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由 韓松落 發表于 動漫2021-08-06
簡介觀眾在進入麥金儂酒店之前,必然要對《麥克白》有所瞭解,才能知道該跟隨誰,才能獲得更明確的故事線,獲得更豐富的感受

什麼叫幽靈屋

有一個課題,是世界難題:讓你感受到我所感受到的。

人類在科學精英的帶領下,攻克了很多難題,但至今也沒有攻克的,就是這個心靈之謎——人如何把自己的感受傳遞給別人,如何才能走進別人的世界,感受到別人感受到的情緒。這個課題於是就交給藝術精英來完成了。

由英國Punchdrunk創作、上海文廣演藝集團(SMG Live)製作呈現的浸入式戲劇

《不眠之夜》上海版(Sleep No More, Shanghai)

,所要做的,正是這樣一件事。Punchdrunk成立於2000年,主要製作由菲利克斯·巴雷特(Felix Barrett)以及Punchdrunk團隊創作的作品,有眾多成功的、革新性的作品,並且成為“浸入式戲劇”的鼻祖。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不眠之夜》(以下簡稱SNM) 第一版於2003年在倫敦博福樓上演,波士頓版2009年首演,紐約版2011年在The McKittrick Hotel上演。

這齣戲問世之後就引起巨大轟動,頻繁獲獎,如 2011年度紐約戲劇委員會獎獨特戲劇體驗獎,以及2010和2011年度奧比獎的特別設計編舞獎,等等。

在這齣戲(其實,它是比戲劇更復雜的東西,我們暫且這麼叫吧),問世五年後,它來到了上海,

駐演上海第三年,演出近800場,超過24萬人次觀演,並且積累了一些鐵桿粉絲。

它在上海演出的第二年,就已經有人花費8萬塊,看了117場。圍繞這齣戲,還衍生出了觀劇排行榜和攻略。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Punchdrunk的主創菲利克斯·巴雷特(Felix Barrett)。

它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齣戲呢?先從“浸入式戲劇”說起,這種戲劇方式,在空間上,打破舞臺和觀眾區域的界限,把一個超大的、立體的、更富真實性的空間變成了舞臺;其次,它取消了表演者和觀眾的界限,觀眾可以跟隨表演者,以最近的距離,去觀看錶演者的一切細節,身體的細節,表演的細節,甚至會被表演者拽進自己的世界,做更進一步的互動。

這種浸入式的戲劇實驗,拓寬了感覺傳遞的方法,豐富人們的感覺儲備,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在這個基礎上,《不眠之夜》有更大膽的嘗試。它以莎士比亞的劇作《麥克白》為故事主線,《麥克白》故事裡的人物,一個不缺:麥克白、麥克白夫人、鄧肯、班柯、麥克道夫和夫人、麥爾肯、三女巫。

但它又架空了時代背景,把這個故事,放到了一個有蘇格蘭風格,但時間感很模糊的空間裡,以舞蹈和肢體表現,作為主要的表現方式,使之成為一個跨越時間空間,有更多闡述可能的故事。

而且,所有的故事線,都是同步進行的。在進入位於北京西路1013號的麥金儂酒店,透過一個黑暗的通道之後,就進入了演出場域。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麥金儂酒店中的某個房間,充滿故事性,而這樣的房間,在麥金儂酒店有90個。

觀眾領取撲克牌,根據撲克牌上的數字,進入相應的樓層,跟隨屬於自己的故事線,可能是麥克白,可能是麥克白夫人,也可能是女巫中的一位,也有可能是鄧肯,甚至也有可能因為跟錯人被關進小黑屋。選擇了一條線,就會錯過別的故事線。

當然,這些故事線,是時有交匯的,而在故事的最後,所有人都彙集在一樓的大廳裡,去經歷“最後的晚餐”和麥克白之死。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SNM裡的“最後的晚餐”。

因此,它變得極為複雜,每個人看到的故事、場景,都不一樣,即便是同一個人,跟隨了同樣的故事線,也會因為演員的變化,和演出中的互動,產生不同的感受。有人看到麥克白的陰謀與情慾,有人跟隨女管家,變成了一個窺視者。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跟隨女巫,卻看到了一個由《白蛇傳》演化出來的故事,這個支線是上海版特有的,揉和了中國元素,對原有的故事做了適合現代人理解的改編。

而那些跟隨了主線的人,萬萬想不到,在他們看到的故事裡,只能算一個十八號人物的女巫,也有自己的故事和人生。他們本以為,《白蛇傳》這個故事,只存在於SNM的宣傳中。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 幽暗的竹林裡,觀眾也變成了沉默的魅影。

為了把觀眾帶進故事,帶進它瑰麗、陰鬱、狂亂的氣氛中,為了讓觀眾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掙扎,感受到幽靈一樣徘徊在每個時代的不安,SNM用盡一切方法。

用一幢閒置的辦公樓,改造成了

擁有90多個房間、3000多個抽屜的麥金儂酒店,在每個房間裡,都有精緻的道具,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古董傢俱,各種手寫的信件和日記,偵探社裡的卷宗,還有標本室裡的動物標本。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每個房間,都像是有人在那裡住過很久的樣子。光是這些細節,就足夠讓人咀嚼了。

在這些房間之外,還有一些特別的場景,三樓的殘垣斷壁和墓地,五樓的竹林,都為這個故事增加許多幽深的氣息。

故事、場景之外,SNM有很多官能性的設計,例如麥克白在觀眾面前洗澡,在伊甸園內三巫祭祀的場景中,燈光把現場割裂和定格成一張張極其驚悚的照片。而在那些謀殺場景裡,觀眾可以聞到血腥味。

演員在表演的時候,也會和觀眾密切互動,帶觀眾入戲。麥克白夫人洗血手的時候,她會拉著觀眾,看她那雙越洗越紅的手;女巫吃帶血的牛肉時,從中吃出一枚戒指,她緩緩取出這枚戒指,戴在觀眾手上;當女巫在醫院裡發病的時候,護士拆開病床,拉出兩位早就藏在那裡的觀眾。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它對觀眾也是有要求的。觀眾在進入麥金儂酒店之前,必然要對《麥克白》有所瞭解,才能知道該跟隨誰,才能獲得更明確的故事線,獲得更豐富的感受。在看完這齣戲之後,也必然會重溫《麥克白》,才能體會哪些部分是在原有故事基礎上的變形,哪些部分有溢位的成分。

總之,一切一切,都是為了豐富人們的感受,讓人們進入一場夢境。

在“感覺傳遞”這件事上,人類都有過哪些努力呢?遠古時代,歌舞作為巫術的伴侶,擔負著感覺調動,感覺傳遞的重任,在此後的時代,繪畫、文學、電影,接連線過這個任務。

普魯斯特用《追憶似水年華》來描繪自己一生中各種纖細的感受,哪怕是一杯茶和一塊“小瑪德萊娜”鬆糕帶來的感受,以至於,在記憶心理的領域,“普魯斯特現象”(Proust phenomenon)被用來代表嗅覺喚起記憶的現象。

李安則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樣一個電影,用放大技術比重的手段,讓觀眾去感受主人公的恍惚,2018版的《陰風陣陣》則模糊了現實和幽靈世界,讓我們感受到人生的迷茫脆弱。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用技術手段和文學手段聯動,把我們拉進一段內心的恍惚波動中。

而《不眠之夜》似乎又回到“巫”的時代,用近乎零距離的戲劇/舞蹈演出,讓我們進入一個創作者共同的夢境和感受中。

獲得別人的感受,豐富自己的感受,有多重要呢?現代社會,人們的經歷越來越相似,經驗也就越來越單一,我們看似接受了很多資訊,但很多時候卻是處於一個“資訊繭房”之中,我們必須突破自己的感受舒適區,才能讓自己的人生儘可能豐沛。《不眠之夜》帶給我們的,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刺破舒適區的感受。

首先,它打破了我們對“故事”的過度依賴。

戲劇和小說一樣,可以按照它的題材、表現方法,分為寫實和非寫實類,寫實類的戲劇,依照的是現實的邏輯,在時間感、現實細節等方面,都嚴格遵照現實,力求能真實反映現實,找到現實立足點。

我們看到的很多戲劇,都在這個類別裡;非寫實類,依照的是內心的邏輯、情緒的邏輯、感官的邏輯,反映的是內心的感受,內心的現實。

這五六十年,我們所受到的文學教育(當然也包括電影教育),都是現實主義方向的,我們過度依賴現實,把看不看得懂,成了衡量文藝作品好壞的最高標準。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在《不眠之夜》中,觀眾戴著面具,和演員在一個空間共處,觀眾被抹去了身份和性格,成為幽靈一樣的存在。

但漸漸地,我們發現事情正在起變化,我們能寫的那些文章,人工智慧也能寫,我們編織出的那些故事,人工智慧也能編織,電影人把噗認為,

人工智慧正在到來的時代,虛構不再有價值,留給人類的,真正有價值的創作,唯有情動。

SNM就是這樣,它建立在一個經典文字的基礎上,卻穿透了這個文字,重新構造了這個文字,讓它變成了一個瑰麗、迷離的夢境。

其次,SNM讓戲劇不再侷限於傳統舞臺,而是變成了一個融合現場表演、裝置設計、心理干預、時尚消費、媒體傳播的綜合體。

麥金儂酒店的90個房間裡,上萬件精細的道具,賦予SNM現實感。而在演出進行中,人們還可以聞到各種氣味、聽到各種聲音,這都使得觀眾必須開啟全部感官,去接受和觸控。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這個故事究竟屬於哪個時代,似乎很難說,它因此成為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的故事。

第三,它融合了當下的文化熱點和時尚趣味。

在SNM裡,可以看到大衛·林奇式的電影畫面、故事構建,可以領略到蘇格蘭文化的氣質,可以體驗到VR/AR式的視角跟隨,並且用戴面具這種形式,對觀眾做了身份取消,觀眾徹底變成了一個虛擬現實中的人物。

它完全符合網路爆炸時代,人們透過網路所獲得的視角,帶來的人生價值增值。

第四,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單一的“舞臺”的概念,而把舞臺拓展到了整個和演出有關的區域,

包括正在進行的麥金儂酒店夏季特別活動(包含麥金儂夏日花園、曼德雷酒吧夏日特調等),讓戲劇和時尚、消費結合,完成了全感官聯動。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對於現代人,“買”是一種人和人、人和社會發生聯絡的最好方式,Punchdrunk讓商業和夢境發生了密切的關係。

這些活動是隨著時令和熱點發生變化的。可以說,當你走到北京西路1013號附近,看到麥金儂酒店的時候,就已經被催眠了,就在等待進入一個夢境。

SNM並沒有到此止步,它的“舞臺”,還包括圍繞這個劇目,以及麥金儂酒店進行的一系列媒體和新媒體傳播,圍繞它出現的攻略、解密、體驗,都是它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可以說,當你聽到“麥金儂酒店”的一瞬間,就已經被催眠入夢了,這是莎士比亞時代,無法想象的一種多感官、多媒體、多層面的融合。

麥金儂酒店的夢境:《不眠之夜》是一出什麼樣的戲?

▲《不眠之夜》的網站頁面。

所以我說,SNM不是一齣戲,而是一個綜合體,像一個航母,一個基地,把所有能造夢的事物彙集在了一起。它牢牢地嵌入魔都生活方式之中,成為潮流地標及打卡必備。

而這場夢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