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汾酒引力波②:祁連雪山下的奇遇

由 智度名酒評論 發表于 美食2022-12-28
簡介汾酒制曲的主要原糧——大麥和麻豌豆,就種植在這兩個地方,目前也是汾酒最優質的曲糧基地

荷蘭豆外國人叫什麼

民國時期,著名詩人、國立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羅家倫遊覽甘肅張掖。他感慨萬千,寫下了“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甘州當江南”的詩句。

遊覽大西北,羅家倫兩個印象極為深刻:一個是祁連山上的皚皚雪峰,一個是祁連山下的“沃野江南”。

祁連山脈綿延800多公里,素有“萬寶山”之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這裡密佈著中國最美冰川3306條,是中國冰川研究的發祥地。

張掖市就在祁連山的腳下,古稱甘州,是河西走廊上的商賈重鎮和咽喉要道,素有“塞上江南”之稱。

張掖向東不遠,是世界上最大的軍馬場——山丹軍馬場,再向東是甘肅省永登縣。汾酒制曲的主要原糧——大麥和麻豌豆,就種植在這兩個地方,目前也是汾酒最優質的曲糧基地。

山西杏花村距離甘肅山丹縣和永登縣、即便全程高速也要1200多公里。汾酒為什麼千里迢迢跑到祁連山下選擇曲糧基地呢?

近年來,也許參觀汾酒廠和了解汾酒的人越來越多,社會上流傳了一種說法,說“汾酒的釀造太嬌貴太講究,地缸洗五遍、裝甑用簸箕、工具見本色、一清見到底……清香就是這麼來的……”。

這是否是清香型白酒的由來?暫且不論。

汾酒跑到千里之外的雪山高原種植曲糧,到底有什麼講究呢?“汾酒麴”的秘密真的在千里之外嗎?

汾酒引力波②:祁連雪山下的奇遇

制曲是釀酒的第一道工序,極其重要。

中國白酒界有句老話——“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糧為酒之肉”。這是釀酒老藝人千年智慧的總結,也是一個比喻,其中,道出了“曲”的地位和價值:曲是酒的骨頭,沒有了曲,酒體立不起來,味同嚼蠟,毫無特點個性。

但是,隨著現代科技和微生物學的到來,尤其新世紀以來,釀酒界又盛傳一句新術語——“水是酒之源,曲是酒之香,糧是酒之韻”。這是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對釀酒“三大基礎原料”進行了準確的解構、定位和升級。

看來,水、曲、糧是決定酒體品質與風格的基本要素,也可以說,是中國白酒酒體的“三大基因工程”。

近30年來,尤其近10年來,汾酒恰恰在這“三大基因工程”上下足了功夫,進行了不惜代價的研究、投入、升級,這也足以說明汾酒復興戰略地基的牢固性和眼光的超前性!

說起汾酒麴的成名史,悠久而傳奇。

歷史上,名揚天下的河東神曲就是汾酒麴的前身。河東即現在的山西,秦漢之際,山西稱河東郡,唐朝稱河東道,宋元稱河東路。

汾酒引力波②:祁連雪山下的奇遇

1400多年前的一天,北魏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來到河東,他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考察河東的醋和釀酒業。

賈思勰在現存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裡記載了河東神曲的製作工藝。關於晾曲,賈思勰寫道:“浸曲之前,有兩道工序必須進行:一是曬曲,使曲餅極乾燥,曲餅要曬三到五日”等等。

河東神曲聲名大震,前來學藝者絡繹不絕。

當現代微生物學到來,尤其是汾酒的“三大基因工程”實施以來,汾酒麴的原糧升級戰略,成為了中國白酒制曲領域的一項創舉。

汾酒最優質的曲糧基地選在1200公里以外高海拔區的祁連山腳下,理由到底是什麼呢?

深入瞭解之後,發現了其中的奧秘:汾酒麴的製造,從原料到工藝到養護,與其它的酒種有著本質的不同。

第一個不同是原糧。

汾酒麴只選用大麥和麻豌豆,科學配比是6:4。而選擇哪裡的大麥和豌豆尤為重要,這決定了清香汾酒口感風味的高階感、清爽味、純正性。經專門聘請的地質學家、農學家考察研究後,汾酒決定選擇“高海拔產區”。這正應了那句話——全球變暖,全世界都在尋找高海拔產區。

汾酒引力波②:祁連雪山下的奇遇

大麥和豌豆是釀造汾酒必備的原糧,主要用來製作曲塊,而麻豌豆是豌豆家族的一個稀有品種。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麻豌豆含脂肪少,能提高人體免疫細胞活性,促進免疫球蛋白生長,預防肌肉衰減,蘊含豐富的氨基類物質、植物蛋白等多種微量元素。

麻豌豆生性寒涼,在釀酒的制曲發酵過程中,能夠給微生物生長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物質,非常吻合汾酒“前緩—中挺—後緩落”的發酵工藝,這對發酵溫度的掌控起到很大調節作用。經過發酵的轉化,麻豌豆融入汾酒後,其口感會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氣味和風骨,飲用汾酒時,當一絲果香滑落在喉間,一種略帶澀澀的淡淡豆香會慢慢呈現。細細品味,愉悅感油然而生。

從種植特性上,麻豌豆因耐寒冷耐貧瘠,一般喜好生長在貧瘠山區的背陰面,對雨水有苛刻要求,其規律一是種植前一週,一是開花後一週內,產量才會有保障。這導致了不僅品種稀缺,產量也稀缺,價格比一般的豌豆高出不少,非常珍貴。因此,成為了釀造汾酒的最佳選擇。

另外,汾酒同時還選擇了其他兩個大麥和麻豌豆基地:一個是素有“天下十三省,冷不過樺皮嶺”的張北壩上草原,一個是低溫半天旱的內蒙古吐列毛杜農場。其選址亦非常講究。

汾酒引力波②:祁連雪山下的奇遇

壩上草原也稱“京北第一草原”,腹地在河北省張北縣,種植區域地處半坡丘陵地,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通風條件極佳,是國家無汙染、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之一。

內蒙古吐列毛杜農場坐落於大興安嶺南麓,處於科爾沁草原腹地,北鄰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屬低山丘陵區,低溫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該地土質為黑土地,略帶砂性,土壤內不含重金屬元素。精心挑選的這兩個地方,同樣是麻豌豆的稀缺產地,也是汾酒原糧基地建設版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個不同是曲種工藝。汾酒需要製作三種曲,即清茬曲、紅心曲、後火曲,工藝極為複雜,這在全行業獨一無二。

有時候,世界真的很幻化、神奇,常常出人意料。

汾酒選擇高海拔產區實施“曲糧基因升級”,竟然與中國白酒的“香型基因”有著某種神秘的不可思議的內在聯絡。

2015年3月,穀物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微生物組的專家,曾對中國白酒現有的主流香型的分子結構進行了一次研究。在顯微鏡下他們發現,清香型是六角雪花型,其他香型分別是五菱型和四邊型等。而這個六角雪花結構,竟然與冰川雪融水的分子結構是相同的,是一種最具有生命活性的結構形態。

這一發現讓人興奮驚喜,也越發奇幻。

汾酒引力波②:祁連雪山下的奇遇

研究資料顯示:海拔4000米以上的冰川雪融水,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超輕水,被科學界稱為“生命之水”,這樣的水,活性極強,對人體某些關閉的機關,有非常明顯的啟用和開啟作用。長期喝雪融水,很少生病,能夠延長壽命。而食用高海拔冰川雪融水澆灌的糧食,能提高牲畜和人類的體質,比如,有“高原仙米”之稱的青稞,健康因子就比其他農作物高。

研究還表明:山丹軍馬場的軍馬,比起他地方的普通馬,體格更健碩強壯,韌耐性更高,這些馬吃的正是冰川雪融水澆灌的草料、大麥和豌豆等。

很顯然,祁連山冰川雪融水澆灌的大麥和麻豌豆,比其他非高海拔產區的糧食的基因更好,用此製作的酒麴,更有勁道和風骨,清香口感更純正。因此,汾酒麴也被稱為“中國最高貴的曲”。

30年前,汾酒率先採用地下840米岩溶水釀酒,開啟了中國白酒的第一次品質升級;2009年以來,汾酒大規模實施“原糧基地工程”,其中,把最優質的曲糧基地選在了千里之外的高海拔產區——祁連雪山下,這是第二次品質升級。

汾酒引力波②:祁連雪山下的奇遇

一個開創了地下840米岩溶水的品質深度,一個開創了地上4000米冰川雪融水的品質高度,汾酒的品質提升工程獨闢蹊徑,不得不讓人側目。

然而,作為中國酒魂,汾酒奇蹟總在想象之外。

比起水之深和曲之高,汾酒的糧之廣更讓人震撼,其龐大的高粱基地幾乎橫跨了整個北國。

汾酒糧之廣背後,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嗎?

(待續)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絡)