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富財經特色、融上財精神、傳匡時文化

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綜藝2021-06-02
簡介作為我校前身國立上海商學院成立最早的系科之一,會計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的財經人才,學院根據專業特色,在專業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將正確的會計師職業道德、財務綜合素養有效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愛國情懷的培育以及社會責任

覽富財經可靠嗎

#編者按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上海財經大學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立場,以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中心,以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創造力、決斷力、組織力及堅韌力的卓越財經人才為己任,構建立體化思政育人體系,實施思政課綜合改革方案2。0,構建全面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長效機制,透過整體規劃和分層設計全面推進全校課程思政改革,著力構建學校“三全育人”新格局和“課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全體教師將富有財經特色的倫理,即堅守合規守法底線、恪守職業道德規範、秉持誠信正直品質,將上財百年來矢志不渝、追求卓越、奮發進取、爭創一流的辦學精神,將經世濟民、匡時守正的使命擔當和博雅誠樸、守正創新的校風自然融入課程教學過程中,形成有上財特色的課程思政類金課。學校將陸續展示一些優秀課程育人教學案例,供全校教師學習、借鑑。本期將為大家展示工商管理類中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育人優秀教學案例。

會計與財務工作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各類企業的經濟命脈,影響到各個行業的發展、市場資源的配置以及宏觀經濟的執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需要大量既懂技術,又具備人文情懷的綜合性會計與財務人才。作為我校前身國立上海商學院成立最早的系科之一,會計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的財經人才,學院根據專業特色,在專業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將正確的會計師職業道德、財務綜合素養有效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愛國情懷的培育以及社會責任感的擔當,幫助學生繫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

富財經特色、融上財精神、傳匡時文化

#《基礎會計》

《基礎會計》是會計學院開設的面向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專業的必修課,是諸多新生開始會計學學習的基石,可以說是會計學專業的啟蒙課程和領路課程。對於如何透過《基礎會計》課程的學習,在培養專業技能之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授課教師侯青川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在授課過程中,侯老師不時穿插案例來加強學生對於財務舞弊、誠信建設的認識。如選取“小會計的驚天秘密——自科基金委會計貪汙案”這一典型案例,從從業人員的失德、管理制度的不規範、監管環節不嚴格等角度深入剖析案件,幫助學生了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缺失以及個人職業道德缺失導致的嚴重後果,引導學生深層次思考財務腐敗發生的原因;透過“某學校設立小金庫的案例”,引導同學牢記初心使命、樹立政治能力過硬、敢於擔當作為、勇於糾錯防弊的正確價值觀,切實做到“清正廉潔”。對於財務人員應具備的素質,侯老師總結為“一二三四”,即一個意識、二個思維、三個觀念、四個心態。一個意識是指政治意識,二個思維是指底線思維和紅線思維,三個觀念是指監督觀、風險觀和大局觀,四個心態是指責任心、擔當心、敬畏心和誠信心。他時常教導學生要建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做讓黨和人民放心的經濟安全“守護者”和人民財產“看門人”。

#《財務會計》

富財經特色、融上財精神、傳匡時文化

《財務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財務會計資訊是企業經濟活動及其後果的反映,是利益相關者瞭解企業的一個重要資訊途徑,解讀和運用財務會計資訊的能力是經濟管理人員必備的素質。如何在《財務會計》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授課教師戴欣苗首先從教學內容的設定上入手,引入熱點、經典案例討論專業問題,進而討論方法的選擇問題,再循循善誘至職業道德倫理判斷上去。那麼如何設計內容以及在討論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戴老師花費了許多精力。如對於“固定資產——折舊”這一概念的講解,戴老師引入最新案例,並丟擲一系列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折舊在多大程度上節約了成本,它對利潤和現金流有何影響?”“選擇折舊方法是否存在職業道德問題?”“是否只要符合會計法規、準則,會計行為就一定符合道德規範?”。戴老師告誡學生,會計從業人員需要有兩把尚方寶劍,一個是專業技能,一個是道德判斷,有時候道德判斷比專業技能還要重要,一旦道德的判斷力發生偏斜的話,專業技能越精良,對社會的危害越大。戴老師希望透過《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尊重規則,恪守誠信,利人利己,從而利國利民利天下。

學生聽課感言

富財經特色、融上財精神、傳匡時文化

#

01

戴老師上課時不僅運用各種生動形象的案例教授我們專業的會計知識,同時不忘在課程中滲入作為一名財經從業者的道德素養和職業要求,教導我們將各種會計準則牢記於心,不但豐富了我們的專業知識,還增強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作為一名大學生的使命感。

#

02

戴老師上課時基於課本知識但不僅僅侷限於課本,而是用案例的方式將會計學科立體的呈現給學生,將正確的會計師職業道德和財務專業素養用無形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讓我們在對會計學科感到濃厚興趣的同時也深刻感知到會計師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的重要性。為我們日後走上職業發展道路樹立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榜樣。

#

03

戴欣苗老師在進行專業課的講解時非常注意對學生進行會計師職業道德素質教育,向我們展示了國家經濟相關法律法規的進步,也告訴我們企圖透過賬目造假來提升企業表面的經濟效益百害而無一益。

富財經特色、融上財精神、傳匡時文化

#《財務會計研究》

《財務會計研究》是大三下學期面向會計學實驗班開設的專業方向課程。課程從現代財務會計的理論出發,結合實證研究的成果和實際案例,探討財務會計資訊如何影響資本市場的有效運作以及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幫助學生認識當前財務會計報告的環境。授課教師唐松結合課程教學內容,提煉出“公正、誠信、責任感”三個關鍵的思政元素,並融入具體的案例中。如透過剖析“控制權轉移中的內幕交易監管案例”,深入分析了內幕交易如何違反“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而對投資者和資本市場造成不良影響,使學生樹立人格要正、自律要嚴的價值思想;透過引用“雲南綠大地財務舞弊案例”,分析財務舞弊對投資者和資本市場造成的嚴重負面影響,告誡學生誠信從業不僅是每一位會計人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更是會計行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透過引入“中國首家赤道銀行案例”,向廣大青年學子傳遞,企業不僅僅是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體,更是社會整體財富積累、文明進步、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者,肩負著“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讓學生在案例中體會“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趣”這一哲理,提醒學生始終不忘初心使命,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增強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

#《兼併與收購》

富財經特色、融上財精神、傳匡時文化

《兼併與收購》是會計學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課程以活躍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公司併購為物件,以財務理論等跨學科理論為基礎,透過案例和實景教學,使學生能夠理解併購交易的實質,並能夠利用併購實務為公司增值。中國公司已成為跨國併購的主要發動者之一,結合此時代背景,授課教師趙子夜以理論為骨,案例為翼,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描繪了中國的身影。以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聯眾科收購義大利CIFA公司”為例,引導學生理解基建投資型戰略收購的長遠戰略價值,梳理出中國各界如何共同承擔全球市場的巨大開拓成本,解決前期固定成本難以在短期收回的痛點,啟用全球貧困人口巨大的市場潛力。。在“一帶一路”戰略引導下的跨國併購,除了給沿線國家帶來的福利,更重要的是讓極度貧困的人群也能參與到經濟建設中並分享果實,這一過程並不容易,需要業財融合等複雜的財務技術的支援,更需要培養學生構建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型共贏格局的能力。,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財經人才的基本素質。

目前,會計學院的課程思政建設已經在本科所有專業和所有課程實現全覆蓋,未來會計學院將在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中繼續探索,讓知識的靈性在育人過程中得到昇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過程中匯聚知識底蘊,在專業知識傳播中實現價值塑造,將工商管理類課程思政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編輯 | 李京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