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十二)

由 坤鵬論 發表于 綜藝2021-08-23
簡介”和斐德羅認為的勇氣不同,阿里斯托芬認為,這種為愛甘願去死是由人本身為了逃避破裂而造成的,是人的一種本性,愛情則彌補了這份空虛,同時實現了對人類的救贖

感情是不是都是性需要

隨著不斷地學習哲學,我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所有存在的都是各種機率、可能性的真實體現,所以,不要輕易否定、排斥、或是埋下頭當鴕鳥捂住自己的眼睛當成視而不見,要學會去正視、去理解,去共處,人最大的成熟,就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

——坤鵬論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十二)

一、故事背後隱喻著“一”

阿里斯托芬的頌辭就像他的喜劇作品一樣,在嬉笑怒罵背後隱藏著很嚴肅的深刻思想,而且邏輯也相當順理成章。

如果根據他講的人類起源以及演變的神話故事腦補成畫面,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非常滑稽可笑。

可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他透過這個神話故事非常順當地推論出了一個同性愛和異性愛的既荒唐又很合邏輯的解釋。

坤鵬論認為,對於這個所謂的神話故事不必太過較真兒,而是要去體會柏拉圖在其背後隱喻的是什麼。

假如我們將其與前面講到過的對立統一、和諧理念結合到一起思考呢?

再想想赫拉克利特的那句名言:“‘一’與自身離異,復與自身合一,正如弓和豎琴的和諧一樣。”

在這個神話故事中,最早的人類應該隱喻著“一”,或者說是隱喻著與赫拉克利特類似的“一”的思想——“一”生萬事萬物,萬事萬物又求合“一”。

最早的人類是太陽、大地、月亮的後裔,他們之間並沒有高下之分,都屬於完美、自足的狀態,他們身上蘊含著神聖的東西,他們就是“一”。

但是,在他們被剖開之後,“一”不再是“一”,人類的這種完美性、神聖性喪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無盡的空虛。

這種空虛帶來的痛苦甚至比死亡更大,讓這一半尋找到那一半後便“常常互相擁抱不肯放手,飯也不吃,事也不做,直到飢餓麻痺而死,因為他們不想分開。”

和斐德羅認為的勇氣不同,阿里斯托芬認為,這種為愛甘願去死是由人本身為了逃避破裂而造成的,是人的一種本性,愛情則彌補了這份空虛,同時實現了對人類的救贖。

所以,阿里斯托芬說,愛情源於由分求合的企圖,人類本是渾然一體,因為犯了罪才被剖成兩半,分是一種懲罰,一種疾病,一種不完整,一種不完美,求合是回到健康、回到完整、回到完美、回到“一”。

“我們每個都是人的一半,是一種合起來才成為全體的東西,所以每個人都經常在尋求自己的另一半。”

柏拉圖在此的潛臺詞是,人在本質上不是完整的存在物,所以,他們最迫切的要務就是認識到自己的不完整,這也是人對完整或整全的探求的基礎,人們必須抵制偽裝的知足,因為這隱藏了他的基本狀況。

因此,愛情的歡樂不只是感官的或肉體的,而是由於一種普遍的潛在的要求由分而合“一”的慾望得到了實現。

愛慾的源頭、愛情的本質就是,“兩人心中都在願望著一種隱約感覺到而說不出來的另一種東西”——對自身完整的希冀與追求。

阿里斯托芬透過愛情是歸“一”的,推翻了鮑薩尼亞的兩種愛神的看法,並與厄律克西馬庫的看法一樣,愛情中寓有對立統一的道理。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十二)

二、不排斥性,但它是低階的

前面講過,由於最早的人類全都被剖成兩半,結果這一半一旦遇到那一半,就會“互相擁抱”不放手、不吃不喝、什麼也不幹,直至死亡。

為了避免人類因此而滅絕,宙斯將人類的生殖器從後邊移到了前邊,讓人們能夠透過交媾來繁殖,人類也重新開始可以正常地從事日常的工作。

由此可見,在阿里斯多芬的認識中,性是人類愛情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伴隨著愛而產生的。

在此之前,人類的結合不能算是愛情,而在此之後,人類的愛情才真正產生。

在阿里斯多芬背後的柏拉圖沒有生硬地認為只有精神上的或者只有肉體上的愛情才算是真正的愛情。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柏拉圖的性觀念:不排斥性,不過,他認為性是低階的,是在相愛的人之外的。

相愛的人只想合成一個整體,性以及其結果(孩子)的出現阻隔了相愛的人的完整性,是不被讚賞的。

柏拉圖認為,身體的愛慾導致孕育子女,所以也可以稱其為身體方面的生育欲。

這種慾望旺盛的人,都喜歡女人,他們以這種方式來愛。

坤鵬論認為,生育欲的內在本質是尼采所說的權力意志,是對自己生命擴張的慾望,透過“生育子女”使自己永活,為自己帶來永世的福氣,從這個角度講,愛慾就是欲求不死,正是靠生育,生命才會綿延,“會死的”(自然或天性)才會成為“不死的”。

而權力意志、生育欲不僅人類有,所有生命體都有。

在欲求生育的時候,所有動物都會變得非常強悍,如同得了愛慾病,先是急切地要交媾,然後是哺育自己生下來的孩子。

在生育欲上,動物的愛慾和人的愛慾沒有什麼不同,或者說人類的更強烈,是不分季節的,是氾濫的。

因此,柏拉圖認為,只有精神、靈魂的愛情才是人類獨有的,才是最高等級的愛情,才是能夠讓人迴歸本我的愛情。

按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這個世界是現象世界,所有感官所獲得的都是經常變化、不完美的、註定消亡的現象,它們皆是理型的仿製品,只有靈魂見到過愛情的理型,所以也唯有透過它才能夠尋找到至高的愛情理型。

顯然,另一半理論也是柏拉圖理型論的延伸,與他主張人格的和諧與靈魂昇華一脈相承。

不過,在時代的深刻影響下,這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卻演變成了同性戀合理化的暗示,以至於將其上升為人體內在的精神需要,強調愛情的慾望不是外在的強制,而是一種來自本原的追求。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十二)

三、正視多樣的性取向

在分享《會飲篇》後,不少朋友提出了異議,認為這裡面充斥著不健康的愛情觀。

坤鵬論一直強調的:道德里面有著太多的人為,人是道德的尺度。

道德的英語——Morality一詞源於拉丁語Mores,Mores的意思就是風俗和習慣,簡稱習俗,可見在西方古人看來,道德是由習俗決定的。

比如: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異性戀、單邊愛(英文monogamy,一夫一妻(制)、單配偶)就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因為不同社會的霸權文化、價值取向、生存需求決定的。

因此,異性戀、單邊愛並不是道德上就比別的關係形式高尚(除由男女性別不平等衍生出的關係形式,如一夫多妻制等之外),只是我們已經對這一種關係形式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了而已。

《會飲篇》中的戀愛觀,恰恰反映了古希臘的戀愛觀、道德觀,證明當時少年愛的普遍和流行,並且人們相信異性戀、同性戀都出於自然,因此,對於性取向的多樣性比當今社會寬容得多,也沒有像現在那樣會根據某些更高的“道德原則”來譴責某種性取向。

坤鵬論隨著不斷地學習哲學,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所有存在的都是各種機率、可能性的真實體現,所以,不要輕易否定、排斥、或是或是埋下頭當鴕鳥捂住自己的眼睛當成視而不見。要學會去正視、去理解,去共處,人最大的成熟,就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

為什麼哲學能夠讓人變得豁達、寬容,這可能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未經同意謝絕轉載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5年底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8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2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