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鵝湖之會”:一場主體平等、自由表達的討論會

由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表于 攝影2023-01-04
簡介參加鵝湖之會的人物主要有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人,會議中心議題是“教人之法”,即如何認識世界

自由平等是什麼層面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郝鐵川

“鵝湖之會”作為成語,喻具有開創性的辯論會。

作為一段歷史記載,指的是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鵝湖寺舉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學辯論會。

參加鵝湖之會的人物主要有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人,會議中心議題是“教人之法”,即如何認識世界。在這一問題上,朱熹強調“格物致知”,主張多讀書,多觀察事物,根據經驗,加以分析、綜合與歸納,然後得出結論。陸氏兄弟則從“心即理”出發,主張“發明本心”,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曉事理,認為尊德性、養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對多做讀書窮理之工夫。顯然,這是一個仁智互見的學術話題。

雙方在會議中各抒己見,賦詩明志,一絲不苟,又生動活潑。

陸九齡賦詩:“孩提知愛長知欽,古聖相傳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留情傳注翻榛塞,著意精微轉陸沉。珍重友朋勤切琢,須知至樂在於今。”意思是:人有天賦道德之心,自古聖賢相傳的不過就是這種本心。人應該牢牢地掌握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這是入聖成賢之根本,不必將精力耗費於詮釋古人經典,探求什麼精微之義。

緊接著,陸九淵和陸九齡詩一首:“墟墓興衰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工夫經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辯只今。”意思是:人見墟墓便興起悲哀之感,見宗廟即興起欽敬之心。這悲哀欽敬之心正是人所共有的千古不磨之心。涓涓細流終成滄溟之水,拳拳之石壘成泰山之巍。易簡質樸直達本心的為學之道才是永恆的大事業,旁求他索不著根本的支離之學只能浮沉不定。要知道從低向高處升達的真正通道,真真假假只在於辨別當今眼下那個立志明心的一瞬。這是譏朱熹為“支離”,當然為朱熹所不能接受。雙方激烈地辯論了三天,二陸似乎佔了上風。

“鵝湖之會”:一場主體平等、自由表達的討論會

鵝湖之會圍繞陸九淵為代表的“心學”與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展開辯論。

作為會議的主持者,呂祖謙正確地保持中立,在會上沒有明確表態。儘管他內心還是傾向朱熹的“教人”之法,但表面上對各方觀點“甚有虛心相聽之意”,不隨意打斷一方的發言,不偏幫一方。他舉辦這次辯論會本是想達到“欲會歸於一,而定其所適從”的目的,即統一朱陸兩家思想。

儘管經過這次鵝湖之會,朱陸雙方並沒有“會歸於一”,但雙方的分歧更明白了。

鵝湖之會後,朱陸雙方沒有結仇,還在繼續交流中達成了求同存異的共識。

朱熹為人“峻厲”,陸九淵也是頂真之人。兩人因學術的分歧,難免時有攻訐。但經過呂祖謙的調和,陸九齡先不再堅持在鵝湖會上的部分觀點。呂祖謙對朱熹說:“陸子壽前日經過,留此二十餘日。幡然以鵝湖所見為非,甚欲著實看書講論,心平氣下,識中甚難得也。”雖然陸九淵始終沒有被呂祖謙成功勸說,但是陸九淵並沒有因此和呂祖謙產生齟齬。呂祖謙死後,陸九淵在其祭文中說,“亦自悔鵝湖之集,粗心浮氣。然則先生忠厚之至,一時調娛其間,有功於斯道何如邪!”

鵝湖會上二陸先聲奪人,雄辯滔滔,致使“朱熹不慊”,但朱熹在歸途經過分水嶺時卻觸景生情,意識到雙方論點雖有不同之處,但也是有相同之處應該求同存異。因此,朱熹寫下題為《過分水嶺有感》的五言絕句:“地勢無南北,水流有西東。欲識分時異,應知合處同。”之後,朱熹在知江西南康軍時,敦請陸九淵於淳熙八年到白鹿書院講學,陸九淵接受了朱熹的誠意邀請,大講其“義利之辯”。朱熹大加讚揚,認為陸九淵的講學“切中學者隱微深痼之病”。兩人拱手言歡,傳為一時佳話。

鵝湖之會是一場主體平等、自由表達的討論會,最接近於我們今天所言的“百家爭鳴”。

(作者為河南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