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阿勒曼德舞是華爾茲前身嗎?阿勒曼德舞有哪些特點?有什麼特點嗎?

由 皓月溯光 發表于 舞蹈2021-06-12
簡介亦指一種三拍子舞曲,今仍流行於法國中部奧弗涅山區

阿勒曼德舞是華爾茲前身嗎

西方古典音樂鑑賞

西方古典音樂鑑賞

西方古典音樂鑑賞

在外國音樂鑑賞這門課上,我們在課外選擇了這一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瞭解了多種多樣的音樂形式與體裁,簡要介紹如下。

1。曲調:1。歌曲風格的器樂曲,18世紀的組曲中常見之一。2。17世紀用以單聲部或多聲部的歌曲。3。詠歎調。

2。晨歌:流行於西班牙西北部古加利西亞地區的一種民間器樂曲。用風笛演奏,小鼓伴奏。如拉威爾的鋼琴組曲《鏡》的第四曲《丑角的晨歌》。

3。快板:拍子快速的器樂曲。原意為“活潑”。本為樂曲速度的指示詞,後又用於曲名。

4。小快板:拍子比較生動流暢的小型器樂曲。原系樂曲速度的指示詞,後用為曲名。

5。阿勒曼德:舞曲。慢速,4/4拍,始於德國,16世紀後流行於法國,後傳入英國。17世紀以後,常作為組曲的第一樂章。到18世紀,亦指一種快速的三拍子舞曲,在瑞士農村中極為流行,並發展為後世的“圓舞曲”。

6。行板:拍子中速的器樂曲,原意為“進行”、“步行”。本為樂曲速度的指示詞,後用為曲名。

7。安格雷斯 (英國舞曲):一譯“英國舞曲”,快速,二拍子。源自法國,17世紀開始流行與英國。後常作為組曲的組成部分之一。有時也用以稱源於英國本土的其他舞曲。

8。讚美歌:以管風琴伴奏的合唱曲。由對唱讚美詩發展而來。取《聖經》或其他教會文字為歌詞。在英國基督教教會中舉行奉獻儀式或佈道之後用英文歌唱。其中包含獨唱的,稱為“獨唱讚美歌”;無獨唱的,稱為“合唱讚美歌”。16世紀宗教改革後,基督教新教中的讚美歌相當於舊教中的經文歌。音樂史上寫讚美歌的著名作曲家有伯德、普賽爾、亨德爾、韋斯利。

9。對唱讚美歌:天主教格里高利聖歌的一種。源於希臘文antiphonon,意為“對應聲調”,即二者相隔八度。在早期教會儀式中,指交替出現的二組合唱。常取《聖經》中的短小章句譜成,在《尊主頌》、《西面頌》等之前或之後歌唱。亦有規模較大而與聖詠無關者,如四首讚美聖母瑪利亞的對唱讚美詩。15、16世紀出現復調的對唱讚美詩,其中亦有用於管風琴者。

10。詠歎調:獨唱曲(或二重唱)。以器樂伴奏。出現於17世紀初葉,是歌劇、清唱劇、康塔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聲樂部分包含高難度藝術技巧。由於追求結構上的高度完整,常忽略與劇情的聯絡,而單純致力於音樂上的獨立發揮,因此為格魯克、瓦格納等人所不取。巴赫、亨德爾、莫扎特等人的詠歎調則是聲樂曲目的珍品。在聲樂作品中,常以宣敘調錶明情節,詠歎調己其後,予表演者以充分抒發感情的機會。

11。小詠歎調:小型的詠歎調。獨唱曲,類似普通歌曲。器樂曲亦有稱為“小詠歎調”者,如貝多芬《第三十二鋼琴奏鳴曲》(Op。111,c小調)的第二樂章變奏曲的主題。

12。阿里奧索:意為“如同詠歎調”。 1。宣敘調的一種。但其特點是抒情而不是敘事;有鮮明的旋律與節奏,而不是吟誦式的說白。從嚴格的宣敘調變化為阿里奧索,在巴赫的作品中已屢見不鮮。 2。抒情性的獨唱小曲。 3。具備上述第一意義特性的器樂曲。如貝多芬的《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Op。110)的第三樂章。其降a小調主題上標有“悲傷的阿里奧索”字樣。

13。晨曲:“夜曲”的對稱。常指簡短的器樂曲。具有寧靜的特點和田園詩的風味。

14。聖母頌(萬福瑪麗亞):天主教頌歌。在音樂史上,以此命名的樂曲很多,著名的有:1。李斯特的鋼琴曲。根據荷蘭作曲家阿克臺爾德的歌曲改編而成;2。舒伯特的歌曲(Op。52。6),以英國作家司各特的敘事詩《湖上夫人》中的《愛倫之歌》為歌詞;3。古諾根據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序曲改編,用於女高音、管風琴與樂隊。

15。巴博拉克:捷克明間舞曲。以3\4與2\4拍子交替進行。

16。巴加泰勒:意為“小玩意兒”。器樂小曲。常用於鋼琴。具有輕快、幽默、活潑等特色。貝多芬首先採用此名,作有三組巴加泰勒曲(Op。33。119。126。),共二十六首。

17。巴拉德:源於拉丁文ballare,意為“舞蹈”。今意為“民歌”、“民謠”,指一種以英雄或愛情為主題的英國敘事詩。其音節與讚美詩相同,以四音節句與三音節句相交替,稱為“巴拉德節拍”。在音樂上,指以這種詩歌為歌詞的樂曲。如格里格的鋼琴曲《挪威主題變奏曲式的巴拉德》(Op。24。)。

18。敘事曲:1。 13、14世紀盛行於法國的一種歌曲,歌詞通常分三節,每節七行或八行,最後一行或二行是重複句。每節音樂用A、A、B的三段體。第一、二行用A,第二行用A,第三、第四行仍用A,其餘用B,都用復調寫作。 2。今指以模仿英國巴拉德的一種德國敘事詩譜寫的歌曲。常以古代傳說或幻想故事為題材。 3。肖邦、勃拉姆斯等人的鋼琴曲。

19。巴拉塔:十四世紀的一種義大利歌曲。與法國的“敘事曲”無關,來源於法國的“維裡蘭”,歌詞有三節,每節前後皆有重複句。亦稱巴拉代歌曲。義大利作曲家蘭迪尼曾大量創作此類樂曲。

20。巴萊特:主調性的多聲部歌曲。用“法拉”作副歌,故亦名法拉。十六世紀末發源於義大利,後傳入英國。其音樂節奏整齊,生動活潑,宜於伴舞。芭蕾之名蓋出於此。

21。船歌:源出於義大利文barca,意為“船”。系威尼斯船家之歌。常用6/8或12/8拍,其伴奏模擬小船盪漾。後則泛指按這一體裁寫成的聲樂或器樂曲。如肖邦的Op。60;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福萊的十三首鋼琴曲《船歌》等。

22。比博浦:爵士音樂的一種。其特點是樂隊中常有獨奏樂器的即興演奏。多用不協和音,節奏複雜。十二小節成一樂句,4/4拍,強拍位於第二與第四拍,有時宜用無意義的音節如(如a、o)伴唱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流行於美國。

23。搖籃曲(催眠曲):亦稱“催眠曲”。聲樂或器樂曲。模擬搖籃擺動的節奏以使嬰兒入睡。如肖邦的鋼琴曲Op。57。

24。貝加馬斯卡:義大利舞曲。因發源於義大利北部的貝加莫地區而得名。盛行於十六世紀及十七世紀初葉。樂曲常反覆於一個定型的和絃進行,即I-IV-V-I。到十九世紀,這種舞曲變成快速的6/8拍子,近似塔蘭臺拉。德彪西的鋼琴曲《貝加瑪斯卡組曲》緊借其名而已,與這種舞曲沒有關係。

25。貝熱雷特:法國舞曲。輕快的三拍子。流行於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又指一種牧童歌曲。此名源於法文berger,意為“牧羊人”。以此命名的樂曲都具有牧歌性質。

26。勃魯斯:爵士音樂的一種。源於美國黑人的勞動歌曲與宗教歌曲。二十世紀初開始流行。全曲十二小節,節奏平滑,拍子較慢。因突出“憂鬱音”(blue notes ,即音階的三級音與七級音)而得名。在布魯斯中,這兩個“憂鬱音”或用本位音,或用降半音,且常以“走音”的面目出現。

27。波萊羅:西班牙舞曲。單人或雙人舞。步法及動作複雜而靈巧,有時突然止步,用一臂舉在頭頂作拱手狀。音樂為中速的三拍子,以響板伴奏。如肖邦的鋼琴曲Op。19。拉威爾的《波萊羅》則以一簡單的主題為基礎,緩慢而不間歇地作漸強進行,以多種配器手法,造成豐富多彩的音色變化。

28。布吉-伍吉(布吉):亦稱“布吉”。爵士樂的一種。用鋼琴演奏。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出現於芝加哥,四十年代已很流行。其特點是左手彈奏出鮮明的低音節奏,右手奏出即興的變化多端的曲調,以十二小節為一段落。

29。佈列:法國舞曲,快速的四拍子,始於弱拍。十七世紀初葉開始流行。到十八世紀,常作為古典組曲的組成部分,位於薩拉班德基格之間。亦指一種三拍子舞曲,今仍流行於法國中部奧弗涅山區。

30。飲酒歌:多用於歌劇之祝酒場面。如威爾第的歌劇《失足者》(《茶花女》)中的《暢飲滿杯》;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中的《觀此美酒》等。

31。布萊斯卡:活潑的嬉戲性器樂小曲。如舒曼的《鋼琴小品集》(Op。124)中的第十二首;巴赫《德國組曲》第三曲中的第五樂章等。有時也指大型作品,如理查·施特勞斯的《布萊斯卡》(鋼琴與樂隊。Op。16)又指一種民間歌劇。

32。卡巴萊塔:簡短的歌劇詠歎調。曲調與伴奏都比較簡易,羅西尼常用之。十九世紀後期,威爾第等人常用為詠歎調的華彩結尾,拍子快速,用不斷反覆的定型節奏。

33。卡恰:獵歌。十四世紀的一種義大利歌曲。歌詞以漁、獵及其它野外活動為內容。音樂用二聲部的卡農,以低音樂器伴奏。

34。卡丘查:西班牙舞曲。發源於安達盧西亞地區。三拍子,類似於波萊羅而稍快速。

35。坎帕內拉:一種描繪鐘聲的樂曲。如李斯特的的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的第三首,其主題採自帕格尼尼《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末樂章《鐘聲迴旋曲》,配器採自鐘聲。

36。加那利:法國舞曲。流行於十七世紀。快速的3/8或6/8拍,強拍用附點音符,很像基格。因發源於北大西洋東部的加那利群島而得名。法、德作曲家所作鋼琴曲及歌劇中常見之。

37。康康:法國舞曲。快速2/4拍。流行於十九世紀後期,以巴黎為最。自“方陣舞”演變而來,風格粗俗輕佻。如奧芬巴赫的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中的《康康舞》。

38。卡農: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為另一聲部所摹仿,即嚴格的摹仿對位。類似的摹仿對位片段在賦格中時常出現,而卡農則整曲由此構成。有多種型別,其變化或基於聲部的前後差距(一小節、二小節)、上下差距(同度、五度等),或基於時值的大小不同(加倍或減半)等。卡農出現於十三、十四世紀。後人常採用古代曲調作為卡農主題,如巴赫的管風琴曲《五首卡農變奏曲》(BWV769)。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奏鳴曲亦常用卡農,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末樂章。

39。康塔塔(大合唱):一譯“大合唱”。多樂章聲樂曲。以詠歎調、宣敘調、重唱、合唱組成之。源於義大利文cantare,意為“歌唱”;與sonata(演奏)對稱。起源於十七世紀初葉。最早的康塔塔以情歌為主,用於獨唱及數字低音的伴奏。這種特性保留於康塔塔的發源地義大利,逐漸成為獨唱音樂的發展成果之一(並列於歌劇與清唱劇)。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卡里西米等人是康塔塔的先驅。巴赫作康塔塔二百餘部,覺大多數是宗教性的,而其世俗康塔塔僅餘二十五部(遺失約一百部)。十八世紀後期,康塔塔指宗教的或世俗的合唱作品,不一定包含獨唱,以樂隊伴奏,類似小型清唱劇。近世也有許多作曲家寫康塔塔,如巴爾托克、韋勃恩、斯特拉文斯基、布里頓等。

40。坎蒂加:古代的一種西班牙歌曲。用以頌讚聖母。十三世紀,由國王阿爾豐索彙集成冊,共四百餘曲。歌曲形式與法國的巴拉代歌曲相同,有三節歌詞,每節前後都有重複句。

41。坎佐納: 1。義大利歌劇中的抒情歌曲。 2。十六、十七世紀器樂曲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法國-佛蘭芒歌曲”發展而來,流入義大利被稱作“法國歌曲”,成為一種新型的器樂曲,亦稱“演奏之歌”。其特點為曲調生動活潑,結構多變。後又向鍵盤樂與合奏樂兩方面發展:前者注重賦格變奏,後者注重段落對比,並逐漸由短變長,最後形成各自獨立的樂章,即巴洛克時期奏鳴曲的前身。

42。坎佐內塔:多聲部的非宗教性的聲樂小曲。節奏輕快,有時俯以伴奏。曲式作ABCC型。亦有用於獨唱者,如海頓的《六首坎佐內塔》;用於器樂者,如布克斯特胡德的《鍵盤坎佐內塔》。

43。隨想曲: 1。用於古鋼琴曲的一種自由賦格曲。十六世紀時,與尋求曲、坎佐內、幻想曲同義。巴赫有《離別隨想曲》(即《與親愛的兄弟離別的隨想曲》) 2。十八世紀中葉起,絃樂練習曲常以“隨想曲”命名,即後世之練習曲。這種樂曲常以一定型樂句通貫全曲。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二十四首隨想曲》。 3。奏鳴曲式或迴旋曲式的器樂曲,如門德爾松的鋼琴曲《三首隨想曲》;或指借用別人主題的改編曲,如聖桑的《阿爾且斯特主題隨想曲》。

44。聖誕頌歌:古時指末尾有副歌的歌曲。用途不限於宗教儀式。後世的聖誕頌歌,其音樂來源於民歌,以及包括歌劇等創作曲調的其它世俗歌曲。十五世紀起已有多聲部的聖誕頌歌,許多曲調至今仍極流行。著名的曲集有《牛津聖誕頌歌集》等。

45。卡薩欣:流行於十八世紀的一種器樂曲。源於義大利文cassare(告別)或拉丁文gassatim(街頭)。用小型樂隊室外演奏,與小夜曲即嬉遊曲相似。

46。卡瓦蒂納:十八、十九世紀的歌劇與清唱劇中的淺易獨唱短曲。另指一種如歌曲般的樂曲,如貝多芬的《第十三絃樂四重奏》的第五樂章。

47。夏空:緩慢的三拍子舞曲。約十六世紀由墨西哥傳入西班牙。與帕薩卡里亞相似,常為一組變奏曲式,主題以數字低音或和絃進行構成。盛行於十七世紀,多用於歌劇與鍵盤樂。如巴赫的無比伴奏小提琴《第二帕蒂塔》的末樂章。

48。眾讚歌:基督教新教的讚歌。馬丁·路德曾用為宗教改革的手段之一。他簡化曲調,將歌詞方言化。曲調主要採自民歌,有些出自路德之手。十六世紀的復調眾讚歌類似經文歌,主要曲調常在次中音部,後轉到高音部。十七、十八世紀,以眾讚歌為素材的管風琴曲與合唱曲大量產生。巴赫為不少眾讚歌配以和聲,至今仍被視為四部和聲的典範。

49。眾讚歌康塔塔:歌詞與曲調均取自眾讚歌的康塔塔。如巴赫的絕大多數康塔塔。

50。眾讚歌前奏曲:管風琴曲。以眾讚歌為素材。基督教儀式中唱眾讚歌之前演奏之。巴赫寫有眾讚歌前奏曲一四O部。勃拉姆斯的《十一首眾讚歌前奏曲》(Op。122)也是這種樂曲的代表作。

51。克勞蘇拉:十三世紀初葉的一種歌曲。以格列高利聖歌的小段為基礎,常是對答吟唱詩的一部分,另加上覆調的伴唱聲部。半唱聲部以持續的長音音節為主,故很少意義完整的詞句。後發展為經文歌。

52。協奏曲:管絃樂隊與獨奏樂器相協奏的樂曲。遵循古典奏鳴曲的格局另具特點:1。僅三樂章,略去奏鳴曲的小步舞曲或詼諧曲樂章。 2。第一樂章用奏鳴曲式,但有兩個呈示部由樂隊奏出,在主調上;第二呈示部用於樂隊與獨奏,轉入屬調。 3。末樂章常用迴旋曲式,而不用奏鳴曲式。 4。第一樂章結尾處常加一大節“華彩段”。協奏曲的獨奏部分常表現高度演奏技巧。古典協奏曲的奠基人是莫扎特。在他以前,即巴洛克時期,流行的是大協奏曲。

53。康度克士斯:十二、十三世紀的一種拉丁文歌曲。單聲部或者多聲部。內容有宗教的、政治的,風格有沉思的、抒情的、諷刺的等。這種歌曲可能從引導牧師入席的歌曲發展而來(拉丁文conducere意即“護送”、“陪同”),後用於各種喜慶場面。復調的康度克士斯擺脫“格列高利聖歌”的定旋律的束縛,自成一種新創體裁,是最早自由創作的產物。

54。協奏小曲:用獨奏樂器與樂隊合奏的小曲。大型的亦只有一個樂章,或為由幾個小段落組成的連結體。如韋伯的鋼琴與樂隊《協奏小曲》(Op。79)。

55。大協奏曲:流行於巴洛克時期的一種樂隊作品。由一組獨奏者與樂隊部分相協奏。獨奏部分可以二小提琴,或小提琴、雙簧管各一,或小提琴與二長笛,或其他類似的組合。伴奏部分用古鋼琴,或古鋼琴與小樂隊。託萊裡奠定了三樂章,即快——-慢——-快的標準形式(早期有四或五樂章者)。維瓦爾第在風格上頗有創新。大協奏曲的快速樂章用利托奈羅曲式,即獨奏段落有變化,伴奏段落無變化,慢樂章採用二段體,曲調用獨奏,樂隊伴奏之。近代作曲家為了擺脫浪漫派後期協奏曲之過分追求華彩技巧的偏向,多采用大協奏曲形式,名為樂隊協奏曲。

56。康加:拉丁美洲舞曲。源於古巴,1940年左右傳入美國。快速4/4拍。節奏多用切分法,重音常在第四拍。用馬拉卡斯(maracas,即沙球,原產古巴,用幹葫蘆殼製成,內盛丸立,搖之沙沙作響)、克拉弗斯(claves,原產古巴,一對硬木圓棒,兩手各執一棒,互相敲擊)以及託姆-託姆(tom-tom,一種大鼓,印第安人及東南亞均用之)等打擊樂器。

57。對舞:十八世紀盛行於法國的一種舞蹈。兩兩相對成行,步法與舞姿變換多端。音樂用連續反覆的八小節的段落組成。或謂對舞由英國的土風味發展而來。但此說除原文名稱類似之外,尚無其它確實證據。貝多芬寫過十二首樂隊用的對舞,其中第七首並用於所作《普羅米修斯》、《英雄變奏曲》(Op。35)與《英雄交響曲》中。

58。柯羅納赫:輓歌。原意為“同聲哀號”。流行於蘇格蘭。用於名人葬禮。如舒伯特以英國作家司各特《湖上夫人》中的詩篇譜成的女聲合唱《柯羅納赫》(Op。52。4)。

59。庫朗:法國舞曲。意為“奔跑”。其舞蹈帶有活潑的奔跑動作。十六世紀後期開始流行。到十七世紀,成為古典組曲的四個標準樂章之一。後發展為法國的與義大利的兩種體制。法國庫朗由中速的6/4拍與3/2拍相更迭,具有節奏上的不穩定性,同時具有對位性,即用重疊拍子,曲調的高低聲部常相更迭。義大利庫朗的特點是快速進行的曲調與大時值的和絃伴奏相對應。

60。牧牛調: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牧人呼喚牛群的曲調。或唱歌,或以“阿爾卑斯號角”吹奏。經收集約有曲調五十種左右,有些已被著名作曲家用為素材。如羅西尼的《威廉·退爾》序曲,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末樂章,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第三樂章。

61。哈爾達什:匈牙利舞曲。由緩慢的冥想的引子(lassan或lassu ,意為“靜穆”)與快速的粗獷的舞曲(friss或friska ,意即“跳躍”兩個段落連線而成。如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

62。震怒之日(最後審判日):素歌。歌詞相傳為義大利僧侶西拉諾(Celano ,死於十三世紀中葉)所作。後世作為安魂曲之一章。其音樂主題常被近代作曲家所採用,如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李斯特的《但丁交響曲》,聖桑的《死之舞蹈》,拉赫瑪尼諾夫的《死島》等。

63。嬉遊曲:一種輕鬆愉快的小型樂隊作品。十八世紀後期開始流行於奧地利。原是卡薩欣、小夜曲、夜曲等的總稱,後專指小型樂隊的多樂章樂曲。其中包括幾種舞曲,與正統的室內樂有所不同。

64。狄弗迪斯門:1。整合曲。通常從一部歌劇中抽集而成。 2。歌劇插曲。巴洛克時期的法國歌劇中常用之,如舞曲、間奏曲之類,純屬一種幕間娛樂樂曲,並非歌劇本身組成部分。 3。同“嬉遊曲”。

65。狄克西蘭:爵士音樂的一種。1900年左右發源於美國新奧爾良,故亦稱“新奧爾良爵士”。具有勃魯斯與拉格泰姆的特點,特別是後者的切分音與四拍子的一、三強拍。樂隊由小號、單簧管、長號、鋼琴、低音提琴、大號、鼓等組成。

66。二重協奏曲:兩件獨奏樂器與樂隊組成的協奏曲。如勃拉姆斯的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協奏曲》(Op。102);莫扎特的長笛與豎琴《二重協奏曲》(K。299)。

67。二重奏(唱):用於二人演奏或演唱的樂曲。二人不分主次,或有伴奏,或無伴奏。在器樂上,二重奏常稱“duo”(鋼琴二重奏除外)。

68。杜姆卡:源於俄文。斯拉夫(烏克蘭)民間敘事曲。在器樂上常作從憂鬱到舒暢的突然轉換,如德沃夏克的鋼琴三重奏《杜牧卡三重奏》(Op。90)有六樂章,每張即一首杜姆卡。

69。達姆普:十六世紀流行於英國的一種樂曲(聲樂或器樂)。代傷感的情調。

70。埃科色斯:蘇格蘭舞曲。發源於英格蘭鄉村。實與蘇格蘭無關。十八十九世紀盛行於英法等國。快速2/4拍。貝多芬、舒伯特都寫過這種舞曲。

71。練習曲:用於提高器樂演奏技巧的樂曲。必具有有一種技巧專案,如音階、琶音、八度、雙音、顫音等。克萊曼蒂是近代寫作練習曲的先驅人物。繼起者,鋼琴有克拉瑪、車爾尼、莫謝萊斯、貝爾蒂尼等,小提琴有克魯採爾、羅德、帕格尼尼、貝里奧等。肖邦是音樂會練習曲的創始人。這種練習曲除訓練技巧之外,同時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可供正式演奏的音樂作品。李斯特、斯克里亞賓、德彪西等人的練習曲,皆系音樂會練習曲。

72。法多(法地諾):盛行於葡萄牙的一種咖啡館或街頭歌曲。發源於里斯本。邊唱邊舞,以吉他伴奏。

73。凡丹戈:西班牙舞曲。十八世紀後廣泛流行於西班牙南部,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馬拉格納、格拉納迪納、穆爾西亞納、龍德納等。快速三拍子,兩人對舞,吉他與響板伴奏,並有輪番對句伴唱。老式凡丹戈較緩慢,近代則較熱烈。格魯克、莫扎特等人曾引入歌劇。

74。幻想曲:器樂曲。具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特點。有下列幾種:1。即興性幻想曲。如巴赫的《半音階幻想曲》(BWV903);莫扎特的《D大調即興曲》(K。397);貝多芬的《幻想曲》(Op。77)。 2。浪漫性幻想曲。但曲式與風格較嚴謹,用於表達夢幻情緒者。如勃拉姆斯的《幻想曲》(Op。116);舒曼的幾首幻想曲(Op。12。73。88。111)。 3。自由體的奏鳴曲。如貝多芬的《月光曲》;舒曼的《幻想曲》(Op。17)。 4。即興性的歌劇整合曲。如李斯特的《唐璜幻想曲》。另外,十七世紀,英國流行一種由三至五件提琴類樂器演奏的幻想曲,來源於十六世紀義大利的幻想曲。創作手法基於復調、模仿,以及主題、節奏、速度的變換,並經常插入舞曲段落,不存在近代幻想曲自由的、即興的因素。普賽爾之後,英國作曲家已不再寫這種樂曲。

75。法朗多爾:法國舞曲。始於古今,今仍流行於法國南部。舞時男女攜手連成長隊,表演各種複雜動作。領舞者肩頭或腰間繫一小鼓,左手擊鼓,右手執管吹曲。樂曲6/8拍。比才的《阿萊城姑娘》第二組曲中有這種舞曲。

76。廣場音樂:在室外用管絃樂隊演奏的音樂。流行於十七、十八世紀。有各種名稱,如廣場樂曲、廣場奏鳴曲、廣場帕蒂塔等。與嬉遊曲很相似。海頓也有幾首廣場帕蒂塔。

77。弗拉門科:安達盧西亞(西班牙南部)歌曲。邊歌邊舞,吉他伴奏。音樂用一種吉普賽調式。起源於西班牙境內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區。比才的歌劇《卡門》中採用了這種歌曲。

78。福利亞(愚人調):一譯“愚人調”。十七世紀的一首著名曲調,似與古代“愚人舞”有關。後世不少作曲家如科萊利、斯卡拉蒂、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等人用以寫成變奏曲。巴赫的《農民康塔塔》與凱魯比尼的《葡萄牙的客棧》中則用不加變化的原曲調。

79。福爾蘭納:義大利舞曲。發源於義大利北部弗留利地區。快速,三拍子,多附點音,基本樂句常反覆出現,類似基格。巴赫的《第一組曲》(BWV1066)和拉威爾的《在庫普蘭墓前》中均有福爾蘭納。

80。法蘭賽斯:對舞曲。6/8拍。發源於法國,盛行於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初葉。

81。弗羅托拉:聲樂曲。十六、十七世紀流行於義大利北部。為牧歌的前身。三聲部或四聲部,然而是主調性的。常用V-I和絃進行,這在當時尚屬罕見。歌詞以愛情題材居多。

82。賦格:對位法音樂之一。由幾個獨立的聲部組合而成。先由一聲部奏出主題,其他各聲部先後作通篇的模仿。入主題用主調,繼起者用屬調,第三個進入的聲部又回到主調,如是反覆變化以至曲終。各聲部此起彼伏,猶如問答。同一聲部前後二主題之間可出現副題。主題既先後出現於各聲部,則成為一呈示段,不包含主題的段落,謂之插句。賦格的結構即呈示段與插句的交替變換。中間的呈示段出現轉調(轉入關係小調、屬調、下屬調等),最後的呈示段回到主調。曲終用尾聲。賦格結構變化百出,故不能視為曲式之一。坎佐納、尋求曲等是賦格的前身。巴赫使賦格趨於完美;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Op。106/110,及絃樂四重奏Op。131、133等,均蘊藏著賦格的精華。賦格之短小者稱為小賦格。

83。富里安特:捷克舞曲。快速,三拍子,強拍位置變化不定。德沃夏克作品中多采用之,如《杜姆卡與富里安特》(Op。12)、《二首富里安特》(Op。42)等。斯美塔那也常採用之。

84。加利亞德:義大利舞曲。十六世紀流行於歐洲。情緒歡快活躍。6/8拍,而以3/4拍重疊之。與薩爾塔洛很相似。常用於帕凡或帕薩梅佐之後。

85。加洛潑:一譯“加洛佩德”舞曲。盛行於十九世紀中葉。快速,二拍子。圓形佇列。步法多變,並作跳躍。如李斯特的《半音階大加洛潑》。

86。加伏特:法國舞曲。十七世紀開始流行於陶非尼省,後傳入宮廷。中速,4/4拍,開始於第三拍。巴赫的組曲中常採用之。

87。基格:舞曲。源於十六世紀英國吉格舞曲。傳入大陸後,分為兩支。一為法國式,活潑的6/8拍,用二段體,每段都以賦格開端,第二段常為原主體的倒置。二為義大利式,以三和絃開端,拍子快速。巴赫、亨德爾等人的基格屬於法國式。巴洛克時期的組曲常以基格為末樂章。

88。格里:無伴奏男聲合唱。源於英文“gleo”,意即“娛樂”。流行於十八世紀。曲體短小,多為主調風格,但也偶用復調。曾代替牧歌在英國風行一時,成為經常用於娛樂的歌曲形式。至十九世紀,才逐漸被分部歌所代替。其後英、美等國仍有“格里俱樂部”的組織,從事格里的演出,並出版格里歌集等。

89。格里高利聖歌:古代基督教徒歌曲。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單調性,不分拍子與小節。演唱時獨唱與合唱輪換進行者,謂之“應和”;僅以合唱各半相輪換者,謂之“對答”。又因儀式不同而分兩類:一為彌撒曲,歌詞以耶穌最後的晚餐與受難為內容,在教堂內舉行;二為“禱告曲”,每日祈禱時唱之,用讚美歌的歌詞。格里高利聖歌有專輯若干,今仍沿用。

90。哈巴涅拉(阿伐奈拉):一譯“阿筏奈拉”。古巴舞曲。發源於古巴哈瓦那。較慢的二拍子,第一拍用切分音。十九世紀中葉傳入西班牙。西班牙作曲家伊拉迭爾常旅居古巴,寫過著名的哈吧捏啦如《鴿子》、《小管家》等。後者比才曾用於歌劇《卡門》,成為有名的詠歎調。夏布裡埃、德彪西、拉威爾等人的作品中亦有哈吧捏啦。

91。哈利路亞:希伯萊文原意為“讚美上帝之歌”。常用於康塔塔、清唱劇等的結尾合唱段落。如巴赫的《第四康塔塔》,亨德爾的《彌賽亞》。

92。哈林:挪威舞曲。發源於挪威南部哈林達耳河流域。中速,二拍子。

93。戈帕克:俄羅斯舞曲。輕快活潑的二拍子。

94。角笛舞:美國舞曲。一種水手單人舞。流行於十六至十九世紀,以角笛為伴奏樂器。角笛今已經不用。普賽爾、亨德爾等都有這種舞曲。

95。幽默曲:流行於十九世紀的一種器樂曲,類似隨想曲。如德沃夏克的鋼琴《幽默曲》(Op。101);舒曼的鋼琴《幽默曲》(Op。20)。

96。讚美詩:基督教頌讚上帝的詩歌。教會中名家所作,與《聖經》中的《詩篇》和《雅頌》有別。天主教讚美詩往昔皆用拉丁文,多章節而曲調相同。現今儲存的最早的讚美詩出自米蘭大主教安布羅斯和基督教神學家奧古斯丁之手,名《讚美頌》(Tedeum)。一般的讚美詩皆作於五至十世紀。馬丁·路德創新教,改讚美詩歌詞為德文,用四聲部合唱。十八世紀初傳入英國。今英國通行的讚美詩有《牛津讚美詩》等。

97。即興曲:原意為即興演奏的音樂。舒伯特、肖邦等浪漫派作曲家都有這類作品。但構思謹嚴,並無明顯“即興”之味。

98。訓誡曲:教會歌曲。在耶穌受難節演唱。用簡單的四聲部。歌詞采用《聖經·舊約》。帕萊斯特里納、維多利亞等人均作有這種作品。

99。幕間曲:歌劇各幕之間演奏的樂曲。樂曲的段落或樂章之間及宗教儀式的間歇中亦常用之。

100。間奏曲:1。一種器樂小品。並非專用以插奏於樂曲章節之間者。 2。與“幕間曲”同義。 3。一譯“幕間劇”。插演於歌劇幕間的小型喜歌劇。

101。小序曲:器樂小品。常作為組曲的開端。流行於十七世紀。莫扎特、貝多芬等均作有這種作品。

102。引子:樂曲的開始段。交響曲、絃樂四重奏、奏鳴曲等常冠以引子。一般為慢拍。

103。土耳其軍樂:十五至十九世紀土耳其禁衛軍所用的音樂。十八世紀末葉盛行於歐洲。樂隊以大鼓、鈸、三角鐵、鈴鼓組成。節奏強烈。如海頓《第一百交響曲》(軍隊),莫扎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K331)中的《土耳其進行曲》等。

104。吉格:舞曲。十六世紀流行於英國。至十七世紀演變成兩種體式: 一為英國喜劇中的丑角舞, 一為基格舞曲。據近世學者考證,吉格舞曲亦即美國黑人遊唱劇的前身,後發展為當代的爵士音樂。

105。霍塔:西班牙舞曲。發源於西班牙東北部阿拉貢省。快速,三拍子,用吉他與響板伴奏。近世作曲家亦用於創作。如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格林卡的《阿拉貢霍塔》等。

106。克拉科維亞克:波蘭舞曲。以克拉科夫城命名。快速,二拍子。集體舞蹈,即興高歌,復作呼叫,並時時敲擊腳跟,情緒熱烈。盛行於十九世紀前期。肖邦有鋼琴與樂隊《克拉科舞曲》(Op。14)。

107。庫亞維亞克:波蘭民間舞曲。瑪祖卡的變體。發源於庫亞維亞克省。肖邦的一部分瑪祖卡(如Op。6。6、30。4、40。1等)其實就是庫亞維亞克。

108。蘭德萊爾(德國舞曲):奧地利舞曲。亦稱“德國舞曲”。流行於十八、十九世紀之交。較慢的三拍子,和圓舞曲相似。如莫扎特的K606,貝多芬的Op。168、169及《第八交響曲》的第三樂章。

109。牧歌:古代義大利聲樂曲。有兩種: 一種流行於十四世紀,二或三韻,有定型曲式,即A-A-B或A-A-A-B,二或三部合唱,旋律在高音部;另一種流行於十六世紀,以情歌為主,無定型曲式,四或五部合唱,各聲部互相模仿,並常間以齊唱。

110。進行曲:用於伴隨群體前進的音樂。常用於軍隊。多為四拍子,突出強拍。每句四小節。標準曲式是三段體,中段更顯出曲調性。常用於歌劇、交響曲、奏鳴曲等,以增強頌讚、禮儀等的宏偉氣氛。但亦有用於葬禮中者,如貝多芬《第三交響曲》中之葬禮進行曲。普羅科菲耶夫所作兩手著名的軍隊進行曲(Op。69、99),對進行曲頗有革新。

111。彌撒曲:天主教用於聖體聖事禮儀的音樂,以紀念耶穌犧牲於十字架上。儀式結束時的唱詞有“Ite ,missa est congregation”(拉丁文,意為“去吧,彌撒完了”)之句,missa之名即由此而來。唱詞用拉丁文。分為變化的與不變的兩類。不變的分五章:1。《天主矜憐我等》(Kyrie); 2。《榮福經》(Gloria); 3。《信經》(Credo); 4。《聖、聖、聖》(Sanctus); 5。《羔羊頌》(Agnus dei)。 每章由一組素歌曲調譜成。後世音樂界所稱“彌撒曲”即專指此五章。十五世紀後,彌撒曲作者蜂起。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與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最為著名。二十世紀以來,斯特拉文斯基、伏昂·威廉斯等人的彌撒曲亦頗有名。

112。瑪祖卡:波蘭明間舞曲。中速。三拍子,強拍落在第二或第三拍子上,常用附點。四對或八對舞者共舞。肖邦寫過大量的瑪祖卡舞曲。

113。小步舞曲(米奴哀):一譯“米哀奴”。源於法文menu,意為“小”。十七世紀流行於法國,三拍子。十八世紀初,被用為古典組曲及奏鳴曲的第三樂章。至貝多芬,始以詼諧曲代之。奏鳴曲的小步舞曲常是三段體:中段是以三種樂器(雙簧管二、大簧管一)演奏的“三聲段中”,末段是首段的反覆,首尾兩段則用完整樂隊。三個段落都用二段體的迴旋曲式。

114。摩定阿:巴西歌曲。具抒情性。流行於巴西城市中,據認為發源於葡萄牙。

115。經文歌:聲樂曲。法文motet ,意為“小字”。通常有上、中、下三聲部,以下聲部為基礎。下聲部只用一個音節或一個子句唱出,故稱“小字聲部”。其他兩個聲部則用完整的歌詞。歌詞內容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並常用於戀歌。經文歌產生於十三世紀。文藝復興後,指拉丁文的宗教合唱曲,四或五聲部,模仿進行。十七世紀後,又加入獨唱與樂器伴奏,並以方言代替拉丁文。巴赫有六部德文的經文歌。其後舒伯特、門德爾松、勃拉姆斯等人均作有這種作品。

116。夜曲:鋼琴小曲。源於義大利的notturno(夜曲)。是小夜曲的一個分支。分為數樂章,以室內樂形式演奏。十九世紀甚流行。兼有抒情、沉思、憂鬱等特點。曲調富於歌唱性,輔以大量裝飾音,伴奏常用散和絃。一般是三段體,中段較激昂。英國鋼琴家兼作曲家菲爾德加以革新;肖邦繼承之,寫有許多優秀也去作品。

117。九重奏:室內樂。用九件獨奏樂器各按所任之聲部合奏之。

118。八重奏:室內樂。用八件獨奏樂器各按所任之聲部和奏之。常見的絃樂八重奏由小提琴四,中提琴、大提琴各二組成。也有以絃樂器與管樂器混合組成者。

119。頌歌:原文意為“抒情詩”,即用於節日喜慶或頌讚神靈的詩歌。音樂為合唱、獨唱與樂隊所組成的自由體裁。如普賽爾與亨德爾的《聖日頌歌》,貝多芬的《歡樂頌》(《第九交響曲》)末樂章),斯特拉文斯基的《頌歌》等。

120。一步舞:美國舞曲。快速2/4拍,似狐步曲。流行於二十世紀初。後逐漸被較慢的兩步舞(即慢狐步)所代替。

121。奧特爾:十八世紀古鋼琴曲集的通稱。法國作曲家庫普蘭開始引用。原文意為“次序”,其特點與組曲相似。

122。管風琴彌撒曲:用於管風琴的復調音樂作品。盛行於十六世紀。在演唱彌撒曲時,與每章素歌相間演奏。如巴赫《鍵盤練習曲》第三卷中的《眾讚歌前奏曲》亦稱《德意志管風琴彌撒曲》

123。奧爾加農:最古的復調聲樂曲。二聲部至四聲部。流行於九至十三世紀。

124。序曲:歌劇、清唱劇、戲劇配樂等的開場音樂。亦常單獨用於音樂會演奏。另有一種交響序曲,系獨立音樂,不作開場音樂之用,如門德爾松的《芬格爾山洞》(Op。26),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Op。49)等。十七世紀,序曲在義大利得到發展,當時名曰“交響曲”(sinfonia)。義大利作曲家亞·斯卡拉蒂(A。Scarlatti,1600-1725)將序曲定型為快——-慢——-快三段體,通常稱為“義大利序曲”,成為交響曲的前身。法國作曲家呂利另創慢——-快——-慢型,通常稱為“法國序曲”。兩種型別都見於巴赫作品。莫扎特將歌劇序曲作為概括全劇的序奏。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序曲採用奏鳴曲式。法國大歌劇的序曲常摘取歌劇中之精華組成,具有集錦曲的形式。序曲與前奏曲不盡相同。

125。帕杜凡那:舞曲。十六世紀流行於義大利,或認為發源於義大利北部的帕多瓦。有多種形式,其中之一類似帕凡,其餘皆6/8拍。

126。模擬彌撒曲:彌撒曲之一種。盛行於十六世紀。系摘取經文歌、牧歌等的現成章句,略加琢磨而連貫之,類似集錦曲。帕萊斯特里那、拉索等人的彌撒曲多屬此類。

127。帕蒂塔:原意為“分離”。十七世紀用作變奏曲的別稱。其後德國又作為組曲的別稱。巴赫有六首鋼琴《帕蒂塔》(又稱《德國組曲》),三首無伴奏小提琴《帕蒂塔》。現代亦有人採用之,如沃爾頓有管絃樂《帕蒂塔》。

128。雙步舞:西班牙舞曲。快速,2/4或6/8拍。本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流行。

129。帕薩卡里亞:舞曲。原意為“街頭歌曲”,後指一種慢拍子舞曲。十七世紀始用於鍵盤音樂。其特點是主題經常反覆,與夏空相似。三拍子。主題一般是二、四或八小節,作和絃式進行,末尾用完全終止。

130。帕薩梅佐:義大利舞曲。原意為“步舞”。流行於十六世紀中葉。後指快速4/4拍舞曲,多用於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常用於薩爾塔萊洛之前。

131。帕薩比葉:法國舞曲。流行於十七世紀。3/8拍或6/8拍,情緒歡暢。初用於芭蕾音樂,後亦用於組曲,如巴赫的《英國組曲》第五首。

132。受難曲:聲樂曲。以《聖經》中的耶穌受難故事為內容,四聖徒(馬太、馬可、路加、約翰)所述各為一單元。最早(十二世紀)的受難曲以素歌組成,用戲劇形式演出。至十五世紀,復調創作代替了素歌。德國作曲家許茨的《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七言》作於1645年,聖徒的佈道用管風琴通奏低音伴奏,基督之音用樂隊伴奏。巴赫的《馬太受難曲》與《 約翰受難曲》繼承這種方式,同時還插入《聖經》以外的詞句,譜成詠歎調與合唱曲,並插入一些眾讚歌。

133。田園曲:描寫牧地情景的樂曲。起源於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故亦稱西西里阿諾。中速的6/8拍。曲調柔和,俯以摹仿牧人風笛的悠揚長音。如巴赫的《聖誕清唱劇》(BWV248)第二部分開始的《交響曲》以及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的末樂章。

134。帕凡:十六世紀的一種宮廷舞曲。慢速,二拍子,風格莊嚴尊貴。一說因起源於義大利帕多瓦而得名;一說源於拉丁文“pavo”(孔雀),象徵高傲的風度,故又名“孔雀舞”。在英國,帕凡舞常與快速三拍子的加利亞德相連線。近代作品中,拉威爾寫有《為死去的公主而作的孔雀舞》。

135。無窮動:器樂曲。從頭至尾用同時值的音符快速進行。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Op。11 ,約翰·施特勞斯的管絃樂曲Op。257。

136。素歌:天主教平調齊唱歌曲,或稱單旋律聖歌。起源於十三世紀。無伴奏的單音音樂,曲調簡樸,韻律化,但不屬於詩體。節律自然,如同普通說白。但近世亦有管風琴伴奏者。

137。詩曲:富於詩意的抒情小曲。如法國作曲家肖松作於1896年的小提琴與樂隊用《詩曲》。

138。波爾卡:舞曲。較快的2/4拍子。十九世紀初葉發源于波西米亞。數年後即風行全歐及美國。斯美那、德沃夏克等人均用於創作。

139。波羅:西班牙民間舞曲。流行於安達盧西亞。中速3/8拍,多用切分音。舞者常發出快速的呼叫。伴奏者亦隨舞蹈節奏擺動身體。如法國作曲家比才的《卡門》第四幕前奏曲,西班牙作曲家法裡雅的《七首西班牙流行歌曲》的末首。

140。波羅涅茲(波蘭舞曲):一譯“波蘭舞曲”。中速,3/4拍。樂句末音常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氣概輝煌。源於十七世紀波蘭宮廷典禮行列的伴隨音樂。最早的例子見於巴赫的《第一勃蘭登堡協奏曲》、《第六法國組曲》以及亨德爾的《第三大協奏曲》等。其後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韋伯等人皆用於創作。肖邦的鋼琴作品使波羅涅茲成為波蘭民族的精神的標誌。

141。前奏曲:原指教會讚歌、賦格曲或組曲等的器樂引子。至十九世紀,這一含義逐漸消失。肖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Op。28)在形式上雖亦每曲一個調性,但具有浪漫的與幻想的風格,與過去的前奏曲有根本的區別。以肖邦為典型,斯克里亞賓、德彪西、肖斯塔科維奇等人均有仿作。有時也用以代替歌劇的序曲,不拘曲式,只取材於劇中音樂,直接引入歌劇的正場。如威爾第的《茶花女》、《阿依達》,華格納的《羅恩格林》、《特里斯坦與依索爾德》等。

142。四重奏(唱):四人各按自己所任聲部演奏或演唱的樂曲。常見者有絃樂四重奏(小提琴二,中提琴,大提琴各一)、鋼琴四重奏(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自十八世紀中葉起開始流行。

143。五重奏(唱):五人各按自己所任聲部演奏或演唱的樂曲。常見者有絃樂五重奏(小提琴二,中提琴二,大提琴)、鋼琴五重奏(鋼琴與絃樂器四件)及其他多種組合。五重唱一般用於歌劇中。如瓦格納的《紐倫堡名歌手》第三幕中的五重唱。

144。拉格泰姆:美國流行音樂之一。起源於早期黑人樂團所用的曲調以及新奧爾良市馬路遊行隊伍常用之進行曲。原英文raggedtime,意為“不平整的拍子”。其特點實在2/4、4/4拍的基調上加入較複雜的切分音。始於十九世紀末葉。1910—1951年風行一時。後即逐漸為爵士音樂所取代。近年漸有復興之勢。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於1918年作有《拉格泰姆》一首,用十一件樂器演奏。

145。安魂曲(追思曲):一譯“追思曲”。合唱套曲。用於天主教追悼儀式的彌撒曲。拉丁文原意為“安息”。通常分八段:第一段為引子,首句為“望主賜彼永恆的安息”;第二段為《天主矜憐我等》;第三段為《震怒之日》;第四段為《主耶穌》;第五段為《聖、聖、聖》;第六段為《福哉,因主名而來者》;第七段為《羔羊頌》;第八段為《永光照之》。有時在八段之後再加一段《主救我》。安魂曲用固定的拉丁文彌撒歌詞。近世安魂曲亦有采用非宗教性歌詞者,如迪利厄斯的安魂曲採用德國哲學家尼采的文詞;布里頓的《戰爭安魂曲》採用英國詩人歐文的詩篇。

146。狂想曲:源於希臘文rhapsoidia,意為“敘事詩”。指對英雄事蹟、民族傳說、風土人情等的自由幻想之作。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勃拉姆斯的鋼琴狂想曲等。

147。尋求曲(利車卡爾):一譯“利車卡爾”。流行於十六、十七世紀的一種樂曲。常用於管風琴。自經文歌演變而來。是一種多主題樂曲,每一主題自成一段落,同時在全曲展開各種對位變化。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升c小調賦格》與第二卷《E大調賦格》都是尋求曲。

148。裡戈東:法國舞曲。十七世紀流行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省。活潑的4/4拍(2/2拍)。常用於歌劇中的芭蕾片段或隨意編成的組曲中。

149。浪漫曲:抒情歌曲,有時宜指抒情器樂曲。如貝多芬的兩首小提琴與樂隊浪漫曲(Op。40、50);舒曼的三首雙簧管與鋼琴浪漫曲(Op。94)等。

150。迴旋曲:器樂曲。十七世紀開始流行。由一個反覆段與幾個對句段相連線,形成ASACAB’A的格式。B與B’是兩個同素材的對句,其調性是屬調、主調關係。各段連線處插入過門,使全曲更具連續性。因與奏鳴曲相似(B相當於呈示部,B’相當於再現部,C處於發展部),故稱奏鳴曲式的迴旋曲。常用於古典奏鳴曲、絃樂四重奏、交響曲、協奏曲等的末樂章;有時也作為器樂曲的獨立樂章。如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末樂章。

151。倫巴:古巴舞曲。起源於非洲的黑人舞蹈。1930年左右盛行於歐美舞廳。音樂不重旋律,節奏強烈,用複雜的切分音。八小節為句,連續反覆之。舞蹈動作主要是兩跨的輪流撐動。

152。薩爾塔萊洛:義大利舞曲。原意為“跳躍”。快速的6/8拍。常與帕薩梅佐相連線。十六世紀開始流行。到十九世紀,則以激烈快速的舞曲出現於各種音樂作品中,與塔蘭臺拉很相似。如門德爾松的《義大利交響曲》(Op。90)末樂章。

153。桑巴:舞曲。發源於葡萄牙。傳至巴西,成為流行的節日音樂。2/4拍,多切分音。後廣泛流行於西方,常用於舞廳。

154。薩拉班德:舞曲。流行於十七至十八世紀。緩慢的三拍子,第二拍為強拍。巴洛克時期(1600—1750)的組曲常用為第三樂章。早在十六世紀已經出現於西班牙,當時被視為一種粗野淫蕩的音樂。

155。薩爾達納:舞曲。流行於西班牙北部加泰羅尼亞地區。快速的6/8拍。舞者拉手成圈。用木管與長腰鼓伴奏,一人演奏兩種樂器。

156。詼諧曲(諧謔曲):一譯“諧謔曲”。器樂曲。快速,三拍子,節奏強烈,有驚奇、幻想等特點。海頓在奏鳴曲型別的樂曲中用以代替小步舞樂章的地位。貝多芬繼承這一形式。舒伯特、布魯克納等人都有優秀的詼諧曲作品。肖邦用作獨立的鋼琴曲,他的四首詼諧曲具有抒情性與戲劇性,風格與過去的詼諧曲不同。十七、十八世紀時還流行一種聲樂詼諧曲。

157。塞吉迪里亞:舞曲。流行於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快速,三拍子。用吉他與響板伴奏。與波萊羅很相似,但速度更快。比才在歌劇《卡門》第一幕中引用了這種舞曲。

158。七重奏(唱):七人各按自己所任聲部演奏或演唱的樂曲。在室內樂中,常以管樂器與絃樂器混合組成,如貝多芬的七重奏(Op。20)用小、中、大低四種提琴及單簧管、低音管、圓號。七重唱則偶見於歌劇中。

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學會欣賞音樂,更是個人修養的良好提升。十分幸運能與這門課相遇,與嶽老師相遇,在繁重的課業中得到美好的享受,陶冶了情操,更幸運感受到嶽老師充滿激情的講授,被老師美好的氣質修養和認真崇高的師德和品格所感染和感動。很榮幸能成為您的課代表,希望以後還能有更多聆聽您教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