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由 美食集聚地 發表于 明星2023-01-16
簡介菜品味道的不同,靠的是食材本味的區別,調味料下的種類多,用量大,會導致什麼菜都一個味道

夏天出汗多可多吃鹹點嗎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做菜這件事兒,特別不科學。

古代有十年寒窗苦讀,如今有九年義務教育,我真正步入社會之前,已經讀了十八年書了,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還是屢屢犯錯。

讀了十八年書,有了那麼豐富的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仍然會犯錯。

可學做菜這事兒,上來就是實操。

結果難免就是:“切菜切到手,掂勺掂出鍋,不是忘放鹽,就是特別鹹”。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剛鑽廚房那會兒,我甚至還問過我媽,“炒菜為啥得放鹽?”

看我家老太太眼神兒不對,我麻溜兒跑了,要不然怕是我後背也得多四個大字兒了——-“沒鹽不鹹”。

沒有理論的實操,最大的隱患就是容易踩雷,做菜這事兒呢,又比較細緻,踩到一個雷,整道菜就很難做好吃了。

這篇文章裡,從做菜的5個階段裡,分享下我曾經踩過的雷吧。

還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們以我為戒,儘量避坑。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第一坑: 搭配不合理

老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食材的屬性搞不清楚,那做菜基本上就得做一道殆一回。

一道菜,如果從前期規劃上就出了問題,後面再怎麼努力也是白搭了。

就例如,我曾經的一道拿手菜:西紅柿炒冬瓜。

那年家裡菜園子不知道中了什麼風,啥菜都不收,就西紅柿跟冬瓜長得好。

我又處於廚藝痴迷期,苦於沒有食材練手,天天炒這個菜。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這個菜無論從味道還是賣相上來說,都是慘不忍睹,唯獨一個優點,口感非常軟嫩。

有好一段時間,我家都不用筷子,因為用了也啥都夾不起來。

那段時間,我就記得當時已經沒幾個牙了的爺爺,看我的眼神滿是寵愛。

慢慢的,我爺爺因為年紀越來越大,已經護不住我的時候,食材上的搭配我也有所長進,所以我家老爺子打我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少了。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食材間搭配,大概遵循這麼幾個原則吧。

味道上互補的,像是百年二番尖椒,能提供鮮味和辣味,給多種食材打下手,搭配肉絲,土豆絲,胡蘿蔔絲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口感上接近的,軟,嫩,韌,脆,硬,這大概能概括食材的口感了。搭配的時候,儘量口感上別距離太遠,要不口感衝突太嚴重。

顏色上不同的,儘量別出現西紅柿炒胡蘿蔔,黃瓜炒尖椒,這樣的紅配紅綠配綠的搭配。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類似於尖椒這樣的食材,我總結了幾個很適合做搭配的素菜,供大家參考。

尖椒,提供鮮味和辣味,綠色,口感脆

胡蘿蔔,提供鮮味和甜味,紅色,口感可脆可綿。

雞蛋,提供鮮味和香味,黃色,口感變化空間大。

土豆,提供鮮味,黃色,口感綿軟。主要用於燉菜裡。

寫到這裡,我想表達的思想就表達清楚了,朋友們可以根據,味道,口感,顏色三個方面去搭配食材。

至於成熟時長,這個可以透過烹飪技法以及下鍋時間去調整,所以不在考慮因素內。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第二坑: 切菜不講究

我在學廚的時候,親切地獲贈了一個“大豬尾巴”的外號,原因是我每次都把土豆絲切得一頭粗一頭細,像極了豬尾巴。

師父看著我的傑作,罵罵咧咧地點評道,“就你這土豆絲,大羅神仙也炒不好”。

很多新手朋友追求土豆絲切的細,黃瓜片切的薄,其實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刀工的第一要點是均勻,其次才是精細。

就拿我切的那土豆絲來說,粗的粗,細的細,下鍋以後,細的炒沒了,粗的還沒熟呢。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我還有一個露大臉的事兒,今兒也一併給大家說了吧。

也是剛學廚的時候,我為了在師父面前長臉,給他老人家做了一道我的拿手菜——-蒜薹豆嘴兒粉條肉。

師父看了我的菜,當時真的愣住了,我本以為是驚豔到他了,後來才知道老爺子是真沒見過我這麼二的徒弟。

師父先是夾了一口肉片,又嗦了一口粉條,拿手捏了跟蒜薹,勺子舀了幾個豆嘴兒。

然後拍了拍我的肩膀,“豬尾巴呀,你真有潛力,一個鍋裡同時炒出四個菜,我這廟小,怕是裝不下你這神仙呀”。

說實話,現在想起這事兒來,我還臉紅呢。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一個菜裡,讓我搞出來四個形狀,跟玩兒俄羅斯方塊一樣。

切菜第二個要點,食材形狀得保持統一。

絲兒對絲兒,塊兒對塊兒,條兒配條兒,片兒炒片兒。

從視覺體驗,熟成時間,進食體驗各方面做到統一,才是一道好菜。

切菜第三要點,注重體積和表面積的關注。

廚師為啥愛用斜刀?愛把食材切成菱著塊兒?

為了美觀是一個原因,增加食材表面積才是根本目的。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同等體積下,食材表面積越大會帶來這三點好處:

1,方便出味兒,表面積越大,與外界交流的“通道”越多,本味釋放就越容易。

2,加速成熟,同等體積下,表面積的增大,會讓食材更“薄”,熱量的傳導更高效,成熟越快。

3,入味更簡單,同出味兒原理一樣,通道多了入味也容易。如果趕上入味不容易的時候,用掛味兒的手法,表面積越大,那掛住的味道不就越多嘛。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第三坑: 下鍋就糊

每個男孩子都會有一個武俠夢,戴著斗笠,牽著駿馬,仗劍天涯。

當我發現自己喜歡做菜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自卑的,就感覺自己的朋友將來當了俠客,路過客棧打尖兒,中氣十足的一聲“小二,一斤女兒紅,半斤醬牛肉”。

而我就是旁邊那個大聲呼應的,“好嘞客官,您慢用”的小二。

後來我在電視上,看到專業廚師手起勺落,火尖上翻雲覆雨的豪氣時,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做一個會掂勺的廚師,比一個會騎馬的大俠,也差不到哪裡去。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只不過,我這個想法才產生沒幾天,我家那口黝黑的鐵鍋,就給我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我心裡默唸著煎雞蛋的秘籍——-“雙腳分開,比肩稍寬,手肘下沉,手腕上前,藉助灶臺,小手一抖”。

按道理來說,當我執行到“小手一抖”那一步的時候,鍋裡的煎蛋應該配合的誇叉一個翻面的。

見煎蛋沒反應,於是我又“小手二抖”了一下,煎蛋還是沒動。

當我進行到“小手十抖”的時候,終於聞到了鍋裡煎糊的味道。

那顆蛋牢牢的粘在了鍋底上,我都懷疑當時是把膠水當成了油放進鍋裡了。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粘鍋這件事兒,伴隨著我的整個廚師生涯,我試過很多種方法:撒鹽呀,抹薑片呀,熱鍋涼油呀。還買過很多不粘鍋,尼龍的,麥飯石的,物理大分子的等等等等。

皇天終究不負有心人,怎麼讓鍋不粘這事兒,還真讓我研究明白了。

鍋不粘有三要素:溫度,潤油,慢性子。

鍋不粘的前提條件,先把鍋洗乾淨,別有汙漬。

乾鍋點火,把鍋燒熱。

鍋裡倒油,晃鍋,讓油布滿各個角落

油熱,手放上去,感覺微微燙手

關火,等油涼

開火,油溫燒到合適的程度,開始烹飪。

這個方法屬於慢法子,還有一種快的

乾鍋燒得燙一點,多一點涼油滑鍋

倒出來,再加油直接開炒。

其實就是簡單的熱脹冷縮原理,鍋熱了以後,間隙變大,下冷油,油脂塞滿間隙,溫度下降,間隙收縮。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第四坑: 調味太隨意

我曾經固執的認為,一次性調味是廚師實力的體現。

為了體現我廚藝的高超,我們家的菜一般都是鹹了,淡了,酸了,甜了的狀態。

哪天運氣好了,調味正合適,一家人就跟過年一樣開心。

調味這件事兒,有點複雜,

得藉助食材本味,也得有的放矢

比如西紅柿本味微酸,如果再放醋的話,會把酸味放大,放點糖,就會遮一遮酸味,增加甜鮮。

先調色,再調味

。生抽老抽這種調色作用的調味料,本身是有味道的,要是先把鹹淡味兒調好了,再去調色,味道肯定過了。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味道做加法,調味做減法

。菜品味道的不同,靠的是食材本味的區別,調味料下的種類多,用量大,會導致什麼菜都一個味道。

把調味料的用量和種類同步減少,讓食材本味凸顯出來,才是在味道上做加法。

把食材當作調味料

。有些食材,本味十分鮮明,可以把他們直接當做調味料使用。

做到極致的,是蔥薑蒜。像尖椒提供鮮辣,西紅柿提供酸甜,洋蔥提供甜辣,都是很好的天然調味品。

調味想要最合適,要點是信嘴別信手

。水分含量,溫度高低,烹飪手法的不同,都會左右調味料的用量。

不可控的變數越多,靠經驗調味就越難。

把一步到位,變成少量多次,把用手量,變成用嘴嘗,調味就會變得精準了。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第五坑: 出鍋不收尾

我作為一個河北的旱鴨子,一直沒機會學會游泳,但我的菜水性很好,學廚的初期,我的菜品個個都是游泳健將。

尤其是燉菜,基本上都是一盤子菜,半盤子湯,泡在下面的食材,一個猛子扎一頓飯,都不用換氣的那種。

結果是上面的菜沒有味兒,扎猛子的選手鹹的下不去嘴。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後來我才聽說,別人做菜,還有個大火收汁兒的階段。

就拿那個燉菜來說吧,講究點的,排骨燉熟了以後,用筷子撿出來。

鍋裡的料渣,香料啊,蔥姜啊,用密漏打出來。

然後開大火收汁,把汁兒收的濃稠一點。

如果水太多可惜勾點芡,不多的話慢慢熬成自然芡,收濃以後如果不太亮,就放點蔥油,料油或者香油。

把芡汁澆在排骨上,就可以了。

將就點的,直接大火收汁也可以。

廚師的警告:踩了這5個“烹飪雷區”,做菜會越來越難吃

湯汁收濃以後,澆在食材上附著力會更強,類似於炒菜的掛味兒手法,把味道掛在外面。

需要注意的,就是調味別太重,否則就太鹹了。

收尾工作裡還有一個倒熗鍋的手法,香味想要保留有點難,往往會在烹飪過程中流失。

出鍋階段,透過倒熗鍋,把香味再補充上,能讓食客有更好的就餐體驗。

烹飪這五個階段裡,我踩到的幾個大坑,就是這樣,還有數不清的小坑,以後再慢慢分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