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書法講堂||筆法篇(六):中鋒、側鋒與八面用鋒

由 三風堂書畫 發表于 綜藝2021-07-16
簡介偏鋒寫撇示意側鋒運筆姿態變化生動,為中鋒所不如,所以歷來書家主張“中鋒立骨,側筆取妍”,側鋒與中鋒結合運用

什麼風八面

側鋒與中鋒結合運用

筆畫方向改變的時候,要繼續保持中鋒就必須調換筆鋒的方向。由於考慮到筆勢連貫和行筆速度的需要,往往不是等鋒完全調換過來了才繼續行走,而是行進與調鋒同步完成,即一邊走筆一邊轉向。筆毛是由躺臥著漸漸站起來的,鋒是由邊側漸漸收歸中心線,這一段的運筆就稱作“側鋒”。

側鋒寫撇示意

書法講堂||筆法篇(六):中鋒、側鋒與八面用鋒

如圖寫撇。開始撇出時,雖然筆鋒仍偏,但著紙的筆腰很得力,錚錚欲反彈起,能殺入紙中。整個撇出的過程,筆鋒是回頂起來的由倒而立,由側轉中。因此,力感仍然很強。側鋒被認為是成功的,可取的。

側鋒容易和偏鋒混為一談,其實二者有本質區別。偏鋒是筆鋒臥倒側抹,一臥不起,一偏到底,絲毫不能體現鋒的用場,寫出的線條必然薄飄弱虛。而側鋒是筆鋒由倒而立,由側而中的一個轉換過程,是中鋒運筆的輔助手段。有人還把側鋒歸入中鋒的範疇,可見側鋒與偏鋒是有本質區別的。

偏鋒寫撇示意

書法講堂||筆法篇(六):中鋒、側鋒與八面用鋒

側鋒運筆姿態變化生動,為中鋒所不如,所以歷來書家主張“中鋒立骨,側筆取妍”,側鋒與中鋒結合運用。但由於筆鋒傾側了,筆畫跡象總不免略顯削類扁薄,不如中鋒的飽滿厚實,一般重要的筆畫,如主筆,都儘量使用中鋒以顯凝重穩住整個字勢,側鋒用得過多,整體氣格會弱。

褚遂良的中鋒和側鋒賞析

書法講堂||筆法篇(六):中鋒、側鋒與八面用鋒

八面用鋒的原則

“八面用鋒”是由宋代書家米芾最先提出。“八面用鋒” 積極主動地運用了各個筆畫,合理地發揮筆性,使筆毫順齊,協調一致,勢全筆圓,筋強骨健。無論在點畫質地及形態變化上是反覆呼叫兩三面的筆法不能比擬的。 一支好的毛筆,應是飽滿無缺的圓錐體,它垂直於紙面時,無論往前後左右哪一個方向按筆,都可以獲得順齊的中鋒。筆頭的截面是個圓,為研究方便,我們姑且將其粗略分為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個面。一般人的運筆,由於右手生理,筆鋒被動用到的絕多是“右下面”(即鄰側的c、e面),如初學者寫一橫,鋒偏上、腹偏下的側掃,寫豎,是鋒偏左、腹偏右的著紙,這是不講法度的偏鋒運筆。即使某學者書家,尤其是主張轉指調鋒者(靠捻動筆管來保持中鋒),仍僅止於運用d面或鄰近的一兩個面。

▼ 筆分八面示意圖

書法講堂||筆法篇(六):中鋒、側鋒與八面用鋒

八面用鋒,指運筆轉向時,隨向換用相應的筆面著紙執行。我們現以“心”鉤為例,對比八面用鋒和轉筆調鋒的不同。

如圖,寫到心鉤的出鉤處,為保證出鉤時的中鋒效果,不懂得八面出鋒原理者,須將筆鋒作120度左右的大幅度調向,其艱難繁複可想而知,而且筆鋒易曲扭,缺乏彈性,影響筆畫力度。懂得八面出鋒的,只須稍回頂立起筆鋒,換以左上面反勁出鋒,即可得飽滿勁利的鉤狀,熟練時,幾時看不出行筆有停頓。

書法講堂||筆法篇(六):中鋒、側鋒與八面用鋒

▼ 懷素的八面用鋒

書法講堂||筆法篇(六):中鋒、側鋒與八面用鋒

▼ 顏真卿的換面技術

書法講堂||筆法篇(六):中鋒、側鋒與八面用鋒

▼ 蘇軾的八面用鋒

書法講堂||筆法篇(六):中鋒、側鋒與八面用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