時候,我意識到了一件事:如果一個需求,只對我自己有利,那你想讓別人幫助就是困難的,但是如果能把這個需求轉化成對大家都有價值的事情,它就能變成公共願景了。而且這個願景越大,它給大家帶來的價值越大,對它認同的人就越多,能爭取到的資源才越多。

這就好比如果你想幫一個公司上市,你可能吸引全公司的人來幫忙,如果想幫10萬個失學兒童上學,那你可能要吸引更廣泛的社會資源來幫忙。

這是我想要給你的第一個建議,把你的需求變成公共願景。

消滅“阻礙對方幫你的因素”

定義清楚了需求和願景,接下來就要進入具體求助了。面對一個一個具體的人,一項一項具體的資源,怎麼來說服對方支援我們呢?

換位思考,去想有什麼原因,可能會讓對方拒絕幫助你,這也是我的第二個建議。

整合資源時,尤其不能光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你要先替別人著想,只有為所有人都著想到了,大家才能共贏。

2017年的芭莎明星慈善夜,是第15週年,我非常希望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創造出最大的公益慈善影響力,募集到最多的善款,購買最多的救護車,去幫助那些邊遠地區貧困的人們。

於是,我們想到,去邀請100位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明星共襄盛舉。然而,100位最有影響力的明星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這一天,中國整個娛樂圈幾乎都要停下來,而明星們最大的難點,就是行程極不確定。

分析到這兒,第一重要的是留出充分的時間,於是,我們提前9個月,確定了時間、場地。這樣,大多數明星才能提前為活動預留出檔期。第二,對於那些有特殊情況的,比如當天就是要在劇組裡拍攝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幫助明星和經紀人去解決這個困難。第三,在某些環節擔任重要角色的明星有身體困難,該怎麼辦呢?

比如,當時有一位女明星產後還沒有復出,我擔心她身材沒有恢復好,還有孩子需要餵奶,於是,我特別真誠地去找她,跟她說:

“親愛的,我特理解你,你剛生完孩子,還在哺乳期,去哪都不太方便。但是,就算你明年不來都沒有問題。可今年是我們慈善夜的第15週年,其中,你有一年是特別的擔當,沒有人能夠替代你去完成這件事。”

“我怕你身體還沒恢復好,所以為你找了一件衣服,只要改動一下,你絕對有特別好的上鏡狀態。”

“你不用整晚都待在這裡,你可以在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這1個小時內在這,到時候你的環節完了,我會專門給你安排好車送你回家,不耽誤給孩子餵奶。”

“其實咱們都是當媽的人,這一場慈善活動捐助的救護車能救無數孩子的生命,這冥冥之中也是為咱自己的孩子加持祝福了。雖然這麼說很不科學,但是如果你願意來,我真的特別特別感激你。如果實在不行,你也千萬不要勉強。”

經我這麼一說,她所有的顧慮都消除了,後來她不僅來了,還全程投入地參加了整晚的慈善活動。

把對方視為共同體,展示真誠

我的第三個建議,你會覺得有點雞湯。但我要告訴你,在整合資源時,最強大的武器,就是“真誠”。把你的難處、你的期待、對方的幫助對你的重要性,以及你的感激,都真誠地告訴對方,你會得到更好的反饋。

還記得嗎?我前面說過,需求賦予公共價值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開始堅信,我們和要求助的人是一個共同體。這就意味著,如果你真的把對方當共同體、當自己人,他才會更願意加入你,幫助你。

比如,我們想要邀請的那位男明星,那時他正在劇組拍戲,所以我就帶著團隊專門飛到了外景地。

當時那邊還下著很大的雨,我們就從早到晚等在監視器旁邊,絲毫沒敢打擾到導演的拍攝,一直到夜裡一點多拍攝結束,才真正跟導演說上話。

我說,“導演,求你了,今年他在我們慈善夜中有個特別重要的拍賣任務,必須由他擔當,這關乎著我們的善款,關乎著是否能幫助更多人,所以我特別請求你,能不能為了慈善,去調出一天的檔期給他,也能代表咱們劇組去貢獻一份幫助他人的力量。求你今天幫我們一次,以後你有需要的時候,我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你看行不行。”

導演覺得,你這麼大老遠飛來了,又在雨裡等了一天,圖的也不是自己的利益,所以就欣然同意了。

所以你看,我們在前期明確需求、分析障礙的時候,有多理性就得多理性,但是到了具體去爭取資源的時候,真誠和感性是非常能幫上忙的。

物盡其用,讓資源的價值最大化

走到這裡,我們假設你已經爭取到你想要的資源了。如何用好它,才是你此刻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你千萬不要想,我儘量少麻煩別人,在我的觀念裡,這是錯誤的。只有你能讓資源的價值發揮最大化,才對得起這個資源和你的合作者。

這也是我想要給你的第四個重要建議:在爭取和整合對方資源的時候,把它用到最足、把它的價值放到最大。

我不認為這是在給對方添麻煩,反而,我相信,讓對方的資源充分釋放能量,是對資源擁有者最大的尊敬和認可,對方也能感受到這一點。

在慈善夜這個專案裡,如何讓資源價值最大化,也是我每年都要反覆思考的問題。

2017年,我們把100位明星請來了,如何把他們的價值最大化?產生最大的公益慈善影響力?籌集最多的善款?救助最多的人呢?

如果我們只讓大家去走紅毯,參加拍賣,那我們實際只能募集到3000多萬的善款,可你知道最後這場芭莎明星慈善夜的善款是多少嗎?是1。02億。怎麼做到的?

我們當晚有12個藝術拍品,就算平均價按250萬單價來計算,12件大概能募得善款3000萬,那還有7000萬呢?

既然大家來了,都想為慈善出力,那我們乾脆倡議,每個人以個人的名義直接捐助救護車隊,把這些救護車捐贈給貧困地區的醫療系統。一輛救護車7萬元,10輛救護車就是70萬元,這樣就能組成一個救護車隊,而每個車隊都能奔赴到10個貧困山區的縣鄉,達到數以百萬人次的救助規模。

現場幾百人捐贈100個車隊有可能嗎?完全有可能。你看,這麼算下來,不但善款價值最大化了,明星本身的影響力也能最大化了,所有人都非常高興。整個活動下來,我們募集到的善款高達一億零兩百萬,是史上最大的救助規模。

總結

以上就是我希望跟你分享的關於怎樣整合資源的幾個心法,總結一下:

第一, 明確需求,把它變成公共願景。

第二, 換位思考,替對方掃除無法幫助你的各種障礙。

第三, 把對方視為共同體,充分展示你的真誠。

第四, 物盡其用,讓資源價值最大化。

整合資源是一項無比繁瑣而細緻的執行工作,並非打電話,找人求人那麼簡單,未來有機會,我會在得到上專門開設一門課程給你做更細緻的講解。

你在求助和整合資源上也有自己的經驗嗎?歡迎留言,跟大家分享。

資源整合者思維:怎樣撬動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