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章太炎為何從反儒到了護儒?這其中到底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思想?

由 國話風騷 發表于 舞蹈2021-09-12
簡介嚴復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大的價值在於,格外重視“德性生活”,尤其以儒學為甚

嚴復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下文,宣佈小學不可再讀經,時任教育總長是蔡元培。至此,儒家思想全面退出政治和教育裡領域。

雖然官方否定了儒家思想,但對百姓們的精神生活依舊影響深遠。由於其地位突然間喪失,讓民國初年的社會價值標準混亂,民間出現嚴重的信仰危機。就有一位前清官員,以自殺“明志”,在他看來,“國性”都不存在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希望以此可以喚醒大家,“國性為立國之必要”。

章太炎為何從反儒到了護儒?這其中到底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思想?

美國傳教士丁亦華也做出評論,蔡元培此“創舉”就是“以已之私”,可是大家畏懼政府,敢怒不敢言。

其實,儒學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根深蒂固”,多數人無論是思想意識還是價值觀念,都認同此學說,在日常生活中常以其為言行的指導。湯化龍在《上大總統言教育書》就說:“深維孔子之道,最切於倫常日用,為舉國所敬仰……”

由於認識到,“自由民主”在當時還未能形成中國民眾的價值體系參照,袁世凱只好再搬出傳統文化,釋出“尊孔崇聖令”。“本大總統深惟中華立國,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人道之大經。政體雖更,民彝無改。”

力推維新運動的康有為、嚴復二人雖都主張學習西方,但對於傳統文化,卻是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康有為是“孔教會”的狂熱擁護者,還嘗試說服當局者立“孔教”為“國教”。嚴復也發表相關言論,認為“尊孔讀經”是“本”,是“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者”。

章太炎為何從反儒到了護儒?這其中到底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思想?

同年8月15日,孔教會的代表陳煥章、嚴復、梁啟超等人,向政府遞交“請願書”,由此開始孔教運動,並興起一股熱潮。9月3日,他們在國子監舉行“仲秋丁祭祀孔”。9月27日,他們在曲阜召開第一次全國大會,到會人數多達2000人。

而章太炎卻公開反對將孔教定為國教,不過他所反對的僅是以“宗教”來看待孔子及儒學。這和他早年批孔,形成的截然對比。他後來也大方承認,當年他做的不對。1914年他修訂早年批孔的《訂孔》,充分肯定了孔子的學問和成就。

袁世凱去世後,這場運動也走向了終點,因為,在民眾的認知中,其和帝制是捆綁的。不過,這並沒有擊潰章太炎這些知識分子對傳統文化的信念。他於晚年在蘇州成立“國學會”,後又建立“章氏國學講習會”,透過經學、史學等課程,極力號召大家尊孔讀經。

章太炎為何從反儒到了護儒?這其中到底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思想?

這時候的他,強調的是孔子和儒學的文化意義。在他看來,在重“利”的社會中,傳統文化中的“義”更顯珍貴。淡化了政治色彩的儒學,才更加具有了近代的意義。

嚴復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大的價值在於,格外重視“德性生活”,尤其以儒學為甚。他承認,西方文化更注重對於“智”的發揚,自然科學發達。在中國,文化的底蘊和核心是“道德教育”。

辜鴻銘看法是,在人類社會的最初階段,內心的情慾受制於物質力量。隨著文明的進步,人類逐漸認識到,克服和控制情慾,還有一種更強大更有效的力量,那就是道德力。

他們早年提倡學習西方文化,晚年又極力推崇“傳統文化”,是因為認識到,“西學東漸”是一個趨勢。但是,我們不可以丟了自己的根本,中國的傳統文化。二者融匯,方可實現傳統創造性地轉變到現代,這也成了他們晚年的事業。

章太炎為何從反儒到了護儒?這其中到底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思想?

辜鴻銘一直致力於翻譯中國的經典,傳播到國外。嚴復則是用更多的時間研究《莊子》,章太炎不再“研究”學問,而是強調“學以致用”。

他們的做法,就是從“讀經”中找到了如何“做人”、“做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資源。脫離了它,以此構建的所有將不復存在。

前人的作為就是要讓傳統文化更加“貼合”時代,挖掘其中的“精粹”,用文化來更好服務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才能讓“儒學”中的文化真正被放大,以“學問”來指導如何做事,如何為人,而不是照搬“古人”的所有,這樣才真正賦予了其“新時代”內涵,也才是真正在傳承中發揚。

參考資料:

【《章太炎政論選集》、《本師章太炎先生口授少年事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