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由 小話詩詞 發表于 旅遊2022-12-30
簡介劉過卻別出心裁,反用劉禹錫的典故,說自己離開後,陸游的歸隱之處,不僅有菜花葵麥,連栽種的桃樹都開花了,這為田園增添了不少春色

執江湖啊江湖92k

贈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傳統,自《詩經》中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始,這一延續了2000多年的文化傳統早已融入了人們的記憶深處

唐代詩人韋應物離開長安,秋天到達滁州擔任刺史。次年春天,適逢百花盛開。去年與好友李李儋離別之時,也是百花齊放的季節。這不由得勾起了詩人對往事的回憶和對友人的懷念。眼下雖是花開時節,詩人卻無心欣賞,情緒低落,以至難以入眠。

所以在這個春色曼妙、春色駘蕩的季節了,詩人寫下了一首詩寄給遠方的朋友,聊表思念之情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北宋詩人黃庭堅在德州德平任職時,他的同窗好友黃幾復正好在廣東四會任職,兩人相隔幾千裡。

但遙遠的距離和時空並沒有阻斷兩人的友情,黃庭堅給好友寄去了很多山東的特產,同時寄去的還有一首詩《寄黃幾復》

這首詩寄寓了朋友間太多的情感,有牽掛、有慰問、有思念,也有寬慰:“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寄寓在字裡行間的跨越時空的濃濃友情躍然紙上。

說起以詩相贈,在與詩並駕齊驅的詞中,也有相同寓意的作品,雖然兩者的表達方式不同,但文字中的情感是相通的。

有溫度、有情感的文字背後,是友情的詮釋,是情誼的見證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南宋詞人劉過就給他的好友陸游寫過一首贈詞《水龍吟·寄陸放翁》,這是一首勸陸游重出江湖的詞作。這首詞筆勢縱橫跌宕,構思新奇,寓意深微。 原詞如下:

謫仙狂客何如?看來畢竟歸田好。玉堂無此,三山海上,虛無縹緲。讀罷《離騷》,酒香猶在,覺人間小。任菜花葵麥,劉郎去後,桃開處、春多少。

一夜雪迷蘭棹。傍寒溪、欲尋安道。而今縱有,新詩《冰柱》,有知音否?想見鸞飛,如椽健筆,檄書親草。算平生白傅風流,未可向、香山老。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劉過,南宋詞人、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劉過早年也曾參加科舉,但四次應試,都以失利告終,但這並未消減劉過對文學的熱情,也沒有減弱他對家國大事的關注。

劉過雖然流落江湖間,但與他交遊者,也是性情灑脫、格局不凡的當世豪傑。劉過與陸游、辛棄疾關係密切,並且得到他們的賞識。

也可以說,雖然仕途失利,但漂泊江湖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人生際遇也讓宋代詞壇多了一位江湖派詞人

劉過的詞風狂逸俊致,經常在詞中抒發胸中抱負,這一點與辛棄疾的詞風很相近,因此,他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劉過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進行文學創作,但很多文壇大佬都對劉過評價很高,陳亮在詩中評價劉過“

劉郎才如萬乘器,落濩輪囷難自致

”。

陸游對劉過讚譽有加,他在《贈劉改之秀才》一詩中讚譽劉過的胸襟和膽識:“君居古荊州,醉膽天宇小。”陸游對劉過的人生際遇也報以同情:“李廣不生楚漢間,封侯萬戶宜其難。”

劉過是陸游的晚輩,他比陸游小近三十歲,但是兩人身上的豪情氣質和愛國情懷卻是相同的。

正是這種氣質與豪情成為兩位文學家友情的堅實後盾,在交遊過程中,兩人一見如故,成為忘年之交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在得知陸游歸隱山陰(今浙江紹興)後,劉過經常寫信給陸游,詢問好友的生活,所以劉過對陸游在山陰的生活狀態和心態是很瞭解的。

在這首詞中,劉過細緻地鋪敘了陸游歸隱生活逍遙閒適,表達了對陸游的殷殷思慕之情,同時又希望陸游放棄歸隱生活,肩負起時代使命,為國家建立一番功勳事業。

詞前有一條小序“

寄陸放翁

”,小序開宗明義,說得很清楚,就是寄給陸游的一首詞,陸放翁指的就是陸游。

陸游生性豪放磊落,不拘小節,很多人在背後就悄悄議論他,所以陸游索性給自己起了個別號“放翁”,後來人們就稱他“陸放翁”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走進劉過的這首贈詞,開篇句“謫仙狂客何如?看來畢竟歸田好”,大意是說:陸游和唐代詩人李白與賀知章一樣,都是天才型的詩人。看來世上還是歸隱田園最好。

謫仙和狂客分別指李白和賀知章,這還是出自李白的一首詩歌,李白回憶起當年與賀知章相遇相知的友情,在《對酒憶賀監》一詩中說“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劉過從陸游的歸田之樂寫起,之所以提到李白和賀知章的故事,其實是劉過以李白與知章作比,稱讚陸游的詩才。和賀知章一樣,陸游晚年也隱居山陰,過起了田園般的生活,享受歸田之樂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接下來的“玉堂無此,三山海上,虛無縹緲”三句,則是對陸游歸田之樂的肯定。大意是說:朝廷的翰林院,海上的三山蓬萊、方丈、瀛洲,都虛無縹緲,比不過歸隱田園的快樂。

玉堂本來是翰林院的別稱,詞中指的是文學侍從供職的地方。

陸游不光精通文學,在史學方面也有建樹

。歸隱山陰前,陸游曾在翰林院擔任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一職,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玉堂無此”,說明陸游的仕宦之旅根本無法和歸田之樂同日而語。

三山,蓬萊、方丈、瀛洲,三座傳說中虛無縹緲的仙山。就仙境而言,仙山虛無縹緲,微茫難求,又說明仙境的樂趣是虛無縹緲的,反倒不如田園生活這般現實、真實、自在。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接下來的“讀罷《離騷》,酒香猶在,覺人間小”三句,具體描述陸游在山陰期間的田園生活細節。大意是說:讀完《離騷》,酒香依然還在,頓時覺得人間之小

。可見陸游將田園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閒暇時光裡仍然是手不釋卷,休息時有美酒,勞逸結合的生活真是愜意十足。

那麼劉過為何要寫出陸游讀書的名目呢?這是很有深意的,因為《離騷》在傳統文化中是有一定的寓意的,《離騷》是愛國詩人屈原的著作,

屈原在《離騷》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形象豐滿、個性鮮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體現了屈原偉大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離騷》中的高尚情懷和愛國精神成為無數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範。

《世說新語》記載東晉名士王恭的話:“

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可見在魏晉人物眼中,熟讀《離騷》儼然是名士風度的體現。陸游把個人的榮辱得失、功名利祿置之度外,自然“覺人間小”,而自樂其樂了。

這三句不止敘述陸游的讀書飲酒生活,還暗示陸游有著和屈原一樣的高潔人品。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上片最後四句“任菜花葵麥,劉郎去後,桃開處、春多少”,

劉過從處世態度來敘寫陸游的歸田之樂。在這幾句中,詞人反用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典故。

劉禹錫因為在玄都觀寫賞花詩而被貶,多年後劉禹錫再次回到長安,重遊玄都觀,發現當年的桃花早已蕩然無存,只有菜花在開放。

其實從劉禹錫兩次重遊玄都觀,並賦詩的事情中,可以看出,劉禹錫的內心對於仕宦沉浮並沒有釋然。

劉過卻別出心裁,反用劉禹錫的典故,說自己離開後,陸游的歸隱之處,不僅有菜花葵麥,連栽種的桃樹都開花了,這為田園增添了不少春色。

這兩句暗示陸游早已不在乎仕途的事情,他的內心對於仕宦沉浮也已渙然冰釋。

上片最後四句,既是對陸游看破世事的解脫語,又是對世事無常、仕宦沉浮的喟嘆。

它既深刻揭示了陸游內心世界的矛盾,又巧妙地引出了下片中詞人勸慰陸游放棄歸隱田園的生活,希望他肩負起責任和使命,積極地去面對人生,面對紛繁的世事的良苦用心。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一夜雪迷蘭棹。傍寒溪、欲尋安道”三句,

劉過化用了《世說新語》中“雪夜訪戴”的典故

。大意是說:晚上雪迷住小船,王子猷沿著寒冷的溪水乘船前行,去尋訪自己的好友戴安道。

東晉書法家王子猷在山陰居住時,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他無法入睡,於是他一邊飲酒一邊吟詠左思的《招隱》詩,突然勾起了對好友戴安道的思念。戴安道此時居住在曹娥江上游的剡縣,一想起老友,王子猷立即來了興致,於是他隨即乘坐一小船,連夜渡過寒溪前往探望。

但是,到了戴安道家門口卻不進門拜訪,別人問他為什麼,王子猷回答說“我本是乘興而來,現在興盡而歸,就沒有再見戴安道的必要了”。

這個典故將王子猷性情灑脫,率性任情的個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在這幾句中,劉過以戴安道比喻陸游,以王子猷自比,既表現了他對陸游的思慕之情,想去山陰拜訪他;又暗示他也準備“招隱”,親自邀請陸游出山。

接下來的“而今縱有,新詩冰柱,有知音否”三句,劉過化用了唐代詩人劉叉的典故,劉叉少年時任俠使氣,不喜讀書,後來他幡然醒悟,發奮讀書,對對詩歌創作也有鑽研。當劉叉學有所成之後,他拿著自己的原創的詩歌《冰柱》來到一代文宗韓愈跟前。

這首風格奇崛的詩歌得到了韓愈的賞識,因為韓愈的詩也是以風格奇崛著稱於世的,由此劉叉成為韓愈的學生,並得到韓愈的指導,詩藝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劉過之所以引用劉叉的典故,是在說明自己詩才雖高,但知音者少,放眼詩壇,只有陸游賞識自己,在兩人的書信往來間,陸游曾不斷鼓勵劉過,由是也堅定了劉過的詩歌創作之路。

所以在這首詞的最後五句,劉過一氣呵成“想見鸞飛,如椽健筆,檄書親草。算平生白傅風流,未可向、香山老”。這五句大意是說:你既有文才,又有武略,當親草檄書,報國殺敵。萬萬不可像白居易一樣,在隱居中度過一生

在這裡,劉過還引用了白居易的典故。白居易,唐代詩人,晚年篤信佛教,自號香山居士,逐漸淡出仕途,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劉過之所以引用白居易的典故,這是因為,在劉過眼中,白居易選擇這樣的生活顯然不是士大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目標。所以他對陸游寄予厚望,希望陸游不要像白居易一樣在隱居中度過餘生,這是真正的朋友間推心置腹的話語,款款深情,不言而喻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知己情懷,所以劉過不僅盛讚陸游既有文才,又有武略,還一再勸慰陸游放棄歸隱田園的生活,肩負起社會責任感,積極去面對紛繁的世事,萬萬不可在歸田之中了此一生。這兩句話既有深情也有厚誼,言淺意深,感人至極。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在詞作最後五句,隨著劉過情感的加強,詞義愈來愈濃烈,詞人從自身的感觸和換位思考兩個層面展現了陸游的生活與內心世界,反映了他看似狂放實則俊逸的詞風,從而也讓詞作在疏狂之中多了幾絲蘊藉。

這也正是劉過詞作“狂逸之中自饒俊致”的藝術風格的極致體現。

如果說“狂逸之中自饒俊致”是這首詞的顯著風格的話,首先表現在典故的運用方面,豐富的用典是本詞的一大特色。

這首詞或明或暗地用了王恭、王徽之、李白、賀知章、柳宗元、劉叉、劉禹錫和白居易等八個人的典故,用典不可謂不多。

但詞中所用的典故中的人物,大多具有詩人這一身份標籤,這一點不僅切合陸游的詩人身份,而且陸游的歸隱之地山陰,用得也很妥帖自然,尤其與“雪夜訪戴”中的地點山陰高度重合。這是因為劉過縱橫文字,捭闔才情,把典故融化在詞境中,使典故巧妙地融合進詞作中,成為詞的有機組成部分。

所以詞作讀來行雲流水,毫無大量使用典故後的那種堆砌辭藻和晦澀難懂的感覺。典故的靈活運用不僅增加了詞的容量,擴大了詞的內涵,同時也提高了詞作的表現力。

陸游隱居紹興,劉過寫了一首詞勸他重出江湖,詞情並茂讀來很感人

劉過的這首詞除過典故的運用,“狂逸之中自饒俊致”的藝術風格還表現在詞作的構思與結構上

。從作品的藝術構思與結構來說,這首詞雖然是一首寄贈詞,但詞人大膽創新,他摒棄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慣用套路,把抒情寓於敘事之中,在敘事時,又根據內容的需要和詞義的發展佈局結構。

因此,呈現在讀者眼前的作品就有了一氣呵成的氣勢。然後詞人劉過又出人意外地筆鋒一轉,明確指出陸游就像唐代詩人白居易一樣,是詩壇頂流詩人,而今世事紛繁,應當肩負起使命,在這個時代有所作為,而不是一味地用隱居的方式逃避什麼。

作為一首寄贈詞,在全詞最後三句,勸慰的主旨躍然紙上,真可謂用心良苦。劉過對好友陸游的諄諄勸慰之情,是兩人深情厚誼的體現,這也充分顯示了詞人筆力的雄健,構思的新奇,詞風的瀟灑與韻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