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這本書,教會你卡片筆記法,打通寫作的任督二脈,實現認知升級

由 豆花讀書 發表于 明星2021-09-08
簡介如何用卡片做筆記

卡點學是什麼

在學習群裡,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每天都很忙,但是每次聽課的時候都會做筆記,回頭再整理筆記,感覺很費時間也很累。提問是不是有必要做筆記呢?

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發自內心對會做筆記也會及時整理筆記的群友表示讚賞。因為做筆記確實是一個功夫活。它是一個習慣的養成,如何做好筆記,更是一個技術活。

在這個資訊時代,筆記該不該做?應該如何做?如果說,做筆記是一個值得提倡的好習慣。那麼,要不要做筆記,答案不言而喻。

重點是,做了筆記之後,你能收穫什麼?

我想,從過程和結果去看待做筆記這件事,會讓我們的筆記不再只是筆記。

德國作家申克·阿倫斯寫的《卡片筆記寫作法:如何實現從閱讀到寫作》(下文簡稱《卡片筆記法》),跟我們分享了卡片筆記法。他告訴我們,

筆記不僅僅是習慣,是能力,它還是流程,是系統。

這個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更專注于思考本身,成為我們的第二大腦。一個專注思考的大腦,加上一個可靠的筆記系統,可以讓我們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這本書,教會你卡片筆記法,打通寫作的任督二脈,實現認知升級

就像知名的社會學者盧曼,他從一個公務員到高產的知名學者的身份轉變,正是源自於他打造的卡片筆記盒。他的一生,寫了58本書,多篇學術論文,而且這些作品很多都很經典。這種生產力,歸功於他的卡片筆記盒。

在此之外,他輕鬆地用一年時間考取了職稱,成為大學教授。更是在告訴我們,卡片筆記盒的方法,適用於知識型工作者,也適合各個階段的考生。畢竟,人生就是一個考場,學會用卡片筆記盒,實現知識複利,是真正的富足。

《卡片筆記寫作法》這本書正是以盧曼的卡片筆記盒為核心來展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到底有什麼魔力呢?

1。卡片筆記盒長什麼樣子?

開始閱讀《卡片筆記寫作法》這本書,我是帶著瞭解盧曼卡片筆記盒的目的而來。我想透過它,瞭解什麼是卡片筆記法法?如何用卡片做筆記?怎樣讓卡片筆記法更好地為寫作服務?從這本書裡,我找到了答案。

顧名思義,卡片筆記盒是用卡片來寫筆記,最後放在盒子裡。這是盧曼時代的卡片筆記盒。在資訊時代,我們擁有更多的方式來實現卡片筆記盒的操作。

作者申克·阿倫斯跟我們分享了閱讀和寫作的工具箱,它包含四個內容:書寫工具(紙和筆就足夠)、文獻管理工具(收集參考文獻和閱讀時做的筆記)、卡片盒(儲存你的永久筆記)和編輯器(用來編輯筆記,如WORD或者石墨文件之類)。

瞭解了我們需要的工具箱之後,我們來看看卡片筆記法的操作。

盧曼的卡片筆記法,分為三個種類:閃念筆記、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

閃念筆記是我們閱讀的時候被激發的想法和靈感,它只是用來快速地儲存我們的念頭。它需要在一兩天內及時整理,放進永久筆記中。文獻筆記對於盧曼這樣的知識工作者來說,是管理文獻資料。對於我們來說,可以是閱讀過程中留下的文獻或理論支撐材料,也可以是某個特定專案的材料。它依舊只是一個過渡,在整體閱讀或者專案結束之後,需要根據有用程度放進永久筆記或者丟棄。所以,最後我們的卡片盒,存放的就是永久筆記。

這本書,教會你卡片筆記法,打通寫作的任督二脈,實現認知升級

(圖片來自視覺筆記原創者:蒙漪)

對於卡片盒裡的筆記,我提取了幾個關鍵詞,它們分別是:寫下來、詳細闡述、關聯、回顧。而貫穿這個過程的是思考。在寫筆記的過程中,透過思考來理解,用自己的話語來做詳細闡述。把永久筆記放進卡片盒裡,讓筆記與筆記發生對話,做關聯連結的工作。這些動作都是經過思考而發生。而卡片筆記盒本身的存在,就是搭建一個外部思想庫,讓我們大腦專注于思考。所以說,卡片筆記盒是為了思考服務的。

簡單瞭解了卡片筆記盒的操作之後,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筆記與卡片筆記盒之間的差距是什麼?

2。為什麼你的筆記看不到效果?

上課聽講做筆記,幾乎是我們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學習的一件事情。離開校園,聽講也好,閱讀也好,我們時常還是會有下意識做筆記的動作。有的人,筆記做得越多,反而越被困擾。因為擁有這麼多的“精華”,卻用不出來。需要素材的時候,大腦還是一片空白;回憶起某個知識點,更像是在大海里撈針。

為什麼盧曼的筆記盒可以發揮這麼大效果,而我們的筆記,卻毫無用武之地?當我們有了做筆記的意識之後,我們是否有去審視,自己的筆記是否做對了?閱讀《卡片筆記寫作法》,跟著作者申克·阿倫斯的分享,我發現,幾乎每一個做筆記的錯誤我都踩中了!

比如

按照時間順序來做筆記

。作者說:“嚴格的時間順序並不能幫助我們高效地找到、組合或重新排列這些想法。”這是我們做筆記的時候會犯的錯誤:看一本書,筆記從頭到尾記下來。一本又一本的書看完,按照順序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了滿滿的筆記。最後我們得到的,不過是一個本子上堆積了密密麻麻的字而已。

比如

只收集與特定專案有關的筆記

。我們帶著目的和問題去讀一本書,然後只關注答案,而沒有把其它有價值的筆記也留下來。這也是需要一個“永久筆記”的原因。用來存放這些暫時用不到的專案筆記,在新的筆記進來的時候發生關聯,在需要用到的時候易於提取。

比如

把所有筆記當做閃念筆記

。現在我依舊有很多閃念筆記,當下覺得有助於理清楚思路,回頭卻沒有整理。越堆積,越不想動,於是就相當於沒記錄過。所以作者建議,閃念筆記要在一兩天內清理。要不然你就乾脆只做永久筆記。

比如

做筆記的時候,原文照抄

。甚至有時候都只是劃線代表讀過。這個動作,就像我們看到乾貨文章,放進收藏夾裡,就彷彿自己已經學會。《價值共生》裡,陳春花老師說:“知識是個動詞。”只有經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用自己的話語來做筆記,才可能挖掘出它真正的價值。

比如

筆記做完就結束,沒有回顧複習的習慣

。而卡片筆記法,它發揮作用的一個關鍵點在於不斷地回顧,它的存在,不是一次性的動作。而是過後不斷地與新筆記發生關聯,在對話之間碰撞出新的想法。

讀完《卡片筆記寫作法》,你會發現原來自己過去做筆記,踩了這麼多的坑卻渾然不覺。而幸運的是,現在我們遇見了這本書,可以顛覆自己的認知來重新做筆記。

這本書,教會你卡片筆記法,打通寫作的任督二脈,實現認知升級

3。為什麼我們需要卡片筆記法?

卡片筆記法,讓盧曼成為高產的作家和知名的社會學者;卡片筆記法,讓申克·阿倫斯寫出了《卡片筆記寫作法》;卡片筆記法,讓我們在寫作時,擺脫無話可說的困境。

是的,透過卡片筆記法,我們打造自己的卡片盒。盒子裡,是一張張透過思考而寫出來的知識卡片。卡片有自己的生命,它們發生對話,產生關聯,碰撞出新的想法,我們的創造源源不斷。

卡片筆記法,改變了寫作的方式。

以往,我們先有主題,再來組織文章結果,收集材料支撐,最後寫成文章。這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現在,有了自己的卡片筆記盒,在對話與關聯之間,主題自然產生。這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在關聯與回顧時,新的創意會發生。

對於寫作者而言,靈感不斷迸發,素材隨手可得,創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對於其它人來說,卡片筆記盒,同樣可以發揮出超乎想象的力量。

“寫下來”,作者不斷地強調這一點。透過寫下來,驗證你是否真正理解了一個知識點,理順了一件事情,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寫的過程裡,從理清思路到激發新想法到最後寫明白,這是在建立可持續的反饋迴圈。每一個及時而具體的反饋,都是你內在裡的驅動力來源。

透過寫筆記的思考和理解,更是讓你的資訊轉化為知識。在積累裡,知識會內化成為智慧。這種智慧,讓我們最後擁有一種近乎神性的“直覺”,而它可以幫助你做出正確的決策。

盧曼說:“不寫,就無法思考。”

是的,透過寫卡片筆記,我們定製自己的卡片盒,擁有第二大腦。回到開頭,我會跟這位群友說,即使寫筆記耗費時間也會很累,但是擁有寫筆記的意識是對的。如果學會了盧曼的卡片筆記法,刻意練習,養成習慣,我們會發現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容易。這是長期主義者有意識的選擇。

這本書,教會你卡片筆記法,打通寫作的任督二脈,實現認知升級

《卡片筆記寫作法》這本書,初初接觸,你會以為它是一本工具書,教給我們一個新的筆記法。讀著讀著,你會發現,它也是一本寫作書。筆記作為一個管道,透過啟用和關聯,寫作再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讀完合上書,你會驚歎,原來它更是一本認知升級的書。

很多原有的認知被顛覆,看見就是改變的開始。甚至,它還會激發你內在裡對知識的渴望。是的,成為一個真正的知識管理者,實現知識複利,擁抱富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