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平谷建科技改革“試驗田” 全面啟動升建國家農高區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綜藝2023-01-30
簡介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當前,平谷正在加快農業中關村建設,1月5日,北京市平谷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平谷區副區長方堃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3年,平谷區將在建設科技改革“試驗田”、打造要素聚集“大容器”、搭建成果轉化“

什麼樣的改革

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當前,平谷正在加快農業中關村建設,1月5日,北京市平谷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平谷區副區長方堃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3年,平谷區將在建設科技改革“試驗田”、打造要素聚集“大容器”、搭建成果轉化“大舞臺”、塑造企業成長“大樂園”、構築未來產業“大培養皿”五個方面發力,建設農業中關村,打造農業中國芯。

方堃介紹,新一年,平谷將建設科技改革“試驗田”,全面啟動升建(爭創)國家農高區,深入探索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形成可向全國推廣和複製的制度體系;打造要素聚集“大容器”。深化“金三角”合作模式,聚集政策、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吸引一批職業化、專業化、年輕化的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隊伍在園區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搭建成果轉化“大舞臺”。加快建設一批農業科技應用場景,搭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舞臺,形成“頂天立地+鋪天蓋地”創新創業格局,讓更多“追夢人”在農業中關村敢創業、能創業、創大業,成為企業家搖籃;塑造企業成長“大樂園”。圍繞企業痛點、難點、焦點問題,創新園區管理服務體制機制,提升園區管委服務能力和效能,為企業成長提供一系列專業化、品牌化、個性化的管家式服務;構築未來產業“大培養皿”。聚焦未來農業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搭建聯合攻關平臺,引育一批初創型、高技術含量中小微企業,在農業新領域搶佔新賽道,在未來農業產業立標杆,塑平谷品牌。

方堃稱,要讓農業中關村科技成果遍佈平谷,讓平谷人民盡享農業科技發展成果,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我們將重點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成果轉化大舞臺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實施一批重大專案。”他介紹,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方面,平谷推動大北農飼料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生物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奶牛、肉牛、生豬遺傳評估專業中心等重大研發平臺落地平谷。推動國家農作物種業陣型企業華頌種業整合全球馬鈴薯核心種質資源和國內外科研機構研發力量,建立馬鈴薯聯合育種平臺,服務國家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與市農業農村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合作,借鑑“金三角”模式,共建北京(平谷)農業微生物國際創新研究院,孵化微生物企業,實現農業微生物產業化。加快推動拜耳聖尼斯研發機構建設專案落地,確保正大研究院實驗室2023年5月1日前開工建設。

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建設農業中關村數字化應用場景展示平臺,推進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落地,建設鄉村振興學院,服務創新創業。建設佔地200畝的華頌種業馬鈴薯商業化育種基地。提升“博士農場”建設和服務水平,使其成為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業創新創業的標杆。

方堃談道,在重大工程專案建設方面,切實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專案建設速度,確保專案叢集式開工。總佔地面積36公頃,即540畝、全長13公里的園區道路網提升專案年初開工。總建築面積達22。1萬平方米的工程專案年內接續開工,其中農業中關村科研總部(生物種業)創新中心專案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國際化社群專案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正大研究院專案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番茄大世界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農業中關村綠龍農業創芯走廊專案獲得市級資金支援,完成前期手續辦理。園區計劃供應國有建設用地141。75畝(園區一期土地一級開發專案),全力保障重大農業科技專案落地和園區招商引資需求。

編輯 唐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