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衡水說】太原有個地方,供奉的竟然是這個!這些文物你都知道嗎?

由 晉書房 發表于 旅遊2021-06-27
簡介純陽宮建築採用均衡對稱方式,總體設計周密精巧,將重要殿閣建在中軸線上,次要房舍置於左右兩側,各座院落和各組建築虛實相間,互為借景,不僅注意到了單體建築物的美,尤其注重群體建築在平面佈局與空間構架上的有機聯絡與相互配合,融園林藝術和廟宇建築為

呂祖殿供奉的是誰

純陽宮位於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因為宮內奉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洞賓號“純陽子”,故以“純陽”為名,亦稱“呂祖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宮觀原本是小廟,由宋朝末年張奉先建立。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1597),晉藩王朱新揚、朱邦祚進行擴建,遂成為頗具園林特色的道家道宮。

明萬曆年間版《太原府志》記載:“純陽宮,貢院東,萬曆年建。”清高宗乾隆年間,郡守郭晉再度修葺,增築巍閣三層。據碑刻銘文記載可知,功德主太谷縣範村範朝升致富出自“回道人”之幫助,故純陽宮每次維修和擴建,均獲得範朝升及其後裔的出資兼出力,與宮廟因緣至深,世代沿襲,未嘗中輟。

太原純陽宮

宮廟坐北向南,系一進五重院落,亭臺樓閣皆備,牌坊門廡俱全,樓廊環繞,複道行空,小巧玲瓏,風格別緻。宮門臨街,紅牆碧瓦,施磚券門洞,門洞外面左右分列鐵鑄、石雕獅子各一對,憨態可掬。

入宮門內進入視界廣闊的前院,中軸線上前端建三門四柱三樓頭單簷九脊歇山頂木牌坊一座,匾書“呂天仙洞”四個大字。門洞左右兩側今存古槐二株,相傳乃唐、宋時所植,枝繁葉茂,蔽日遮天。

過牌坊則有宮廟之內門,施磚券門洞,三門並列,中門大而側門小,居中額書“道德之門”四個大字。

門內院院套連,一進四層,層層深入,曲徑通幽。

主體建築呂祖殿亦稱“純陽殿”,系供奉呂洞賓的殿堂,處第二層院落,居中軸線上,佔去院心大部分面積,面闊三間,平面呈方形,單簷九脊歇山頂,外觀壯麗。

呂祖殿後面山石壁立,其上建樓閣,下開石洞,洞額題款“別有洞天”,樓簷懸掛“瀛洲妙境”四字匾。

行人至此,看似到頭,無可觀瞻,入洞門卻是別有洞天,另見奇景。

第三層院中央建方形單間迴廊亭,其上築八角攢尖頂樓閣。樓閣四周施平座、勾欄,以飛橋與北樓相連線。院平面呈方形抹角,形成八角形,八方均築磚券窯洞,人稱“九窯十八洞”。窯頂建樓,樓廊環繞,四隅分別建八角攢尖頂亭閣各一座,形制奇特,益增雅趣。

太原純陽宮

整個建築環環相扣,結構緊湊,道家稱之曰“八卦樓”。

越方亭穿門而過,進入第四層院,院內正北下建窯洞,上築巍閣,名之曰“小天台”,東、西、南三面俱建樓閣式配房,南面洞門左右兩側築石階,乃登臨第三和第四兩進院落亭、臺、樓、閣之唯一通道。

純陽宮建築採用均衡對稱方式,總體設計周密精巧,將重要殿閣建在中軸線上,次要房舍置於左右兩側,各座院落和各組建築虛實相間,互為借景,不僅注意到了單體建築物的美,尤其注重群體建築在平面佈局與空間構架上的有機聯絡與相互配合,融園林藝術和廟宇建築為一體,將建築群體的巍峨氣勢和山水林木的閒情逸趣融會貫通,形成一個高低錯落、參差疊置、曲折迂迴、形式別緻、構思奇特、趣味盎然的格局,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特殊品位和傑出成就,具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意境,情趣高雅而雋永。明朝人朱求桂曾經寫詩讚曰:“囂塵不到處,碧洞可棲霞。白鶴時臨水,青猿獨臥沙。古松邀月隱,修竹弄風斜。閒共山人語,清幽興最賒。”乃時人對宮景之精彩描繪。另外清代小說《花月痕》亦對宮景有具體描寫,歷來遊客紛紜,香火不斷,每月朔、望尤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對宮院進行了多次修葺,並且在前庭木牌坊東側建太湖石假山一座,山頂築亭,為古廟增添園林雅趣。另外於假山背面建關公亭,亭內建關公像。像系銅鑄,形象為關羽勒馬提刀,原本在關公廟內,後來因為關廟毀圮而遷此。馬高1。34米,長1。94米,右前蹄微抬,馬首昂揚,馬鬃豎立,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關羽像高1。6米,頂戴幞頭,面如重棗,臥蠶眉,丹鳳眼,目前視,口微張,美髯垂胸,相貌堂堂,足穿登雲靴,踏於馬鐙之上,左手提韁勒馬,右手緊握大刀,精神抖擻,威風凜凜,鑄工精湛,技藝高超,乃國內所僅見。

宮院今已闢為山西省博物館二部,陳列陶瓷、青銅器、琉璃、雕塑、書畫、刺繡、琺琅、漆器、碑帖以及玉石牙角竹木雕刻等十個專題展品。此外,宮院西側建碑廊二十楹,長達60米,陳列各種石雕造像以及造像碑百餘件,乃中國石雕藝術之上品,系從全國各地徵集而來。其中以西漢石虎、東漢靈帝建寧元年(168)石碑殘塊、漢畫像石最為古老。其餘北魏迄唐之石雕藝術品應有盡有,亦皆各具特色,時代特徵明顯,乃難得一見之珍品,備受各方面專家所矚目。

(本文摘自《人說山西好風光人文景觀卷(上)》。)

太原純陽宮

王寶庫 編著,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