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青島萊西——葡萄樹種在廢棄礦坑上

由 中國經濟網 發表于 旅遊2023-01-13
簡介”很快,萊西市就九頂莊園專案提出了以“廢棄礦山為核心區建設葡萄酒莊,周邊區域輻射發展葡萄種植”的方式,對廢棄礦區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

萊西是青島市嗎

在山東青島萊西市院上鎮九頂山,一座歐式風情的葡萄莊園格外醒目。眼下,莊園內包括霞多麗、赤霞珠、蛇龍珠等在內的10個品種2200餘畝葡萄全部採收完畢,先後進入冷熱浸漬、入桶發酵階段,為來年的葡萄酒生產打下堅實基礎。完成了今年採收任務的果農們則又投入到緊張的葡萄育苗及品種結構調整等工作中。

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曾經的廢棄礦坑,碎石遍地、巖壁陡峭,猶如大地上的一道道傷疤,記錄著曾經的粗獷發展之痛。當地人在這道昔日的生態傷疤上種上葡萄樹、延長葡萄酒產業鏈,發展起礦坑經濟。

 老舊礦坑變廢為寶

“從我記事兒起,山裡就一直在開山採石,炮聲隆隆、塵土飛揚,最多時有6家石料廠。”今年60歲的程顯璞,是土生土長的院上鎮人,他如此回憶曾經的礦石開採景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處坑坑窪窪”。

程顯璞所說的礦山就位於九頂山,主要開採建築用安山岩,年生產規模一度達上萬立方米。雖然曾經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過貢獻,但多年的露天開採對礦區原有地貌、土壤植被、生態景觀造成了嚴重破壞,山體上更是形成了兩處廢棄礦坑,礦坑岩石裸露,成了眾人眼中的“負資產”。

隨著環境政策的收緊,2008年九頂山的安山岩礦被叫停,礦山隨之廢棄,曾經依礦而生的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另謀出路。“想在這樣的碎石灘上種莊稼求效益,無異於緣木求魚。而且礦坑的坡體上有多處不穩定危巖體,安全隱患很大,村民都避而遠之。”程顯璞說。

對於這種看似毫無用處的“廢地”,萊西市下決心要找到礦坑修復開發的新方法,爭取走出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平衡的共贏之路。

經過多次考察發現,九頂山廢棄礦山是釀酒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土壤特性,都非常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可以發展礦坑經濟。

當時,恰逢德國客商卡爾·霍普特曼到中國為葡萄酒莊選址,萊西市積極對接邀請實地考察。在走訪的多個國內產區中,九頂山因其獨特的自然和土壤條件被相中,特別是廢棄的礦坑,非常適合就地利用做葡萄酒窖。

“如果在平地另挖地窖或地面另建,再加上配建、執行溫溼調節系統,這將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九頂莊園大好河山葡萄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志剛說,“而上部建設酒莊城堡,坑下直接建酒窖,既為葡萄酒的發酵提供了優質場所,還節約建設資金,降低能耗。”

很快,萊西市就九頂莊園專案提出了以“廢棄礦山為核心區建設葡萄酒莊,周邊區域輻射發展葡萄種植”的方式,對廢棄礦區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九頂”開始了由生態“傷疤”到美麗莊園的華麗蛻變。

透過爆破巨石、清理危巖體、渣土回填、邊緣修整等方式,分類開展受損山體綜合治理和礦坑生態修復。談及九頂礦山修復過程,閆志剛介紹:“僅礦山整治修復一項就投資近6000萬元,再加上配建滴灌系統各種投入過億元。”

在徹底生態整治的基礎上,九頂山開始種植大片的釀酒葡萄,2009年試種第一批釀酒葡萄,2011年第一季葡萄採收試釀造,2013年得到國際葡萄酒大賽專家一致認可。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礦坑上建起來的九頂莊園,葡萄酒年產量達到50萬瓶,遠銷歐美、日本、新加坡等國外市場,形成了較好的口碑。九頂山莊也成為集葡萄培育、葡萄酒生產、文化展示、旅遊接待、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精品葡萄莊園。

 葡萄種植更新換代

初冬季節,雖然葡萄已採摘完畢,但走進九頂山周邊的多個村莊,一望無際的葡萄園仍能讓人感受到豐收的快樂。“九頂山周邊的諸多村莊曾經也是葡萄產區,但都是以鮮食葡萄為主。九頂山莊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帶動了一大批周邊村民回鄉種植葡萄,使周邊村莊的葡萄種植面積大幅增加。”萊西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宋永良說。

更重要的是,九頂山莊的葡萄種植方式給當地的葡萄生產帶來了提檔升級的契機。“當地種植鮮食葡萄很多年,但因為管理相對粗放,葡萄品種單一、品質一般,價格總也上不去。”宋永良說,九頂莊園德國式精緻的種植方式引得周圍村民紛紛前來圍觀——起伏的山地根據光照、土壤等的不同被劃分為若干片區,分別種植不同的葡萄品種;葡萄樹佇列之間嚴格保持2米間隔,佇列之中每棵葡萄樹間隔一米;每棵樹依據品種的不同,什麼季節保留幾根枝條都有講究。至於園區管理的每道工序,更是有“種植手冊”可循……

如此精細的種植方式讓當地百姓開了眼。“好品質才能有好價格好銷量,這個道理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前些年村民種葡萄喜歡求量,現在大家種的時候就開始挑品種了,種得也精細了。”院上鎮黨委書記褚方曉說,過去當地種植的葡萄品種只有3種,現在增加到20多種,一大批新葡萄品種替代了過去的老品種,葡萄價格比過去翻了一番還多。

“透過學習九頂山莊種植葡萄的方式,我們也深感一家一戶的小農戶種植模式已不能與市場發展潮流相適應。”褚方曉說,為此,院上鎮統籌九頂莊園、金豐公社等43家合作單位,在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把葡萄種植、農資供應、技術服務、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的產業鏈條全面打通,實現了全鎮葡萄產業的提檔升級。

鄉村產業走向多元

“誰能想到變成這個樣?”看到莊園一天天的變化,有種植管理技術底子的程顯璞於2015年加入九頂莊園,由農民變身為產業工人,負責莊園內葡萄的日常技術管理。“我這個年紀一個月能拿3000多塊錢就很好了。原來種地一年也就掙萬數塊錢,收入這就翻番了。”程顯璞樂道。受益的遠不止程顯璞一人,這個專案解決了當地150餘人的就業問題。

葡萄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眾多村莊產業振興的抓手。走進院上鎮小河子自然村的標準化葡萄種植基地,一座座葡萄大棚鱗次櫛比,棚內纏繞的藤蔓向兩側牽連。“以前村民都以種地為生,靠天吃飯,農業產出效益低。”峴沽新村黨委副書記、小河子黨支部書記張吉玉介紹,該村成立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實行“黨組織+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土地運營模式,流轉土地400畝,新建設施栽培陽光玫瑰葡萄,年度村集體分紅100萬元,群眾分紅150餘萬元,走上了特色農業增收致富新路子。

現在,院上鎮年銷售葡萄達到5萬噸,全鏈產值達到22億元,帶動村集體年增收360萬元,村民每年增收2000萬元,葡萄產業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

“藉助九頂的葡萄酒品牌優勢,我們的葡萄酒銷售也逐漸蹚出一條路子。”褚方曉介紹,他們成立了一家專門從事紅酒銷售的酒莊,已經在售賣其他地區、品牌的葡萄酒。“國內一些葡萄酒產區,因知名度不高,存在著銷售短板。我們位於東部沿海,有著出海口的區位優勢,特別是我們還有可靠的銷售渠道,這讓萊西擁有了成為葡萄酒集散地的基礎條件。”褚方曉說,“未來要引進更多葡萄酒銷售企業,逐步形成叢集效應,打造葡萄酒銷售的集散地。”

以九頂莊園為基礎,萊西市還擴充套件思路,把葡萄園、葡萄酒與文旅產業融為一體,因地制宜地打造了鄉村音樂節——“深坑”音樂節,星空、草地、煙花表演、音樂、露營、賽馬等眾多時尚元素集於一處,葡萄採摘、草坪婚禮、特色民宿等相繼成為這裡的旅遊亮點,受到年輕人熱捧,“葡萄小鎮”已然成為當地知名文化活動品牌。

“‘礦坑經濟’改變了我們當地的管理觀念、產業結構乃至發展路徑,帶來的無形資產更是巨大的,葡萄酒集散地發展及文旅業態的興起,就是無形資產轉化成的有形財富之一。這讓我們的鄉村振興走上了多元化路徑。”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萊西分局局長王仁江說。

“利用廢棄礦坑發展生態經濟,這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地的生動實踐。”山東建築大學副教授慕啟鵬說,從廢棄礦坑到葡萄園,是“城市雙修”政策的具體實踐。發展壯大葡萄酒產業,引進專業人才,打造鄉村音樂節和變礦山為莊園,滿足了鄉村振興政策裡的產業、人才、文化和生態4個方面的振興。

(經濟日報記者 劉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