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放活”職稱評審,宿遷構建鄉土人才培養評價制度體系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攝影2023-01-25
簡介為培養一批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推動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宿遷在全省率先實施鄉土人才培育評價改革,創新推進為農民評職稱,出臺《關於推動鄉土人才聯村強農的實施方案》綱領性檔案,並配套出臺《宿遷市鄉土人才培養評價三年(2022—2024年)行動實施方

如何對制度進行評價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近日,在宿遷市宿城區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內,草莓種植大戶周玉等10名農機技術能手透過前期培訓並經專家評審,成功領取中級職業技能證書。捧著這一榮譽,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周玉喜悅地說:“以前只聽說教師、醫生有職稱,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民,沒想到自己也能成為一名‘鄉村振興技藝師’。這讓我對腳下的土地感情更深了,也更加堅定了繼續投身農業的信心。”

農民獲評職稱,在如今的宿遷已不是個例。為培養一批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推動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宿遷在全省率先實施鄉土人才培育評價改革,創新推進為農民評職稱,出臺《關於推動鄉土人才聯村強農的實施方案》綱領性檔案,並配套出臺《宿遷市鄉土人才培養評價三年(2022—2024年)行動實施方案》,構建起具有宿遷特色的“1+X”鄉土人才培養評價制度體系,幫助各行各業的鄉土人才取得各級職稱。

農民評職稱評什麼?說到評職稱,大家很容易聯想到學歷、專業、論文等術語,很難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聯絡在一起。而具有創新精神的宿遷,正打破這樣的常規,立足農業生產實際,為鄉土人才“量身定製”一套評審方案:開創“培訓+評價”培評一體模式,舉辦鄉土人才培養評價高研班,以工作實績、技藝水平和示範帶動作用代替學歷、論文、獎項。

今年40歲的羅凱投身農業領域十多年,2017年在家鄉宿城區龍河鎮流轉1000畝土地開辦了綠冠生態農業專案,主營丹參、太子參、薄荷、黃芩、菊花等中藥材的種植及銷售,帶動數百名本地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每年為村集體帶來近20萬元的穩定增收。

2021年,經過對羅凱的農業技術水平以及在鄉村振興中的示範帶動作用的綜合考量,市鄉土人才評委會認定授予羅凱“鄉村振興技藝師”中級職稱。

談起這個新身份,羅凱的臉上滿是自豪。“評上職稱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底氣’更足了!”羅凱說,獲評職稱不僅給予了農人認可與尊重,還讓他們在業務合作中更自信,對企業前景滿懷希望。

今年,羅凱的企業與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成功建立合作共建關係,成熟掌握多類中藥材種植技術。除此之外,在市級、區級鄉村振興技藝師研究班培訓中,他與農業領域專家深入交流探討,從而增強了品牌意識,新註冊了“蘇小主”“裕龍綠冠”等多個品牌,企業逐步成長為本地市場的“龍頭”。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記者從市人社局瞭解到,對於獲評職稱的鄉土人才,宿遷提供諸多“真金白銀”的支援。取得職稱的農民不僅可獲得職業培訓補貼,還有機會納入到“市千名拔尖人才培養工程”,在專業化成才之路上走得更遠。

對於“評上職稱有啥用”這個問題,越來越多的農人在實踐中找到答案。宿城區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創辦人馬騰,多年來積極投入鄉村振興工作,自2020年獲評“鄉村振興技藝師”中級職稱後,每年免費開展培訓10餘場,田間指導100餘次,參加培訓活動的500多人基本上是來自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

僅在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擁有職稱的“土專家”就有4人,為了增加周邊農業技術人員之間的交流,該合作社被授予“省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稱號,並獲得了3萬元的獎金。“華麗轉身”後的合作社,成為當地鄉土人才共同學習發展經驗、促進專業技術提升的基層平臺。

“我們計劃三年內開展40餘場精品培訓班,培訓人次在2000人左右,組織各位養殖大戶、技術能人、經營能手從各個方面對其進行深究和推廣。”馬騰說,不論是職稱的獲評還是工作室的成立,都為他們今後加強農業技術研究、帶動群眾致富樹牢了信心。他們將以此為契機,以實際行動推動家鄉快速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自身力量。

以能力代替學歷,以貢獻代替獎項,在這樣的鄉土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中,宿遷市圍繞水產養殖、果蔬種植、畜禽養殖、糧食種植、農業經營等舉辦10餘期鄉土人才培養評價高研班,幫助1413名鄉土人才取得各級職稱,其中高階職稱15人、中級職稱875人、初級職稱523人。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培養鄉土人才(高素質農民)6萬人以上,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