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封面評論|“鎖座”到“退票”,越來越不懂“後來的電影”

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攝影2022-12-13
簡介□ 李曉亮五一,國內院線出了一樁懸案:就是從節前首映當日開始發酵,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票務平臺發聲、主創宣告、主管表態,鬧得沸沸揚揚,好不熱鬧的“異常退票”風波

電影院鎖座是什麼意思

封面評論|“鎖座”到“退票”,越來越不懂“後來的電影”

□ 李曉亮

五一,國內院線出了一樁懸案:就是從節前首映當日開始發酵,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票務平臺發聲、主創宣告、主管表態,鬧得沸沸揚揚,好不熱鬧的“異常退票”風波。而捲入這個是非漩渦的,正是劉若英導演首秀《後來的我們》。

劉若英雖是首執導筒,但在上映前,這個片兒就引爆期待。4月28日上映以來,果然接連創下數個票房紀錄。小長假三天,票房過9億,平均每天兩三億的節奏。本片也被戲稱“前任4”,除了題材類似外,可能主要是就市場表現而言,票務平臺從預售表現預測的最終票房一度劍指數十億,破《前任3》紀錄,看來也是早晚的事兒。

但是,成也預售,敗也預售。28日晚間,也就是臨近首映,網上多方訊息爆料《後來的我們》出現大量退票現象,一些城市院線統計情況驚人。對此,貓眼次日上午迴應:“截至當晚11點,發現惡意刷票並退票約38萬張,涉及票房約1300萬元,已將詳細資料和證據提交給主管部門,並將協同作進一步的詳細調查,同時平臺將關閉退票功能。”

而另一重要票務平臺淘票票,今日也發文,稱該片在其平臺退票率、改簽率也遠超正常資料值,“的確存在無法合理解釋的異常”。國家電影局初步認定退票情況確有異常,具體問題尚待研判。而片方和劉若英工作室的表態,也是“積極配合,希望徹查”(5月1日《北京青年報》)。

多方宣告,基本大意都是承認異常,靜待調查,期待結果,寄望公正。如果只看字面意思,除了主管方的官方宣告,其他利益相關方,好像都很無辜,一臉懵狀。但,憑常識也知,這“羅生門”裡一定有渾水摸魚的。

懸案疑案,並非偶然,純屬人為,是心懷鬼胎的頂風作案,放肆猖狂的重新整理下限。就如淘票票宣告的標題“說真話不容易,做平臺有擔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想必不難理解。另一平臺,之所以引來滔天質疑,要連發兩條宣告來撇清責任,就在於其身兼“運動員、裁判員”的雙重曖昧身份。

作為出品方之一,又身兼票務平臺,操作上諸多“內部渠道”。若如第二次宣告所言,自家平臺如此異常操作,推給“黃牛”,恐難服眾。就如成都今兒被轉最多的,不就是連周杰倫演唱會票,都可能存在不可料風險,黃牛們降價甩賣怕砸手裡麼?就算全球熱門《復聯3》也不敢這麼數十萬地囤、拋啊,何況新導首秀小片?所以,雖有待最終調查,但甩鍋“黃牛”,恐情理難通。

“買票房”“偷票房”“幽靈場”等票房注水,一直是業界毒瘤。主管部門這些年也沒手軟,比如對《葉問3》為代表的票房造假的整治,就是例證。此前還有《三生三世》的粉絲“鎖場”,已經讓人大開眼界,這次“退票”則更為惡劣。先買佔座,綁架排片,再退票甩鍋,直接“空手套白狼”,完全無下限,徹底激怒院線等相關產業鏈的各方。

這已經不是沒有責任擔當了,而是完全將電影作為折現套利工具。短視雞賊,涸澤而漁,這種甚至涉嫌經濟層面“詐騙”的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若不能得到制度性遏制,那麼最終還未勃興的電影產業將遭反噬。

最遺憾,也是最費解的,還是從這個五一檔看,《後來的我們》從作品質量看,雖然不能算佳作,但是其市場表現力不會弱。至少相比票房一二十億的《前任3》,口碑票房或都要勝一籌。而同檔唯一有點競爭的,還是先期物料本很有想法,引人入勝,但實際成品完成度卻瑕疵不少的《幕後玩家》。也就是說,《後來》本具冠軍相,正面硬上,幾無敵手,可體面地完成風光首秀,可卻不知何故,非常尷尬地自降身價,主動或被動地捲入了這各執一詞的造假泥潭。雖然票房仍算亮眼,但給人的觀感卻已大不同,風評轉向,物議洶洶。

這一點上,若真如主創宣告,那也願意相信導演劉若英是最無辜的。專注內容品質,最後卻被不堪的宣發造勢低劣手段所累。若說是資本太過強勢,蓋過了電影本身,甚至連主創者在影片完成後都再無力左右;電影金融化產品化資料化,就是完全淪為資本附庸,那這會是電影最大的悲哀。如果大資料產品化,都只是如“資料殺熟”“退票套現”等卑劣不堪的無底線鑽營作惡,那我們將越來越看不懂“後來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