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武林秘籍:武林中的大俠是怎樣煉成的?

由 散打王 發表于 綜藝2021-05-08
簡介”劍士是憑藉個人的技勇充當為人效命的沒落的俠客

大俠是怎樣煉成的下集

大凡俠客皆武功超凡,以行俠仗義為己任,所以俠客都是臨危不懼,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並勇氣過人之人物。“俠客不怕死,怕死事無成”。無勇,就不能被稱之為俠客。

那麼,大俠何以成“俠”?

武林秘籍:武林中的大俠是怎樣煉成的?

下功夫學藝,並薪火相傳

春秋時,墨子門徒多似俠客。陸賈《新語》有“墨子之門多勇土”的說法;《淮南子·泰族訓》稱:“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說到依附於貴族、官僚為生的劍士,最典型的有兩件事情:

一是齊之孟嘗君、趙之平原君、魏之信陵君、楚之春申君,此乃“戰國四君子”,培養門客上千,其中不乏武藝高強、勇力效忠之士;

二是《莊子·說劍篇》中的:“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劍士是憑藉個人的技勇充當為人效命的沒落的俠客。他們技藝的高低,對其個人名望境遇都至關重要。

因此,

這些人在提高技藝上舍得下功夫,而且十分重視這種特殊技藝的薪傳接續,他們對武藝的總結、提高和傳播起著重要的作用。

武林秘籍:武林中的大俠是怎樣煉成的?

現代武俠小說大亨金庸在論及“怎樣成為武功高手”時強調兩點:一是刻苦學習;二是外在機遇。他筆下的武林高手都具備這兩條特點。

習武先修德

隋唐盛世,尚任俠之風不減。當時讚揚俠客的詩篇也極多,如李白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這是何等的功夫;“二杯吐然諾”,“縱死俠骨香”,又是何等的豪邁。李白的詩不僅是他浪漫的理想,也是當時俠客的生活寫照。具有俠義精神的俠客們不僅可反抗官府,為民申冤,還清除為非作歹的武林敗類,為民除害。

《清代述異》敘述了“清初八大俠”的史記:

“康熙雍正間,大江南北以拳勇名者八人,甘鳳池其一也……鳳池金陵人,短小精悍,鬚髯如戟,手握錫器,能使溶為汁,及指縫中流出,然在八人中尚居末座。第七人為白泰官,……第一人為僧某,第二人為呂四娘,實晚村孫女也。

僧淫暴無行,荼毒良懦,七人鹹惡焉,思除之,以救一方。然自度藝皆不能勝,恐轉為所戕,乃相約以六人合圍之。斗方酣,白忽從空飛下以刃刺僧首,僧若弗知者,鬥如故。白又飛去,六人者復進相搏,如是者三,乃殲僧於地。七人皆散去,各以技雄一方。又誓不作纖毫非禮事,約有犯者,六人共誅以如僧例,以故海內莫不稱其義俠。”

這段“懲惡記”,堪稱武林界教育習武者的生動教材。

告誡習武先修德的重要性,無論是誰只要違紀戒約,所為不軌,作惡多端,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這種懲罰是無情而嚴厲的,它表明了以武治暴的道理,守信重諾的理念和俠義精神。

武林秘籍:武林中的大俠是怎樣煉成的?

《大俠沈勝衣》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