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曾侯乙生前興趣廣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位“超級音樂發燒友”

由 英雄王者榮 發表于 綜藝2021-07-22
簡介而曾侯乙墓的編鐘竟有65枚之多

超級發燒友什麼意思

從出土文物看,曾侯乙生前興趣廣泛,不僅是一位軍事家,而且也非常重視樂器製造與音律研究,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位“超級音樂發燒友”。墓的中室專門用來放置陪葬的眾多樂器,有編鐘編磬、建鼓、瑟、琴、笙、排簫、箎等共125件,分打擊、吹奏、彈撥三類,其中有編鐘、編磬各1組,琴、箏、五絃各1件,瑟5件,笙1件,懸鼓1件,還有建鼓、排排簫、抱鼓等罕見樂器。用於擊奏樂器的工具12件,各種樂器的構件、附件1714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出土時各種樂器基本位於原位,排列有序,真實地再現了戰國時期樂器的組合情況,為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此墓出士的各式樂器,種類之全,數量之巨,儲存之好,是世界考古史和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觀,堪稱天下之冠首。尤其是曾侯乙墓編鐘,被譽為“國之璁寶”。

曾侯乙生前興趣廣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位“超級音樂發燒友”

迄今為止,中國的考古發掘中共有40多套編鐘出土,但數量最多、保儲存最好、音質最高的則非曾侯乙編鐘莫屬。編鐘,顧名思義,就是由許多個鐘編懸而成的鐘組,大多數為16枚般分2層編排,也有3、9、13枚編排的。因因朝代的不同,鐘形有方、圓、橢橢圓之別,鍾鐘口也有凸圓、平口、凹凹陷之分。就其排列看,亦有兩類,一類按其大小排列,整齊美觀,以鐘壁厚薄區別音高和音域;一類以鐘形大小遞變區別音律,配合成組。據歷史文獻記載,中國以編鐘為樂器始於商代,此後貴族們宴樂歌唱,必先奏鍾,因此編鐘亦稱“歌鐘”。據考古發現可知,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才出現了僅有3枚組合的編鐘。而曾侯乙墓的編鐘竟有65枚之多。整套編鐘全系青銅鑄成,依次排列在曲尺形銅木結構的鐘架上,鍾架表面雕刻有精美的圖案,由6個佩劍的樂俑支撐著。編鐘分上中下3層,形制各異。最下一層由12枚長乳甬鍾和1枚鎛鍾組成,分成2組懸掛,其中9枚懸掛在倒趴著的虎形獸上面;中間一層33件,分3組懸掛,有短枚甬鍾1組11件,無枚甬鍾1組12件,長枚甬鍾1組10件;最上一層19件,稱稱“揭鍾”。橫向看,從左到右編鐘依次增大;縱向看,由上而下依次增大。懸掛方式亦不相同,上層為插掛,以插銷人鍾鈕;中層為鉤掛,掛鉤為框架鉤和焊鉤2種;下層環掛,掛鉤分趴虎套環和雙杆套環2種。連同鍾架,整套編鐘重約5000千克,鍾鍾中最大者通長153。4釐米,重203。6千克每件鐘體上都刻有篆體銘文,鍾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音及樂律理論。甬鍾刻有記事銘文,均為為“曾侯乙乍時”5字,標標明編鐘為曾侯乙所擁有和享用。標音銘文不僅標示了該鐘的懸掛位置,亦標明瞭敲擊的部位及其發音的名稱。整整套編鐘有律名28個,階名66個,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透過這些銘文,可知各諸侯國所用律名並不相同,更可清楚地辨析曾國國與楚晉、齊、中、周等國律名的對應關係。鍾銘所載內容,絕大多數聞所未聞,簡直就是一部不朽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典籍。透過對墓中出土文物進行綜合分析專家認為這套編鐘的擊奏工具共有8件並復原出了演奏時的場景。其中6件為“7”字形木槌,演奏時由3名樂工各執1對,分別掌奏中層的3組鍾,併兼顧上層鈕鍾,主奏旋律。另外2件擊奏工具為彩繪撞鐘大棒,長215釐米,粗6。6釐米,演奏時由2名樂工分別執掌,主主奏下層大鐘,配以和聲。演奏時,樂工們必須面對國君,且奏且歌且舞,表現出了高超的演奏技藝。整套編鐘數數量之多,做工之精細,氣魄之宏偉,令人驚歎不已,堪稱戰戰國時期青銅樂器的黃峰之作。從音效上看,編鐘所用青銅是以高純度的銅、錫、鉛按定比例冶煉而成,鐘壁厚度、鐘的形制的設計,都達到了完美極致、無可挑剔的地步,如如此才保證了編鐘絕佳的音響效果。全套鍾以人、獸、龍、花和幾何紋為裝飾,採用園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以赤、照、黃諸色映襯青銅本色,莊重肅,精美壯觀。有學者對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認為曾侯乙墓編鐘是科學技術史上一項最早而又複雜的系統工程,具有完備的技術體系和豐富的工程技術語言,具有世界一流的鑄造技術。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真實寫照,而且為科技未來的發展作出糟模。

曾侯乙生前興趣廣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位“超級音樂發燒友”

65枚鍾中,有1枚為楚王所贈,稱“楚王熊章鎛鍾”。鎛鍾通高92。5釐米,重134。8於克,腔體呈扁橢圓形,與其他64枚鍾最明顯的不同點,在於鐘口平整。鐘體頂部為蟠龍式複式鈕,由上下2對蟠龍對稱組成,上面1對蟠龍形狀較小,引頸對銜,下面1對蟠龍形體較大,回首卷尾,形象惟妙惟肖,生動傳神。鉦部兩側以淺浮雕龍紋為襯,每一部分鑄有5個圓泡形飾,圓泡凸面上亦浮雕龍紋。鉦間鑄有31字銘文:“隹(惟)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熊章,作作曾侯乙宗彝,奠之於西陽,其永持用享”。大意為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楚楚惠王在西陽接到了曾侯乙去世的訊息後,在西陽遙祭他,併為他鑄造了這件鎛鍾,以供其永享。這段銘文不僅說明曾國和楚國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而且為曾侯乙墓的斷代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據此,曾侯乙死亡的最可能時間為公元前433年。而對曾侯乙屍骸進行碳-14測定後,也表明其死於公元前433年一公元前400年,死時約42歲~-45歲。也許有人會感到奇怪,作為戰國國七雄之一的楚國,“地方五幹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支十年”,如此強楚為什麼會給小小的曾侯送那麼厚重的禮品呢?據《史記》和《楚世家》記載,楚昭王十年(前506),吳王闔閭和其胞弟夫機率兵攻打楚國,大獲全勝,最後攻破楚國的都城郢。破城之時,楚昭王逃走棄至雲夢澤時,被被吳軍射傷。楚楚昭王逃到那國,那國國君的弟弟認為楚昭王不仁不義,要殺他。於是楚昭王又急忙逃到隨國吳王闔間陷後率兵而至。隨侯緊閉城門,調兵遣將,嚴陣以待。吳王在城下對隨侯說,週週天子的子孫,分封在江漢流域的都被楚國滅掉了,隨國遲早也會被楚國滅掉的,你還是早點把楚王交出來,讓我殺掉他。隨侯堅決不肯,說:“隨國與楚國世代友好,你不要再說了,楚昭王不在隨國,他已經逃走了。”吳王沒法,只好帶兵離開了隨國。楚昭王由此逃過一劫,心中充滿了對隨侯的無盡感激。隨後楚國援軍趕到,大敗吳軍,夫概見大勢已去,撤兵歸國,自立為王。吳王闔闖得知這一訊息後,慌忙帶兵離開郢都回到吳國。楚楚昭王回國復位,下令楚、隨世代友好,不相攻伐。有專家判定,防隨隨國其實就是曾國,隨侯就是曾侯乙的先輩。由此我們]不難想象,楚昭王的兒子楚楚惠王熊章,為了報答曾侯乙先人的救父之恩,特意將這枚精美的鎛鍾送給曾侯乙,以示友好。從《周禮》的記載來看,周天子為鞏固統治,制定了嚴格而繁瑣的禮儀制度,以約東諸侯權力。其中編鐘作為皇家樂器的核心,象徵著權力和威儀,對於諸侯使用鐘的數量,有著嚴格的規定,絕對不能僭越。按禮制,曾侯乙墓中的編鐘數是隻有周王才能享有的,但曾侯乙生活在戰國時代,天下間諸侯割據混戰,禮崩樂壞。即即使這樣,能夠擁有如此數量和規模的編鐘,也足以說明曾國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般弱小。

曾侯乙生前興趣廣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位“超級音樂發燒友”

編鐘是一種打擊樂器,有固定音高。但是有一種鍾,其鐘體構成猶如兩片合扣在一起的瓦,敲擊它的鼓部正面和側面,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音,這種現象叫“鍾雙音”,這樣的鐘叫“雙音鍾”,極為罕見。曾侯乙墓出土的每個編鐘能都發出兩個樂音,一個在鼓部正中,稱正鼓音;一個在鼓的兩側,稱側鼓音,兩音之間成三度和諧。整套編鐘,總音域有五個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全,比現代鋼琴少最低和最高兩個音階。可以奏出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音樂,可以演奏旋律,也可以演奏和聲,音域寬廣、洪亮,音色優美。為保護這件頂級文物,也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曾侯乙墓編鐘的風采,音樂家和考古學家通力合作,經過複雜的實驗摸索,花費整整4年時間,終於成功地製作出了編鐘的複製品。此後經過多次演奏,積累了一批優秀的曲目,並在國內外的演出中獲得好評。如在1992年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演出、1997年香港迴歸慶典上的演出、1999年美國國家美術館的演出,都引起了強烈反響。有位音樂家說:“當我們第一次敲響編鐘的時候,它那種非常透明,透明得像水滴一樣的音色,還有它那那綿長的餘音,一下把大家都鎮住了,真是太美妙了。”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精湛的技藝,不僅反映了戰國時期青銅製造之精緻工巧,也反映古代音律之發達完美。美國的音樂界權威、組約市立大學教授麥克菜因和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組因,均將這套編鐘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此外,曾侯乙墓還出土了一套編編磬,其磬架之精美、磬塊之眾多、編懸之明確、配件之完備,在考古發現的樂器中獨一無二。青銅金的磬架高1。09米、寬2。15米。2根銅立柱被鑄造成集龍首、鶴頸、鳥身、鱉足為一體的怪獸,咬合著呈上、下分佈的2根銅杆,杆底等距焊鑄著銅環,用以懸掛磬鉤,共有銅掛鉤32副,2片石磬次第懸掛其上,相映成趣。此外還有木質的磬錘2件、木磬匣3件。據專家研究,全套編磬原有41塊石磬,每片石發一音,為十二半音音列,音域跨三個八度,音色清脆明亮。磬塊上刻有文字,有六七百字之多,內容與編鐘的銘文基本相同,用以標示石磬的編編號、標音及樂律理論。磐塊質料主要是石灰岩,也有青石、玉石。石磬音色清澈優美,比當今木琴更富有餘韻,比鐘聲更富有穿透力,它不僅展示了三個八度的音樂風。其豐富的半音尤其顯示了旋宮轉調的功能。當編磬與編鐘合奏之時,真可謂金石齊鳴,悅耳動聽,讓今天的人們充分領略中國古代金之樂的優雅之美。同墓出土的古樂器中還有4件鼓樂器,建鼓、懸鼓、手鼓、扁鼓各1件。建鼓是由1根長圓木柱貫穿鼓腔並固定於青銅底座上的一種大鼓,分鼓腔和鼓座兩部分。鼓座造型奇特而精美,縣圓錐形。由一銅圈及其內11根彎曲不等的銅條縱橫交錯而成網狀結構,中部凸起,正中與承插鼓的圓管相連,圓管上部簇擁著大大小小的10條龍,昂首擺尾,形態多變,構構成繁複而生動的立體影象。這這是迄今見到的最早的同類實物。

曾侯乙生前興趣廣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位“超級音樂發燒友”

排簫、箎、琴(十絃琴、五絃琴)都是首次發現的幾種早已失傳的樂器。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排簫這種樂器,曾侯乙墓的2件排簫均是由13根竹質簫管編排而成,長短有序的簿管使得其形狀象鳥展開的單翼。專家對這2件古排簫進行了測試,其中1件有七八個簫管能夠吹奏出樂音,音階結構構已超出五聲。篪是一種竹製橫吹管樂器,源自民間,後世逐漸失傳在周代常與壎一起演奏,戰國時作為大型宮廷樂器之一,每當有神祀與宴饗活動時,宮廷樂工們們將編鐘、編磬、建鼓、排簫、笙、瑟等樂器一齊奏響。古文獻中對篪的記載有出人,如《廣雅》說箎8孔《周禮·鄭玄注》雲箎7孔,陳暘在《樂書》中說箎為6孔,如如此混亂的記載,使今人難以準確詳細地判定其形狀。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箎解決了這一困惑。2件箎分別別長29。3釐米和30。2釐米,都是用1節竹管制成,兩兩端管口封閉,管身開有1個吹孔、1個出音孔和5個指孔。管身通體髹髹以黑漆,以朱、黃色繞管身描繪出綵線花紋。根據曾侯乙墓能,專家們成功地做了1件複製品,用複製品箎演奏,可歐奏出超出1個完整的五聲音階,加1個變化音,音色別有韻味笙是自古至今沿用著的一種管樂器,《詩經小雅·鹿鳴》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可見笙與瑟是經常配合使用的樂器。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可以分為十二簧、十四簧、十八簧3種均用匏鬥、蘆竹笙管、蘆竹簧片製成。笙簧因音訊高低而大小不ー,框與舌間的縫隙細如髮絲,做工十分精細。經專家視奏,其聲音婉轉低迴,古樸典雅,細膩迷人。戰國至秦漢之際,盛盛行“竽瑟之樂”,曾侯自然也不例外。不過,曾侯乙墓出土的瑟,其弦已腐朽朽,但瑟身依然儲存完好,長167。3釐米,首寬42。2釐米,尾寬38。5釐米。瑟瑟首端有1個長嶽山,尾端有3個短嶽山,張弦25根,另有木質瑟柱置於弦下。從其仿製品的演奏中,可品味其原有的濃郁韻味。從這批古樂器的音響與銘文裡,我們不難得知,其實早在2400年前,中國古代音樂就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曾侯乙墓古樂器的出土,徹底推翻了“中國的七聲音階從歐洲傳來”的的論調,並使失傳了2400年的華夏古聲一一“楚聲韶樂重現世間。而且,我們從中可以想象出墓主人曾侯乙生前是多麼痴迷音樂,他不僅將這批舉世無雙的樂器放人墓中陪葬,更令那些平日為他演奏歌舞的樂隊殉葬,來成全他在另一個世界持續享受這一愛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