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一面鏡子不僅照見了自己,還照出歷史智慧

由 唯知人文 發表于 旅遊2023-01-23
簡介傳說劉邦率先進入秦朝都城咸陽後,在宮中發現了許多秦始皇收藏的珍奇異寶,其中有一面很大的方鏡,能夠照出人的五臟六腑,還能鑑別人心的正邪,秦始皇經常用這面鏡子來照人,以判斷是好人還是壞人

成語什麼為鏡

在鏡子沒有發明之前,人們想要知道自己長什麼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靜止的水面照一照,我們今天罵人“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就是源於這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監”字,形象地描述了這種狀態:一個人或跪坐或站立在一旁,大大的眼睛低頭看著盛有水的器皿,正是一副仔細端詳水中自己的模樣的場景。

一面鏡子不僅照見了自己,還照出歷史智慧

但是“俯視”的視角難免會有“居高臨下”的感覺,一不小心還會照出自己的雙下巴,所以古人不喜歡,也不習慣。直到鏡子的出現,人們才可以“平視”自己,照出真實的自己,既不貶損,也不誇耀。

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裡,許多生活用品的發明都會把黃帝的名號打上,鏡子也不例外,傳說“軒轅作鏡”。傳說畢竟是傳說,不過現實中我們能看到最早的鏡子距今4000多年,那時還是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已經學會製作銅鏡了。它以圓形的形狀面世,直接影響了後世,後世的銅鏡大多也是圓形。至於為何是圓形,大概是因為方便打磨吧,還有就是在古人樸素的審美觀念中,圓形就是最美的。

一面鏡子不僅照見了自己,還照出歷史智慧

不過隨著冶煉技術的進步,還有審美的發展,銅鏡的形狀也變得多樣,有方形,桃形、鐘形、葵花形等等,銅鏡上面的花紋、紋理也變得豐富起來,而且身上附著的神秘色彩也越來越濃。

我們小時候一定聽過西方童話裡面魔鏡的故事,一個長滿麻子的公主站在魔鏡面前問,“魔鏡魔鏡,誰是天底下最漂亮的人?”,魔鏡怕被打碎,只好違心說,你是最美的。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流傳著一個魔鏡的故事。

傳說劉邦率先進入秦朝都城咸陽後,在宮中發現了許多秦始皇收藏的珍奇異寶,其中有一面很大的方鏡,能夠照出人的五臟六腑,還能鑑別人心的正邪,秦始皇經常用這面鏡子來照人,以判斷是好人還是壞人。由於這面鏡子太神奇了,以及古代小說家在筆記中把它描述得神乎其神,後來就演化出“明鏡高懸”這個成語。古代公堂之上,常見一塊牌匾,上面寫的便是“明鏡高懸”。為官者當如明鏡,判斷是非曲直,懲惡揚善。由於明鏡也會蒙上灰塵,這就需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為官者也要持續砥礪品性,以保持高潔的

品行

一面鏡子不僅照見了自己,還照出歷史智慧

中國古代銅鏡以圓鏡最多。圓鏡沒有稜角,不會弄傷照鏡人,圓鏡也寓意團團圓圓,家庭美滿。我們一定對“破鏡重圓”這個成語不陌生吧,它就取自隋朝初年發生的真實事件。

陳朝的亡國之君陳叔寶有個妹妹叫樂昌公主,許配給了太子舍人徐德言,那個時候隋朝已經建立,徐德言預感陳朝實力太弱,總有一天會被隋朝吞併,到時自己很難與妻子相守。於是把一塊銅鏡破為兩半,一半自己保留,另一半送給妻子,並對妻子說:“如果我們的情緣沒斷,還能再見一面,這個就是見面的信物。”

沒過多久,陳朝果然覆滅,樂昌公主入被隋朝名將楊素帶回了家,而徐德言顛沛流離、飽嘗艱辛。有一天他看到有位老人在賣半個鏡子,與自己懷揣的半個鏡子剛好能拼成一個完整的鏡子。於是詢問來由,並讓老人給鏡子的主人帶去一首詩: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讀到後,悲泣不已,楊素得知事情原委,於是成全了他們,讓徐德言夫婦團聚。這就是“破鏡重圓”的故事。鏡子為認識自己、認識他人提供了一個參照物,還寄予了美好的願望。

一面鏡子不僅照見了自己,還照出歷史智慧

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鄒忌以妻子和客人的評價為鏡子,照出了真實,也照出偏見;周公以夏朝和商朝的興衰為鏡子,從而知道如何讓周朝更好地管理人民;而唐太宗則以魏徵為鏡子,從而知道自己為政的得失。可以說一面鏡子,總結出來了古人的歷史智慧,一面鏡子的發展史,就是人們認知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