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古詩詞賞析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由 高樓避愁 發表于 舞蹈2021-05-29
簡介有誰來問我,“廉頗”老了,還能吃飯嗎這首詞是詩人來到鎮江,當年的邊防重地,登樓北望,撫今追昔,追述古人在戰爭中的勝敗得失,主張出兵抗金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取得抗金的勝利

舞榭歌臺是什麼意思

古詩詞賞析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背景:

這首詞作於一二零五年,這時,作者己經六十五歲了,正在鎮江任知府。原來辛棄疾已閒置了好多年,這時當政者是韓託(這個字打不出,用同音字代)胄,這人是一個招權納賄者,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借北伐以樹立其威信,起用了一貫堅持抗金的辛棄疾。辛棄疾儘管瞭解這種情況,為了有機會實施北伐抗戰的主張,仍然擔任了面臨前線的鎮江知府。因此而激發了詩人老當益壯的戰鬥意志,另一方面,對韓的敷衍行為,又抱著無窮的隱憂。不過,辛棄疾認為北伐前應該有充分的準備,才可能取得勝利,韓不吸納他的主張,貿然進攻,故而大敗而歸。結果宋以殺韓為條件,向金求和。詩人也被解職。

詩人來到鎮江,

古詩詞賞析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登樓北望,無限感慨,撫今追昔,寫下了這首詞。

原詞是: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詞語解析:

“覓”,尋找。“孫仲謀“,即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國主。他曾徑在京口建立吳國的首都,在這裡打退來自北方曹操的軍隊,保衛了吳國。

“舞榭歌臺”,用於歌舞的臺館,是建於土臺上的敞屋。“風流”,指繁華盛況與英雄業跡。“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劉裕是京口人,出身平民寂家庭。從京口起事,平定桓玄的判亂,公元四百二十年堆翻東晉,做了皇帝。

“金戈鐵馬”,兵馬強壯。“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氣吞萬里”,形各容氣勢很大,足以一舉吞滅敵人。

“元嘉“,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劉裕的兒子)的年號。“草草“,草率從事,沒有充分的準備。公元四百五十年劉義隆出兵攻打北魏,慘敗而歸。“封“,在山上築壇祭天,這裡指紀念勝利之意。“狼居胥“,山名,在今內蒙古中部。西漢時,霍去病帶兵攻打匈奴,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下,封山而歸。後以“封狼居胥”作為擊敗入侵之敵的豪言壯語。“贏得”,這裡指落得的意思。

“四十三年”,作者從一一六二年率部抗金渡江南歸,到寫這首詞一二零五年已經有四十三年。“烽火”,古時有敵軍入侵,點烽火以報警,這裡借指戰爭。

“可堪”,那堪,不忍。“回首”,回顧,追憶。“佛狸”,北魏太武帝柘跋燾的小名,他在四百五十年打敗劉義隆,引軍追到長江邊,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宮,大會群臣,論功行賞。後來將行宮改為太祖廟,又稱佛狸祠。“神鴉”,啄食殘餘食品的烏鴉。“社鼓”,祭社神時的鼓聲。

“廉頗”,戰國時趙國的良將,後遭讒離趙,居住在魏國。秦國屢次侵趙,趙王想重新起用廉頗,派使者到魏國看他是否還可以勝任。廉頗知道使者來意,見面時,特地吃了一斗米的飯和十斤肉,並披甲上馬,以示自已尚能出戰。但來使因受廉頗仇家郭開的賄賂,卻向趙王回報說:廉將軍老矣,飯量還好,可是一頓飯當中垃了三次屎。趙王因此沒有再起用他。

淺譯如下

千古長存的江山啊,

象孫權那樣的英雄卻找不到了

六朝繁華的英雄事業,

也經不住雨打風吹而消磨淨盡。

斜陽照耀下的草樹,

還有普通人居住的街巷,

曾經是寄奴居住的地方。

他當年兵強馬壯,氣概不可一世,

先後滅了南燕和後秦,

後來急於稱帝,匆匆轍兵,

致使北伐前功盡棄。

元嘉年他草草出兵,

以致國事一厥不振。

還記得四十三年前,

揚州道上漫天烽火,南歸的情景。

那時,我正年青,颯爽英姿,

滿懷豪情壯志,一心為國立功

誰會想到,佛狸祠下,卻是鴉聲與鼓聲響成一片,

競然是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

回憶起來,心情十分沉重。

有誰來問我,“廉頗”老了,

還能吃飯嗎

這首詞是詩人來到鎮江,當年的邊防重地,登樓北望,撫今追昔,追述古人在戰爭中的勝敗得失,主張出兵抗金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取得抗金的勝利。回憶當年自己帶兵抗敵的英雄氣概。現在雖然年老但是仍然不忘報國之心。遙想當年廉頗雖老,還有人看他能不能吃飯。於是,發出深深地感概:可是有誰來問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