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北“腥牛羊”,南“鮮魚蟹”:漫談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由 志遠談往事 發表于 綜藝2021-06-19
簡介人日的習俗在北方原本是比較少見的,主要是一種流行於南方的節日,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百姓也開始過人日,並且吸收了南方在人日時的飲食習慣,比如不吃剩菜而吃新菜,這實際上也顯示了一種南北方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魚文化體現在哪裡

北“腥牛羊”,南“鮮魚蟹”:漫談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文化交流與融合非常集中的一個時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這種戰爭一方面導致了大量原本居住在邊境之外的少數民族進入了中原,帶來了少數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則導致了大量原本居住在北方地區的漢族居民開始向南進行遷徙。

這兩種大規模的遷徙結合在一起,造就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空前的人口遷徙浪潮,如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陳寅恪所說:\“魏晉南北朝三百年來的大變動,即由人口遷徙問題引起。人口的徙動為魏晉南北朝三百年來之大事\”。而這種空前的人口遷徙也造成了文化的大交融,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的交流、北方文化與南方文化的交流,都造成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而在組成文化的諸多成分之中,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所謂\“民以食為天\”,飲食既是保障每個人生活的必要活動,同時也是承載文化的一個絕佳載體。透過分析魏晉南北朝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飲食文化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還可以以小見大,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交融的一些特點。

北“腥牛羊”,南“鮮魚蟹”:漫談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少數民族對於西晉的政府以及隨後長期的南北朝對立的局面,使得大量的原本居住在塞外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的北方地區,並且帶來了大量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和文化。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文化是在相互碰撞的同時相互融合的,雙方的文化都有相當多的優點,因此,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這種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便成為了當時的主流。

而飲食文化也是一樣,在進行這種交流與融合之前,漢族的飲食文化與少數民族的是有一些區別的,比如,漢族的飲食中由糧食製作而成的米和麵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也是日常飲食中的主食,但在少數民族的飲食中則基本難以見到米和麵的身影。相反,在少數民族的飲食中,牛羊肉和奶類佔據了重要的地位,而這些食物原本在漢族聚居的中原地區是比較少見的,主要是由少數民族傳入的。

這兩種不同的飲食文化在交流之後,便開始了互相的融合,雖然少數民族和漢族都不會完全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而採納對方的飲食習慣,但融合是隨處可見的,在少數民族的飲食中我們發現了漢族飲食傳統的影子,在漢族的飲食中也出現了很多少數民族飲食的因素。

北“腥牛羊”,南“鮮魚蟹”:漫談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具體來說,當時的許多少數民族飲食中都加入了米和麵作為主食,在《齊民要術》一書中就記載了在少數民族所製作的以牛羊肉或野味為主要原料的菜餚中,都可以見到米和麵的身影,這在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是比較少見的。

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史料記載中看到,少數民族在製作牛羊肉時開始加入酒來進行烹飪,對於烹飪比較熟悉的讀者們應該知道,加入酒是可以去除肉類的氣味的,這種方法原來主要是在漢族的飲食中存在,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們可以看到少數民族在烹飪時也開始採用這種辦法,想必也是從漢族飲食中借鑑過去的。同樣地,少數民族的飲食也影響到了漢族的飲食傳統,其中,胡餅和奶類製品是影響最大的。

北“腥牛羊”,南“鮮魚蟹”:漫談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在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漢族百姓是比較少食用這兩類食物的,但是在魏晉南北朝之後,我們在史書中便可以看到大量的關於漢族百姓使用胡餅和奶類製品的記載,從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基本都接受了這種飲食。比如,《洛陽迦南記》中有這樣的記載:

\“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經數年後,肅與高祖殿會,食羊肉酪粥甚多。\”

《藝文類聚》中也記載:

\“宋公至長安,得姚泓時故太官丞程季者,了人也。公曰:‘今日之食,何者最先?’季曰:‘仲秋御景,離蟬欲靜,燮燮曉風,悽悽夜冷。臣當此景,唯能吃餅’\”。

原本不吃羊肉和奶製品的人慢慢地也喜愛上了食用羊肉和奶製品,胡餅也成為了當時人們首選的主食之一。由此便可看出,少數民族的飲食對於漢族百姓的影響是很深的。

北“腥牛羊”,南“鮮魚蟹”:漫談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了大量少數民族進行中原地區之外,大量的北方移民也由於戰亂來到了南方地區。《晉書》中有這樣的記載:\“京洛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這也就是說,在當時有超過60%的原本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漢族百姓因避亂來到了南方。這樣大規模的移民自然就帶來了北方地區的飲食和風俗習慣,南北之間自然也就進行了飲食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

\“南稻北粟\”一直以來是我國傳統農業的分佈格局,這種分佈據說最早在先秦時期便已形成。但是這種分佈並非涇渭分明的,粟、麥等作物同樣可以在南方種植,稻米也同樣可以在北方種植,只是數量相對較少而已。正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的北方移民將北方的這些傳統作物移植到了南方,其中就包括了常見的麥、粟、麻等等,這些作物開始在南方地區大範圍地進行種植。

北“腥牛羊”,南“鮮魚蟹”:漫談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與此相關的,北方的飲食習慣也開始對南方產生影響。南方人平日裡比較喜愛稻米,而北方人則比較喜歡吃麵食,但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南方百姓也已經開始以麵食作為主食,比如《南齊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太祖為領軍,與戢來往,數置歡讌。上好水引餅,戢令婦女躬自執事以設上焉\”。

位於南方的南齊統治者不僅食用北方的餅類作為主食,而且還十分喜愛,由此便可看出北方飲食習慣的影響了。 許多來到南方的北方人也同樣受到了南方飲食習慣的影響。江南地區水網豐富,因此有吃魚、吃蟹的習慣,北方人原本少吃這種水生動物,但是到了江南之後,也逐漸體味到了魚和蟹的美味。比如,原本居住在北方的晉人畢卓在來到南方之後,便愛上了吃蟹,《晉書》中記載了一段他所說的話,由此便可看出他對於吃蟹的喜愛:

\“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指酒杯,左手置蟹鰲,拍腹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北“腥牛羊”,南“鮮魚蟹”:漫談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南方的這種飲食習慣不僅影響到了從北方來到南方的移民,而且還直接影響到了仍居住在北方的百姓的飲食習慣。北魏時期,其境內居住了許多歸降於北魏的南方人,北魏為了照顧這些南方人的飲食習慣,特意在洛陽設立了一個永橋魚市,讓這些喜愛吃魚的南方人在北方的洛陽也可以吃到熟悉的味道。而後來的永橋魚市不僅滿足了這些歸鄉的南方人的飲食喜好,而且還逐漸改變了整個洛陽城內百姓的飲食喜愛,魚由此逐漸成為了洛陽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成為了與牛肉、羊肉一樣的經常被食用的肉類菜餚。

除了具體的飲食,一些飲食習慣也逐漸在文化的交融中被普遍接受。例如,當時的南方人習慣在正月初七過人日,過人日有一些飲食上的習俗,比如要吃以七種菜為原料所作的羹,以及在人日這天不能吃舊的剩菜,而必須吃新菜,表明新的一年開始了。人日的習俗在北方原本是比較少見的,主要是一種流行於南方的節日,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百姓也開始過人日,並且吸收了南方在人日時的飲食習慣,比如不吃剩菜而吃新菜,這實際上也顯示了一種南北方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北“腥牛羊”,南“鮮魚蟹”:漫談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透過上文的分析,讀者們應該可以瞭解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飲食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大致情況。由於當時戰事的發展,一方面大量的少數民族南下進入中原,另一方面大量的北方中原居民南遷到了江南地區。這兩種遷移的態勢都帶來了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少數民族的南下帶來了少數民族飲食與漢族飲食的交融,少數民族開始次啊用漢族的一些飲食,漢族也吸收了一些少數民族的飲食。同樣地,南北方之間的飲食文化也進行了交流,雙方的飲食也出現了融合。

這段歷史表明,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實際上是在各種飲食文化的不斷交流與融合之中而最終形成的。其實,早在秦漢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各地的飲食文化之間就已經開始了融合,這一趨勢經過魏晉南北朝,在往後的歷史時期中也在不斷的進行著。多虧了這些交流與融合,才有了今日豐富多樣的中華飲食文化,它們的意義是極其重要的。

參考資料:《晉書》、《藝文類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