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發展與挑戰:中國光伏產業蹚進“深水區”

由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于 攝影2023-01-24
簡介對此,王勃華在展望光伏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時,引用了一組預測資料:在保守情況下,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預計85GW

光伏補貼是什麼補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安徽報道

“今年1至10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12月1日,在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當前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已經創下歷史新高。

作為年度大會的重要一環,有關我國光伏行業發展形勢與展望的報告內容都會引發業內廣泛關注。而在今年的行業形勢總結中,更多的紀錄湧現出來。

一方面,市場需求驅動製造端強勁增長,各個環節前三季度產量均超去年全年;另一方面,光伏技術創新井噴,新型電池轉化效率不斷重新整理世界紀錄。

全球能源轉型浪潮,正使光伏產業迎來最好的發展期。

根據業內預測,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或達到205GW至250GW,較2011年猛增接近十倍。

規模化發展之時,我國光伏產業亦蹚進“深水區”,擴產洶湧,跨界頻現,國內外競爭加劇。

紀錄背後:技術仍是主角

近些年來,我國光伏產業體量已經躍居全球第一。根據國家能源局近期釋出的資料,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3。6億千瓦,同比增長29。2%。並且,國家能源局也在近日印發通知,提出各電網企業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電力有序供應前提下,按照“應並盡並、能並早並”原則,對具備併網條件的風電、光伏發電專案,切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時併網。

這也預示著,

在2022年最後一個月的“衝刺期”內,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還將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對此,王勃華在展望光伏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時,引用了一組預測資料:在保守情況下,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預計85GW;在樂觀情況下,這一數字有望達到100GW。

實際上,僅從今年前三季度的資料上看,無論是製造端還是應用端,我國光伏行業正在創造新紀錄。

根據王勃華的報告,前三季度,國內光伏製造各個環節產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增速維持在40%以上。其中,國內多晶矽產量55萬噸,同比增長52。8%;矽片產量236GW,同比增長43%;電池片產量209GW,同比增長42。2%;元件產量191GW,同比增長46。9%。

在應用市場,今年1至10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增速高達98。7%,新增裝機量躍至58。24GW,超過去年全年。其中,分散式光伏新增裝機量快速崛起,前三季度佔總新增裝機的67。2%。

然而,在降本增效是光伏產業第一性原理的共識下,規模創紀錄般發展的背後,中國光伏行業更離不開技術創新的驅動。

王勃華在報告中列舉了一項新資料:我國光伏行業“專精特新”企業逐年增長,截至今年11月,已有87家企業獲得該稱號。這其中,僅在今年,就有44家光伏企業入選“專精特新”評定。這些企業覆蓋了幾乎整個光伏製造端——鐳射切割、串焊機、接線盒、逆變器、電池檢測、矽片分選等。

且隨著我國光伏製造業研發投入的增強,以晶矽電池為主要代表的技術創新迎來繁榮期。今年1至11月,國內晶矽光伏電池實驗室共計重新整理效率紀錄11次,其中,8次為N型電池技術。

近日,據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最新認證報告顯示,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矽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達26。81%,成為目前全球矽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這是繼2017年日本公司創造單結晶矽電池效率紀錄26。7%以來,時隔五年誕生的最新世界紀錄,也是光伏史上第一次由中國太陽能科技企業創造的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資訊司副司長楊旭東在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表示,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升級,加快釋出《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這份指導意見不只考慮光伏,而是將光伏應用光伏的技術進步和智慧控制聯合起來,構成一個立體的生態。”楊旭東指出。

挑戰已來:內外全面競爭

伴隨著技術不斷創新與突破,中國光伏產業在近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高歌猛進。

“過去十年,透過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我國光伏行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技術不斷迭代更新,發電成本已下降90%以上,分散式與集中式並舉,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完成了去補貼到平價上網的歷史使命,目前正闊步走向從補充能源到替代能源的跨越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曹仁賢在會上指出。

他也進一步提出,光伏行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痛點和挑戰——階段性的供需錯配,部分供應鏈價格急劇震盪、光伏高比例接入帶來的消納難題,儲能強配、新能源用地、地方保護以及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貿易壁壘,都是實現“十四五”光伏裝機目標中需要克服與解決的現實問題。

得益於海外市場的需求刺激,近些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出口總額不斷創下新高。

“今年前十個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再創輝煌。”王勃華在介紹國內光伏產品出口成績單時,特意強調了“再創”二字。

資料顯示,今年1至10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高達440。3億美元,超出2020年和2021年同期出口總額之和。這其中,元件出口總量為132。2GW,同比增長61%。

但王勃華也表示,從月度出口變化來看,四季度元件出口已經開始出現放緩的趨勢。

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情況創下佳績,得益於海外光伏市場的巨大需求。尤其是歐洲對光伏的需求攀升,出口至歐洲市場的份額佔比超過一半。

不過,正當中國光伏產業持續主導全球市場供應之時,圍繞光伏製造端的國際競爭正在日益加劇。

王勃華表示,美國、歐盟、印度三大光伏市場從裝機目標、本土政策支援、相關限制政策等方面,加大培育本土光伏製造力。

“迫於中國企業在主流賽道難以撼動的優勢,海外企業意圖透過新技術彎道超車。”王勃華舉例,美國能源部成立“碲化鎘發展聯盟”,旨在擴大國內碲化鎘光伏材料和元件生產;歐洲重新啟動“太陽能光伏創新平臺”,將為歐洲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議並推動太陽能光伏技術的更新;日本國內企業將鈣鈦礦產品視為新一代光伏電池有力候選,力求在光伏產品市場重整旗鼓。

值得注意的是,外部競爭加劇之時,國內光伏行業掀起的新一輪擴產熱,亦將使全產業鏈競爭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國光伏規劃擴產專案超過480個,其中部分專案為分期建設,未來將視市場變化的情況擇機啟動。

王勃華認為,這些專案能否最終落實,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對於跨界企業入局製造端,挑戰主要來自可能出現行業低水平重複建設,部分環節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