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由 電影爛番茄 發表于 綜藝2023-01-01
簡介戲劇本質上與電影和電視劇相同,但因為即時出演,戲劇從來沒有“流量屬性”,也就是說,能演好戲劇的演員,都有過硬的臺詞功底和演技能力

向中靠齊怎麼說

中國演員到底是流量為先,還是演技為先?

在最近的烏鎮戲劇節上,一眾中國的一線影星,幾乎身體力行地解答了這個問題。

別看只是一個戲劇節,但它對中國演員的藝術追求和演技磨練,影響深遠。

烏鎮戲劇節如今已成功舉辦9屆,參加烏鎮戲劇節的,不乏國內一線明星和演員。

黃磊,黃渤,陳數,謝娜,張傑,童瑤,金晨,梅婷,宋軼,彭昱暢……

他們不僅參與進這場戲劇節中,還表達了自己對戲劇,對錶演和演員的看法。

黃磊

從戲劇的角度談了自己的經驗:“

戲劇可以改變的不只是你看到的,還有你想到的和想不到的。”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謝娜

則對喜劇表演直言不諱:“為了讓大家開心,如果顧及形象,我就不是謝娜了”。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導演

孟京輝

則談到了戲劇的美學問題:“戲劇就跟踢足球一樣,大家得普及美學。”

其實概括起來,他們所說的,恰恰是關於烏鎮戲劇節的真正精神。

模糊生活和表演,提高創新能力,用包羅永珍的藝術形式,造一個只關於表演的夢想。

烏鎮戲劇節,是發現好演員的地方,是鍛造好演技的地方。

對演藝從業者來說,去逛一次烏鎮戲劇節,看完

梅婷

《第七天》

,看完

黃渤

《第N次衝突》

,看完

謝娜

《十三角關係》

……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在即將告別的2022年,你就能感受到——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01、

中國觀眾對“演員”兩個字普遍的概念,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前後。

1976年,一部《南海風雲》,將當時青島話劇團的唐國強推到臺前,電影中的

唐國強

濃眉大眼,氣質剛正不阿,他的於化龍被無數觀眾喜愛。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那時候,樸實的演員影響著樸實的觀眾。

雖然片酬不高,但演員作為一份職業,所有人幾乎都在盡心竭力地演出。

或許我們沒聽過,但

洪學敏、李鐵軍、李秀明、吳海燕、張力維

等一眾70、80年代的電影明星,正式開啟了中國人對電影,對明星,對演技的認知。

改變發生在1987年,那時候電視機開始慢慢普及,中國影視行業也蠢蠢欲動,開始敲擊世界的大門,與國際接軌。

張藝謀

導演的一部

《紅高粱》

,將彼時只有22歲的

鞏俐

推到臺前。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那個渾身山下穿著大紅色的女孩九兒,是無數人對“電影明星”的第一印象。

人們不知道為什麼她能演得這麼好,因為看電影的時候,大家都以為,九兒就是鞏俐本人。

因為一部電影,鞏俐也成為了第一代謀女郎,開始了和張藝謀長達15年的合作。

斬獲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同時,中國電影和電視,開始迎來全面商業化的時代。

隨後的

《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

一部比一部火,以鞏俐為首的中國大陸演員,開始如潮水般湧入觀眾視線。

蔣勤勤,龔雪,李玲玉,劉曉慶,潘虹,楊鈺瑩

等女星開始走進觀眾視野,

陳道明,陳寶國,徐少華,黃海冰

這些男星也藉著影視劇開始佔據大家的視線。

然而,上一輩人們在欣賞影視劇的時候,很少有“演技”的概念。

一方面,當時的演員專業水準都很高,表演幾乎無刺可挑。

另一方面,囿於影視劇的創作和欣賞能力,觀眾們在欣賞時候,對“像與不像”的評價,多於更為抽象的“演技”。

到了90年代,港片的湧入,讓人們的欣賞多元了起來,“四大天王”一時間成為寵兒,成龍、周星馳、何家勁、林志穎等港臺明星開始攻城略地。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香港影視業的繁榮帶動著內地,外有各種港臺喜劇動作電影,內有“四大名著”劇集打底,那時候可欣賞的影視劇不多,但中國演員的演技和專業水準,卻是真正的

“出道即巔峰”

02、

改變發生在2002年,20年前,一部名叫

《英雄》

的電影橫空出世。

在商業大潮的衝擊下,中國電影開始進入“大片”時代,熱錢紛紛開始湧入電影電視劇行業,人人都想靠著所謂的商業大片,來分一杯羹。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資本的湧入,促進了中國影視業的繁榮,同時,也給中國電影帶來了不少問題。

資本本質是逐利的,所謂“商業大片”,除了其電影屬性之外,本質上也僅僅是產品而已。

電影的藝術性開始漸漸削弱,銀幕產品屬性越來越強,為了所謂的“票房號召力”,一些大尺度的行為,一些演技一般的演員,一些本不是演員的從業者,開始漸漸拋頭露面,被推到臺前。

2005年的

《無極》

,幾乎以一己之力,開啟了中國的“爛片”時代。

不明所以的故事,故弄玄虛的臺詞,大尺度的鏡頭以及離譜的三角戀,隨後都成為國產大片的標配。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無極》之後,中國電影開始漸漸走向兩極分化,“演員”也從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職業,變成了人人都可參與的“萬金油”行業。

無論是歌手還是作家,無論是主持人還是模特,無論是名人之後還是普通素人,只要有人關注你,你就可以以演員的身份,參與到電影的拍攝中來。

當然,這裡面偶有好片,可更多,都是打著名氣恰飯的爛片。

也就是從“國產爛片”開始,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演員准入門檻的降低,也隨著電影院的普及,“演技”這個詞,漸漸開始被大家廣泛討論。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搞笑的事,當大家真正開始注意到“演技”的時候,有些演員的演技,也開始變得讓人無法恭維。

2009年,一部

《三槍拍案驚奇》

,幾乎重新整理了國產電影的下限,組團搞笑的小品演員幾乎顛覆了電影這種藝術形式,與其說這是電影,不如說是小品的“電影版”。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而那些從來沒有大銀幕表演經驗的小品演員,也為我們眼裡奇差無比的演技打了個樣。

自《三槍》開始,國產電影的底線開始被無限重新整理。

然而這並不是最糟糕的,因為最糟的,才剛剛開始。

03、

面對電影市場的百花齊放以及票房的節節升高,“演而優則導”這個並沒有多少成功經驗的所謂“法則”,開始被無限拓展。

無論你是演員還是作家,只要你有足夠的費用,能湊齊一個草臺班子,找來幾個明星,就可以涉足電影行業,拍出所謂的“作品”。

而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的發展,中日韓流行文化的交融,讓“飯圈文化”開始在國內興盛,“流量明星”這個詞應用而生。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一方面是完全不懂電影的導演,一方面是沒有任何表演水平,只會瞪眼耍酷歇斯底里的演員。

兩方一拍即合,中國流量明星霸佔大小熒幕的時代,就這樣開啟了。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一個對作品和劇本毫不關心的投資人,一個對電影藝術一知半解的跨界導演,一個毫無表演資歷、經驗、水平的所謂“演員”,攢個團隊,就能開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從寫書到做導演的郭敬明。

從2013年到2015年僅僅3年不到的時間裡,郭敬明導演非常高產,接連拍出了四部《小時代》。

它們每一部都有相似的故事,每一部都有相同的鏡頭語言,當然,每一部也都有尷尬到讓人摳腳的演技。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自《小時代》始,“演技”徹底變成一個貶義詞。

只要能擠出兩滴眼淚,只要能大吼大叫,只要能板著臉裝酷耍帥,甚至你可以不用說臺詞,都能做一個演員,而且是賺錢很多的那種。

演員的門檻一降再降,演技的底線一拉再拉,可就是這樣的電影,還賺得盆滿缽滿。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看著四部《小時代》狂攬超過15億票房,其他資本蠢蠢欲動,一部分投入到了電影裡,無數演技尷尬的爛片被流水線一般製作出來。

有明星開會,狂打擦邊的《富春山居圖》;

有重新整理審美的《爵跡》;

有找了20多位明星,只為狠捧一個人的《封神》,

有連國際影星的演技都拉低的《長城》……

這些電影,大部分演員的演技,基本都不線上。

可即便如此,它們依舊該賺錢賺錢,該大賣大賣。

而這股風潮,也從電影界感染到了電視劇圈。

有的劇,可以肆意摳圖,連綠幕都懶得做;

一種新的演技派別——“瞪眼式演技”也被流量明星們開發出來。

當你不知道一種感情需要用怎樣的方法去表達的時候,瞪眼就完了。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如果瞪眼不行,那就在瞪眼的基礎上,再加兩滴眼藥水。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如果瞪眼也不行,怎麼辦?

大吼大叫是一定可以解決任何情感爆發的問題的。

除了表演拉胯,有些流量明星們也沒有一個演員最基本的臺詞功底。

他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名詞,叫“數字先生(小姐)”,演戲的時候不說臺詞,說123456就好,臺詞全靠後期配音。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就是這樣的一群人,收入多少?以某塌房的流量明星為例,日入208萬。

這還不是流量明星中賺錢最多的,能賺這麼多錢,他們自然就沒有時間去鍛鍊演技了。

因為那些練演技的時間,都是錢啊!

而對導演和資方來說,流量為先,有流量就有錢賺,有錢賺就是目的,為什麼還要磨質量練演技呢?

04、

轉折點,是從2021年開始的。

一件事,成了壓垮流量明星們的最後一根稻草,也讓“流量明星”這四個字成了過街老鼠。

一位流量女星的塌房和她的工資,被公之於眾,論“億”計的工資,甚至讓計算錢的時候,多了一種額外的量詞:爽。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早就受夠流量明星演技的觀眾們,開始抵制那些有流量參演的電視劇,而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限制“唯流量”論的現象。

另一方面,這兩年,優秀的國劇湧現,幾乎所有的觀眾,對高質量電視劇的痴迷,對好演技演員的誇讚,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我不是藥神》

《流浪地球》

這種高質量電影的大賣,本身就反映著國產片在藝術和工業上的“兩開花”。

而在剔除了流量爛劇的糟粕後,真正屬於好演員的時代,可能正在到來。

《覺醒年代》《功勳》《山海情》《大江大河》

此類優質國劇的湧現,讓好演員集體佔據了觀眾的視線。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人世間》《大山的女兒》《隱秘的角落》此類創新大劇如雨後春筍般與觀眾見面,在收穫巨量話題度和熱度的同時,“演技”終於迴歸正軌,成了觀眾們樂於談論的話題。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隨著大家對演技欣賞水準的提高,一大批憑藉演員憑藉演技,代替了流量明星的地位,開始不斷活躍在銀幕上。

以雷佳音、秦昊、郭京飛、殷桃、張譯等為代表的中生代演員,以唐國強、王勁松、

尤勇智、張嘉益、閆妮等為代表的老一輩演員,以及以趙今麥,張子楓,劉昊然,易烊千璽為代表的新生代演員,都漸漸成了“演技”的代名詞。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隨著大家觀劇時對演技的強調,那些沒有演技的流量們,一下子就沒落了。

相反的是,以前一大批在電視劇中表現很好的演員,再一次被重提,被重視,職業生涯也重新進入第二春甚至第三春。

比如:2001年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有過優秀表演的

梅婷

,是不少觀眾的童年女神。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在這次的烏鎮戲劇節上,她和

陳明昊

主演了由孟京輝導演,改編自作家餘華作品的舞臺劇

《第七天》

舞臺上的梅婷,一襲紅裙,優雅十足,驚豔全場。

這樣的梅婷,你根本看不出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高超的演技水準博得現場陣陣掌聲,也看得出她的專業能力依舊線上。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而在烏鎮戲劇節

22部特邀劇目,18部青年競演,10場朗讀會中,關於演員演技的提升和展現還有很多。

戲劇著重現場發揮,對演技有更高的要求,而在這樣的戲劇節裡,才是對演技的真正考驗,也是觀眾們對演技的另一種欣賞。

至此,番茄君也終於明白了,在這個節骨眼上,黃磊和孟京輝對烏鎮戲劇節,甚至對中國演員演技的評價,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方面,

戲劇本身,是演技的延伸,就是透過演員的表演去造夢。

戲劇本質上與電影和電視劇相同,但因為即時出演,戲劇從來沒有“流量屬性”,也就是說,能演好戲劇的演員,都有過硬的臺詞功底和演技能力。

戲劇,是鍛造演員的熔爐。

另一方面,

孟京輝說戲劇要普及美學。

美學本就是戲劇、影視劇的重要組成部分,當觀眾們開始關注演技,說明大家對美學本身的審美,也在穩步提升。

好的觀眾催生好的作品,好的作品又反哺好的觀眾,這不論對中國戲劇還是中國影視來說,都是一個良性迴圈。

可以肯定的是,流量明星的時代已經過去,爛片氾濫的階段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娛樂圈的天漸漸晴朗,演技漸漸成為硬通貨,好演員的春天,或許才剛剛開始。

告別“演技靠吼、全憑瞪眼”,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作為影視從業者,番茄君樂於見證這樣的時代。

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番茄君期盼這樣的現象,能永久延續下去。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