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福建人是最正宗的古代中原後裔?

由 1010農農場 發表于 綜藝2021-09-06
簡介而福建某媒體更是發文稱採訪了某福建文化學者,說 hf 不分,nl 不分是古漢語的特點,福建保留了中原古音,閩人乃是古中原人的正統傳人

中原人是現在哪裡人

“你是哪兒人?”“我來自一個H開頭的省份。”“湖北?”“不是。”“湖南?”“不是。”“海南?”“也不是。”“那是哪兒?”“是福(Hu)建啦!”

這個流傳已久的網路笑話被搬上了羊年春晚。由於演員實際上是河北人,模仿的福建腔普通話並不真像福建人說話。小品隨後還因為涉嫌歧視南方人引起了不滿。而福建某媒體更是發文稱採訪了某福建文化學者,說 h/f 不分,n/l 不分是古漢語的特點,福建保留了中原古音,閩人乃是古中原人的正統傳人。

那麼“福(hu)建話”真是古漢語的孑遺嗎?福建人是最正宗的古代中原後裔嗎?

福建人從哪來?

上古時期,現今中國東南廣大地區主要是越人的天下,分佈著各式各樣的百越民族。漢人漢語尚未大規模進入。就連傳說中祖宗是來自中原的吳國也有“斷髮文身”之風,國王名中也頗有像“闔閭”、“夫差”之類難於用漢語解釋的名字。而由越人建立,以今浙江為中心的越國更是一度興盛,在勾踐帶領下擊敗吳國,北進中原。

彼時作為東南沿海一部分的福建自然也是越人的地盤。與江浙不同,福建當年完全遊離於中國政權範圍之外,屬於地地道道的化外之地。到了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越國被楚國攻滅後,部分越國貴族南遷福建,形成閩越政權。

秦朝在福建設定閩中郡,但是也並未能對福建進行直接管轄,福建實際繼續由閩越首領無諸統治。秦末無諸積極參與反秦,並被漢高祖劉邦冊封為閩越王。直到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朱買臣率軍滅閩越國,將閩越人遷徙到江淮之間,《史記·東越列傳》記載“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中央政權實質上放棄了閩地。直到西漢後期才設東治縣,隸屬會稽郡。大概也正是由於閩越遭遇瞭如此大難,導致福建的百越殘留很大程度上還反而不如北邊的江浙地區。如江浙有盱眙、無錫、姑蘇、餘杭、餘姚、諸暨等越語地名,但福建則少見。

福建人是最正宗的古代中原後裔?

閩中郡雖名義上歸屬中央政權,實際由閩越君長自治。

人都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其實閩道更比蜀道難。當時福建與業已漢化的江浙地區陸路交通非常不便。多山的閩地人煙稀少,其開發相當緩慢,與中原聯絡的緊密程度不但遠不如北面的江浙地區、西面的江西,甚至連更南方的廣東都不如。代表中央政權的南侯官都尉孤懸閩江入海口,與其說是個統治中心不如說是個透過海路聯絡南方交趾的海港補給站。漢朝末年許靖為避難,從會稽南奔交趾,選道東治,尚且“經歷東甌、閩、越之國,行經萬里,不見漢地”。他寧可逃奔遙遠的嶺南“漢地”,也不願就近避難蠻荒的福建。

如此荒僻偏遠的地方又是如何被逐漸納入中央政權呢?

東漢開始逐漸有南下漢人遷入福建,但是據《晉書·地理志》記載,西晉太康初年建安、晉安兩郡人口合計不過八千六百戶左右,相比而言,其他郡的人口普遍能有兩到三萬戶。

兩晉之交,伴隨北方移民大舉南下,遂有所謂“衣冠南渡”、“八姓入閩”之說,即本屬中原大族的林姓、黃姓、陳姓、鄭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避禍遷居福建。至今福州市民中陳、林二姓占人口近三成,如加上鄭、黃則更為可觀。所以福州有“陳林蜀大半,黃鄭滿街排”的說法。

過慣了好日子的中原貴族會否甘心遷到窮山溝,那可是個大問題。事實上所謂“八姓入閩”實際上很可能和南方家譜普遍造偽一樣,乃是冒稱中原貴胄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行為。永嘉南渡中中原望族主要移居在今天的江浙地區,福建並未受到直接波及。後來的移民也多是來自長江流域的平民,並非中原望族,且數量有限。直到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福建的居民也不過一萬兩千戶。

“八姓入閩”的說法在古代也並未能受到普遍認可。《開元錄》就明說:“閩縣,越州地,即古東甌,今建州亦其地,皆夷種,有五姓,謂林、黃是其裔。”事實上,大量漢人遷入福建得等到唐朝了。現在有相當一部分閩人將祖先追溯到陳元光、王審知等部,乃知所謂“八姓入閩”也是唐朝以後出現的說法。

福建人是最正宗的古代中原後裔?

“我是臺灣河洛人,來自中原”實乃夢囈。

由此可見,福建人絕對不是上古漢人在閩地的一脈單傳。臺灣有些人把外人對閩南人的稱呼Hok-lo(福佬)解作“河洛”,當成是閩人源自上古中原河洛地區的證據則更是歪上加歪了。

哪些地方講福建話?

春晚小品中馮鞏有一句“我是該去湖州還是福州哪?”的臺詞。但在現實中,如果他女兒的未婚夫真是一個說“福建話”的人,恐怕他得更加頭疼了——福建方言的分佈地區相當廣泛,不光限於福建省,還遠播海內外。

福建方言中,閩中、閩北較為安穩,固守山溝。福州一帶的閩東話雖然在馬來西亞詩巫、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地都小成氣候,但多為近現代移民。要說移民歷史久、規模大,那還當屬閩南地區。

清朝西方傳教士在學習中國方言的過程中發現,閩南話分佈區域遠遠不限於閩南漳州、泉州二府。杜嘉德在《廈英大辭典》中提到中國最類似閩南話的方言是廣東的潮州話,並認為閩南和潮州之間的區別大約類似西班牙/葡萄牙或者荷蘭/德國之間的區別,雙方仍能進行勉強的溝通。而除了潮州以外,海南島的方言和閩南地區也相當接近。

閩南雖然開發歷史相當晚,但是人口繁衍得相當快,導致閩南迅速變得人多地狹。唐朝天寶元年不過17萬8千多人,到了北宋崇寧年間就暴增十倍,達到180萬左右。巨大的人口壓力使得閩南從人口輸入地轉為人口輸出區。

潮州地區因為鄰近閩南,很早就成為閩南人的遷居地,隋唐時期即有居民從泉州遷入,進入宋朝後閩南人更是大舉南下。但是潮州地區氣候地理條件優越,很快人口大量增殖,非但難以繼續接納移民,反而自己也和閩南一樣走上了輸出人口的路子。

善於航海的閩南人在遷徙路線上也頗有特色,即沿著海岸線走,見縫插針。其中以粵瓊臺最成氣候。除了潮州外,粵東沿海的海陸豐、粵西茂名、湛江等地沿海地區的居民也多說閩南話分支雷州話。而唐朝時近為荒地,人口不過五千戶的海南島在宋朝以後也陸續遷入了大批閩南居民。閩南人從島東北的文昌登陸,沿著海岸線向東西兩側擴散。今天海南島從澄邁到三亞的整個東海岸都講海南閩語,即閩南話在海南島上的變體。

自鄭芝龍以降,閩南人大舉遷入一海之隔的臺灣島,今天台灣絕大部分漢族居民均為閩南後裔,所謂臺語也就是閩南話,並且由於離開本土時間短,它和閩南原鄉語的差別要遠遠小於粵瓊閩語和泉漳閩南話的差別。

如果說閩南人南遷和東進都主要是進據荒地的話,他們還能尋得機會向北方移民就更是不簡單了。

福建人是最正宗的古代中原後裔?

閩語分佈圖(來源:《中國語言地圖集》)

明清時期,閩南人逐漸有北遷浙江溫州的。清廷的“遷界”禁海攆空了沿海地區的居民,更是給閩南人擴張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自此閩南人奪取了浙江南部的大段海岸線,不但佔了平陽、蒼南,更是擴充套件到了玉環、溫嶺、舟山等地。而太平天國戰亂後原本人口極其稠密的蘇南地區出現了暫時性的空洞,善於抓住機會的閩南人更是從溫州向宜興等地遷徙。至今宜興山區尚有少數說閩南話的村子。

閩南的擴張僅止於此嗎?

那還是太小看閩南人了,事實上閩南人繼續沿著海岸線北遷,有些閩南人定居在了膠東半島,部分人更是隨著闖關東的浪潮遠去遼東。而煙臺、天津、大連等地供奉媽祖的天后宮更是體現了閩南文化在北方的影響。只是可能由於移民規模小,華北閩南人早已經被當地同化,並不說閩南話了。

今天,除了福建本省外,臺灣、廣東、海南、廣西、浙江、江蘇、江西、四川等地以及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都有“福建村”、“福建話”的存在。其分佈之廣泛在全國各大方言中可謂首屈一指。

福建人是最正宗的古代中原後裔?

天津天后宮牌樓

福建話是中原古音嗎?

福建各地方言確實保留了一些地地道道的古漢語說法,如普遍將“鍋”稱作“鼎”,“筷子”稱作“箸”等,甚至有些閩南話表示應答還用“諾”,古雅得讓人驚詫。但是保留古詞和保留古音是兩碼事,何況所有方言大部分詞彙也是繼承於古漢語,頂多有量的不同,並無質的區別。

要想知道福建話是不是中原古音,那首先得弄明白所謂中原古音是什麼東西。

隋文帝開皇初年,陸法言與劉臻、蕭該、顏之推等八人討論音韻,二十多年後的公元601年,陸法言編成《切韻》。《切韻》隨後廣泛流行,成為韻書典範,其所記載的語音系統成為中古漢語的代表。這個語音系統比起現代漢語任何一種方言都要龐大得多,共有37個聲母、160餘韻母、4個聲調(相較而言普通話共有21個聲母、39個韻母、4個聲調)。

《切韻》音的重要性在於現代漢語絕大部分方言中的語音對立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頭。如普通話的平翹舌之分反映切韻音中精組聲母和知莊章三組聲母的對立,廣州話的六個子音韻尾基本完全繼承了《切韻》的子音韻尾系統。在這個層面上看,切韻音可被認為是現代漢語各方言的共同祖先。

福建人是最正宗的古代中原後裔?

《切韻》本已散佚,現今關於《切韻》的知識其實間接來自《廣韻》,但近代又在敦煌等地發現《切韻》殘本。

福建方言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其中的一些現象並不能在切韻音系裡面得到解釋,而是可追溯到上古時代。中古漢語及現代能分-m -n -ng 韻尾的所有其他方言都收-ng,正是反映了這個字在上古漢語中的讀法。

成書於東漢末年的《釋名》中描述了一個“風”字的同類現象:“克豫司冀橫口合唇言之,風,泛也,其氣博泛而動物也;青徐言‘風’椒口開唇推氣言之,風,放也,氣放散也。”則說明這種變化在東漢末年從現在的山東一帶開始擴散,中原尚且是-m。而到了《切韻》,新讀法已經漸入中原,徹底取代了舊音。只有地處偏遠的福建還保留了老讀法。

不過,雖然福建方言相對其他方言有更多上古音的痕跡,但這並不代表福建方言就真是地地道道的古音。而文化學者所謂的 h- f- 不分,n- l- 不分是上古遺蹟更是無稽之談。事實上,閩語在歷史上曾多次接受了中原漢語的沖刷。中原的f-本來自於上古到中古早期的 p- ph- b- 聲母,即所謂“古無輕唇音”。這點在福建方言中尚有不少遺存,如“芳”閩南話為 phang,“飯”潮州話為 pung(汕頭腔)。唐朝以後,福建諸方言引入已經產生的 f- 的中原漢語以供讀書之用,形成了所謂“文讀”。但是閩人發 f- 有困難。於是就用已有的聲母中和 f- 最接近的 h- 代替以矇混過關,實際和現代福建人把福建說成 hu 建是一回事。

至於n、l 之分,則更是古已有之,而且早期的福建話也必然是能分的。雖然現今閩南本土n、l 完全混亂,但是早先遷出的潮州話、海南話逃過了這一劫,它們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區分這兩個聲母。而福州話n、l 混淆更是近幾十年的事,至今不少福州老人都可以完整地區分這兩個聲母。古漢語如果古到只有幾十年光景,那現今在世的老人恐怕得是活木乃伊了。

參考文獻:

葛劍雄:《福建早期移民史實辨正》,《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鄭張尚芳:《古越語地名人名解義》,《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