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論達達主義在平面設計語言中的延伸

由 文藝評論 發表于 舞蹈2022-12-12
簡介達達主義在平面設計語言中的應用正是從形式上開始的,在理論的依託下產生了創新的藝術方法,即將已經存在的事物利用起來,採用隨意的手段對其進行改造,這些無意識的方式構建了現代平面設計的藝術語境,形成了藝術表現手法的路徑

陀螺怎麼畫旋轉圖形

摘要:達達主義作為現代主義藝術思潮中一股銳不可當的力量,將藝術拉入下里巴人的日常,促進了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衍變。達達主義的奉行者倡導“現成品”的藝術概念,將藝術與非藝術之間存在的隔膜撕裂。正是因為達達主義的藝術風格充滿了荒誕、不合邏輯的意味,充盈著濃厚的反傳統色彩,由此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表現形式,對平面設計的藝術語言具有深遠影響,對於當代藝術設計的探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達達主義;拼貼藝術;平面設計

雖然是後現代藝術家們明確提出了“藝術已經死亡”的觀點,但追溯往昔,“藝術死亡”的理論從達達主義興起就已嶄露頭角,那時奉行達達主義的人們便丟棄了浪漫幻想,使現實主義進入批判和抗議的階段。

機器的快速發展和工廠的大量湧現,促使社會形態發生鉅變,藝術家的思維體系也隨之發生轉變。而時局的動盪不安和資產階級的壯大,讓部分藝術家著眼於政治運動,即對資產階級和社會問題的觀察,甚至是對藝術進行批判。雖然通常的發展理念認為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興起都是對先前藝術進行革新和觀念改變的結果,或者是在技法、構圖和藝術語言等方面的創新,然而對於藝術的真正反叛,一定是反“藝術”的藝術。

一、達達主義相關概述

(一)

達達主義的緣起

1。社會環境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19世紀中葉之後展現出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席捲西歐,大眾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在社會的高速發展過程中,各國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人性逐漸異化。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大眾的幸福生活變得千瘡百痍,人們對於真理的追求、道德的信仰土崩瓦解,來自歐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被迫逃離家園,而許多藝術家則選擇中立國瑞士的蘇黎世當做避難所。在一片虛幻和破滅中,達達主義在這座遠離硝煙的國度誕生了。

2。思想基礎

藝術理論從來都不會作為個體而孤立存在,藝術作品也全然不是憑空而成的,它應當是與其所處時代的學術思想、哲學思潮同音共律。20世紀上半葉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產生了極強的破壞性,眾多國家滿目瘡痍,人們流離失所,也讓資本主義社會結構變得紛雜紊亂。大眾對西方傳統哲學的理性主義價值觀的質疑和信任危機由此爆發,同時也為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唯意志論、尼采的權力意志論、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及海德格爾、薩特等人的存在主義哲學等非理性主義思潮在西歐各國的廣泛傳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1]。

論達達主義在平面設計語言中的延伸

馬塞爾·杜尚《L。H。O。O。Q》1919年

(二)

達達主義的藝術風格及代表人物

達達主義的主要奉行成員是反政府主義者和自由藝術家,他們的目標是推翻藝術的傳統價值,在本質上往往是諷刺和無意義的。達達的精神中透露出強烈的虛無主義的特點,核心中所包含的“反叛性”更是意味著它否定一切、反對既定的傳統文化和思想、試圖顛覆和打碎教條下的框架。達達主義的奉行者通常會無意識地自發產生和選擇現成品的方法,創造出“非藝術”作品,這種行為破壞了藝術生成的原有秩序,卻延伸了藝術的表現形式。

馬塞爾·杜尚站在達達主義代表的第一梯隊,他否認派系歸屬問題,這恰而符合了達達主義“反藝術”的美學理念。杜尚主要將“現成品”的概念引入了大眾視野,著名作品《泉》是將其在日用品商店購買到的小便池放入藝術展覽,以此來揶揄固步自封的傳統審美製度。他認為“作品是否是動手做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將新的思想賦予在這件東西上。有了新的意義,原有的內涵就消失了” 。杜尚創作的一系列顛覆傳統的作品都是為了“反藝術”而作,其作品《L。H。O。O。Q》更是向古典藝術發起了挑戰,這些利用現成品進行再創作的藝術形式是更為徹底地對傳統審美和現代文明表示反抗。

達達主義在平面設計語言中的應用正是從形式上開始的,在理論的依託下產生了創新的藝術方法,即將已經存在的事物利用起來,採用隨意的手段對其進行改造,這些無意識的方式構建了現代平面設計的藝術語境,形成了藝術表現手法的路徑。

二、達達主義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一)

對版式設計的影響

達達主義應用於版式設計,主要表現在自由和隨意的藝術創作,文字、插圖和影象視為繪圖的主要元素,在出版物編排上採用不規則和隨機性的方式,對於以往的版面編輯來說具有革命性的突破[2]。

拼貼技術最初始於立體主義,但隨著達達主義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極具個人主義色彩的拼貼藝術。版面設計自由運用拼貼技術,形式不拘一格,結構紛繁複雜。蒙太奇、拼貼畫和對物品的聚集貫穿在德國畫家庫特·施維特斯的作品中,他從早年就開始研究線性設計和排版。經常會使用大量現成品加上繪畫手法來創作,同時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單詞和字母,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排版佈局。透過將文字融入影象,探索聲音和圖形的結合,並且可以運用最少的色系產生卓有成效的視覺衝擊力。

(二)

對海報設計的影響

約翰·哈特菲爾德與威蘭·赫茲菲爾德兩兄弟利用自己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將這種藝術手段運用到政治運動中。約翰·哈特菲爾德通常採用照片拼貼——達達主義最具標誌性的藝術手段以設計大量反納粹軍國主義的海報。如在20世紀30年代,納粹將一切敢於揭露事實的報刊稱作“資產階級”。約翰·哈特菲爾德就設計了一個完全被報紙包裹住頭部的人作為畫面主體的海報,作品題目《如果讀資產階級的報紙,那就讓他又聾又啞!》充分利用了反諷手法,這張海報的設計注重印刷的實驗效果,同時特別注重紙張和油墨,表現出的效果直接呼應了達達主義的藝術思想。

威蘭·赫茲菲爾德高舉革命旗幟,利用達達主義進行思想宣傳以表明反政府的立場。他曾與德國達達主義藝術家喬治·格羅斯合作,出版了大量的反對軍國主義和納粹分子的宣傳海報。格羅斯透過諷刺漫畫來攻擊資產階級的簇擁者,並在報刊上刊登大量插圖,筆觸描繪得極為尖銳,一針見血地揭示整個社會的墮落與腐敗[3]。

論達達主義在平面設計語言中的延伸

馬塞爾·杜尚《泉》1917年

三、達達主義在國內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一)

動態海報

在當代的本土平面設計中,達達主義的藝術風格往往是設計師的靈感來源。現代設計早已不滿足靜態圖片,動畫效果在如今的平面設計中屬實為大趨勢,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品牌LOGO、用於宣傳的H5、柱狀圖等設計元素都“動”了起來,我們接收資訊的方式倒向能夠直觀傳遞資訊的動態元素。

對於碎片化資訊的時代,使用者不再像以往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了解產品的賣點,因此,這些動態的效果設計可以讓資訊比文字更快地傳遞給受眾。總的來說,吸收達達主義的設計形式更加強調看似雜亂無章、實則精心佈置的排版。

(二)

字型設計

正如上述所說,動態相較於靜態更能反映事物的發展趨勢,動態的字型幾何形狀在當代設計中的應用頗為廣泛。在字型的編排上,它承載其原有意義的同時,大多還會形成與主題相關的深層含義,利用簡單的互動設計對字型進行簡單的移動或組合,從而使其更加引人矚目。

雖然只是一個簡易的操作文字,但它使得靜態的字型跳出了以往的藩籬,獲得新的理解,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相較於靜態文字會給受眾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近年來,國內的字型設計排版一般都自由無序,尤其在LOGO和海報設計上表現出了與達達主義的風格高度契合。

(三)

色彩選擇

近些年,在國內的平面設計風格中,極簡主義和絢麗奪目雖顯背道而馳,但在審美選擇上都是重要的方向。極簡設計只需使用少有的元素,例如大熱的INS風正是使用了大量的白色空間,增添相得益彰的色系以及簡單的幾何圖形,便可得到極具氛圍感的效果。

達達主義在早期的版面宣傳中也使用了類似的設計,以達到強調主題的效果。與此同時,光怪陸離的色彩選擇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豐富且充滿活力的顏色作為畫面的主色調與次色調皆可成為點睛之筆。達達主義奉行者設計的宣傳海報大多選擇大面積的色彩空間,讓主體內容脫穎而出。當然,選擇這兩種形式都能呈現出獨特的設計效果。

結語

在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模式中,人們被籠罩在現實主義和虛無主義的陰霾中,精神和心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過地動山搖似的崩裂。在哲學上,尼采就曾宣稱“上帝已死”,而達達主義思潮的風靡正是對“藝術已死”的宣揚[4]。正因達達主義奉行者將藝術從觸不可及的神壇中拉下來,他們不遺餘力地混淆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使得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罅隙縮短。這種促使藝術迴歸大眾和現實的誠意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們對藝術的理解又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達達主義者企圖用虛無主義去展現他們的無為空虛,但藝術的形式又是創新的,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創作手法對於藝術研究和設計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達達主義就是矛盾本體,從矛盾中產出,也因為這種強烈的分歧而逐漸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