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由 國家大劇院 發表于 舞蹈2021-07-17
簡介《垓下雄魂》編導:張建民 表演: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家黃豆豆自編自演《劍舞》《劍尋龍淵》編導:雷丹婷 表演:浙江工商大學《梅·勵香》編導:李昂 姚遠 馮愛雲 表演:首都體育學院《越女凌風》編導:張軍 表演:陳奕寧《月下獨酌》編導:張軍 表演:蘇

舞蹈剪影有什麼作用

提起中國古典舞,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想起古代女子的曼妙舞姿。其實,中國古典舞除了女子的柔美之舞,還有許多男子的陽剛之舞,更有英姿颯爽的女子武舞。劍舞就是古典舞中繼承傳統弘揚傳統並與時代精神相融合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種。下面,就讓我們來聽一聽北京舞蹈學院的張軍教授如何解讀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和審美特徵。

劍的產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劍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禮器和兵器兩個方面,在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初期,劍凸顯了其重要的軍事用途,如秦統六合,是由於秦國兵器的先進,尤其劍的長度増加和冶煉技術的提高,以此完成統一大業,有“劍取天下”的美譽。而提到古代鑄劍工藝的精湛就不得不提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這把劍現存於湖北省博物館,經歷幾千年不生鏽,不腐爛且十分的鋒利,可見其工藝之精湛。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湖北省博物館 越王勾踐劍

另一方面,劍在古代也是重要的禮器,劍作為禮器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三星堆出土了一柄玉劍,是作為宗教活動中的儀仗用器,做工十分考究,玉鑿清潤瑩潔,是工具禮儀化的早期表現。在古代,劍有“百兵之君”的美稱,不僅君子愛劍,歷代帝王將相、文人俠士、商賈庶民,都以持之佩戴為榮,以此體現文武兼備的完美形象。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四川三星堆博物館 玉劍

劍蘊含著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之精髓,尤其它與其他門類相融合發展,如哲學、文學、美學、藝術、體育、民俗、宗教等等形成為豐富多彩的劍文化。中國舞蹈自古有“不舞不授器“之說。在唐朝,劍與舞的融合,當數”公孫大娘舞劍器”最為著名。中國舞蹈善於利用道具,化器械為舞具,以象徵性功能表達人文情懷和藝術精神。當代中國古典舞劍舞是依照歷史傳統以其審美文化為依託進行的當代建構,是具有舞蹈語言表現的獨立性、舞臺表演的獨特性、教學訓練的系統性,並體現中國古典舞審美特徵和風格的道具舞蹈形式。

一、中國古典舞劍舞發展歷程簡述

當代中國古典舞劍舞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到70年代末。1957年,出現了新中國的第一個劍舞作品,由舒巧老師表演和參與編排的《劍舞》。獲得第八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的銅質獎。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舞蹈》雜誌 1958年第一期封面圖片

第二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初到21世紀初,1980年著名演員張玉照老師表演《醉劍》,獲得了首屆全國舞蹈比賽的表演一等獎。同時北京舞蹈學院李正一、唐滿城教授等在建立身韻課之際,邀請了張強老師來協助建立《中國古典舞劍舞》課程工作,並提煉出劍術的主要技法和身法動作。在劍舞課程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劍舞作品,如《煉》《青霜吟》《垓下雄魂》《劍走流雲》《大漠孤行》《龍兒》《易水寒》等等。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劇目《醉劍》表演:張玉照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北京舞蹈學院課堂教學剪影 張強老師教授劍舞

第三階段是21世紀初至今,劍舞從最開始的單字技法練習,到短句強化、組合表現,逐步地舞蹈化、系統化發展。2004年出版了國內第一部《中國古典舞劍舞教程》。這一時期衍生出了更加豐富的舞臺作品,如《空谷幽蘭》《梅·勵香》《雲水遊》《劍尋龍淵》《屈原-天問》《君風》《月落孤秋》《月下獨酌》《越女凌風》《對影》《歸決》等等。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新中國第一本中國古典舞劍舞專業系統性教材 主編:張軍

中國古典舞劍舞課程自納入高等藝術教育以來,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路程,堅信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形勢下,會有更好地創新和繁榮發展。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垓下雄魂》編導:張建民 表演:北京舞蹈學院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舞蹈家黃豆豆自編自演《劍舞》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劍尋龍淵》編導:雷丹婷 表演:浙江工商大學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梅·勵香》編導:李昂 姚遠 馮愛雲 表演:首都體育學院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越女凌風》編導:張軍 表演:陳奕寧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月下獨酌》編導:張軍 表演:蘇海陸

二、中國古典舞劍舞的審美特點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古典舞劍舞到底美在哪裡?它的審美特點可以大致概括為三個方面——分別是“形之美、勢之美、韻之美”。

劍舞的“形之美”主要體現在靜態的舞姿造型上,中國古典舞擰、傾、圓、曲的形態特徵和劍舞姿態的獨特構圖相融合。這些造型千姿百態、錯落有致,不僅要有雕塑一般的寧靜之美,同時還要有形止而神不止、意猶未盡的韻味,比如大射雁崩劍、端腿蹲刺劍、斜探海崩劍、踹燕撩劍、旁吸腿背劍、大掖步削劍等等。(圖例示範:孫銳)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大射雁崩劍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端腿蹲刺劍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踹燕撩劍

第二個方面是“勢之美”,主要體現在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流動之中,劍舞尤為講究“三法合一”(即步法、身法和劍法),如行步撩劍、擺扣步盤劍、十字步倒把劍等等,流暢的步法加上身法和劍法的靈活多變,會產生出一種飛動的氣勢美,在“走”和“留”的交替變幻中,呈現出“回”與“流”的態勢和氣韻生動的景象。

第三個方面是“韻之美”,這一層面是在上述兩種美的基礎上,結合劍舞本身內在的氣質和內涵所體現出來的。劍是一種文化載體,蘊含著民族情節和精神氣質,這會在無形之中影響舞者的形象氣質和動作表現。同時這種“韻”也是指舞者內在的修為,劍舞表演者在舞動過程中要達到身心合一、身劍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營造出一種物我兩忘、超然絕塵的意境之美。

三、結語

中國古典舞劍舞是極富中國傳統美學特色的民族舞蹈形式之一,是獨具東方特色的文化符號,劍舞之美有其獨到深層的內涵,它融入了儒家的文雅莊重和道家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格品質的重要載體,劍以載道——以劍練身、以劍抒懷、以劍鑄魂。事實上,我們舞劍,就是舞心、舞品格、舞精神!

本期主講人簡歷

中國古典舞劍舞的文化背景與審美特徵 | 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

張軍

張軍簡介

北京舞蹈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古典舞系教授 ,碩士生導師。中國劍文化藝術實踐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長城學者”。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舞蹈專業高階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線下課程《中國古典舞身韻》負責人。

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部/策劃

張軍/講述

蔡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