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概念與觀念的區別以及它們間如何轉換?

由 創意黑皮書BLACKBOOK 發表于 旅遊2021-07-07
簡介由此,觀念就產生了,可以說觀念是概念擬人化的結果

觀念和概念區別是什麼

概念與觀念的區別以及它們間如何轉換?

​概念是人們認識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基本和習慣的思維形式。人類在認知過程中,一般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認知,把所感知到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 ,抽離出來加以概括形成概念。概念是就義理而言的。

而觀念指看法、想法、觀點,是一個人的思想和思維活動的結果。觀念具有主觀性、實踐性、發展性等特點。總而言之,觀念是籠統的,有指向的。

可以這麼說吧,如果把概念當成先驗的、陳舊的東西,那麼觀念就是活的東西。

概念在常人眼裡是一堆沒有生命的符號,一些僵死的文字,艱澀、抽象、不容易被人理解,而掌握這種知識的人需要把它普及到大眾之中,就必須尋找和使用一種形象的方法:擬人化。由此,觀念就產生了,可以說觀念是概念擬人化的結果。

譬如,上帝耶和華是概念,上帝之子耶穌是觀念。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上帝是神,是一個名詞,是宇宙觀的一個概念;上帝之子是半人半神,具有擬人化傾向的宗教理念,是一種人格化的神的觀念。現在再說說,物的擬人化。過去的中國文人畫家喜歡畫梅蘭竹菊,意不在梅蘭竹菊,不是觀物畫物,而是以物擬我或我擬物象,屬於某種觀念上的東西。

文人士大夫畫這些是為了藉著物象的特質來抒發自己的情志和彰顯自己的品位。這些東西代表了君子的品格,根本不用去寫生心中就有,胸有成竹畫出來就可以了,所以這樣的“梅蘭竹菊”不是真正的具體的物象,它是觀念化的產物。換言之,就是把原本沒有語言和思想的植物甚至無生命現象的特質和規律透過模仿成人的思維及話語的形式來敘述。這種手法中帶有概念性的種子潛藏於逐漸形成的觀念中,使人們用心靈能感悟到。

概念與觀念的區別以及它們間如何轉換?

人類在不斷地進步。當我們發現平常所使用的概念可疑或不大準確時,那麼我們就會去做出調整和改造這些概念。於是有了維特根斯坦著名的概念考察。維特根斯坦說,哲學作為概念考察,它只追問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簡單點說是對已知常識的反省和批判,這是維特根斯坦哲學的核心部分。熟讀哲學史的人都知道,維特根斯坦是消解以往概念或重先梳理概念義理的人,是完全在狹義上或者在核心的意義上從事哲學研究的。往社會意義上講,還有一種廣義的哲學,那是觀念批判。像海德格爾那樣著眼宏觀歷史的觀念性哲學家,他的哲學是透過觀念史的梳理來批判流行的觀念。

概念與觀念的區別以及它們間如何轉換?

在歷史的每一個當下,社會倫理和思想文化的熱點問題永遠是觀念批判,因為它和人們更加息息相關。我說了那麼多,無非是企圖闡述清楚概念和觀念的區別以及它們間的轉換,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持有懷疑和批判的態度,因為人生的智慧不依賴於以往的經驗事實。通達的老子告誡我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概念與觀念的區別以及它們間如何轉換?

陳蒙 Chen Meng1977年生於廣東,現居北京。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評論人,PlNKl ART《陳蒙閒話》專欄作者、PINKI品伊國際藝術館藝術總監、泉國際美術館執行館長、廣州大羊美術館執行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