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由 山之高兮 發表于 綜藝2023-02-01
簡介一種現象的產生則會促成另一種事情的發生,古代一些有目的的君王便利用老百姓這樣一種迷信的心理在泰山舉行恢弘浩大的封禪禮儀,氣氛越濃厚越能代表帝王和天地的溝通

西漢的開國皇帝是誰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嶽》

在我國曆史上“泰山封禪”是一件極其莊嚴的事情,千古一帝秦始皇就曾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自此之後“封禪”就成為了帝王自我標榜的一種行為。

關於這一場表演儀式還存在另一種說法,就是可以與上天對接進而找到一種長生不老的手段,這也是為何很多皇帝是在暮年封禪的原因之一。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然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亦或者封禪的真實原因和目的是什麼?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話題。

一、歷史上都有誰進行過封禪大典

春秋時期,齊國是當時的強國與霸主,而泰山是齊國境內的第一高山,齊國帝王祭祀的時候一般會選在泰山一帶,以至於諸多儒生皆認為泰山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五經通義》中曾這樣說過: “易姓而王,必封泰山”,可見泰山在齊魯一帶的地位有多高、影響力有多麼大。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管仲和孔子都曾提到過關於封禪的事情,歷史記載有72個君王先後在泰山舉行封禮儀(此時不叫封禪),管仲的書籍中就曾記載過約12家,這其中就包括炎黃二弟、伏羲等。

春秋中後期凡是自認為“有貢獻於國、於天下”的君王,基本都會去泰山進行封禪,這一時期的泰山封禪地位並不高。

孔子甚至還對那些表裡不一、無實質貢獻的君王進行過批判與諷刺,從戰國到秦朝統一天下後,去泰山封禪之人大幅度下降。

直至秦始皇統一天下趁著東巡之際再度舉行泰山封禪儀,自此之後封禪就成為了帝王的最高祭祀禮儀。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秦朝之後君王雖然有很多,但即使貴為一朝天子在重重規矩和背景的限制下,他們也沒有資格進行泰山封禪,秦朝之後僅僅唯有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的泰山封禪最為知名。

“封禪”不就是一場祭祀禮儀嗎?為何對君王的要求會如此之高,因為“封”與“禪”兩個字並不僅僅是指一場禮儀,它有著獨特的代表意義。

《管子》中曾經對這兩個字進行過解讀,“封” 指的就是祭天、“禪”指的就是祭地,天和地代表著古代最高的權力,甚至比皇權還要高,能夠進行封禪的在老百姓心中皆能代表天、地,這便是封禪的意義。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二、泰山封禪之君權神授

泰山封禪的出現與古代的禮儀文化有很大的關係,自夏商周以來“祭祀”被認為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禮儀,這一觀念、風俗流傳千年極大地影響著老百姓的生活。

古代因為科學技術的侷限性和無知性,老百姓將很多無法理解的事物冠以“神鬼、天地”的帽子,意思就是說離奇的事情皆由上天引導發生。

他們對風雨雷電以及日月山川等自然產物無比敬畏,對於天和地的敬畏之心甚至要超過皇帝,思維薄弱的古代老百姓在這樣的情況就產生了一種心理傾向和崇拜。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一種現象的產生則會促成另一種事情的發生,古代一些有目的的君王便利用老百姓這樣一種迷信的心理在泰山舉行恢弘浩大的封禪禮儀,氣氛越濃厚越能代表帝王和天地的溝通。

“王”之一字中“三個橫”代表著天地人,而中間的“一條豎”則代表著溝通天地的渠道,君王就代表著這一豎。

因此,泰山封禪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祭祀禮儀,而是向天下表達一種“君權神授”的思想,當這種思想印刻在百姓的心中時,君王的皇權和政治地位就得到了鞏固。

就比如很多人認為秦始皇去泰山封禪是為了求取長生不老藥,希望能夠在泰山得到仙人的祝福。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其實始皇帝統一天下後遙遠的齊地並不穩定,而且當時的交通情況並不便利,民間反對秦國的聲音有很多、六國後代的號召力很大。

始皇帝進行封禪則是向天下彰顯自身的權力和尊嚴,藉助於這樣的方式籠絡天下百姓歸心,同時也能夠震懾六國後代的宵小分子,達到統治與控制天下的目的。

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始皇帝舉行泰山封禪並不是為了所謂的虛榮感,維護大秦帝國的穩定才是他的內心所想。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三、泰山封禪之帝王手段

漢武帝劉徹稱得上是我國曆史上“封禪第一人”,據記載他曾8次到達泰山進行封禪,雖然都是舉行一場恢弘浩大的活動,但每一次目的皆不相同。

自西漢建立以來後宮專權的現象屢禁不止,呂雉、薄姬和竇太后都曾執掌後宮,劉姓江山有一半被外親之人控制,漢朝皇帝做事謹小慎微、唯唯諾諾。

漢武帝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自然不是一個任人擺控之人,當與竇太后產生利益衝突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去泰山封禪,雖然竇太后全力反對這件事情,但劉徹的雄心和影響力依舊被放大了。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封禪”代表著古代皇帝祭祀的最高禮儀,當著一層窗戶紙被捅破後意味著劉徹奪權的時代到來,文武百官、民間百姓之心皆慢慢向劉徹傾斜。

從諸子百家的角度考慮,“封禪”屬於儒家的範疇之內,而西漢前期遵循的則是道家的“黃老之學”。

齊魯泰山則是儒家文化最盛行的地方,漢武帝選擇在泰山一方面是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另一方面則是想獲得儒家的支援以對抗他人。

當然,漢武帝雖然

看重

儒家學說、學子,甚至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最終的目的還是用儒家之人來執政道家之學,以達到自己徹底控制朝堂、控制天下的目的。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所以說漢武帝封禪的目的不是為了君權神授,也不是為了長生不老,而是為了將朝堂的權力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這便是他的帝王之心和政治手段,也符合西漢前中期的政治需求。

一場盛大的儀式體現的不僅僅是政治、文化,有的時候還可以展現軍事威懾力,漢武晚年溝通西域、北擊匈奴、東並朝鮮、南吞百越,開疆拓土之功歷史少有。

然而這一時期的大汗天下並不安定,北方的匈奴虎視眈眈、西域多國來回搖擺,甚至國內因連年戰爭也變得矛盾尖銳,此時漢武帝再度登上泰山進行封禪。

這一次封禪的目的與前幾次也不同,簡單來說就是透過這樣一次祭祀提到文化自信、民族自豪,進而凝聚百姓和士兵的心消除國內日益惡化的矛盾,以及激發士兵的愛國之心,強化自己的控制力和疆域的穩定性。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漢武帝劉徹在不同時期舉行的封禪皆有著不同的目的,他透過這樣一種渠道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政治局面,可以說封禪與古代帝王政治緊密相連。

四、光武帝和李治的泰山封禪

相比於秦始皇和漢武帝主動利用“泰山封禪”,劉秀和李治的行為則顯得有些被動,而這就源於他們自身的背景。

劉秀崛起於微末之際,雖然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但整體的影響力卻非常低,當時的世家大族、豪門鄉紳很多不是真心臣服,建武年間劉秀於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祭祀時他宣稱:“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意思就是上天指引他進行泰山封禪,意味著他的皇權是天地認可、君權神授。事後,光武帝還在泰山刻石:“至於岱宗,柴望秩山川”。

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誇耀自己光復大漢江山的不世之功,劉秀即是想以這樣的形式產生號召力,進而讓天下的百姓歸心重現太平之功業與西漢時期的輝煌。

古人云“名正言順”,西漢江山到後期早已失去了民心支援,劉秀雖然出身皇族血統但地位低微、名望弱勢,封禪則是他提高自己名望的最好手段,唐高宗李治在這一點上與他很像。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李治的成功大多建立在 “巨人的肩膀”,以及“賢內助”武則天的幫襯,在此期間他不斷開拓大唐帝國的國土。

巔峰時期的李唐王朝東起朝鮮、西到印度縱橫千里,蘇定方滅西突厥、劉仁軌滅、薛仁貴滅高句麗,領土達到1200多萬平方公里。

李治的封禪更多是在於誇耀自己的功績,讓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最大的滿足,進而得到天下人心的支援和讚許。

值得一提的是,女帝武則天也在這場祭祀上睥睨天下,也成為了唯一一個參與泰山封禪的女帝。

古代帝王舉行泰山封禪,真的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五、總結

綜上所述,泰山封禪與所謂的不老藥、追求長生不死沒有任何關係,封建帝王是以封禪為手段來宣揚“君權神授”、“天下歸心”的思想,以達到穩固和加強自己手裡皇權的目的。

封禪也能夠增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尤其是建立千古工業的王權,讓老百姓更加臣服王權、臣服於當朝統治者,甚至於能夠震懾周邊伺機而動的勢力。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文獻:《史記》、《管子》、《唐書》、《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