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經常進行這3種親子互動的家長要警惕了,小心助長寶寶亂髮脾氣

由 Ada媽媽深呼吸 發表于 舞蹈2022-11-28
簡介要注意的是,以下3種類型的互動,會阻礙孩子的自我調整,可能會讓他們的情緒更加不穩定1.信奉“毛病都是慣出來的”逃避型孩子對父母有著天然的依賴,有時候寶寶因為餓了、摔了或者想撒嬌的時候,去找媽媽抱抱,有的父母會對孩子發出的訊號不做反應,甚至會

賴嘰是撒嬌嗎

導語:

每個寶寶的出生都自帶屬性:他們擁有自己的性格和品性,有的娃天生脾氣火爆,被稱為“高需求寶寶”,有的則情緒平和一些,很少哭鬧。然而不管天性如何,隨著寶寶長大,父母都會感覺到他們脾氣漸長、個性增強,不再像小時候那麼“乖”了。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意味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是他們逐漸建立自我,走向獨立的過程。兒童需要發展自我的時候,父母既不能太壓抑他們的個性,又要合理地進行引導。

經常進行這3種親子互動的家長要警惕了,小心助長寶寶亂髮脾氣

剛出生的嬰兒,排除疾病的因素,孩子的哭鬧耍脾氣基本都跟生理需求有關係。

這個時候跟寶寶的互動,應該是建立親密的育兒關係,建立情感連線的紐帶。嬰兒出生後的幾周到幾個月是一個敏感期,在此期間,媽媽的懷抱可以給嬰兒無限的安全感。透過擁抱和撫摸這些親密的安撫可以很好地平復寶寶的情緒。

而再大一些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和社交需求日漸活躍,他們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吃喝睡,父母會發現他們越來越不“聽話”,本領和脾氣並駕齊驅,這時候安撫情緒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經常進行這3種親子互動的家長要警惕了,小心助長寶寶亂髮脾氣

當兒童的認知力和理解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們會產生更加複雜多變的情緒,而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會為孩子將來其他綜合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此時,除了身體上的接觸,

父母需要用更多的語言、表情和肢體動作來與孩子進行互動,幫助他們進行情緒的自我調節和管理。

要注意的是,以下3種類型的互動,會阻礙孩子的自我調整,可能會讓他們的情緒更加不穩定

1.信奉“毛病都是慣出來的”逃避型

孩子對父母有著天然的依賴,有時候寶寶因為餓了、摔了或者想撒嬌的時候,去找媽媽抱抱,有的父母會對孩子發出的訊號不做反應,甚至會認為孩子是無緣無故賴嘰。當心情不好或者手頭正在忙什麼事情時,甚至會抱怨、責備孩子:忙著呢,別煩我!

如果寶寶經常處於這種沒有迴應的狀態中,他們就會很有壓力,內心缺乏肯定和安全感,會不自覺地逃避與他人接觸, 會導致以後也不願意與別人互動。

經常進行這3種親子互動的家長要警惕了,小心助長寶寶亂髮脾氣

2.不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的干擾型

有的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時候,大人去橫加干擾,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幹涉孩子。比如孩子在專心地自己玩兒,問他渴不渴,吃不吃水果,孩子不吃飯非要追著喂,直到讓自己的心裡得到滿足。

總是打斷孩子或者強迫他們接受自己的行為,會讓孩子不知所措,如果這種模式反覆發生,那麼他們的專注能力就會遭到破壞,不僅變得沒有耐心,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體驗的能力也會隨之降低。

經常進行這3種親子互動的家長要警惕了,小心助長寶寶亂髮脾氣

3.缺乏界限感的保護型

還有一種就是過度保護型,擔心這個焦慮那個,事事都想掌控,試圖把孩子圈定在絕對“安全”的範圍內:孩子瘋跑怕他摔跤,在後面喊著慢點;孩子爬高怕他跌落,忙著禁止;孩子穿衣服慢了點兒,趕緊代勞;孩子玩具不會玩兒急得發脾氣,動手幫忙弄好……

如果家長容易著急和焦慮,總是試圖去保護孩子,遇到困難就出手幫忙解決,就是剝奪了兒童探索、冒險以及面對挫折的機會,也剝奪了他們自我調節的權利

而總是擔心孩子,這種焦慮也是會傳遞的,孩子面對挑戰時他們也會擔憂和害怕,有的會習以為常的直接尋求幫助。

經常進行這3種親子互動的家長要警惕了,小心助長寶寶亂髮脾氣

【包麻麻總結】

即使日常沒有這3種阻礙孩子的互動模式,孩子也會有脾氣的,如果他們自我調節困難、易怒、有攻擊性等行為也不必緊張,只要不粗暴地對待孩子,既有溫暖的關懷,又有堅定的立場,就會有效地幫助他們完成自我調整。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