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和田玉如意手擺件介紹及其價值

由 何處不相逢123 發表于 明星2021-08-02
簡介最初原型結合如意的頭部呈彎曲回頭之狀,被人賦予了“回頭即如意”的吉祥寓意

玉如意擺件應該擺在家中什麼位置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玉如意,這個帶有吉祥寓意的擺件。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其歷史背景。

如意,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古代中國人的“爪仗”(即俗稱的“不求人”、“癢癢撓”)。“如意”是一種象徵吉祥的傳統工藝美術製品。其形狀像長柄鉤,鉤頭扁如貝葉。“如意”一詞出於印度梵語“阿娜律”,是自印度傳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銅、玉製作,法師講經時,常手持如意一柄,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

據故宮博物院資料,如意的起源與我們日常生活中俗稱 “ 不求 ”的搔背工具有著密切的關係。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稱如意,俗叫“不求人”。

我國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癢癢撓),又有記事於上的“笏”(亦稱“朝笏”、“手板”),如意則兼二者之用。後來,其形態發生分化,一支保留實用功能,在民間流傳;另一支強調吉祥含義,向純粹陳設珍玩演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這期間非常走紅,成為了帝王及達官貴人的手中之物。它與民間的一種“不求人”撓癢癢用的東西,在器型上相結合,實用性上除用它搔癢,還用它顯示權杖的作用。最初原型結合如意的頭部呈彎曲回頭之狀,被人賦予了“回頭即如意”的吉祥寓意。

到了明、清時期,它從實用品逐漸轉向了一種藝術陳設品,供人們欣賞娛樂。如意頭部呈彎曲回頭之狀基本不變,而柄端由直狀變為小靈芝形、雲朵形多種形狀。頭尾兩相呼應,主體呈流線形,柄微曲,造型美觀華麗。

古代作為工藝美術品的如意,以清代為多,明代亦有但少見。康熙年間,如意成為皇宮裡皇上、后妃之玩物,寶座旁、寢殿中均擺有如意,以示吉祥、順心。

下圖便是小編有幸見到的由和田玉雕的玉如意手擺件,長柄鉤,曲柄正反面皆浮雕祥雲紋飾,鉤頭也浮雕祥雲在,中間一個福字,中部祿字,尾端壽字,鉤頭扁如貝葉。摸起來手感光滑,很像在摸綢緞。看起來晶瑩剔透,有光澤。明、清兩代,取如意之名,生活中象徵幸福、吉利、長壽的祝願,供玩賞的吉利器物。

和田玉如意手擺件介紹及其價值

在2012年北京保利的五週年秋季拍賣會中一件乾隆年間的白玉雕福壽如意,其當時的估價為一千萬至一千五百萬,成交價為2240萬元人民幣。2013年4月上旬在香港舉行春季拍賣保利香港拍賣圖錄,一件被定價為1200萬元港幣的清乾隆白玉浮雕-福壽雙全福祿萬代如意顯得異常耀眼。

由此可見玉如意的珍貴之處,收藏家對於帶有寓意的玉器向來喜愛與熱衷,不僅是因其玉器工藝精細,具欣賞價值,還因其研究價值。每一件帶寓意的玉器,都帶有其所在朝代的文化、藝術、工藝等資訊,有助於我們研究古代社會生活背景。

家中如有此類藏品的小夥伴,可要妥善儲存。那麼,有關玉如意的部分分享就到此,如有建議的小夥伴,可在評論區留言,小編看到後會及時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