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林黛玉幾次三番打趣劉姥姥,說她是牛和母蝗蟲,是何道理?

由 少讀紅樓 發表于 舞蹈2023-01-22
簡介"這就是書中特寫的林黛玉幾次三番打趣劉姥姥,不是說她是牛,就是說她是母蝗蟲,惹得大觀園一眾青春兒女大笑不已

趙麗蓉實際有幾個孩子

劉姥姥是《紅樓夢》中的重要配角,她的睿智善良,知恩圖報,後來還仗義施以援手,救王熙鳳的女兒巧姐於水火之中,從而詮釋了底層勞動人民的淳樸本色,得到無數讀者認可,值得敬重和學習。

然,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紅樓夢》主角一向以文雅著稱的才女林黛玉,卻幾次三番打趣她。41回中比作牛,調侃劉姥姥喝酒後的手舞足蹈:"當日聖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在42回惜春奉賈母令作畫大觀園時,又給劉姥姥取了個"母蝗蟲"的綽號:"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話。他是那一門子的姥姥,直叫他是個`母蝗蟲'就是了。"

在眾芳探討惜春畫裡畫些什麼時,林黛玉又打趣劉姥姥:"人物還容易,但草蟲不能上。"李紈不解其意,黛玉便緊接著逗趣:"別的草蟲不畫罷了,昨兒`母蝗蟲`不畫上,豈不缼了典!"

再後來又捧著手笑對惜春道:"你快畫罷,我連題跋都有了,起個名字,就叫做《攜蝗大嚼圖》。"

林黛玉幾次三番打趣劉姥姥,說她是牛和母蝗蟲,是何道理?

這就是書中特寫的林黛玉幾次三番打趣劉姥姥,不是說她是牛,就是說她是母蝗蟲,惹得大觀園一眾青春兒女大笑不已。

於是,詬病林黛玉的話也就紛至沓來,有說大家閨秀的林妹妹不該如此粗俗,也有說這是林黛玉不滿劉姥姥對她的有意嘲諷,說明她這樣錦衣玉食的小姐到底還是年輕,不知底層生活的艱難……。

一向好人緣的薛寶釵為此打圓場,說這是林黛玉的詼諧:

"更有顰兒這促狹嘴,她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她想得倒也快。"

這些點評,果真如是?或正如薛寶釵所說,林黛玉打趣劉姥姥不過就是詼諧之言?

個人認為,林黛玉斷不可能嘲諷劉姥姥。

她之所以幾次三番打趣她,實則是受劉姥姥現身說法的影響,一時學習模仿她的語言動作,難得接地氣之下順口所開的玩笑話,不過是出於開心狀態迸發的小女兒心性抖了個"機靈"罷了。

林黛玉幾次三番打趣劉姥姥,說她是牛和母蝗蟲,是何道理?

她在41回將劉姥姥比作牛,當時的場景是賈母宴請劉姥姥,在藕香榭喝酒賞樂後,劉姥姥隨著音樂聲起,便手舞足蹈起來。賈寶玉見狀便問林黛玉,"你瞧劉姥姥的樣子?"

林黛玉就作了"比作牛"的回覆。這其實是參照40回劉姥姥在飯桌上的自嘲:"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再模仿她的動作形象就事論事單純而言的,並沒有任何惡意貶損之處。

劉姥姥當時說自己"食量大似牛"目的是配合鴛鴦鳳姐對她的捉弄有意讓賈母開心一笑。林黛玉以此打趣,其實也是來了個現學現賣,讓賈母高興,寶玉湘雲等人持續開心而已。

後來林黛玉又反覆說劉姥姥是母蝗蟲,其實也不是侮辱諷刺劉姥姥,實則被劉姥姥在大觀園一系列喜笑顏開的表現深深觸動,受她的歡樂感染之下,便在自己感性和骨子裡的藝術細胞萌動衝撞之下,沒有顧及所謂大家閨秀的穩重端莊,說出了調侃劉姥姥的話語。

由此留下有點失態、不太禮貌的印象,似乎不應該是林黛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表現。

林黛玉幾次三番打趣劉姥姥,說她是牛和母蝗蟲,是何道理?

其實這些打趣,正好說明林黛玉的真實可愛:沒有心機,隨性而為。這樣的林黛玉才坦蕩率真,讓人真正信服。

"紅迷"們都知道,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是感恩還情而來,因對了老封君賈母的胃口,留她在大觀園玩了幾天,還"兩宴大觀園"十分熱情招待了她。

劉姥姥由此給大觀園帶來了田間地頭泥土的味道和鄉下特有的歡樂,當然也出了醜,留下不少令貴族之家捧腹大笑的洋相。如她在宴席上吃"茄鯗",喝酒醉後亂舞,還誤撞寶玉的臥室,去櫳翠庵品茶,行鄉間粗俗的酒令等等。

不過,這些在上流社會看似不雅的情形,卻讓賈寶玉薛寶釵等一眾青春兒女開心不已,也讓賈母在熱鬧中感受到難得的舒暢。

對清高孤傲敏感細心的林黛玉而言,更是從劉姥姥此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粗獷言行中,感受到生活其實就是雅俗共賞,有時也可以這樣粗鄙自嗨,沒必要時時刻刻都端著,即便偶爾失態或說錯了話,只要愉悅身心得到放鬆,大家難得開心一笑,其實也無傷大雅,沒有多大關係,何妨。

所以,林黛玉便插科打諢地拿劉姥姥的語言動作當個樂子,幾次三番打趣,要麼說她是牛,要麼說她是母蝗蟲。

林黛玉幾次三番打趣劉姥姥,說她是牛和母蝗蟲,是何道理?

這,無非體現了才女林黛玉難得綻放出的少女天性而已,不完全是"促狹"詼諧。

薛寶釵為她打圓場的說法其實不太精準。

至於說林黛玉有意打擊報復劉姥姥,則是無稽之談。縱然劉姥姥講了個"雪下抽柴"的笑話讓痴呆的賈寶玉信以為真,派了小廝茗煙遍尋不著,還為此悶悶不樂。

這哪裡會激發林黛玉所謂拈酸吃醋的小性兒?林黛玉既不可能因劉姥姥杜撰的茗玉小姐死了就生悶氣,也不可能為賈寶玉此番自找的不快就牽怒在劉姥姥身上。

說林黛玉因此而對劉姥姥不滿,顯然是多想誤判林黛玉的品性了。

當然,林黛玉幾次三番打趣劉姥姥,從圓潤處世的角度而言是有些稍顯不宜,畢竟劉姥姥那麼大的年齡,等同奶奶輩的"積古"老人。總拿她逗樂還是不妥,適可而止為好。

倘若遇多事之秋,有多事之人以此說事使出小人手段,惡意挑起是非,豈不禍從口出?這就難免授人以柄,給自己添了堵還有損各自的形象,無一利也。

列位看官,你們認為呢?

作者:李大奎,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