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上海外貿變遷幾何?

由 時代週報 發表于 旅遊2023-01-27
簡介從出口市場來看,上海外貿不僅有歐盟、美國、日本等傳統貿易伙伴,還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上保持高速增長

上海是在中國東部嗎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丁遠泓

一艘“沉寂”了150多年的木船出水,讓上海外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1月21日,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出水,這艘發現於2015年的古代木質沉船終於揭開“面紗”。

考古人員對船體和船載文物的發現,不僅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運史、陶瓷史、經濟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證明了近代上海,這個東亞乃至世界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

時過境遷,上海幾經轉型,目前正朝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不斷前進。

據上海海關11月22日釋出的統計資料,2022年前10個月,上海外貿進出口總值累計3。46萬億元,同比增長5。3%,佔全國外貿進出口比重10%。

這樣一個口岸貿易額連續位列世界首位的城市,外貿進出口如何變遷?

出土文物見證上海港之繁華

本次在崇明橫沙島水域出水的長江口二號古船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上發現的體量最大、儲存最為完整、船載文物豐富的古代木質沉船之一,自其在2015年被發現以來,陸續已有600餘件文物出水。

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上海外貿變遷幾何?

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 來源:影片截圖

隨著這些精美的瓷器、複雜的船體構件以及其他材質的船貨經過處理修復後恢復“原貌”,一幅清代晚期商船航行與船上生活的生動圖景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從地理位置來看,此次重見天日的古船沉船點位於長江入海口和我國南北海岸線中點,因此,它可以作為上海是國內和國際貿易中轉站的直接物證。

而沉船的時間又與上海開埠時間相吻合。同治年間的1843年,上海正式開埠,雖然此時我國傳統帆船航運貿易在西方輪船航運貿易衝擊下日趨衰落,但上海作為連線中國與世界的東方大港日益興盛。

事實上,19世紀50年代初期,上海取代廣州成為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確立了其全國外貿轉運中心的地位。

這也與本次水下考古文物的型別豐富相印證,古船中不僅含有大量的同治年間景德鎮窯瓷器,還出水了紫砂器、越南產水煙罐、我國元代瓷器等,說明上海當時是中國對外交往的一個核心點。

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上海外貿變遷幾何?

船載文物豐富 圖源:影片截圖

也就是說,當時從國外進口的貨物,絕大部分都是先到達上海,再從上海轉運至華中、華北、東北和華南地區;從國內出口的貨物,也大多是先運送至上海,再轉運至世界各國。

最鼎盛時,平均10件從國外進口的貨物中就有近6件是從上海港轉運;平均10件從國內出口的貨物中有4件從上海港轉運。上海也成為天津、漢口等口岸的“中轉港”。

這種地位的確定,和其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與江南地區經濟繁榮密切相關。

上海,中國東部海岸線中心點,坐擁長江入海口,這意味著經過上海的貨物不僅可以在沿海進行集散,還能沿長江輻射到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重慶等經濟重地。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上海背靠的江浙地區作為全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之一,早在明代就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有巨大的外貿空間。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周武看來,上海在開埠後大致經歷了三次重大轉型:第一次以1843 年開埠為標誌,上海從埠際貿易為主的區域性港市轉型為外貿主導的國際性“互市巨埠”;第二次以甲午戰爭為起點,上海從比較純粹的商業都市轉型為商業與製造業並重的“工商都市”;第三次以1978 年改革開放為肇端,上海從功能單一的生產型城市向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國際大都市艱難轉型。

現今,上海向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轉型的步伐還在繼續。

貿易額連續位列世界首位,上海口岸成績突出

轉型至今,上海在外貿上已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2021年,上海口岸貿易額達10。1萬億元,全球佔比提升至3。6%左右,繼續保持全球最大口岸城市地位。同時,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03。3萬標箱(TEU),同比增長約8。1%,連續12年坐穩世界集裝箱第一大港的位置。

2022年1——10月,上海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累計3。4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3%,佔全國外貿進出口比重10%。其中,出口1。41萬億元,增長12。5%;進口2。05萬億元,增長0。9%。

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上海外貿變遷幾何?

上海是全球最大口岸城市地位 圖源:圖蟲創意

上海在外貿的穩增長,體現在諸多方面。

從出口市場來看,上海外貿不僅有歐盟、美國、日本等傳統貿易伙伴,還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上保持高速增長。前10個月,上海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7828。5億元,增長6。8%,增速高於總體。

不僅如此,根據上海市十四五規劃,2025年,上海力爭新增境外非金融直接投資1億美元以上專案100個左右,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5000萬美元以上專案100個左右,在東盟、歐盟、西亞、非洲等區域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標杆專案。

而從出口的主要商品來看,上海外貿不止集中於紡織、金屬、機電等傳統工業產品,同時也著力於發展新興技術行業。

前10月中,高階產業引領功能的持續增強,除去汽車、手機引領出口增長,新能源產品佔領國際市場上的步伐加快。據統計,上海今年鋰離子蓄電池、電動載人汽車和太陽能電池分別出口199。9億元、650。2億元和70。3億元,分別增長4。6倍、1。2倍和53%。

除此之外,2021年,上海服務進出口額達2294。1億美元,佔全國比重提升至30%,數字貿易交易額達568。8億美元,佔服務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至24。8%。

《“十四五”時期提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規劃》提到,2025年,上海要實現國際貿易中心能級躍升,基本建成全球貿易樞紐、亞太投資門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亞太供應鏈管理中心、貿易投資制度創新高地,為上海建設國內大迴圈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迴圈戰略連結提供重要支撐。

上海外貿,將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