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吉林旅遊】龍潭山水牢和旱牢怎麼回事兒吉林市的龍潭山是好去處!

由 大日突泉 發表于 旅遊2021-07-21
簡介龍潭山第五怪:龍鳳寺前大樹上有寄生植物

龍潭山水牢和旱牢怎麼回事兒

吉林市的龍潭山是一個好去處!

說龍潭山之前,我們還是先講講吉林市的四大名山!

松花江在吉林市三環迴護繞城而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S形。如果以中心畫圓,可形成一個近似的八卦圖。江北為陰;江南為陽,構成八卦圖的兩儀。同時吉林市還有東、西、南、北四座山構成四象:左青龍為東面的龍潭山,右白虎為西面的小白山,前朱雀為南面的朱雀山,北玄武為北面的玄天嶺,這“四獸”山也就是吉林市的四大名山。頂頂有名的吉林北山,不過是玄天嶺的一個巒頭而己!

今天我們只說說這座龍潭山,山上有幾怪,恐怕一般人也不知道!

第一怪當然是位於半山腰的龍潭了!

龍潭位於山的西北最底窪處,現有石板路可抵潭邊。此潭東西長47米,南北寬22米,潭水呈墨綠色。即使盛夏,也寒氣逼人。且潭水不盈不溢,不隨季節而豐枯。潭中無人能測得其水深度,據稱無底,與長白山天池相通,俱可連於大海。潭邊有一鐵鏈,一頭拴於岸邊石柱上,一頭垂於潭中。據稱鐵鏈捆一神龍於此,也無人敢拉拽此鏈!潭邊立有石碑一方,記錄乾隆來龍潭祭拜之事。此潭又為當地人稱為“水牢”,具體什麼用途,無人能夠說清,地方誌中亦無明載!

龍潭山上有幾怪?

龍潭山上有幾怪?

第二怪當然是“旱牢”了!

前面講的“水牢”,說來也怪,山上確實還有“旱牢”!

距“水牢”200多米的西南方較高處,有一處四壁用石塊圍砌的圓形大坑,直徑10。6米,深3米左右,坑內無水。冬季時可有積雪。目前,坑邊有一棵大樹的樹冠倒於坑內,尚未清理。據稱此坑不管雨量大小,從不積水。即使人工蓄水,水也會洩露一空。此坑具體什麼作用,沒有記載。雖曰“旱牢”,實難困人!

龍潭山上有幾怪?

龍潭山上有幾怪?

第三怪當屬“金兀朮”洞了!

龍潭山的西北面有一石洞,目前洞口被用鐵柵封鎖!據當地人講,“文革”時有小將們舉火入洞,火盡而不知洞深幾何!

龍潭山上有幾怪?

另據史書記載:“洞口狹窄內部闊而黑,有風聲……”。人傳說此洞可通烏拉街白花公主點將臺的高土臺下。當年金之紅花公主駐龍潭山城。而自花公主叫駐紮在烏拉街。為方便聯絡協防,二花之兄金兀朮,也就是那個與岳飛對陣的金狗,派兵挖通此洞。

目前,此洞口被景區修理,渣土盡出,草木皆無,已無復古貌!

第四怪當然應推“關東最北第一槐”了。

這棵槐樹位於龍潭山龍鳳寺門前。

龍潭山上有幾怪?

這棵槐樹,幹徑約盞口粗,高約四五米的樣子。槐樹旁牆上有銘牌,稱此槐為“關東最北第一槐”。相傳在乾隆年間,龍鳳寺的僧人從關內背來了一棵槐樹苖栽種於此。民國年間,老槐樹逐漸枯死。但在老槐的根部卻又長出一株新槐,就是現在存活的這棵第一槐了!

其實槐樹是我國常見的地產樹種,稱之為“國槐”。這槐樹,葉片呈小橢圓形,開大米粒大小的黃色花,之後結鏈條形果實。花及果實均可作染料。以前沒有石化染料時,國家於當季收購花果,用於軍隊軍服的染色,即“軍綠色”!

龍潭山上有幾怪?

國槐在蘇魯及河北都有分佈,自然生長。但在關外少見,尤其是明清以前。因為其時關外氣候較現在惡劣,氣溫較現時也低五六度,不適合國槐、洋槐等樹種生長!龍鳳寺僧人屬有心的,能從關內將槐樹苗背至吉林龍潭山載種,而且成活了,實屬不易!為我們留下一景!

那麼這槐樹為何在龍潭山龍鳳寺門前能存活且凍不死呢?這又涉及龍潭山的另一怪!

龍潭山第五怪:龍鳳寺前大樹上有寄生植物。

龍潭山上有幾怪?

你看那大樹上那一窩一窩的東西,初看時還真以為是喜雀窩呢!仔細一瞧不是,是寄生於這些大樹上的其他植物!

到過華南的朋可能都注意到,路邊的榕樹上都有寄生植物,一叢一叢或一堆一堆的,很常見!漸次往北,樹上有寄生植物的現象逐漸減少,到蘇北,冀魯一帶看不到了!

這說明,寄生植物的出現得滿足幾個條件,一是要降水豐沛,二是要空氣潮溼,三是要氣溫溼熱!

龍潭山上有幾怪?

而吉林龍潭山大樹上有寄生植物的,也基本上集中在龍鳳寺前方這一方山墺中,其他地方沒有。其他的山上,如北山,朱雀山等山上也沒有!

這說明什麼?很明顯,這方山墺四周群峰環抱,中間地形狹小,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區域小氣候:那就是此處夏季降水豐沛,氣候溼熱。即使秋冬季,由於環峰阻擋住冷空氣,此墺中氣溫及空氣溼度也比墺外暖和,空氣溼度也較墺外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些寄生植物嚴冬中不至於凍死,乾死!

龍潭山上有幾怪?

當然這也是上文說的那棵”關東最北第一槐”能夠創造地域奇蹟的最大原因!你

2012年至2014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龍潭山上的山城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了夫餘國的前期都城,包括主城龍潭山山城以及東團山和三道嶺子山城構成三位一體“山城拱衛”格局。

龍潭山上有幾怪?

龍潭山上有幾怪?

原來這裡是王城所在,無怪乎乾隆要來龍潭山呢!

乾隆皇帝於1754年到龍潭山,曾親筆寫下一詩《尼什哈山》:“吉林城東十二里,尼什哈山巍岌峨……“。

尼什哈山”是龍潭山在清朝時候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