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播音專業裡的“四個真”——牟雲、劉紀宏,演員的播音修養

由 項飛Phillip 發表于 舞蹈2023-01-24
簡介播音員主持人不僅要把本專業的播音主持語言功力不斷錘鍊,做到專長突出,也要儘可能在朗誦、演播、演講、表演等語言能力上錘鍊,藝多不壓身

廣義備稿包括幾個部分

讀《播博彙文論(第一卷)》(曾志華 閻亮 孔亮 編著 光明日報出版社),內有珍貴的張頌老師訪談實錄。那是在2010年中國傳媒大學組織的對張頌、徐恆、吳鬱、李鋼等十二位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退休教師進行採訪,留下了珍貴的文字和影片資料。

播音專業裡的“四個真”——牟雲、劉紀宏,演員的播音修養

張頌老師在1984年首次提出“有稿播音錦上添花,無稿播音出口成章”,他說,不論廣播電視怎麼改革,掌握了這兩條,你都會遊刃有餘,勝任愉快。36年過去了,再讀這兩句,依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依然指引著播音員主持人努力的方向。真理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這兩點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播音學科作為新興學科,理論建設是晚於戲劇、戲曲、影視表演等兄弟學科的。但毋庸置疑的是,播音主持有自己的特點,即便有演員等其他專業的藝術家客串主持人工作(非專業客串新聞播音崗位還不多見),也必要遵循主持人崗位特點,不能僅僅憑原有的專業經驗。

播音專業裡的“四個真”——牟雲、劉紀宏,演員的播音修養

播音員主持人的特點到底是什麼?張頌老師強調了播音專業教育裡的“四個真”:真實的身份,真誠的態度,真摯的感情,真切的語氣。我想這已經足夠界定與表演體系的不同了。表演當然也需要真摯的感情,但那份感情是調動自己經歷中真摯的情感在角色身上覆活,而非此時此刻本我的真實感情。身份感更加清晰,播音員主持人的身份雖然也有職業角色,但那個職業角色與本我應該是吻合的。現實中當然也有不吻合的案例。

張頌老師說:“兩條路,一條路就是言行一致,一條路就是口蜜腹劍。你做播音員、主持人不能走口蜜腹劍那條路。”這是播音員主持人崗位的魅力所在,因為崗位需要“真”,受眾期待“真”,因為這份“真”,受眾才接受你所傳遞的資訊“真”。當受眾發現生活中的播音員主持人與熒幕形象相去甚遠時,這個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生涯可能也走到了盡頭。這與演員、歌手等文藝職業崗位不同,受眾可以包容這些崗位工作者生活中一定的特立獨行,只喜歡他們塑造的角色,他們創作的文藝作品。播音員主持人卻不行,受眾愛的是這個人,這個真實的人。

正因為播音員主持人普遍接受“四個真”訓練,在文藝作品演播、詩文朗誦中,他們保持了自己鮮明的風格特點——“真”。這裡包括了身份的真實。前人曾總結過播音員主持人的身份感是“我就在”。“我”就是本我,播音員主持人身份的我,表達文藝作品時,我是那個就在現場的人,給受眾講故事的人還是“我”本身。有點像說書人,又不完全一樣,比說書人更客觀。

東北的廣播電臺經常播放小說連播,很多評書藝術家在東北家喻戶曉。不過我小時候印象最深刻卻是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放學回來,廣播里正播放的小說連播《浣紗王后》,講的是范蠡和西施的故事。不同於田連元、單田芳、袁闊成這些評書藝術家,演播者牟雲、劉紀宏,口齒清晰,字正腔圓,端莊大方,時而旁白講述,時而以人物角色對話,我那時聽得如痴如醉,感慨怎麼能有人把故事講得這麼好、這麼生動呢。旁白敘述時,有歷史的縱深感,而不是完全陷入在故事裡。扮演人物時,劇中那麼多人物,他們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並且很有代入感。小時候並不知道他們是誰,只覺得沁人心脾,隨著他們的聲音,飄蕩在歷史的長河中,當一集故事播完,幼小的心靈有了一絲絲失落,彷佛是從歷史中抽身而退,又似俯瞰那已飄逝悠遠的河流。期待著第二天同樣時間的重逢。

今天看牟雲和劉紀宏老師的藝術背景,都是總政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但他們長年從事廣播小說演播工作。廣播的收聽距離是枕邊的聲音,副駕駛的距離,是最親切的距離,與話劇表演的舞臺距離完全不同。你完全感受不到兩位老師所謂話劇腔調,他們既把你帶入故事,又清醒地告訴你這是故事。這跟戲劇、影視努力使人沉浸在故事中忘記這是故事很不同。兩位藝術家在旁白處理中有意無意地遵循了張頌老師說的“四個真”,又在人物角色對白中充分發揮了一個演員的語言塑造能力。

播音專業裡的“四個真”——牟雲、劉紀宏,演員的播音修養

播音專業裡的“四個真”——牟雲、劉紀宏,演員的播音修養

這就是張頌老師說的“一專多能”吧。“錘鍊語言功力,儘量一專多能”。播音員主持人不僅要把本專業的播音主持語言功力不斷錘鍊,做到專長突出,也要儘可能在朗誦、演播、演講、表演等語言能力上錘鍊,藝多不壓身。“一專多能”有三個層次,本專業的一專多能,可以理解為能播報能主持,包括兄弟藝術門類有聲語言的能力。傳播系統的一專多能,可以理解為在廣播電視系統內,不僅能播能主持,還會採訪、拍攝、編輯等其他傳播工種。這是廣電系統中非常現實的需求,誰具備這樣一專多能的能力,誰就有更多的機會和平臺。社會層面的一專多能,可以理解為可以適應各種社會角色。比如有的播音員主持人還是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有的在社會組織中擔任角色,這些社會角色可以讓播音員主持人深入到社會某一個領域,是一種廣義備稿。(關於廣義備稿,參見《中國播音學》張頌 主編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有聲語言藝術,可以分門別類:播音、主持、表演、演播、演講、評書等等。在攀登藝術高峰之初,可能大相徑庭,更多看到的是區別。越往高處攀登,越會發現相同之處,越會看到“同”。真正站在有聲語言藝術高峰的大師,都是一專多能,觸類旁通。

播音專業裡的“四個真”——牟雲、劉紀宏,演員的播音修養

致謝:感謝曾志華老師的編纂,感謝蘇凡博博士贈書。

PS:在深圳中心書城的一次活動中,我見過劉紀宏老師一次,當時我是主持人,參加活動的還有瞿弦和老師。遺憾的是,我當時完全沒把劉老師和我小時候聽的《浣紗王后》聯絡起來,錯過了當面表達敬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