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長江之味 | 萬物皆可蒸 ——沔陽三蒸

由 渝路侶行 發表于 美食2021-06-05
簡介他主管後勤的妻子潘氏(一說為羅氏)非常體察軍情(起義軍常行軍打仗吃夾生飯、鹽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義軍攻陷沔陽縣城後,為犒勞兵士,她親自下廚,別出心裁,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

沔陽三蒸怎麼讀

長江航運

湖北省仙桃市,這座舊稱為沔陽的“

漢江明珠

”,以傳統美食“

沔陽三蒸

”而聞名荊楚大地。

在古代就是

漢江

的代稱。

仙桃北依漢水,南靠長江

,與當地豐沛的雨水和溫和的氣候共同孕育出江漢平原這片“魚米之鄉”。

長江之味 | 萬物皆可蒸 ——沔陽三蒸

如果說湖北的排骨藕湯是深入骨髓的愛的表達,走出湖北就不復存在的味道記憶!那麼沔陽三蒸就是走出湖北的驕傲,是可以移動的記憶中的味道!

長江之味 | 萬物皆可蒸 ——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湖北菜系之一,是湖北美食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國名菜系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沔陽人民愛吃蒸菜,有“

無菜不蒸

”的食俗,被稱為蒸菜之鄉。“沔陽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魚、蒸肉、蒸蔬菜。有人說“沔陽三蒸”是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子,有人說“沔陽三蒸”是蒸青魚、蒸豬肉、蒸蔬菜,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有失偏頗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沔陽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產和蒸素菜的總稱

長江之味 | 萬物皆可蒸 ——沔陽三蒸

至於說到蒸法,所謂的“三”,就成了概數了,粉蒸、湯蒸、清蒸、炮蒸、扣蒸、釀蒸、包蒸、封蒸、花樣造型蒸、幹蒸,蒸的技法就不下九、十種。正所謂世間萬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皆可蒸。

長江之味 | 萬物皆可蒸 ——沔陽三蒸

作為湖北省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沔陽三蒸”歷史久遠,有著令人感慨的傳說:

“沔陽三蒸”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他主管後勤的妻子潘氏(一說為羅氏)非常體察軍情(起義軍常行軍打仗吃夾生飯、鹽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義軍攻陷沔陽縣城後,為犒勞兵士,她親自下廚,別出心裁,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魚、藕味美質融,士兵嘖嘖稱讚。起義軍吃上這樣好的飯菜後,士氣大振,經常常打勝仗,柴桑一戰,大挫元軍,成就了陳友諒在九江稱王之舉。

長江之味 | 萬物皆可蒸 ——沔陽三蒸

沔陽地區地處江漢平原腹地。這裡水網密佈,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嘉靖《沔陽州志·食貨》記載,這裡盛產水稻和鯉、鯽、鯿、鯖、鮰、鰱、鱔、鰍等淡水魚類及蔞蒿、芹、荇、茭、蘆筍、藕、菱等水旱菜蔬。可想而知,這裡的民眾飲食習慣稻米為飯,魚蝦做菜。

長江之味 | 萬物皆可蒸 ——沔陽三蒸

舊時沔陽是水鄉澤國,水災不斷。“

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

。”水災之年,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璣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此充飢。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徵,影響著當地民眾的生活習慣,久而久之,蒸菜便成為民眾生活的首選。

長江之味 | 萬物皆可蒸 ——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能從元朝年間歷經多個朝代演變流傳至今。它融匯了沔陽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更創造了一個飲食品牌;從鄉土發展到外域,說明它生命力和滲透力的強大和久遠。在如今的仙桃,沔陽三蒸在民間宴席上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上格子(蒸籠)不成席

”的說法,已成為廣為流傳的飲食文化現象。

長江之味 | 萬物皆可蒸 ——沔陽三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