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綜藝2021-10-19
簡介她和她的曾孫女打電話時也是這樣,小乖叫她“老婆婆”(奶奶不喜歡人叫她“祖祖”,說是把她叫老了),她就會順著“老婆婆”背一首童謠出來:“老婆婆在賣茶,三個觀音來吃茶

晚安缽缽雞什麼意思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有些年輕人在大好年華就“身未老心已衰”,對世界失去了好奇心;反觀不少老年人的心態卻逐漸年輕化,開始享受生活。於後者而言,我奶奶大概是個中翹楚:她從來不把自己當老人,反而把“活他個120歲”和“吃遍天下美食”奉為自己的兩大人生目標。

“零食吃不夠,你就活不贏”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奶奶這個“寶藏女孩兒”時常會做出一些令人捧腹的事情。

奶奶極愛吃零食,如果有人問她長壽的秘訣,我猜她一定會說:“要把零食吃夠!零食吃不夠,你就活不贏人家!”她還自封“零食大王”,得意得很。

奶奶有一個粉紅色的小書包,是2005年參加一個老年活動的時候人家贈送的,她一直背到現在,洗得都掉色了。我說要給她換一個新包包,誰想她堅決不換:“你也不看啥時候了!除了吃,其他的我是不會花冤枉錢的。”零食就是她的命根子。

但奶奶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總喜歡飯前吃零食。一到中午或者晚上的飯點,你如果不好好盯著她,她就在家不停地吃薩其馬、小餅乾、蛋黃酥、瓜子、核桃……這樣一來正餐自然是吃不好,前段時間奶奶還因為胃口不好餓瘦了一些。早餐之前就更過分了,要找白酒喝!如果爸爸把酒藏了起來又被她找到,她就偷酒喝,簡直防不勝防。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有時候我都很納悶兒,這個老太太是鐵做的嗎?這身體太能扛了,年輕人都沒她吃得消!

01 火鍋女王

奶奶酷愛吃火鍋,但是吃品卻是有點兒不講究:不僅會把自己身上整得油湯掛水,連她旁邊的人也會跟著遭殃。

為了吃美食的時候少些障礙,前些年我帶著奶奶換了一副新的假牙。在檢查牙齒的過程中,閉著眼等待的老太太滿心滿眼都是火鍋裡那些不好嚼的菜品,什麼毛肚啦、鴨腸啦,並且對換完假牙的日子充滿了期待:“假牙有了,啥也不怕了!”

於是,換上了新假牙的奶奶將她獨有的彈鴨腸吃法貫徹到底——吃鴨腸的時候不是用牙將鴨腸咬斷,而是牙齒咬住鴨腸的一頭,另一頭用筷子固定,透過彈拽將鴨腸掙斷。

奶奶吃鴨腸喜歡涮個幾秒鐘就下嘴,她覺得這樣吃才夠爽脆,涮久了就沒吃頭了。正所謂:“毛肚不要緊到燙,生活不要鼓搗犟。鴨腸不要緊到煮,人生難免有點兒苦……”

這樣一來,飛彈的鴨腸濺得她自己滿身滿臉都是香油,身邊人的衣服也難逃一劫。若是鴨腸太長了她就會站起來燙,夾夾扯扯間燙得一桌子都是火鍋油。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有一次蔡林希(作者的弟弟)被她濺得忍無可忍,揪著自己的衣角氣勢洶洶:“奶奶你看!你剛剛吃鴨腸,濺了我一身油,你說咋辦?”奶奶咂了咂嘴,本想使出耳不聽為淨大法,奈何蔡林希很是執著,於是只能裝模作樣地將他看上一圈:“沒看到油啊。”

蔡林希指著奶奶飯兜兜上的油點子:“那你看看這是啥?”鐵證如山,奶奶慌慌張張地岔開話題:“毛肚好吃,腰片好吃!哎?你咋個不吃哪?”她當時目光閃爍,好像蔡林希真的要她賠衣服一樣。

02 重口味愛好者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奶奶越發喜歡吃油炸食品。她喜歡吃炸得焦黃的食物,一口下去可以爆出油汁的那種。

平日裡下館子,我們點的油炸食品基本都逃不過返工的命運——重新炸一遍,炸老、炸透她才喜歡。通常一旁的服務員都會驚奇地看著奶奶,發出驚歎:“這麼重的油,這長壽的老太太可真的是一點兒也不養生啊!”

其實早些時候我們也常常勸奶奶,老年人不要吃這麼重口,對身體不好。她就很著急:“你曉得個剷剷!你也不看啥時候了!吃了不好?不吃才不好!”對於美食,她從來都秉持著“只爭朝夕”的態度。而關於長壽,她也覺得沒有什麼秘訣——吃好、耍好、睡好,一切就都好。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看我不動筷子,喝得小臉兒通紅的奶奶給我夾了塊烤鴨皮:“拿著!”

我看了看上面裹滿的白糖,又看了看奶奶,她理直氣壯:“甜甜的才好吃。”

說罷又親自給我包了個烤鴨卷,滿滿的都是肉,連黃瓜絲、蔥絲都沒有。

蔡林希發出驚歎:“你這北京烤鴨,包出了一種肉夾饃的感覺。”

我嚇得連連擺手:“你這個太嚇人了!這分明就是粽子,裡面全是肉!”

奶奶才不管這些,將烤鴨卷硬塞給我:“吃完了跑兩圈就瘦下來了!”

不容拒絕的態度真是奶兇奶兇的。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奶奶有一個典型的“四川胃”,就連做海鮮都必須是大油大辣才行。其實很多菜系的食材是不適合重油、重辣的,但奶奶才不管,她是無辣不歡的。她常說:“吃飯沒有了辣椒,還不如不吃。”

幾年前在廣州,我們一家人去一家餐廳聚餐。人家粵菜本就清淡,尤其是湯品,更講究營養,油越少越高階。但老太太才不管這些:“這個雞湯連油都沒有,清湯寡水,有啥吃頭哦?還賣這麼貴!”後來非要人家端著碗去餐廳廚房,把雞湯上面的那層雞油舀到碗裡,才心滿意足地享受了晚餐,還自言自語道:“你們曉得個剷剷,這個才有搞頭!”

在廣州,奶奶唯一喜歡的食物可能就是肥叉燒肉了,其他的粵菜她都覺得太清淡了,吃著吃著就想睡覺,沒得搞頭。

在青島時,她又嫌全國聞名的魯菜不夠勁兒,在餐廳里拉著服務員嘰嘰呱呱:“你們這個菜味道太淡了,炒海鮮,辣子、花椒、獨蒜、白糖、洋蔥都不給夠,只放點兒大蔥算啥子,開餐廳不是這樣開的啊!”幸好在青島,沒人能聽懂四川話,否則我們一家人怕是都要被攆出去了。

二姑媽就勸奶奶:“人家魯菜是全國都出了名的,明明就是你自己嘴巴刁,哪裡是魯菜不好吃?”奶奶很不服氣,放出了她的招牌狠話:“你曉得個剷剷!”

但凡覺得自己理虧,卻又說不過人家的時候,奶奶捍衛自己的永遠就是這一句至理名言:“你曉得個剷剷!”

最讓人無語的是,奶奶的口味不僅重辣,還狂愛甜食。一般來說,她的早餐是五個湯圓、一個鴿子蛋和一杯牛奶。按理說湯圓已經夠甜了吧,不行,她一定要分別在湯圓湯和牛奶裡各放兩勺糖才行,不然就不吃。

以前我還常常勸奶奶,放太多糖對身體不好,搞不好要得糖尿病的。奶奶會不耐煩地反駁道:“啥子糖尿病哦!100歲了還得糖尿病,淨找些龍門陣來擺!”後來我也看開了,人呢,活得開心就好。

03 自笑平生為口忙

奶奶到底有多貪吃呢?

冬天入睡前,裹緊小被子躺在床上的她會默默唸叨:“羊肉湯好喝,喝羊肉湯要多放香菜湯才鮮;羊肉要蘸幹海椒面才有味道;羊雜要趁熱吃味道才不腥。我不吃羊肝,我就吃羊肉、羊腸子,得放香菜,放好多香菜,好吃喲……”念著念著就安然入睡了。奶奶在夢裡數羊,應該是一隻羊腿、兩隻羊腿、三隻羊腿……

坐我車上,我提醒她:“系安全帶!”誰料她聽成了:“鵪鶉蛋?”

去熊貓基地看到熊貓吃竹子,她會聯想:“筍子炒肉安逸得很嘛!筍子要炒著吃才脆!”

去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看海洋動物時,她流著口水自言自語:“魚啊,魚就要炸的才好,油要多,油少了就不好吃了。”

在家裡她還打起了家養寵物鴨的主意:“燉爛了就不好吃了,煮熟了就好吃了,放花椒、海椒、料酒、白砂糖、姜……”感覺寵物鴨已經在旁邊瑟瑟發抖了。

每一次在一旁錄影片的我甚至能聽到奶奶咽口水的聲音,在她眼裡,萬物皆是食材,且有一套完整的食譜與之對應,哪種食材該怎麼烹飪才好吃得進行嚴格操作,嘴刁得很。她也很有自知之明,自稱“好吃婆”,形容得既恰當又精準。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奶奶不僅好吃,吃起來還足夠專注。

我們一家人帶奶奶去吃螃蟹。我們幾個人熱火朝天地擺龍門陣、衝殼子,眉飛色舞的好不熱鬧。只有她一個人悶不吭聲,誰也不理,不焦不躁地吃了一個多小時。她一共只吃了四隻螃蟹,平均一隻吃20分鐘,每隻都吃得乾乾淨淨、仔仔細細,一點兒肉都不浪費,所有的蟹殼都可以完整地重新拼出四隻螃蟹!簡直令我們目瞪口呆。

對了,作為重口味十級愛好者的奶奶,吃螃蟹是不蘸醋的,她必須得蘸辣椒水才行:“那個醋連作料都沒得,吃啥子吃?”

說到我們家的家庭聚餐,我得偏題兩句。實在好笑,吃貨的友誼永遠是最堅固的,在我看來,吃也是維繫親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常言道,家中老人在,人生尚有來路;老人去,人生便只剩歸途。奶奶是家裡的凝聚力,她坐鎮每個家庭成員心中的軸心位置,因為她,全家人每年都會聚一聚。

雖然現在奶奶的五個子女四散在全國各地,她的孫子、孫女也大多不在身邊,但只要有機會,我們就會聚在一起吃吃吃:去成都吃毛肚、鴨腸、黃喉、腰片、肥腸;去廣州吃早茶、腸粉、叉燒、煲湯;去青島吃海參、燒魚、鮑魚、蝦仁……

我們整個家族都是食肉動物,每次去餐廳點菜,全是大魚大肉,根本沒有人會點青菜。有一次,一位熱心的服務員提醒我們:“大家是不是沒有點綠色蔬菜?”我們很納悶兒:蔥和香菜難道不是綠色蔬菜嗎?

奶奶則是“家庭食肉俱樂部”的代表,她覺得吃飯沒有肉就是沒有靈魂,就是一無是處,就是一文不值。

有一次,我帶她去了一家素食餐廳,本想帶她嚐嚐鮮,結果她幾乎連筷子都沒動,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抱怨道:“沒得肉吃剷剷!素的有個啥子吃頭!”她夾了兩筷子就放下了,全程把“不感興趣”印在了腦門兒上。喝蔬菜湯的時候,奶奶兩隻眼睛都眯了起來,聳著鼻子像是在喝一碗中藥,難以下嚥。

最近,“臭名遠揚”的螺螄粉一躍成為新晉網紅單品,奶奶怎麼能不趕這波潮流呢?於是我將螺螄粉的調料包放進了串串香的煮鍋裡,端上了奶奶往日愛吃的一些涮品,沒告訴她湯底的變化。

誰料,奶奶竟也吃得津津有味。我當時還挺吃驚:“奶奶,你不覺得這個鍋臭臭的嗎?”

“我曉得啊,還可以。”說完奶奶低下頭繼續專注地涮著她的鴨腸。潛臺詞我算是聽明白了:只要給我肉吃,啥都好說。

我認真梳理過奶奶愛吃的食物清單,發現單從她愛的食物來看,真的不應該成就一位長壽老人——什麼內臟啊、油炸食品啊、甜食啊、辛辣物啊……完全不忌口。

別人老了是重養生、強保健,每天規規矩矩膳食營養;奶奶老了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埋頭乾飯,做回自己。真是一個非典型性長壽案例。

“飲料勁兒太小,沒喝頭”

奶奶“火起來”,就是因為一條喝可樂的影片。現在,已經能清晰地區分飲料和酒的區別的奶奶,早已經拋棄了可樂,官宣白酒才是她的真愛。

關於白酒,我曾經問過奶奶為什麼愛喝,奶奶說:“飲料勁兒太小,沒喝頭。”其實奶奶年輕的時候就會喝點兒小酒,可惜家裡人除了奶奶自己,其他人都不太好這口,因而能陪她喝酒的人不多。奶奶也是從這幾年才開始貪杯的,提到這個,就不得不說說此事的淵源。

2018年奶奶生日的時候,曉波叔叔帶了一瓶白酒來給奶奶祝壽。生日聚會上,曉波叔叔端著白酒信誓旦旦地告訴奶奶,現在大家都流行喝白酒,並與她小酌了幾口,奶奶覺得甚是盡興。

從那之後,我就再沒見過奶奶喝可樂,而是貪上了白酒,每天都饞饞地想要小酌上一杯。

我問奶奶為什麼不喝可樂改喝白酒了,她回答得很是正經:“我看曉波都喝白酒了,說明現在年輕人流行喝白酒,不是可樂。”

自此,可樂被奶奶無情地打入了冷宮,白酒榮升為喜愛榜的第一名,其次是燒酒。所有的碳酸飲料在奶奶的世界裡都不配擁有姓名了,也不知道是喜是憂。

01 奶奶總說“越喝越年輕”

奶奶總是喜歡把喝小酒掛在嘴邊,無論去哪兒吃飯都想要喝上兩口。並且奶奶對自己的酒量還謎之自信,每次給奶奶倒酒時,她都會在旁邊監督:“多倒點兒,多倒點兒!酒瓶瓶裡頭沒裝好多酒,只是瓶子重!”

但是你們可別就以為她是個酒鬼奶奶——她只是個愛喝酒的饞嘴奶奶罷了,因為喝來喝去奶奶也就只有一小杯的酒量而已。

那個杯子可不是裝飲料的那種長杯子哦,就是咱們去飯館吃飯時,矮矮胖胖的用來裝茶水的杯子,個頭兒其實小得很。

在喝酒這件事情上,奶奶出乎意料地有原則——平時她只要喝到了一定的量,無論別人怎麼勸她,她都不會再多喝一口了。

真是一個懂得節制的愛酒人士,這一點值得發揚光大。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當然,這個愛酒人士往往喜歡一直給別人倒酒、勸酒,妄圖用這樣的方式來掩飾自己酒量一般的事實,順便顯示自己的好客與豪邁。

少數民族有豐富多彩的酒文化——假如你來到湘西,苗族朋友便會拿出自家親自釀製的美酒來款待你,你肯定會被他們的“熱情”灌醉;哈尼族有喝街心酒的傳統,每到節日來臨的時候,大家擺酒慶祝,百十來張桌子排在寬闊的街心,一場街心酒宴席就辦起來了——我估計把奶奶放在任何一個喜愛白酒的民族裡,她那點兒酒量在人家眼裡也就是喝了個寂寞吧!

不過有一點大家是共通的:那就是每一次舉杯都是歡聚之時。我想,酒是奶奶的另一種精神食糧,它承載著老太太與家人團聚時的歡愉與期待,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奶奶總說“越喝越年輕”吧——人齊了,心暖了,樂來了,一切自然舒坦。

02 笑問酒家何處有

奶奶愛喝酒,並且只喝高度酒,還喜歡每天都喝上一兩口。但是我們總想著勸奶奶少喝一些,覺得酒精畢竟對身體沒什麼好處。於是,關於藏酒游擊戰的故事,開啟了。

“放這兒吧。不行,她應該能看到,還是放這兒吧。”

現在奶奶和我爸爸一起住,我爸每次出門前,總是要大費周章地將白酒仔細藏好,並叮囑奶奶:“我出去一下,一會兒就回來!你不要偷偷喝酒哦!”

奶奶也會配合地乖乖點頭:“嗯嗯。”

結果我爸前腳剛出門,奶奶後腳就拄著柺杖開始大掃蕩——甭管你是把酒藏在櫃子裡、抽屜裡,還是電視機後面,奶奶才不吃這套,不管三七二十一,滿屋子找就對了。

有一次,我帶奶奶去看牙醫,隨口聊起來:“奶奶,這兩天你有沒有喝酒?”奶奶悄悄地捂嘴回答說:“每天都要喝,現在沒有人曉得,你爸爸也不曉得。我每天就悄悄地喝,早上起來就要喝。”說完了還得意地笑,我當時聽了差點兒背過氣去。

關於這件事我也想替奶奶保密,但是後來這條影片釋出之後被爸爸看到了,於是奶奶的酒就被爸爸藏到了更加隱秘的地方……奶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發現家裡的酒越來越難找了。

這樣的家庭游擊戰幾乎天天上演,若是找到了,奶奶就會愜意地倒上一小杯,就著花生米,喜滋滋地飲掉。

如果被回來的爸爸抓個正著,奶奶就會使出絕招三不大法:聽不清,聽不見,聽不懂。你批評她幾句,若是急眼了,她就非說:“不喝才不對!”

但你若是問她:“喝白酒養不養人?”她的回答也很實在:“不養人,喝白酒能養什麼人,就是個愛好嘛。”

往往我們都拿她沒辦法,後來才發現奶奶自己有數得很,還能不能喝,該喝多少,她自己拿捏得清清楚楚。我們好像也就沒啥理由再去阻擋她的步伐,索性就讓她開開心心過過癮吧!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和奶奶出門逛街,像是牽著百歲的寶寶

記得我弟弟蔡林希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和奶奶一起去學校接他放學,恰巧碰見這小子正在路邊和同學吃炸串兒。

奶奶從前很不喜歡我們吃路邊攤,怕不衛生,吃了鬧肚子(雖然現在她自己天天鬧著要吃串串、燒烤、火鍋、糖油果子、酸辣粉、滷鵪鶉蛋、小龍蝦、螺螄粉、漢堡、瓜子、油炸酥皮花生、薩其馬、麵包、窩子油糕)。於是奶奶叉著腰,很大聲地把蔡林希吼了一頓,那陣仗真是有點兒唬人。

這位小蔡同學好面子啊,當時就生氣了,二話不說一個轉身就往家裡跑,誰也不理。於是奶奶拔腿就追,我又在後面追奶奶,三個人以奇怪的隊形雞飛狗跳地一路攆回家。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誰知道回家後,一家人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平靜地吃了晚飯,和順地聊了聊學校的事情,還互道了晚安。估計這種無厘頭的事情也只會發生在我們家吧!這也讓我更加堅信大心臟、好心態,什麼愁事兒都不往心裡去,或許真的是我們家代代流傳的品質。

小時候常常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那時並沒有發現奶奶這麼有趣,只是覺得這位老太太好厲害——有文化,精通中醫,舉止文雅,就是說起話來像開機關槍——反正就是好厲害的一位老太太。每次媽媽訓我,奶奶都會超級維護我:“小娃娃不懂事,你不要對她太兇了。”但是扭過頭來,她管教我的嚴厲程度絕不遜於媽媽,真是讓我對她又愛又怕。

奶奶管教我的時候,那可完全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孩子氣,頗有衝冠一怒的陣勢——她會把道理列成一二三四給我扯得明明白白,再加上她超快的語速,數落起來完全不結巴、不卡殼,我根本沒有頂嘴的分兒,話都插不進去,只能哭。

但是現在奶奶和我出門逛街,我真像是牽了一個100歲的寶寶,什麼東西她都會覺得新鮮、有趣,沒見過的景緻要看一看,沒吃過的東西要嘗一嘗,沒玩過的東西要摸一摸。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帶她去喝小酒,她號稱自己只喝白酒和燒酒,結果硬是點了一桌小吃,什麼缽缽雞、糖油果子、湯圓、炸雞、薯條、抄手,整了滿滿一桌,我們祖孫兩個吃得撐到不行。吃字當頭,她好像已經忘記了進門時關於酒量放下的豪言壯語了。

長大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奶奶搬去了廣東順德和二姑媽一起住,我也就沒再經常和奶奶見面。2012年去順德探望奶奶時,我發現奶奶講話開始變得很有意思,牙尖嘴利中又帶著一絲稚氣,不給好吃的還要賭氣,跟兒女之間有耍不完的可可愛愛的小脾氣,過幾秒鐘又會“哈哈哈”笑得很大聲。

再後來有了微信,我們就常常影片聊天。和奶奶影片,你必須要和她搶話說,見縫插針地說,不然她根本不給你發揮的機會,自己一個人就有說不完的話。而且通常她都會說著說著就跑題了,回回都是東拉西扯。搞笑的是,奶奶的嗓門兒很大,和她影片你不僅要在語速上精準把握時機,還要在握住機會跟她搶話說的時候氣沉丹田,有時候嗷幾嗓子都不稀奇,否則根本蓋不過她的聲音。老太太的肺活量實在是太好了。

她和她的曾孫女打電話時也是這樣,小乖叫她“老婆婆”(奶奶不喜歡人叫她“祖祖”,說是把她叫老了),她就會順著“老婆婆”背一首童謠出來:“老婆婆在賣茶,三個觀音來吃茶……”等她背完童謠,她也差不多忘記了正在給曾孫女打電話這件事,掛了電話扭頭繼續看她的戲曲去了,電話那頭的小乖更是一臉蒙圈。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每次和奶奶影片結束前,我都會叮囑她,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少喝酒,少吃點兒零食,注意腸胃,她就會回我:“謝謝你哈,你也是。”像極了一個有禮貌的小孩兒,即便我知道她從來不會聽話。

奶奶特別喜歡說“謝謝你哈”,她不喜歡麻煩任何人,所以平日裡凡事她都要親力親為。如果我給她端了一杯水,她一定會笑嘻嘻地跟我說:“謝謝你哈,你也喝嘛!”活脫脫一個乖乖的老小孩兒,我想這也是大家都喜歡和奶奶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曾經,有朋友問我該如何與家中的老人交流,說每每與老人聊天,總是說了上句就沒有下句了,感覺有點兒尷尬。並且正因為覺得沒話聊,也逐漸降低了給家中老人打電話的頻率。和老人家聊天應該聊些什麼,能有什麼話題,好像困擾了很多年輕人。

我想說,好好珍惜這些能跟爺爺奶奶那一輩的老人相處的時間和機會吧。其實只要你願意說,無論說什麼,哪怕是他們聽不懂的東西,他們也都願意當那個捧場的傾聽者的。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打手機遊戲,雙手點著螢幕那叫一個投入。奶奶就湊過來瞅了半天,然後指著我的手機螢幕問:“哪個是你啊?”我努了努嘴:“就這個,是個奶媽,可以給隊友補血。”正當我提到遊戲角色滔滔不絕的時候,我突然驚覺:奶奶又不會玩兒遊戲,她連這些角色叫什麼都不知道,更不要提他們的技能了,我在這兒長篇大論一堆,她能感興趣嗎?

想著我就抬起頭,發現奶奶正拄著柺杖站在我身旁,一臉的興趣盎然,見我抬起頭,她還笑眯眯地點頭評論道:“這個真好看!”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也不知道為什麼,那一刻我腦海裡過電影一樣地想起了前幾年她自己一個人在院子裡坐著的背影,突然眼淚就下來了。我不知道自己怎麼突然就矯情起來了,或許是明明什麼也聽不懂,卻努力捧場想要了解我的世界的奶奶,在那一刻深深地觸動了我。自那以後,但凡跟奶奶在一起,除非是拍攝的時候,我都會放下手機,讓自己多陪她說說話、談談心。

我想,其實老人家一點兒也不貪心,他們沒什麼想要的了,最想要的,也不過是你能多陪陪他們而已。讓他們多一點兒你人生的參與感,多跟他們分享一些“無聊”的事,多說說沒用的“廢話”。就算沒辦法經常回家探望和陪伴,一個短短几分鐘的電話,也是很溫暖的慰藉了。

本文節選自

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

《人間滋味》

作者:蔡昀恩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2021-7

編輯 | 巴巴羅薩

主編 | 魏冰心

原標題:《聽說我要減肥,奶奶很不屑:“減個剷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