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增量”在哪裡?|九派時評

由 九派新聞 發表于 綜藝2023-01-27
簡介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從單一的資源集聚,走向減量發展,控制建設規模、人口規模,對國內的大城市發展具有相當強的訊號意義

時評在哪裡可以看到

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熊志

北京市第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未來五年,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

早在2017年,北京釋出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就提到,要嚴格控制城市規模。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方向下,北京的一些製造業企業、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等等,開始陸續向外遷移。而從資料來看,其減量發展的成效相當顯著。

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從單一的資源集聚,走向減量發展,控制建設規模、人口規模,對國內的大城市發展具有相當強的訊號意義。

眾所周知,人口、資金、技術等資源向城市集中,這是很常見的市場現象。過去幾十年來,在高歌猛進的城市化和工業化之下,誕生了一批規模龐大的超大、特大城市。到2021年,常住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達到17個,GDP萬億俱樂部城市達到24個。

但在城市不斷膨脹的同時,人口的大量湧入,加上城市規劃的滯後,導致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以及教育、醫療資源短缺等問題日益凸顯,這類城市病嚴重影響了大城市的宜居體驗。

所以,不僅僅是北京和上海,近幾年來,國家的城鎮化思路,在強調繼續做大做強中心城市的同時,也開始慢慢強調,提高中心城市的綜合承載和資源最佳化配置能力。

如《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特別提到,要促進超大特大城市最佳化發展。注意,是“最佳化發展”,而不再是過去那種一味求大求全地攤大餅、一味外延式擴張的發展。並且還要求,“疏解非核心功能,提高健康宜居安全水平”。

另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也提到,要“推動特大城市瘦身健體”。

當然,最佳化發展,瘦身健體,或者說北京這樣的“減量發展”,不等於不發展了。因為資源集聚是市場規律,優質資源也只有在大城市、中心城市,才能有更高的配置效率。最佳化、減量發展,是更強調發展的質量,一些低端產業,非核心的功能,就直接外遷疏解。

換個角度看,北京等大城市,謀求減量發展,向周邊疏解非核心功能,這對於周邊地區,也能起到產業外溢的帶動提升作用。

此前《求是》雜誌上發表重要文章提到,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箇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這正是考慮到一些中西部省區,“強省會”效應明顯,省會城市和非省會城市的發展落差太大,虹吸效應過強,影響了地區均衡發展。

近段時間,不少省區強調大力建設副中心城市,這和中心城市的減量發展、瘦身健體,形成了呼應關係,它也是城鎮化從集聚走向均衡的一種調整。

總的來說,城市大有大的好處,大有大的競爭力,但城市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好。在生態、環保的容量之內,合理控制建設、人口規模,不斷最佳化內部空間結構,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來源:九派新聞】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